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合成時代潤滑油
-
22 # 旅途路上的行者
在明崇禎十二年前,大明王朝雖然風雨飄搖,但仍是名將輩出!有曹文詔、曹變蛟、左良玉、祖大壽、毛文龍等。其中最有名的有這四位:抵抗張獻忠李自成農民軍的:盧象升、孫傳庭;在寧遠錦州抵抗滿清的:孫承宗,袁崇煥。在他們之中,誰才是明末第一名將呢?
-
23 # 用戶2201994598406
第一位是袁崇煥、第二位是孫承宗、第三位是孫傳庭、第四位是盧象升。
其實明朝在最後歲月時,不僅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還有英雄名將,比如上面這四位。
明朝從公元1368朱元璋稱帝建國到公元1644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明思宗朱由檢亡國,一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同時,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
24 # 用戶3113042795452
明末的四大名將是盧象升、孫傳庭、孫承宗,袁崇煥。
1.盧象升
盧象升是天啟二年進士,他訓練出了一個能征善戰的隊伍,稱為“天雄軍”,是大明精銳!崇禎六年到九年,盧象升身經百餘戰多次擊退闖軍。崇禎十一年,多爾袞率領清軍8萬攻打紫禁城,盧象升立刻率領關寧鐵騎等精兵,在保定與清軍對峙,盧象升下令全軍死戰,不得後退。而此時監軍因畏懼清軍勢力,居然擅自率軍潛逃,不予支援。最後鉅鹿一戰,盧象升僅率1萬多的士兵平民廝殺,最後力戰而亡!
2.孫傳庭
孫傳庭是進士出身,卻有勇有謀,崇禎九年任陝西巡撫,打造出大明的另一支勁旅“秦軍”。在陝西長安子午谷,一戰擊潰農民軍,俘虜闖王“高迎祥”。之後兩年,孫傳庭多次進攻闖軍,連戰連捷。潼關一戰,打的李自成全軍覆沒,最後僅帶18騎逃走,陝西境內的農民軍幾乎被完全鎮壓!當時明朝能有此戰績者,僅傳庭一人而已!
3.孫承宗
孫承宗明末的軍略家,他提拔了袁崇煥,修建關寧錦”防線。孫承宗築防3年,後金沒有敢進攻!崇禎十一年,多爾袞率八旗進軍保定。當時辭官在家的76歲老人孫承宗,再次披上鎧甲,慷慨悲歌,率全城軍民抵抗韃虜,城破殉道,他的子孫家人百餘人盡戰死遇難。
4.袁崇煥
袁崇煥繼孫承宗之後經營遼東,採用孫承宗的戰略,修築關寧遠防線。天啟六年,寧遠一戰,袁崇煥堅壁清野,肅清內奸,炮轟努爾哈赤大軍,讓努爾哈赤重傷而亡。第二年皇太極又興兵進攻錦州為父報仇,袁崇煥竭力守城,重創後金,最後令皇太極撤軍北歸。這也是明朝對滿清極少的2次全勝!
崇禎年間,袁崇煥再次被啟用,可惜被皇太極用反間計殺死。
-
25 # 用戶lingling12
一、史可法。
文友文天祥,武有史可法。文天祥因為寫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類名句,讓大家耳熟能詳,他誓死抗元、至死不降的故事也同樣令人感動,讓史可法和他並列,也體現了人們對史可法的高度讚譽。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抗清將領,在崇禎皇帝自殺後,他扶持福王朱由崧做了皇帝,繼續和清軍作戰。史可法一心想要挽救大明,將清軍從大明國土上趕出去,但南明內部為爭權奪利黨爭不斷,史可法氣憤之下率兵離開了南明朝廷,前往江北和清軍作戰。由於南明實力較弱,再加上內部不團結,他們很難是多鐸的對手。
多鐸率領清軍將揚州城圍困後,由於敬佩史可法是一個忠勇之士,所以多次派人勸降史可法,多爾袞也親自寫信勸降史可法,但都被史可法拒絕了。投降大清,以史可法的名氣和多鐸等人對他的敬佩,他定會獲得高官厚祿和一個不錯的結局,但史可法的心在大明。最終揚州城被多鐸攻破,史可法也以身殉國。
二、袁崇煥。
