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路4621

    首先歷史不容假設,那麼如果這樣的話我認為韓信會勝利,第一項羽雖然勇猛過人蒙恬和韓信都不是對手,但是他只是一己之力論帶兵不如蒙恬論計謀不如韓信所以他首先淘汰

    第二蒙恬雖少有敗績但是要論計謀和會打仗不如韓信,在綜合實力上韓信略勝一籌

  • 2 # 等雨也等你呢啊

    首先要知道這三個人的特點,蒙恬為秦國大,將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修建長城防止匈奴南下使匈奴不敢南下,且秦始皇將長子扶蘇也派到蒙恬身邊學習,可見對蒙恬的信任。

    項羽則是楚國名將之後,自小被項梁養大,勇猛過人,後秦末時期起兵復國,更是有了破釜沉舟這個典故,後打敗秦國大將章邯,而後坑殺秦國降卒二十餘萬,後劉邦先入咸陽項羽隨後攻破函谷關,然後在楚懷王的同意下自封為西楚霸王,後劉邦率領五路諸侯五十萬人攻打楚國,項羽率精兵三萬救援彭城,將劉邦擊敗,後有鴻溝合議,劉邦撕毀合議,引兵攻打項羽,項羽引兵反擊大破漢軍,隨後劉邦加封土地給韓信彭越,一起攻打項羽,項羽最後兵敗,烏江自刎,不愧西楚霸王。

    韓信則是市井出身比不上前邊兩位,有一個典故胯下之辱也就是說的他,後在項羽軍中做一個執戟之士,不被重用,隨後結識蕭何投於劉邦,也不被重用,便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後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在楚漢之戰中,韓信破了魏,趙,燕,齊四國,為劉邦最後的勝利打下了根基。

    綜上所述三人各領三十萬,而蒙恬比其他兩位要早武器裝備應該較為落後,如果武器裝備一樣,蒙恬常年跟匈奴作戰,而中原作戰跟草原作戰還是有區別的,且蒙恬修建長城主要是為了抵禦匈奴,防守不錯。

    項羽被稱為西楚霸王,單單一人的話,沒有謀士出謀劃策,三十萬人的作戰便會失敗,如果幾百人幾千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會走向勝利。

    而韓信熟讀兵法,且自己就可以出謀劃策,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不是白講的,因為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防守總會有紕漏,所以韓信>蒙恬>項羽。

    個人理解不喜勿噴

  • 3 # 老郭觀百態

    有些人說項羽軍事上有勇無謀那是大錯特錯了!無論是“鉅鹿之戰”,還是“彭城之戰”其實都是極其富有謀略的!!而韓信能夠打贏項羽也完全是靠兵多將廣來完成的,我們都知道垓下之戰劉邦60萬大軍,韓信為統帥使用“車輪戰,”以及張良“四面楚歌”之計才最終打敗項羽!我很想知道韓信若以同等30萬兵力如何去打敗項羽

    項羽能夠敗給劉邦,不是因為軍事無能,而是因為政治失利,不會用人方面!是戰神項羽成就了韓信,若沒有項羽之敗,又怎能凸顯韓信的光環呢?其實我個人認為,韓信只是滑頭,運氣好而已!先打那一群垃圾諸侯國,最後再以“人海戰術”打項羽!要不然也不會有“劉邦彭城遭險”了……

  • 4 # 雲橫秦嶺家何在

    這三位都是當世名將,也都取得過傲人的戰績。只有綜合分析其戰役戰果及軍事才能和用兵特點,才能在此基礎上合理預測判斷。按照《漢書·藝文志》所述,兵家劃分四派,又叫兵家四勢,是軍事學用語,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兵家四派是代表軍事學的四個要素。

