回覆列表
  • 1 # WZzx

    呵呵,自制力很重要。

    在我看來,網遊並不是導致孩子不能上大學的罪魁禍首。現在大部分人家裡都用電腦,十幾歲的孩子很容易接觸到網絡遊戲,但並不一定就會沉迷其中,主要還是要看父母的管制教育,如果父母教育的好,孩子有一定的自制力,電腦可以用來學習,網遊可以用來休息,放鬆大腦;反之,父母沒有較好的教育管制,孩子很容易沉迷網絡中,就算沒有沉迷網遊,也可能沉迷其他方面,比如小說之類的。

    網遊並不是禍害,只是較多人沉迷於網遊之中,導致大家都認為網遊是禍害罷了。

  • 2 # 諾曦媽媽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對這位爸爸深表理解,十幾歲的孩子真的缺乏自控能力,很難對抗遊戲的誘惑,管住自己。但如果把孩子高考失利、沉迷遊戲的責任全部怪在網遊上,未免有推卸責任的嫌疑。

    首先,誘惑永遠客觀存在

    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面臨著誘惑:在你蹣跚學步的時候,人販子用棒棒糖誘惑你;在你寒窗苦讀的時候,有人用逃課打架進網吧誘惑你;在你努力工作的時候,有人投機倒把歪門邪道誘惑你;在你尋找真愛的時候,有人做小三傍富豪誘惑你。

    哪個年代的人沒有誘惑?70後、80後、90後,誰的成長過程中沒有誘惑?不過是誘惑的形式不同罷了。沒有電子遊戲,還有電視劇、動畫片呢!

    其次,遊戲為什麼吸引人?

    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幾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在遊戲中,你扮演一個角色,交朋友、領取任務、打怪、完成任務、升級......除了最基礎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外(孩子的這兩個需求已經從父母那裡得到了滿足),其他的需求在遊戲裡都能得到滿足。

    第三,為什麼你的孩子沉迷遊戲,別家孩子不呢?

    如果一個孩子的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高級需求,在生活中得不到滿足,只能在遊戲中得到滿足,那他必然會沉迷遊戲。

    因此我們看到有些學霸雖然也玩遊戲,但並不會沉迷,有些自制力強的孩子也玩遊戲,但不會沉迷,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高級需求在生活中能夠得到滿足,或者至少部分得到滿足。

    那些在生活中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成績比較差缺乏成就感的孩子、整天宅在家缺少朋友的孩子,最容易沉迷遊戲。

    第四,遊戲已經成了電競項目

    遊戲只是一個工具,本身沒有好壞。

    這個工具用得好,它可以用來消遣娛樂,豐富我們的生活,也可以提昇人的團隊協作意識等等。

    用得不好,自然就是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不可自拔。

    最後,適當保護孩子

    鑒於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弱,防止孩子沉迷遊戲,任重道遠,不僅需要遊戲公司的參與,更需要父母的努力。

  • 3 # 李先森旅行筆記

    我倒不這麼覺得。

    確實,現在很多孩子都會迷戀網絡遊戲,並且很多的成年人都是這樣的。

    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遊戲的錯。

    我們也並不了解這件事的始末,但我想問的是,陳先生的兒子沉迷遊戲,為什麼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真的是只是遊戲惹的禍麼?

    為什麼在兒子沉迷網遊不能自拔,甚至荒廢了學業,高考失利的時候,陳先生還要等了十年?

    我們這個社會上還有那麼多的人沉迷網絡遊戲,但是為什麼這樣的事情並不會那麼的多見?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孩子學業和遊戲兼顧了?

    所以我覺得只以一件事就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在網絡遊戲的身上,未免有失偏頗。

    我倒覺得是孩子的家人沒有很好地在孩子的這個方面進行教育,才導致這種情況發生。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那麼大,真的有擔當和有責任心的孩子是不會這樣的。

    講講我自己的例子。

    我自己以前也非常迷戀網絡遊戲,但是我自己知道這種情況會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是在其中的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怎麼碰遊戲的。

    並且在大學裡面,我為了防止自己再玩遊戲,買的電腦也是低配的,就是讓電腦承擔不起遊戲的運行,導致我無法玩,這也是我自己用過的方法。

    所以真正應該對這件事負責的,應該是教育問題。

  • 4 # 用戶56938805087

    “沉迷網絡遊戲”的問題由來已久,因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屢見不鮮。早在2007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就發布了《關於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實施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的通知》,規定通過遊戲收益的控制來引導玩家自我節制。去年7月騰訊遊戲以《王者榮耀》為試點,推出健康遊戲防沉迷系統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陸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台、強化實名認證體系。然而,法律的出臺和網絡遊戲運營商推出的各種防沉迷手段時候並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據相關統計,《王者榮耀》擁有2億註冊用戶,每日活躍用戶超過5000萬。 對於網絡遊戲是否是禍害這一問題?社會上一直有著不同的聲音。其中反對網絡遊戲呼聲最高的無疑是家長和老師們。去年6月南都報道《中小學生愛玩<王者榮耀>,家長校方憂心“感到無力”》,引起了輿論和社會的強烈反響。 對此問題,就個人觀點,個人持肯定的態度。其實,沉迷於網絡遊戲的人何止是中小學生,大學生、上班族中不乏其人。據南都報道,有第三方數據平台統計,王者榮耀遊戲玩家中上班族佔68.7%,學生族佔24.5%,其中,大學生佔21.8%,中小學生佔2.7%。我們常說的“低頭族”,也多是因網絡遊戲惹的禍。 為防止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有些家長甚至不在家裡裝寬帶。然而,在現在社會,互聯網成為我們生活、工作、學習的一部分。從上幼兒園起,就有了班級的QQ群、微信群。學校和老師的通知、作業也多是通過網絡來實現。因此,不能如部分家長簡單的通過禁止孩子接觸網絡來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從政府、家庭、學校和社會各個層級,多管齊下來防治這個問題。