袁崇煥是崇禎時期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他率領明軍多次擊敗皇太極,是皇太極始終無法攻破明軍防線進入關內。袁崇煥可以看作是崇禎時期大明最堅固的一道長城,有他在,即使明軍無法除掉大清這個強敵,但也絕不會讓皇太極等人輕易打進關內,占領大明國土,可惜的是,崇禎自己毀掉了這道長城。
皇太極無法突破袁崇煥防守的寧錦防線後,于是聽從謀士范文程的建議,借道蒙古,從龍井關、大安口進入關內攻打大明,這時候袁崇煥急忙率兵前來救援。由於清軍是孤兵深入,沒有後援,所以在大明援軍不斷到來的情況下,他們最終輸給了明軍,被迫撤軍,京都之圍解除。
但清軍卻在這時候傳出假消息,說他們進入關內是袁崇煥故意放他們入關的,這讓崇禎信以為真,藉此殺了袁崇煥。當然袁崇煥自身也犯過一些錯誤,如他擅自殺害大將毛文龍、和清軍議和等,但冤殺袁崇煥卻給崇禎帶來了致命災難,首先是他失掉了一員忠心耿耿的大將,其次是他讓其他大將心寒和害怕。
例如崇禎手下的大將祖大壽,在崇禎殺掉袁崇煥後,他就率兵逃了回去,由於忠於大明他始終沒有背叛大明,依然在邊境抗擊清軍,但崇禎召他入京,祖大壽卻不敢前往。還有李自成攻打北京時,吳三桂也怕率兵去救援會遭遇袁崇煥的悲劇,所以故意拖延,以至他還沒走到北京,大明就亡了。
殺袁崇煥讓崇禎失去了大將對他的信任。
三、洪承疇。
洪承疇也是崇禎手下一名比較出色的大將,他原本替崇禎鎮壓國內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都被他打到了只剩下十八騎,若再給他假以時日,很可能就沒有之後的李自成了,但是崇禎殺了袁崇煥之後,需要一個大將去對抗清軍,而洪承疇是他手下唯一能和清軍對抗的人了,所以他將洪承疇調往寧錦地區對抗清軍。
洪承疇這一走,使李自成等人有了喘息的機會,又迅速壯大了起來,同時由於大明內部鬥爭不斷,他們給洪承疇的支援不夠,最後導致洪承疇輸給了皇太極,自己也兵敗被俘。崇禎原本以為洪承疇會以身殉國,卻沒想到洪承疇竟被皇太極勸降了。
洪承疇是大明的高級軍事將領,對大明的軍事防務相當熟悉,再加上洪承疇對大明的地形地貌、軍隊部署也非常熟悉,所以他給清軍入關提供了很多幫助。洪承疇投降清軍,使他背上了叛徒的罵名,但他在清軍入關中作戰中,勸降了不少地區,為減少殺戮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吳三桂。
洪承疇和祖大壽投降後,吳三桂手中的關寧鐵騎就成了大明最後一支精銳部隊了。李自成攻打北京時,崇禎命令他率兵勤王,但吳三桂故意拖延行軍,致使他還未趕到北京大明就亡了。李自成占領北京後,想招降吳三桂,吳三桂也有投降李自成的意願,但得知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搶占了自己的小妾陳圓圓後,憤而大怒,率兵對抗李自成。
-
26 # 沙漠裡的胡楊001
一位是袁崇煥。
袁崇煥,大明王朝的最後頂梁柱,可惜最後被魏忠賢等小人陷害,最終慘死,處以凌遲,割了3543刀。
袁崇煥死後的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景山上弔而死,大明王朝亡國。
第二位是孫承宗。
孫承宗,明末軍事戰略家、愛國者。曾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
在明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臨危受命成為薊遼督師。到任後,孫承宗積極修築關寧錦防線,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並且帶十一萬兵,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功勛卓著。
不過此人跟袁崇煥一樣,也遭到魏忠賢的妒忌。最後不得不辭官歸隱。
公元1638年,清軍大舉進攻,攻入孫承宗所在的高陽老家。孫承宗就率全城軍民守城,寡不敵眾,最終城破被擒,孫承宗自縊而死。
第三位是孫傳庭。
孫傳庭,明末名將。此人評價相當高。《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孫傳庭為捍衛帝國的榮譽做最後的一番努力,肝腦塗地,在所不惜。初征討逆,以少勝多,闖賊僅攜十八騎逃逸。