    蒙恬出身秦國將門,自幼熟讀兵書,軍事素質過硬。秦始皇統一六國,蒙恬曾帥兵滅齊,後來帶領30萬鐵騎北擊匈奴,陰山一戰大敗匈奴,收復河套地區,使得長城以北700裡,匈奴不敢彎弓牧馬,同時連線和修建萬里長城,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匈奴人即便秦朝滅亡,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楚漢爭雄都不敢發兵來攻。可以說其作戰特點士兵訓練有素,熟悉各種先進的器械,既適合野戰,又能防守,屬於兵技巧。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指的是士兵單兵訓練、武器裝備等的創新發明和使用方法等。甚至包括,徵兵對士兵的選拔.部隊的日常管理方法,軍紀,帶兵心理學.甚至與戰馬的飼養,軍事醫療.軍糧開發後勤保障.等一切軍事基礎學說.

    項羽出身楚國名將之後,其自幼不愛學習,對兵法缺乏系統學習。著名的戰役鉅鹿之戰,破斧沉舟,九戰九捷,全殲王離帶領的長城軍團。楚漢戰爭中,破田榮,救彭成,救滎陽,奪成皋,一生大戰數十次,多獲勝利。所以,古人稱他有百戰百勝之才。其作戰以快和勇著稱,屬於兵形勢。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主要指戰術方面的運用。

    韓信出身貧寒,可以說自學成才,熟諳兵法,洞察人心,智廣才高,戰法靈活多變,擅長因敵以制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一生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經典戰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陣、拔旗易幟、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軍事學典故均出於韓將軍之手。作為軍事指揮家,韓信是繼先軫、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率軍出陳倉、定三秦、破魏、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更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軍事戰略家,其在拜將時所提出的“漢中對策”以及“分兵三萬,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對楚實施戰略包圍的建議,均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軍事理論家,其與張良整理先秦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為中國軍事理論的傳承與發展亦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用兵之道,亦為歷代兵家所推崇。屬於兵權謀的典型代表人物。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即我們平常熟知的戰略戰術。

    按這三位名將的各自陣營情況和用兵特點,蒙恬率領訓練有素的秦軍,項羽率領勇猛善戰的楚軍,韓信率領百戰百勝的漢軍,由於滅秦是當時的首要目標,加上項羽對秦帝國的國仇家恨,項羽會和韓信一起對付蒙恬。蒙恬也是當時名將,正面對陣絲毫不弱於項羽和韓信軍隊,但韓信是兵權謀,用兵靈活,打仗神出鬼沒,有兵仙之稱。他肯定會讓項羽跟蒙恬首先對陣,由於雙方士兵數量相對勢均力敵,蒙恬的秦軍精銳戰術素養和戰鬥力更勝一籌,但項羽也不是吃素的,兩軍對峙的結果,很有可能項羽軍戰敗,蒙恬率領的秦軍精銳也會損失較大,或者接近兩敗俱傷,這時候韓信的軍隊趁其鶴蚌相爭兩敗俱傷之際,出奇致勝,最終韓信軍隊取得大勝。

  • 5 # 史之旅

    首先來說說蒙恬的軍事才能和貢獻,蒙恬攻破齊國,並在秦統一後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再來說說項羽,他早年跟隨叔父反秦,率軍在鉅鹿破釜沉舟戰勝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一戰成名。在秦亡後稱西楚霸王,並在與劉邦的戰爭中屢屢佔據優勢,卻因為後方補給出現問題糧草消耗殆盡而敗亡。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最後說說韓信,自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後,韓信便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韓信為劉邦建議的漢中對堪比諸葛亮的隆中對。他擊敗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滅了代、趙。北上降燕。最後和劉邦十面埋伏迫使項羽自刎。韓信被譽為“國士無雙”。

    可以看出,項羽和韓信有直接的接觸,而蒙恬則和他們沒有接觸。蒙恬出身秦國的巔峰時期,此時的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可以這麼說,蒙恬的強大有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秦國的強大。項羽有極強的軍事才能,但戰略上是他的薄弱之處,他需要一個像蕭何一樣的人才才能戰無不勝。韓信則在軍事戰略上都有優勢,但是他在政治上是一個小白,他的薄弱點就在這兒。