  • 5 # 培訓師唐宏亮

    被網遊毀掉的孩子,看完這個發文之後我的心特別沉重。作為一名當代的教育者,根本都沒有考慮過現在學生們對網遊的著魔已經超過對學習的熱愛。

    網遊弊大於利

    在我的身邊就有很多沒有上學的孩子打網遊,而且看他們的熟練程度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練就出來的。我們有時候慶幸生活在這個發展社會,一切新鮮事物都在沖擊著我們的生活,但是也痛恨我們這個時代,讓更多的人麻木不已。有時候我們都不知道現代化的城市,到底除了給我帶來便利之外,還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現在這個時代的附屬品網遊,已經無形中影響到一代人了。

    家長你之前幹什麼了?

    很多家長都是遇到問題了,還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你們有沒有想到過在剛開始有苗頭的時候,你就應該提前制止。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從自身去找問題,最後導致我們好多時候出現問題之後,深知埋怨也沒有用了。我們現在想想是不是我們教育的缺失,在引導孩子們的關注點時候,我們做的根本沒到位。

    網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貪婪的人心。

  • 6 # 管理諮詢喻德武

    網絡遊戲究竟是不是禍害呢?這是個很正經嚴肅的問題。

    有的通過打遊戲,成了專業玩家和圈內人氣明星,從此走上了開掛人生。

    有的打遊戲廢寢忘食,荒廢了學業,考不上大學,成了苦逼的無業游民。

    你說網絡遊戲究竟是不是禍害呢?為神馬同是打遊戲,人與人的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難道真如一個發動星球大戰的美國前總統所說:不是槍殺人,而是人殺人麼?

    對這樣的說法,我也是持懷疑態度的。況且從概率上來說,通過玩遊戲發家致富的畢竟是極少數,且投入和回報之間嚴重不成比例,尤其在時間成本上。相對來說,通過讀書學習,成才的概率還是要更大一些——雖然這是一個碩博滿地走的年代。

    網絡遊戲之所以能吸引青少年,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年輕人容易衝動,自律性相對更差。而網絡遊戲的即時“反饋-獎勵”刺激模式就利用了這一點,讓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網絡遊戲和整個遊戲產業是有“原罪”的,類似於精神鴉片。當然,從網絡遊戲開發商來說,確實賺的盆滿缽滿,但這是建立在利用人性弱點的基礎上,很容易讓人喪失鬥志,失去自信心,沉迷於虛幻的世界裡。

    具體到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上,網絡遊戲可以打,但要有節制和約束力。要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兩個觀念,第一、講規矩:打遊戲可以,但是要限定時間,不能耽誤學業,否則就禁止玩遊戲,嚴格執行;第二、追求極致: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打遊戲也一樣,要麼成為專業玩家,要麼只能娛樂一下,不可過度。事實證明,當要求孩子把娛樂當做工作來做的時候,可能很容易讓孩子失去對遊戲的興趣,因為他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

    我見過無數的人喜歡打遊戲,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開發一款遊戲;我也見過那麼多喜歡讀武俠小說的,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嘗試著寫一部武俠小說。

    當你給孩子通過“打遊戲”扭轉為“研究遊戲”的時候,其實是引導他從“參與者”轉化為“生產創造者”,這樣反而能促使他思考,能將壞事變成好事。

    所以,網絡遊戲是否禍害,關鍵在於判別具體的遊戲內容是否健康,然後作為家長本人,要和學校“協同培養”,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努力,要盡職盡責。

    孩子好比一粒種子,而他成長的環境好比土壤、水分和空氣。孟母為何要三遷呢?就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成長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做家長的也責無旁貸。

  • 7 # 肥臉村姑

    深受遊戲之害的,絕不僅僅是我的孩子,而是一個年代的孩子。網絡遊戲商們是否認真想過:你們創造一個個財富神話的同時,把多少問題留給了社會?

    這是陳先生在《被網遊毀掉的孩子》中所說的一句話。

    這句話想必讓很多所謂網癮兒童少年青年們的家長深有同感。對此我很想問他們一句。

    在生下一個孩子之後,你們把多少問題丟給了社會?

    常常看到有人在網上抱怨說大陸各種審核都重,甚至和世界相隔了一堵牆,XX是不是傻叉,我們又不是智障難道看個乳溝就能去犯罪了嗎?

    在某些家長的眼中,是的。

    他們忙於生計,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指導孩子的價值觀,他們覺得孩子生下來,本就是行的端坐的正,所有的傾斜都是來自社會的歪風。

    你問他為什麼不多陪陪孩子呢?

    他會說,我在外面那麼操勞賺錢都是為了孩子啊!他不能理解,他年少時,物資匱乏,他尚能成長成一個體面的人,憑自己的雙手努力勞動給家人創造財富,帶來美好生活。怎麼到了孩子這裡,不缺衣少穿的,卻偏偏中了網絡的毒,完全沒有乃父之風!

    網遊是禍害嗎?