據說孫傳庭主持陝西軍務期間,不僅自己打仗,還自己募兵,自己籌餉。打仗、後勤、籌餉事事精通。
公元1636年,孫傳庭任陝西巡撫,於黑水峪消滅農民起義軍高迎祥部,擒高迎祥,獻俘闕下。
公元1638年,孫傳庭與洪承疇合剿李自成,設伏大破之,自成以十八騎遁,關中賊悉平。正因為戰功赫赫,次年,孫傳庭被楊嗣昌陷害,坐了三年牢。
雖然最後出獄復出,不過在襄城大戰時,由於兵員彈藥缺少,草率出戰,後兵敗,在陝西潼關戰死,馬革裹屍,年約51歲。死的十分悲壯。
第四位是盧象升。
盧象升,明末第一悍將,民族英雄。盧象升,從小就志存高遠,不僅讀書勤奮,而且還學習兵書習練武術。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公元1622年,天啟二年,盧象升中了進士,從此走向仕途。公元1629年,崇禎二年,清兵犯境,于是盧象升走向將軍之路,帶兵勤王,並創建了嚴明軍紀的“天雄軍”。
因為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所以,盧象升得到朝廷重用,一再升遷。不過盧象升後來跟孫傳庭一樣。
公元1639年,崇禎十二年,盧象升率部在鉅鹿賈莊被清軍包圍,小人楊嗣昌見死不救。結果,盧象升只好率領不到5000人的人馬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與清軍作戰,激戰終日,力竭陣亡,戰死沙場。
盧象升雖是文人,有超人的武藝,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衝鋒陷陣。他善於馭下,士兵願意替他效死力,明史載:“軍中嘗絕三日餉,象升亦水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死的十分悲壯。
以上就是明末四大名將,全部慘死,極其悲壯!
回覆列表
第一名,張憲,用斧頭槍,武功高強。帥氣,灑脫大方,有計謀,有膽識,是岳飛的朋友,親信,生死之交。
第二名,楊再興,楊家鐵槍。武功卓絕,自信,勇毅過人,曾與岳飛一戰再戰,殺死岳飛弟弟,後為岳飛所收,血戰小商河,慘烈而死。
第三名,王貴,雁瓴刀。岳飛結拜大哥,謹慎,細緻,是岳飛管家式人物,在軍中地位僅次於張憲。這是一個複雜的人物,文中有重要章節描寫,與岳飛之死也有直接關系。值得認真刻畫。
第四名,徐慶,狼牙棒,排名岳飛之後,老三。是個粗人,強力,暴躁,口無遮攔,但對岳飛忠心耿耿,對朝廷不放在眼裡。是岳飛大將中的強硬派,曾不斷鼓動岳飛擁兵自立。
第五名,岳雲,使雙錘,神勇無比,負責軍中機密文字,在戰場上是銳不可擋的少年將軍。性格沉勇,與張憲一同被害。
第六名,姚震,水火鐵棍,性幽默,喜與徐慶鬥嘴,岳飛娘家侄兒,長於步戰,天生神力,長隨岳飛左右,是背嵬軍主力戰將之一。
第七名,吉青,岳飛收服的流匪頭目,背嵬軍主力戰將之一。
第八名,牛皋,不得不寫的傳說中的人物,其實在歷史上作用不大,只是岳飛一名普通部將而已,考慮民間影響,可加重其在小說中的地位。歷史上此人曾投降偽齊,後歸正投奔岳飛,貪酒好財,曾被岳飛處理,岳飛被捕後沒有出賣岳飛,但在岳飛死後繼續領兵,最終為秦檜毒死,原因可能與岳飛有關。
第九名,董先,此人在歷史上的形象與民間傳說完全不一樣,是牛皋的好友,自偽齊歸來投在岳飛部下,好財利酒色,為岳飛所不喜,後出賣岳飛,成為張俊查處岳飛的重要證人。岳飛死後繼續領軍,病死於鄂州,官至節度使。
第十名,王雕,歷史上原名王俊,此人之所以可被稱為岳飛手下大將,因為他竟然做到了張憲副手的職位,此人出現較早,靖康年間即屬範瓊,範瓊被張德遠捕殺後,王俊歸受李綱領導圍殺楊麼,後岳飛平楊麼,王俊歸岳飛,此人刁滑無能,生性險薄,俗名王雕兒,但可能有後臺,所以岳飛不得不用。最後岳飛被罷兵權後,王俊首先告發岳飛,慘案釀成。此人最後竟得以善終。個人懷疑他是張俊安排在岳飛軍中的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