    單純的一vs一的話,假設他們的兵力一樣多。短期戰爭就能結束的話,最強的應該是項羽最強,如果戰爭長期處於僵持,韓信與蒙恬會強於項羽。

    如果三個人大混戰的話,項羽會被其他兩人聯合夾擊,不出意外會率先失敗。韓信和蒙恬中蒙恬更有優勢,畢竟戰爭不僅僅只看軍事。

  • 6 # 汐水柔情

    對於蒙恬、項羽、韓信各帥30萬大軍對陣,誰會取得最終勝利?為什麼,下面具體分析:

    如果從正面對陣交鋒,可以說三人中項羽的勝率最高,項羽與勇猛流傳後世,而是項羽的軍隊也很精銳,至於項羽為什麼會敗給韓信,主要是項羽不得民心和軍心,但是項羽在作戰當中軍隊所向披靡,如果散開一切因素,正面交鋒,項羽勝出的可能性大。

    如果說是論計謀作戰,毫無疑問項羽是墊底的一個,一個匹夫之勇,高傲自大豈有不敗之理,那麼對於韓信和蒙恬,二者由於時代不同,軍事才能上面也可能有不同,韓信處於蒙恬之後,學到的軍法,訓練軍隊都比較先進,所以正面較量,蒙恬要佔下風,但是蒙恬也是出了名都軍事家不是匹夫之勇,如果蒙恬採取攻受兼備,韓信也是無法攻破的,就如同,當初的白起對廉頗,白起50萬對廉頗30萬,廉頗採用守的形式,兵力懸殊較大,白起也是無能為力的。

    不知道你怎麼看呢

  • 7 # 青草無邊

    蒙恬、項羽與韓信雖然身處一個時代,但他們率隊單挑的機會並沒有。先說蒙恬,蒙恬祖籍齊國人,秦朝著名將領,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為帥,統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在黃河之濱,以步兵為主的秦軍與匈奴騎兵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蒙恬率領的軍隊以銳不可當之勢,在黃河上游,擊敗匈奴各部大軍,迫使匈奴望風而逃,遠去大漠以北七百里。漢代賈誼就評價當時匈奴的狀態說:“不敢南下而牧馬。”蒙恬僅一戰就將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創,使其潰不成軍,四處狼奔。匈奴幾十年不敢進漢地,蒙恬功至高也。蒙恬擊敗匈奴的大戰,是他一生征戰的最大的一次戰績,人們稱讚是“中華第一勇士”。 秦國人是歷史上唯一可以輕鬆把匈奴野蠻人徹底打得沒脾氣的,這在中國歷史上非常非常了不起,連漢代都比不了,漢代是靠數十倍的人力和財力獲得慘勝。

    大家千萬不要被電視劇和連環畫所矇蔽了,認為古代戰爭就是兩個大將騎馬出來單挑,一人把另一人打敗然後揮手衝鋒戰鬥就贏了,哪有那麼簡單。古代戰場對決主要是陣型和陣地的比拼,冷兵器時代的戰場對決的核心就是隊伍不能亂,而且不能有一個人逃其他都跟著跑。秦軍從小被灌輸的鐵血紀律精神一直支援著他們,所以能始終維持陣型,不潰亂,意志堅強,不管打多久都不會受不住。蒙恬手下的兵就是這樣的鐵血紀律的兵種。項羽垓下之戰的失敗正是因為四面楚歌造成了士兵的潰散,由此可見他軍隊的紀律性不如蒙恬,所以他倆對決估計項羽要落下風,蒙恬後來被趙高迫害至死,並沒有和項羽交過鋒。