    是的,網遊和黃賭毒在禍害榜上肩並肩。它的前輩是電視機和遊戲街機。每一個孩子都在成長路上被它們荼毒過。有的孩子腿長跨過去了,有的孩子不幸沉淪了。

    遊戲廠商能做什麼呢?加強身份驗證措施,強化年齡限制,務必做到杜絕踏入社會前的青少年在遊戲裡翻雲覆雨的亂象。(事實上大陸目前也在加強針對青少年防沉迷的機制,最重要其實還是家長要多陪伴孩子成長。)

    說句難聽的。有部分家長們更希望的,是回到那個桃花源,在那裡,男耕女織,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沒有手機,大家從生來仿佛就能看到通向死亡的一切軌跡。

    如果一定要禁止遊戲的話,那我舉個另外一個例子。

    妺喜(mò xi):傳說是夏朝最後一代天子的妃子。嫁給桀之後,縱情聲色,恣意享受。由於桀專寵妺喜、不理朝政,很快他的夏朝就被小部落商給滅掉了。

    妺喜是不是“紅顏禍水”呢?你看遊戲只是把一個小孩給毀了,可是妺喜一個女人卻把一個國家給毀了。按照奇葩家長的邏輯,為了一個國家的繁榮穩定,我建議禁止男女交配,違者切除生殖器。

  • 8 # 人行橫道

    首先,反對所有認為這是單純的孩子自制力差和家長教育方式的問題。

    事實上,網絡遊戲被稱為現代精神鴉片是有原因的,並不是只靠提高孩子自制力就可以克服的。

    不止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完全克制遊戲的誘惑吧?

    很多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一味地覺得是教育問題,等到自己的孩子也沉迷遊戲就不會這樣想了。

    我們可以看到文中父親的措辭,很明顯,他並不是一個不懂得教育的孩子的人,事實上,他寫出的這篇文章已經證明了他是一個有理智有想法並關心孩子的人,比那些一言不合把孩子送到所謂網癮學校的家長要理智很多。

    但即使是這樣的家庭裡的孩子,仍然不能有效的抵制網絡遊戲的誘惑,可想而知,網絡遊戲對自制力尚未完全培養出來的未成年人危害有多大。

    鼓吹網絡遊戲無危害是一件用心險惡的事。

    只要接觸了網絡遊戲,很多孩子會失去讀書,交友,和其他玩樂的興趣,因為遊戲給的獎勵機制太誘人了,這是遊戲筆電身的機制,為了讓更多的人玩遊戲而設計的。

    這對成年人都是難以抗拒的,多少人沉迷各種手遊,端遊,王者榮耀,LOL,吃雞,一玩就是幾個小時,成年人有自己的工作,他們往往難以沉迷。

    但若是對有大量時間的孩子呢?

    不要把一切責任推到教育和孩子的自制力上,事實上,國家推出的“防沉迷系統”就已經說明了,拒絕遊戲一定要通過外在的手段執行,絕不可能依靠孩子自己的自制力。

    網絡遊戲,是一個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進程裡,一個遠比以往所有遊戲形式都更具有誘惑力的遊戲機制。

    不要相信網上的說法,不要放任你的孩子沉迷遊戲。

    至於遊戲筆電身是否是禍害,我想這並不該下絕對的判斷,我自己也是遊戲迷,深知其中的危害,但很多大作像刺客信條,上古卷軸這些單機遊戲,或者有節制的玩WOW,其實網絡遊戲也並非那麼可怕。

    但是記住一點,不要讓你的孩子沉迷於此。

    雖然確實有很多人成績很好,遊戲也玩的很好,但你能否認這些血淋淋的事實嗎?

    網遊,毒品這些危害到的確實只是普通的孩子,但這才是我們中的大多數,能很好的控制自己遊戲和學習時間的孩子,才是少部分。

    p.s有人會反駁說“玩遊戲也是有出路的,那麼多職業選手和主播都能賺很多錢”

    但是很抱歉,你能成為職業選手並因此成名賺錢的幾率,不會比你考上985的幾率高多少。

    而且如果你考985失敗,你還有211,還有一本,還有普通本科可以選擇,但如果你成不了職業選手,你的人生就什麼都沒有了。

  • 9 # 一秒數學

    近年來,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遊戲的迅猛發展,已經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給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網絡遊戲像毒品一樣正慢慢“侵蝕”著我們的學生,他們的腦子裡灌滿了可怕的思想。所以,我認為網遊是禍害。

    我們村的一名留守中學生由於孤獨開始玩手機上網,玩遊戲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他酷愛網絡暴力遊戲,一昧模仿遊戲世界的暴力行為,他玩的網絡遊戲大約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鬥為主要內容的,而且越“刺激”的遊戲上網參與的人數就越多,因而結識了一些所謂的“朋友”,最終,該學生由於缺錢上網玩遊戲而走上了搶劫的道路,斷送了自己的前程。這是發生在我們村真實事例,想到網遊害人不淺,真的令人痛心,我認為網遊給學生帶來的禍害如下四個方面:

    一、學生沉迷無法自拔。大多數學生上網的目的是為了聊天和玩遊戲。漫無目的的聊天在時間上很難控制,遊戲的興趣持久性長,再加上少年兒童們愛玩的天性,而自制力又很差,因此很容易造成上網成癮。

