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6
回覆列表
  • 21 # 用戶2406981578101


    1、秀才科。主考方略策,也就是計謀策略,由於隋唐時以秀才科為最高,因此錄取難度最大。

      2、明經科。又細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而唐代又按照經書分量將經書分為大、中、小三類,其中《論語》、《孝經》為必考內容。明經科主要是考學子對儒家經典著作的掌握程度,因此哪怕死記硬背往往也能考中。

    3、進士科。唐初時進士科僅考時務策五道,唐高宗調露二年(680年)為進士科加試帖經、雜文,從而使得進士科形成了雜文、帖經、策問三場考試制。唐中期後又增考詩賦,且詩賦比重往往較大。

      4、明法科。主要考律、令知識,試策共10條,其中律七條,令三條,通八條以上可被錄取。該科主要考察學生對朝廷律法和制度的了解程度,由於是專業知識,因而錄取人數相對也比較少,例如李商隱便是明法科出身。

     5、名字科。也稱“明書科”或“書科”,主要有帖經、口試、試策三道程序,主要考《說文》、《字林》,主要考核的是文字、訓詁知識和書法,由此可見唐代對書法的重視程度。

  • 22 # 風尚的呆呆

    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

    這些都曾是科舉考試的題目,到了後來的明清時期則考八股文。 在中國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相對完善,當時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 所謂的明經,考的就是背書。

  • 23 # 用戶8443310508106

    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制,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

    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他令各州推舉人才,參加考試,合格的可以做官。

    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中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 24 # 葆爸150406

    一般的順序來說是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古代小孩會先到學堂求學,考取童生。童生之後就可以考取秀才,有的人考幾十年還是童生。秀才之後參加鄉試,考中了就是舉人,舉人就可以做官了。舉人之後會參加會試,殿試,考取的就是進士了,頭名就是狀元。

  • 25 # 自由阜新3d5

    順序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讀書人先在縣、府參加考試,縣試通過的取得童生資格,府試通過成為“生員”,院試在府城舉行,通過後可以取得國子監等讀書的資格,秀才可以參加考試,也可以不參加。

    鄉試是在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也稱秋闈。

    會試也是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也稱春闈。

    殿試是最高級別的考試,由皇帝在殿庭上親自對由會試錄取的貢生進行策問,以定甲第。

  • 26 # 用戶8230141192434

    童生(第一級縣試)——剛開始學習的小孩。相當於高中畢業,因為他們可以算是有學問的人。

    秀才(第二級府試)——最低級的考試合格者稱為生員,也叫秀才。相當於高中畢業。

    舉人(第三級院試)——生員(秀才)應三年一度的鄉武,合格者稱為舉人。相當於大學生或研究生,因為他們畢竟是從眾多的秀才中脫穎而出的。

    貢士(第四級鄉試)——參加全國範圍科舉考試(會試)及格後獲得的資格,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

    進士(第五級會試)——舉人參加在北京的會試殿試,合格者稱為進士。確切地說,它是一種類似職稱月舉行,所以也叫春闈。參加考試的人必須是舉人,考試合格後就是準進士,待殿試合格後,則為進士。

    探花(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三名稱探花。

    榜眼(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二名稱榜眼。

    狀元(第六級殿試)——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絕對不能說相當於博士,因為博士太多了,而狀元幾年才出一個,至少應該相當於院士,如果狀元可以說是一種榮譽的話,那就應該相當於現在的諾貝爾獎獲得

  • 27 # 銀湖113

    古代科考名次順序: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貢士、舉人、秀才、童生。

    古代“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 28 # 用戶2132256033000

    古代幼童先到學堂啟蒙,幾年後先考童聲生,考過童生後方可考取秀才,有的人考了一輩子還只是個童生,古代讀書花費巨大,不是一般的家庭能負擔的起的,當上秀才後可以見官不跪,還可以領到一定的補貼,再然後是舉人,考中舉人後就可以進京高考,只要取得名次就可以見到皇帝,封官了,有人為此付出了一輩子,仍是久考不中,但始終不放棄,總希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讀書人的悲哀

  • 29 # 舟靜文

    古代科舉考試順序依次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在童試中,有縣試、府試、院試,參加考試的都叫童生,如果通過,則稱為秀才,而秀才中發揮較好的稱為貢生;考成功後參加鄉試,在京城和各省都有考點,每三年考一次,俗稱秋闈,考上的稱為舉人,而其中第一名稱為謝元;接下來考中的參加會試,會是有禮部主持,到京城考試,由於時間是在春天舉行,所以又稱春闈,如果順利通過成為貢士,而第一名成為會元;最後進入的是殿試,共識們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後由皇帝選拔出前三名,也就是們所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