    項羽,楚國下相人,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史學家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破釜沉舟救趙王,於鉅鹿之戰九破章邯,大敗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項羽的軍隊更多是靠血氣和勇武作戰的,特點是以少勝多,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強,但是靠個人匹夫之勇這一套對決真正訓練有素紀律性高的部隊,並沒有什麼真正的作用。看看近代的抗日戰爭就知道了,淞滬會戰之類的,國軍激發出血性,然而最終並沒有改變戰局。項羽打敗的秦軍已經遠遠不是那支掃平六國的鐵血之師了,秦軍能打的不是在北邊守匈奴,就是在南邊守百越。陳勝謀反時,秦國上層沒把他們當回事的,認為不用動用戍邊的精兵,沒想到後來戰事太快,戍邊的精銳部隊還沒來得及調回,劉邦就進咸陽了。項羽用兵之法始終是個謎,他並沒有兵書留世,在項羽所有的大小戰役中,沒有人能理解他是如何取勝的。鉅鹿之戰中,項羽兵團五萬人,對方四十萬,以一對八,項羽勝。彭城之戰。劉邦五十六萬大軍雄踞彭城。項羽回師三萬,楚軍依靠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劉邦主力。垓下之戰劉邦集軍隊六十萬,能征善戰之士韓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有自己獨立的團隊,有幾股力量可以同時從不同方向發起進攻,張良,陳平等為之出謀劃策,天下的力量和智慧盡集於此。項羽軍十萬,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兵困馬疲,四面楚歌又唱去了大半,力量如此懸殊之下,竟是劉邦堅守等項羽來攻。當然結果項羽未能攻破,敗退回來,但主力並沒有太大損失。有人說垓下之戰項羽失敗身死所以得出韓信軍事能力強於項羽的結論,這種說法我個人認為有失偏頗。

    韓信,從普通軍卒升為大將軍,他巧妙施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還定三秦。在劉邦兵敗彭城之後,開闢第二戰場,領軍北上,大敗魏王豹和趙國陳餘,此兩戰均是以少勝多,用兵之詭異令人驚歎。韓信“兵仙”的美名正是在此時種下的,他和項羽兩個都善於用兵,都打過以少勝多之戰,孰優孰劣眾說紛紜,韓信成功了,成王敗寇,所以給人留下的韓信強的印記。

    要韓信與項羽一比的話,可以看楚漢相爭四年,如果韓信能單獨打敗項羽的話,為何不讓韓信與項羽對峙並最終擊敗之?韓信謀略過人不錯,但這隻能對無謀之人。高手之間的決戰謀略也無決定性作用,最後的決定因素是真實力。韓信平魏,破代、趙,降燕,滅齊,每一戰都叫人稱絕,但是遇到項羽這樣的對手,未必有勝機。韓信的每一戰都能被後人解讀清楚。而項羽每一戰,不可名,不可道,知其勝,不知其何以勝。這就是兩者用兵的不同所在。

    冷兵器時代,決定戰爭結果因素太多,除了看主將個人經驗外,還要看部隊經驗,部隊裝備,部隊執行力,地形和天氣對哪邊有利,都可能成為決定勝敗的因素。假設三人在同等條件下,各率30萬大軍一一單挑,我認為勝利機會是蒙恬>項羽>韓信。

  • 8 # 奕天讀歷史

    蒙恬、項羽和韓信都是秦末漢初時期的名將,都有過輝煌戰績,但是相對而言,韓信最強,項羽次之,而蒙恬最弱。假設都有30萬大軍對陣,最終贏的還是韓信。我們可以從歷史中三人的戰績來對比分析一下。

    蒙恬,山東省蒙陰縣人,先祖為齊人。祖父蒙驁,父親蒙武都是秦朝大將,蒙恬可謂是軍事世家出身,自幼熟讀兵書,胸懷大志,起點高是他的優勢。但是,蒙恬的軍事功績,實在有限。

    秦朝平滅齊國時,蒙恬僅僅是作為王賁手下的一員普通將領隨軍出征,立功升內史。蒙恬北擊匈奴,是以30萬強盛時期的秦軍,打十餘萬發展期的匈奴人,以這麼大的優勢取得勝利,展現不出蒙恬的個人能力呀。蒙恬其餘的功績,就是修長城和秦直道,這讓蒙恬更像個工程專家,或者包工頭。