    二、學生無心學習,不想上學。遊戲開發商和網吧經營者為了吸引和留住人,在遊戲中設置了好多關口和陷阱,使得遊戲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少年兒童自控能力比較差,又不善於取捨,沉湎於網上瀏覽而荒廢學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少學生成了小“網蟲”,沉湎於網上,將90%的時間用到網絡遊戲上,做了網絡的俘虜,為網絡所累,痴迷於“網吧”不能自拔。不僅耽誤了學習,而且在生理上學生正處於快速發育時間,過長時間與電腦相處,使眼睛超負荷運轉,危害視力,也使得脊椎變形,身體的健康受到影響。

    三、學生容易產生自閉傾向。人的心理狀態是在環境與人相互影響中形成的,人的思維是一種內在的交談,人的經驗、詞彙、語言等共同形成了人的邏輯思維方式。學生長時間地與電腦打交道,容易使他們形成的基本思維與電腦的符號式思維相同,零碎的符號式機械思維代替了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沉迷於網絡遊戲,會更加缺乏人際交流,產生自閉傾向。青年人長期沉迷於網絡和遊戲,左前腦發育受到傷害後,會進一步影響右腦發育,處於亞健康狀態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

    四、學生容易產生暴力,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網絡遊戲大多以“攻擊、戰鬥、競爭”為主要成分,長期玩飈車、砍殺、爆破、槍戰等遊戲,火爆刺激的內容容易使遊戲者模糊道德認知,淡化遊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這種錯誤觀點,便會不擇手段,欺詐、偷盜甚至對他人施暴。目前,因為玩電子遊戲而引發的道德失範、行為越軌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暴力、色情遊戲甚至被一些人稱為電子海洛因。 心理學專家對“網絡成癮症”患者的描述是:對網絡操作出現時空失控,而且隨著樂趣的增強,欲罷不能。醫學專家介紹“網絡成癮症”可造成人體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緊張性頭疼、焦慮、憂鬱等,甚至可導致死亡。

    所以,我建議現在學生家長不要給自己孩子接觸手機的機會,網遊真是害人不淺啊!

  • 10 # 有料家庭教育

    無論作為父母,家庭教育工作者,還是作為曾經參與過"預防網絡成癮"相關研究項目的心理學工作人員,我都認為"如何預防青少年沉迷網絡"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社會問題。

    發生了什麼

    題中講到的這個父親說,兒子小陳是從初中開始接觸遊戲的,最初玩的是電子遊戲,遊戲機還是自己給他買的。對孩子,這位父親一直是一種比較寬鬆的教育理念。一直到高一,小陳的成績都比較出色,高一擔任班長,是老師同學心中的三好學生,考入重點大學本該是輕鬆的事。

    轉折出現在高一下學期,小陳迷戀上一款“穿越火線”的遊戲。“遊戲幾乎占據了他生活的全部,最瘋狂的時候連續激戰7天7夜,不知倦怠。”陳奕敏回憶,玩遊戲時,任何人都不能打擾他,外界稍微的打斷都會導致他情緒失控。這種自殘式的遊戲方式,它接近生命所能承受的極限,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身體垮了:孩子的腸胃功能出現紊亂、膽囊萎縮。最後也使孩子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

    誰的錯?

    從新聞描述看,這位父親是一位有知識,教育理念比較開明的父親,想盡各種辦法但最終面對網絡遊戲也很無力。

    文中無法看出孩子成長中的其他信息,比如孩子的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環境、高一沉迷遊戲階段發生的重大事情、同伴群體和學習狀況的變化等,所以也不能妄加揣測這個孩子失去大學機會到底是誰的錯。

    成癮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為了了解網癮原因,在曾經參與過的預防和戒除網絡成癮項目中,我們接觸過較多網絡遊戲愛好者,包括成癮孩子。

    從經驗和相關研究看,導致網絡成癮的相關因素有很多,包括社會性、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有父母教養方式(教養方式過分干涉、懲罰嚴厲、拒絕否定的孩子更易沉迷網絡)、社會支持、交往焦慮、人格特徵(如神經質人格更可能沉迷網絡)、自我和諧程度、成就動機(成就動機低的人更容易成癮)等。

    如何預防和治療

    網絡成癮的治療與預防要家庭、社會(包括監管機構、商業機構)、學校多管齊下,借助心理、科技等手段。

    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心理變化,並知道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走出情緒低落壓抑的階段(抑鬱、焦慮人群更易成癮);要儘早幫助孩子發現並培養其長處,建立自信(研究表明自信是保護性因素);營造溫暖和支持性的家庭教育氛圍,抵制或減低網絡的吸引力。

    開發網絡遊戲產品的商業機構,應該充分考慮青少年人群心理特點,通過技術手段控制。如設置可控制的遊戲時間、一個時間段內的花費投入等,最好能通過一些指標識別有成癮傾向的人群,並限制其遊戲時間段和時間。

    監管機構有責任控制遊戲上市數量和質量(雖然我作為家長不希望看到遊戲,如果不可能實現,只能希望政府加強監管)。

    另外,對於有成癮傾向的青少年,可以參加“心理干預”方案,包括家庭、個體及家長干預等多項心理治療方案,有的干預在臨床研究中效果較好。

    網絡成癮的預防與治療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社會關注,多方共同努力。

  • 11 # 李建秋的世界

    如果你還有記憶,大概記得這個

    同時還記得這個

    聯想起戰網魔是2003年發的,這位溫嶺陳先生,是不是晚了15年才趕得上炒作網遊的這波熱潮?

    而早在18年前,就有這個

    難道今天你還沒把這些東西看透嗎?

    這些東西被炒作起來,去掩蓋自身家庭教育的失敗,在我看來是非常搞笑的,因為網遊這個東西不是只存在於中國,在美國,南韓,日本,德國,英國,在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存在,怎麼就在中國成了個事?論玩遊戲,日本人比華人耗的時間長的多的多。

    至於所謂的網友害了一代孩子,從18年前的“電子海洛因”到今天,中國的年輕人毀了嗎?好像沒有啊, 好像這18年來中國日益蒸蒸日上,怎麼就變成了“毀了一代孩子”?

    實際上在電子遊戲沒有誕生的年代,當年的社會是什麼樣的,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象吧,當年一樣有被毀的,比如說上街打檯球,錄像廳看錄像,看武俠小說,漫畫,消耗時間的方式多了去,那會的男孩子荷爾蒙爆棚的時候,時常打架鬥毆見得多了,玩遊戲已經算是很平和的了。

    由於現代生活的加快,很多家庭對於孩子從小疏於管教,作為父母沒有真正能盡責去教育孩子,而是一味的把孩子推給社會和學校,一旦出了問題,便不是家長的錯,而是學校的錯,社會的錯,甚至是網絡遊戲的錯,這讓人實在困惑不解,如果網遊害人,那麼它應該是害全世界的人,不會僅僅只害華人,可是為什麼只有中國聽到這種所謂的網遊害人的新聞?

    正確的對外外界的誘惑,這本身就是成長的一部分,今天有網遊誘惑,未來可能有更多的誘惑,更大的誘惑,區區一個網遊算什麼?如果有一天孩子到了社會,被更大的誘惑吸引住怎麼辦?怕是這位先生又要感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脆弱。不是孩子脆弱,是作為家長沒有正確給他一個鍛鍊的機會。他處理不了網遊誘惑,當然也處理不了其他的誘惑,這是很自然的關系。

    作為家長,抱怨網遊,我覺得本身是家庭教育失敗的一個表現。當一個家長實在太容易了,我們當會計要考會計證,當律師要考法律職業資格證,唯獨當家長, 這個要決定一個年輕人未來的職業,卻什麼證都不需要,我建議,國家是不是要考慮強制性讓即將作為家長的這批人好好集中學習一下如何教育孩子。

  • 12 # 快樂庭院

    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性,一隻手還有正反面,網絡遊戲也是如此。所以我認為禍害孩子的是不合適的家庭教育。

    我們都熟知的綠豆,清熱解毒極好,可對於正在服藥期間的人卻是禁用,因為綠豆也具有很好的解藥性,這也和網絡遊戲一樣的道理。

    我不是為網絡遊戲正名。但一個事物或者工具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這關鍵要看使用它的人是怎麼使用的。

    陳父之子因沉迷網絡遊戲而痛失上大學,這關鍵不是網絡遊戲,而是孩子在玩遊戲之初家裡的引導不得法,或者說在孩子自小的養育過程中存在著疏於管理的地方,才導致了孩子迷上游戲,不能自拔,家長也只能聽之任之備受煎熬的狀態。

    我們不要在出了問題之後找替罪羊,找種種客觀的借口,實際上這些都是在欺騙自己,也沒有用的。網絡遊戲是需要管理,需要加強管理,可如果我們自己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能防範於未然,那麼就是沒有網絡遊戲,也會有更多的其它遊戲所迷惑,我們不能把把希望寄託在外界的把控上,這個責任是外界的任何人事都不會承擔的,也承擔不了的。

    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是第一責任人,如果他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自然最該反省的是我們父母,反省自己的不足、儘快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行動來彌補以前的不足,這才是明智之舉。

    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中出了問題後會追究問題的根源,但僅僅追究到一些物質層面:手機

    、電視、經濟原因等等,也會提及我們家長不會教育,可很少有家長為了孩子而努力地去改變自己、去充實自己、去重新認識自己,因為這是一個極度痛苦的過程,如果家長能及時這樣做了,很多孩子也不會迷途不知返。

  • 13 # 唐映紅

    一個孩子,沉溺遊戲,失去上高校機會,那麼是不是因為網遊耽誤了這個孩子的大好前程呢?

    這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因為影響一個孩子沒有考上高校,影響因素是眾多的,具有歸因模糊性。換言之,沒有遊戲,這個孩子可能也同樣考不上高校。其實,即便是孩子為什麼沉溺遊戲,本身也是諸多因素的果,而未必是其它結果的因。

    所以,僅僅就這個個案而言,孩子父親將孩子沒考上高校歸因為沉溺遊戲,不過是偷懶將眾多因素概括化為某一個具有感知顯著性的因素,至於真實原因何在,有了這麼一個可以歸咎的“替罪羊”,父母就可以輕輕鬆鬆推諉掉自己的責任。

    不過,從常識而論,遊戲並非為某家孩子定製,為何自家孩子會沉溺其間難以自拔,不僅荒廢學業,更辜負青春的成長,而“別人家的孩子”卻不受其害?這位父親的怒斥絕不是孤例,而是反映了相當比例父母的苦惱,他們共同的苦惱都是孩子沉溺網絡遊戲。

    那麼,為什麼有些家庭的孩子會沉溺遊戲?或者,那些沉溺遊戲的孩子家庭有什麼共性?除了父母有共同的苦惱,家有沉溺遊戲孩子的家庭也有許多共性的因素。這些共性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一、家庭教養模式多是放縱型或忽視型為主,要不從小溺愛,予取予求,大了再想約束來不及了。太多父母不知道孩子青春期問題行為的因可能從童年甚至幼年就種下,春天種瓜,卻又想夏天結豆。要不就在孩子幼年、童年父母疏於照顧,沒有在孩子早期成長中陪護,孩子半大接手,不僅親子生疏,而且孩子自尊水平低,行為問題多,沉溺遊戲不過其中表現之一種罷了。