    秦始皇死後,蒙恬就被趙高陷害致死了,歷史給與的評價是秦朝著名將領,連軍事家都稱不上。

    蒙氏一族的名氣比較大,主要還是因為影視劇《神話》中的蒙毅和《尋秦記》中的蒙驁吧,讓蒙氏相比章邯、王離的知名度更高。我們扯遠一點,《尋秦記》裡項少龍比蒙驁牛呀,那項少龍的兒子項羽,類比一下也要比蒙驁的孫子蒙恬牛吧,畢竟項羽遺傳了帶有現代知識的基因。當然這不是歷史,只可以作為娛樂,下面再看項羽。

    項羽,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人,就是今天的江蘇宿遷人,跟奶茶妹妹的老公東哥是同鄉,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也是軍事世家出身。項羽的天賦很高,論個人的武力百分百在蒙恬和韓信之上,應該沒有人有異議。自幼對讀書、習武和韜略都學習的非常快,只是不肯深入研究,也就是這點,種下了敗給韓信的禍根。

    項羽起事時,就曾斬殺會稽太守殷通及其手下近百人,鎮服整個郡府,順利起事;後又夥同劉邦,破濮陽,攻定陶。最著名的滅秦一戰,鉅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率領數萬楚軍,以一當十對陣章邯20萬大軍,大戰九次,連戰連捷,徹底擊敗章邯;接著項羽揮師北上,再敗王離所部20餘萬軍隊,這20萬可是蒙恬當年帶的長城戍邊軍。秦軍此役之後,精銳喪失殆盡,再無能力組織大規模反擊。

    項羽此後又平定齊、趙叛亂。彭城之戰,以3萬精兵,破劉邦聯合諸侯的數十萬大軍。之後就是鴻溝議和,慘遭垓下之戰,“霸王別姬”,自刎烏江。

    歷史上對項羽的評價是戰術軍事家。戰術軍事家擅長的就是臨陣,一定規模的戰鬥佈局進攻,就憑這點和蒙恬各率30萬大軍對砍,項羽勝率大大高於蒙恬。特別是如果項羽戰場上跟蒙恬面對面時,不把蒙恬給撕了,那就不能叫“西楚霸王”了。楚兵對秦軍那也是毫不示弱,當年滅楚國是秦國打的最艱苦的一仗,而楚人也對秦人有不可泯滅的仇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歷史已經證明不是隨便說說的。

    韓信,淮陰人,現在淮安市淮陰區人,和項羽是江蘇老鄉。多介紹一個人,劉邦,他是沛豐邑中陽里人氏,就是今天江蘇徐州豐縣人。折騰了半天,楚漢之爭,實際上就是三個江蘇人在打架,這是題外話,我們繼續侃歷史。

    韓信是個文武全才的人,天下謀略上比諸葛亮都厲害。他給劉邦分析了天下形勢,勸說劉邦出兵漢中,攻取三秦,最終取得了漢朝的大一統。諸葛亮的隆中對,其實就是個效仿者罷了。

    韓信一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智取三秦,逼死章邯,一出山就名震天下,比起諸葛亮的“跑跑跑”策略管用多了,而且諸葛亮多次兵出漢中都被曹軍堵了回來,又跟韓信差了很多。

    彭城之戰,劉邦兵敗後,是韓信及時趕到,收攏殘兵,大敗楚軍,韓項對陣,項羽輸了第一戰。其後,韓信木桶渡河平滅魏國。“背水一戰”,又擊敗代、趙。“背水一戰”這一謀略讓後人學一次死一次,這就是韓信的厲害之處,只有韓信玩的轉,其他人只能學其表。韓信順勢又北上降服燕國,再南下攻滅齊國,並在濰水全殲項羽大將龍且支援齊國的二十萬楚軍。

    韓信太強大了,平滅四國時,被劉邦多次抽兵,這就是“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的節奏,結果是被韓信逐一化解,次次都能重新發展起來,最終與項羽決戰於垓下。相比之下,蒙恬和項羽這點上差很多。

    垓下之戰,前期劉邦因為韓信未能及時到達垓下戰場又被項羽戰敗,這時才將指揮權全權交給韓信。韓信、彭越、劉邦最終三面圍項羽於垓下,“十面埋伏”,接著“四面楚歌”響起,西楚霸王項羽最終上演“霸王別姬”的大戲,自刎烏江。

    歷史上,韓信和蕭何、張良並稱“漢初三傑”,這是與謀臣並列;武將方面與彭越、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足見其文韜武略是舉世無雙。

    論出身蒙、項、韓三人中韓信最差,出身於市井平民。但是論堅韌,韓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論戰略,韓信的兵出漢中,收復三秦,一統天下的策略,比諸葛亮的“三分天下”,要強百倍;論戰術謀略,韓信可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很多計策讓後人學都學不會。蒙恬和項羽跟韓信比都差遠了,別說有30萬大軍,就是隻給韓信3萬大軍,他也能發展起來,幹翻項羽和蒙恬。畢竟戰爭最後比拼的是最終的實力,包括軍力、財力、民心等等。發展才是硬道理,不會發展,即使初期再強大,也會越打越弱,最終只能是被動挨打,直到滅亡的份。

    韓信最終會贏,這點歷史已經證明了。蒙恬死的太早了,即使蒙恬不死,能比章邯、王離強多少,還真不一定。而項羽在歷史上被韓信軍“十面埋伏”困於垓下大敗,最終自刎身亡。韓信的起家兵力也就是漢中王劉邦最初的三萬子弟兵,相比項羽的勢力,弱到家了,這樣情況下韓信都敢兵出漢中,膽識已經過人。如果劉邦沒有韓信,不要說統一天下,漢中估計都出不去。這也印證了《孫子兵法》中所說:“上兵伐謀”,韓信就是謀略家,軍事家,是繼孫武、吳起之後的軍事大家,被稱為“兵仙”、“戰神”,當之無愧。

  • 9 # 紫燼耀

    歷史不容假設,這種問題相當於拿破崙和成吉思汗哪個厲害?一支軍隊能不能打勝仗是多個因素相互影響綜合決定的,並不是靠一兩個人的謀略,更多的因素在於天下大勢,地形,士兵勇猛好戰習性糧草儲備法令制度將領決策力影響力等等綜合因素共同主導決定。

    比如邯鄲保衛戰這種仗不管你派誰打都打不下來。提問中蒙恬韓信還是項羽三個人pk誰會勝的話我覺得蒙恬贏得機率反而最大,因為任何一場戰爭發動都必然是出於政治目的的延續,而蒙恬的背後是秦始皇,手裡的兵馬是秦軍,當時有一句話秦軍之勇天下無雙,比秦軍更可怕的是秦王吞併六國堅強的意志力。有一個論證是如果秦始皇不死絕對不會有項羽劉邦什麼事

  • 10 # 歷史哨聲

    決定一場戰爭輸贏的要素是什麼呢?僅僅是將軍的能力問題嗎?

    國家實力是基礎,在這點上蒙恬贏定了;

    國君的信任程度,在這點上蒙恬最受信任,其次是韓信,最後是項羽;

    軍種上,蒙恬長期和匈奴作戰,只能是騎兵,項羽計程車兵都是來自吳楚多,只能是步兵多,韓信的軍事實力是在擊敗趙國和齊國後才崛起的,因此估計是騎兵和步兵的結合。由於兵種在不同的地理上有不同的優劣,因此在軍種上,三人不分勝負;

    戰場地理因素,這是接上面兵種問題的:如果戰場是平原,蒙恬是贏家,其次是韓信,最後是項羽;如果是山地,項羽是贏家,其次是韓信,最後是蒙恬;如果是守城,項羽是贏家,其次是韓信,最後是蒙恬;如果是運動作戰,蒙恬就是贏家,其次韓信,最後是項羽。