    概括起來,父母在孩子童年、幼年成長的關鍵時期沒有有效陪護,或者因溺愛放縱而讓孩子缺乏自控,或者因陪護缺位而讓孩子只能從遊戲中尋找生活中匱乏的自尊感。

    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缺乏權威型,親子溝通阻塞。基本可以斷定的是,那些為自家孩子沉溺遊戲一籌莫展苦惱的父母,基本上都不怎麼了解自家的孩子,孩子有任何問題,寧可傾訴給隔壁老王也不會告訴父母。甚至,讓孩子感到壓抑窒息的親子氛圍推動著孩子沉浸遊戲以逃避親子衝突和不悅的家庭氛圍。

    三、對自家孩子沉溺網絡一籌莫展本身就反映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付之闕如,卻又拒絕學習。任何父母不學習,又不虛心,拒絕承認自己失能的父母,會把自己家教無能的黑鍋輕鬆地推卸給孩子,讓孩子從小就是背鍋俠。

    概而言之,父母在孩子幼年開始就缺乏有效陪護;加上在孩子心裡缺乏權威;同時又不學習,拒絕成長,這樣家庭的孩子沉溺遊戲不過是種瓜得瓜,求仁得仁。

    當然,如果沒有網絡遊戲,就不可能有孩子沉溺遊戲而荒廢學業。不過,別高興得太早,任何時代缺乏父母有效陪護、低自尊、過於溺愛或疏於關心的孩子,都很容易陷入各種行為問題的泥潭。沒有遊戲去沉溺,但其它問題行為如聚眾吸毒、嗑藥、濫交、派款、打架鬥毆等等,隨時都同樣可能吞噬他們。

  • 14 # 心路獨舞

    孩子小時候碰到桌子摔倒了,孩子哭了,我見過有的父母會當著孩子的面打桌子來安慰孩子,說都是桌子的錯,桌子碰到孩子了。

    桌子沒有生命,也不長腿,不會動,當然不會躲孩子,也不會碰倒孩子。

    孩子是有生命的個體,是在trial & error(試錯)的過程中不斷糾偏和成長,碰到桌子摔倒了,原本不過是這個過程中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故(accident),不能說是孩子的錯,更和桌子無關。家長告訴孩子下次注意即可,把罪魁歸咎於桌子,相當是在暗示孩子可以強詞奪理、推卸責任給不相關的一方。

    這位家長的怒斥網遊,就有這樣的味道。

    自己的孩子,沉迷網絡遊戲不能自拔有十年之久,荒廢了學業,高考失利。是誰讓孩子接觸網絡遊戲的(遊戲不會自己跑到孩子的計算機裡吧),是誰沒有給孩子立好玩遊戲的規矩的(孩子能接觸網絡或智能手機的時候總應該給孩子立個規矩吧),是誰沒有在孩子開始有沉迷苗頭的時候就及時採取措施的,是家長嘛。家長沒有盡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反而去怪網絡遊戲,這個前面孩子摔倒了怪桌子的家長有什麼兩樣呢?

    在電視劇、網絡遊戲、手機遊戲等娛樂項目充斥的現在,大多數的孩子並沒有像這位孩子那樣意志薄弱,沉迷其中因此當掉學業,除了孩子本身自制力等因素之外,與家長的合理看管、約束、引導是絕對分不開的。

    這是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在各種誘惑面前不衝動,能夠保持冷靜並做出理智的選擇,是每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應該學會並掌握的能力,網遊有不少負面的影響,但是說它害了一個時代的孩子有點過了。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絕對能揪出一個有問題的家長,這件事再次證實了這一點。

  • 15 # 山川如畫8

    被網絡遊戲毀掉的孩子不計其數,近二十年來,親眼目睹沉迷於網絡遊戲而不能自拔的學生就不在少數,擔任班主任的十幾年裡,最煩的就是那些通宵玩網遊而屢教不改的學生,也因此訓斥過很多這樣的學生,所以在我心目中網絡遊戲就是禍害,一無是處。

    第一、因為網絡遊戲耽誤學業。

    網絡遊戲對青少年的吸引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象,放任自流,禍害無窮。記得大概在2013至2016那一段時間,高一一進校時,中考成績不錯的幾個學生,因為沉迷於網絡遊戲而一落千丈,最終落得個退學回家。還有一個就呆在網吧一個多星期人影都不見,發動家人、還報了警,最後在網吧裡把他找到,家長被逼無奈把他領回家。不僅耽誤了學業還令老師家長心驚膽寒。

    第二、網遊嚴重的殘害青少年的身體。

    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最關鍵時期,一不小心好好的一個人就長殘了。而有些青少年因為對網遊的過度痴迷,經常的徹夜通宵,嚴重的影響其身體的健康成長。

    第三、網絡遊戲引發了一些社會治安問題。

    網絡媒體報端時常有報料,因為網絡遊戲引起的偷盜甚至殺人放火的極端事例不在少數。近期也報料一個因為網遊戲充值把救命的15萬塊錢花光的。也有因網絡遊戲而陷入校園貸的。因此種種網絡遊戲害人不淺。