    在地理因素上再說說為什麼項羽能夠取得鉅鹿之戰。王離一軍,長期駐守和匈奴作戰,自然是騎兵多,以騎兵圍城,如何能夠打得下來;救兵來了,又繼續圍城,而不是發揮騎兵優勢,運動式消滅各諸侯軍,戰敗是情理之中。章邯軍被戰敗就在於從河水到鉅鹿城這一段遠距離輸送兩次,兵力部署薄弱,如何不被項羽軍擊破。從整體上來看,鉅鹿之戰和項羽等柱候醬人數相等,但秦軍存在後勤運送路程遠的問題,因此很容易被項羽以優勢兵力擊破秦軍的後勤輸送線。後勤輸送被切斷,圍城的王離軍又被項羽之外的諸侯軍切割和南邊章邯的聯絡,要麼撤軍,要麼戰敗。

    好吧,現在來看個將軍的戰略才能。騎兵作戰講究的是靈活和運動作戰,這是蒙恬的優勢;項羽以步兵作戰,自然講究搏殺死戰,自然不能像騎兵那樣隨意走,項羽的失敗就在於他沒有處理好各種關係,又不肯和齊國和南方各國言和並組成聯盟——也許做了,但別人不相信他。至於韓信,打章邯得勝,在於突襲和項羽屠殺了20萬秦軍;擊敗趙國,根本不算勢力,趙國人數多但戰力不強;擊敗齊國,那是因為項羽伐慘齊國的後果;擊敗項羽,那是劉邦不守信用,趁項羽言和後東歸軍心散漫所發動的攻勢。韓信並沒有真真正正的和當時的精兵主力決戰過。

    將軍領軍的才能,是看其靈活性、開放性的頭腦。在這點上,蒙恬、項羽、韓信三人,我們都無法有足夠的依據去判斷。

    如果僅僅從結果去判斷,是不公允的。蒙恬為什麼能夠擊敗匈奴,因為秦國統一後提供了強大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劉邦卻被圍不得不向匈奴投降的原因。

    項羽為什麼被擊敗,因為劉邦有關中和巴蜀這些地方不受戰火殃及,而齊國和項羽的楚國則是長年作戰,楚國南邊的季布等又在劉邦的誘惑下反叛項羽,整個楚國四處戰火,無處安寧,項羽如何能夠嬴?特別是項羽和劉邦簽訂和平協議後,對於整個楚軍而言就是:

    終於不用打仗,可以回家娶老婆了——by 楚軍某小卒

    因此,結論是,在沒有明確相關要素之前,就去下結論蒙恬、項羽、韓信三人作戰誰能贏,是不科學,也是不公正的。另外,他們三人對部下建言的接納和分析能力也很重要,甚至有時候是關鍵。

  • 11 # 剛剛圖774

    廢話,不用比較就知道是韓信了!

    韓信是戰必勝攻必取的不世名將,項羽的主力30萬基本都是韓信消滅的!當然韓信也不是一次性就消滅了項羽的30萬大軍,而是分為兩個步驟。

    當初,韓信攻取下齊國之後,項羽極有可能面臨兩面夾擊的險境,於是分兵20萬去攻擊進攻韓信,結果20萬大軍是有去無回,連帶主將龍且一起被消滅在濰水河裡邊;項羽最後的10萬兵力也是被韓信所滅的,相信這一點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垓下決戰、十面埋伏都是說的韓信、項羽決戰的故事。

    雖然項羽英勇善戰、戰比當先,但是在韓信面前都顯得太稚嫩了,劉邦防不住項羽或者說不敢上前阻擋項羽,這並不代表漢軍陣營中沒有人是項羽的對手!韓信就是項羽的最大威脅!