    第四、網絡遊戲使人心靈扭曲。

    雖然我從不玩網絡遊戲,但多少也能了解到一些關於網絡遊戲的內容。大多就是所謂的打怪,總之就是跟打打殺殺有關,長期的處於這種氛圍中易使人心靈扭曲,甚至殘暴至極,缺乏對生命的敬畏。

    網絡遊戲一般都是由一些心理專家、程序員等具有高端技術的人開發出來的,專門利用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設計出來的。其目的就是要讓青少年陷入遊戲中而獲取暴利。常人當然防不勝防。所以作為家長要密切的關注孩子,防止其陷入其中,早了現早制止,一量陷入後患無窮。

    但我不知道的是,明明網絡遊戲害人不淺,但為什麼沒有相關部門去控制網絡遊戲的開發和傳播。請高人們指點。

  • 16 # 有微風拂過

    一、所有問題孩子背後,都是一對問題父母,都出自一個問題家庭。

    不要把怒斥全噴向網遊,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出現了問題。是否因為自己的放任不管,才把孩子推向了網遊。是否因為自己的冷漠批評,才讓孩子在網遊中找到自信和快樂。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孩子不會出現網癮的程度。

    家長應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的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想一想改變的方法。家長的改變,才能帶來孩子的改變。

    二、刀能切菜,也能殺人。關鍵是遇到了什麼樣的人。

    家長應該引領孩子有正確的認知,不能玩物喪志。如果孩子有理想,有目標,即使中間誤入歧途,也會浪子回頭,迷途知返。

    三、家長的改變,一定會帶來孩子的改變。

    家長可以諮詢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先從自己的身上進行改變,所帶來的一定是孩子的改變。

  • 17 # 女子兵法

    一個沒有遊戲的世界會是什麼樣?本質上講,網絡遊戲也是遊戲的一部分,只不過,它更容易讓人沉迷。好些孩子染上了網癮,有的錯失上大學的機會,所以家長痛心疾首。可是,上名校的孩子裡,也有不少遊戲愛好者,電競也儼然成了一個新職業。況且,封殺了網絡遊戲,還會產生其他的網絡新產品,難道,連網絡也一併封殺嗎?

    我不知道,靠“管制”是不是就能“管”出一個新世界?但是,顯然,人們對烏托邦式的新世界是心存警惕的。對於網絡遊戲,製定必要的限制標準,防止未成年人沉溺其間,這是監管部門和網遊生產商應盡的責任。而認為所有網絡遊戲都是禍害,必除之而後快,其實是以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回避問題。

    毒品在各國都是被嚴禁的,可依然有人吸毒;賭博在不少國家也是非法,卻並不妨礙賭場生意興隆。網絡遊戲讓一些孩子誤入歧途,也依然有大量熱愛網遊的優秀學生,這其間,有個人的因素,有家庭教育的因素,不只是網絡遊戲筆電身的問題。罵網遊是禍害很容易,可這個“禍害”為什麼害的是你而不是別人?是不是也該反省?

    家長們對網遊的痛恨可以理解,只是這種痛恨在多大程度上,能解決現實問題?人們在錯誤歸因之時,總是傾向於逃避自身責任。我不知道,那些被網遊禍害的家庭,有多少父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問題,自己的教育有問題?同一款網絡遊戲,為什麼有的玩家照樣上了名校,有的卻沒能上大學?

  • 18 # 孫旭陽

    網絡遊戲在西方被稱作“電子海洛因”,儘管按照國家規定,中國網絡上的電子遊戲都要接入防沉迷系統,比如王者榮耀就限制未成年人的遊戲時段等,但誰都知道,相對於海量沉迷於網友的青少年來說,這些措施都杯水車薪,緩不濟急,甚至只能停留在表面。

    在大學期間,我也沉迷過CS,近年來又玩過“穿越火線”等幾款射擊遊戲,最近呢,又買了一部臺式機,玩《絕地求生》,實話說常常有欲罷不能的時候。但是我還算有基本的自制力,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可想而知那些沒有生存壓力,又逃課逃作業形成習慣的未成年人,對這些遊戲痴迷,實在不用太奇怪。

    從一個玩家的角度來看,網絡遊戲之所以讓人痴迷,首先取決於當事人對工作和學業的排序能力,換句話說,能否認識到有比玩遊戲更重要的事情。再次,還要看當事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這兩種能力又不完全取決於當事人的自我修鍊,更多依賴於先天遺傳以及後天的教養。比如,一個患有注意力缺陷的人,就很難靜下心穩坐去讀書學習,而更傾向於玩電子遊戲。

    這又涉及電子遊戲為什麼會俘獲人心的問題。我認為,電子遊戲火爆,是因為它們利用了人類對“延遲滿足”的厭惡,以及人類追求競賽刺激的天性。電子遊戲無論端遊還是手遊,只要玩家操作一步,屏幕上就會即時反饋,沒有太多“延遲滿足”。人類又喜歡競爭,電子遊戲“成王敗寇”的設定,更會刺激人們的好勝心,就繼續參與。與學習工作和其他娛樂方式比,電子遊戲就更容易形成對大腦的正向反饋。而且,在一次次遊戲過程中,大腦的自控機制的閾值也會被不斷抬高。這就導致,沉迷於電子遊戲越久,對別的事情就越難提起精神。

    題幹中,這位爸爸的怒斥會得到無數家長的認同。但是,譴責電子遊戲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在心理和學習上的困擾和誤區。在沒有電子遊戲的年代裡,青少年照樣會有很多不良的嗜好和習慣可以虛耗好時光。所以,真正的課題是教育好子女,而不是把大部分力量用來譴責電子遊戲。

  • 19 # 物理老師老李

    作為一個被網遊耽誤過的過來人,我談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認為要說網遊是禍害的話有點過了,但是他確實容易對年輕人產生不好的影響。

    先談一下我的故事。2004年我上大三,偶然去網吧,看到同校生物系的幾個學生在玩一款叫《夢幻西遊》的遊戲,從來沒有碰過遊戲的我一下被精美的畫面和有趣的戰鬥、劇情吸引住。于是衝了15元的點卡,開始了我的夢幻之旅。大三了,同學們都在為了考研而忙碌,而我卻沉迷於遊戲,喪失了鬥志。講道理我考研還是有優勢的,英語成績很好。但是就是因為遊戲耽誤了。遊戲耽誤的不僅是我的時間,更重要的是磨滅了我的鬥志,使我不再積極Sunny向上。整天就想著遊戲裡的事,沒有心思學習。最終沒有勇氣參加考研,做了名普通的教師。這是我第一次在網絡上寫我的內心故事,我討厭那段玩遊戲的日子。他使我變得沉淪了。這位家長的孩子因為玩遊戲,痛失上大學機會,我也因玩遊戲葬送前程。

    下面我簡單分析下網遊對青少年的危害。

    一、最直接的就是耽誤學習,消磨意志。我不是說網遊本身有多大問題。只是青少年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容易沉迷遊戲。成年人能很好控制自己,青少年很少有自制力超強的。而且遊戲裡的一些設計不斷吸引你玩,這點不多說了,玩過遊戲的都懂。青少年長期玩遊戲,大把的時間浪費了。本來該學習的年齡用來玩遊戲,將來要用低廉的工資和無尊嚴的工作為自己的行為買單。遊戲最重要的是消磨人的意志,使你不再上進不想奮鬥了,自制力的消沉是最致命的。人活一口氣,這口氣卸了,完了!

    二、遊戲誤導青少年價值觀。土豪在遊戲裡一擲千金,土豪給主播刷禮物也是毫不手軟。部分青少年會產生錯覺,在這種高消費影響下,自己的花銷也開始大手大腳。殊不知,自己的家庭條件不支持自己的這種消費。網絡主播、職業選手掙錢很快,有的甚至年收入上千萬。也會誤導青少年,他們會以為成功很容易,掙錢很容易。而實際上,能掙到錢的主播比不掙錢的主播少太多了,只有金字塔最頂端的幾個能掙到錢。有的年輕人看不透這些。

    三、網遊嚴重影響年輕人的身體健康。長期坐在電腦前面、長期玩手機,對身體傷害很大。過去的學生都是喜歡體育運動。打籃球、踢足球。現在學校操場上的人越來越少了,都在玩手呢。。。。。。現在的孩子們身材都是又瘦又高,但是很少見長的強壯的,除了體育生。這就是缺乏體育鍛煉的表現。網遊對年輕人身體的影響不容忽視啊。

    四、網遊引發其他社會問題。就像新聞中這個少年,因為沒錢玩遊戲走上犯罪道路。這樣的新聞我們看到的不止一次了。

    最後總結下:青少年玩遊戲弊大於利,成年人自制力強的話,可以玩玩。畢竟也是個休閒娛樂的方式。

  • 20 # 電競深度

    不請自來。

    我說一個事實,其實網絡遊戲對於很大一部分青少年來說,是弊大於利的。至於說是禍害還是“言重”了。

    首先,對於網絡遊戲。不得不承認,網絡遊戲對於十幾歲二十歲的孩子來說確實由非常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到現在這種提昇精神文化而不滿足於基本需求的社會環境下,網絡遊戲中的新奇事物總能吸引到很多青少年參與其中,而網絡遊戲制作本身就是要用各式各樣的遊戲方式,遊戲畫面來吸引玩家,而且現在正是直播發展紅火的時候,一些孩子在觀看直播時也就對遊戲產生了好奇,選擇嘗試。而網絡遊戲多數都會包涵一些“暴力,色情,自由”的元素,這也是吸引青少年玩遊戲的最重要的元素。此外,遊戲秩序規則少,能夠肆意發洩也會吸引青少年嘗試。

    其次,對於青少年。青少年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強,往往就會嘗試一些遊戲,逐漸的就會發展成“癮”,想要一直玩下去,這樣就會在遊戲上花費很大一部分時間,嚴重的就會利用其他時間玩遊戲,由於玩遊戲時間過長,久坐,近視,頸椎脊椎變形等這對正在發育的青少年都是一種傷害,當然最嚴重的傷害還是精神上,想要擺脫卻擺脫不掉,或者說就根本不想擺脫遊戲,因此荒廢學業,浪費大好時光,消磨了意志甚至會出現模仿遊戲行為危害社會。當然,有弊還有利。“禍害”這個詞寓意著這件事沒有任何積極的方面,全部是消極的元素,所以,網絡遊戲還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小編就是從初高中接觸遊戲的,並沒有因此沉迷,反而是在假期或者是休息日約上幾個死黨一起開黑,增強了朋友之間的感情,到現在,幾個死黨也成為了鐵哥們。除此之外也鍛鍊了自己的溝通能力,放鬆了自己的身心,讓自己能夠保持精力做其他事情,當然興趣在這的話也可以朝遊戲方面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35發動機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