    可能會有人說為什麼韓信那麼厲害,那麼正面戰場上為什麼韓信不對陣韓信呢?因為韓信堅信自己打造的成皋防線在自己不在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死死的防守住項羽的進攻,而韓信本身需要在戰略上改變實力對比,果真結果如韓信料想,當韓信連線攻取下趙、代、燕、齊的時候,項羽就已經大勢已去了,此時天下三分,漢佔其二!

    韓信、項羽誰比較厲害也就很明顯了。韓信無論是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比項羽高出不止一截,至於不如的,估計就是個人武力值了。

    至於蒙恬,唯一出色的戰績就是擊敗匈奴,使其不敢南下而牧馬,到底強到什麼程度沒有太多依據,最多也就章邯、李廣之流,比起項羽、韓信應該還是有差距的。

  • 12 # 看球人

    當然是韓信了。

    蒙恬的才能應該和章邯接近,而韓信很輕鬆的就擊敗了章邯。當時章邯守衛的地方可謂是易守難攻,韓信使出暗度陳倉之策,進入關中並在短時間內奪取關中,奠定了劉邦統一天下的基礎。

    再說韓信對項羽,實際上項羽的主力部隊是被韓信消滅的,韓信用十面埋伏之策擊敗了項羽的主要力量------龍且的20萬大軍,項羽打仗更像吳起,即用最強大的戰鬥力擊敗敵軍,但韓信用的是謀略,兩者觀之,高低立判。

    既然項羽能擊艱難的敗章邯,那麼他和蒙恬應該是半斤八兩。

    實際上,同時代沒有能和韓信比較的人。韓信當楚王的時候,陳平問劉邦能否擊敗韓信,劉邦低頭不語。要知道這是鄙視韓信的楚地,而不是韓信稱王的齊國。

  • 13 # 廣州濮雲軒茶莊

    個人認為,韓信必勝無疑。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不要說三十萬,就是三百萬,韓信指揮

  • 14 # 荒野歷史

    蒙恬是中國史上開拓寧夏第一人,作為秦軍的一員大將他收復河套修建長城以北拒匈奴,讓不可一世的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那麼要是給他30萬大軍對陣項羽韓信他會怎麼做呢?蒙恬肯定會用這30萬人修築防禦工事,等待敵軍的來襲。對外蒙恬會與項羽、韓信交涉尋找自己的戰略伙伴。既然蒙恬這樣做了我們看看另外兩位大將怎麼做呢?

    項羽,西楚霸王勇猛善戰聞名於世,然而剛愎自用缺少雄韜偉略。如果給了項羽30萬大軍他會這樣做。首先他不懂得如何搞好國家關係從來都是單打獨鬥不可一世,我想他會直接帶著這30萬大軍全軍突擊蒙恬、韓信敵陣。蒙恬防禦工事堅固項羽久攻不下損失一部分兵力,眼看無果將矛頭又對準了防禦相對薄弱的韓信。

    韓信善於用兵,他會將這30萬大軍列陣以待。在得知項羽大軍來襲時,韓信命一組偷襲部隊沿小路迂迴直插項羽大軍腹部。項羽帶領先頭部隊直衝韓信軍陣,由於項羽太過勇猛韓信軍陣被衝散項羽大殺四方。此時韓信的偷襲部隊也趕到大敗項羽後方部隊雙方均傷亡慘重!眼看雙方陷入焦灼,隔岸觀火的蒙恬坐不住了,派出一半軍力想要收拾殘局。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項羽韓信即便是兵力大損的情況下,其大軍戰鬥力依舊如此強悍!蒙恬派出的部隊反而被灰溜溜滴打了回去。

    戰事進行致白熱化階段,急性子的項羽終於按耐不住決定冒險進行最後一搏。項羽大軍繼續猛攻韓信損兵折將終於將韓信攻破,韓信敗下陣來。然而項羽也早已經元氣大傷死傷過半,蒙恬再趁機出兵收割項羽疲於奔命,最終被蒙恬斬殺!透過以上的分析蒙恬成為了最後的贏家,項羽由於剛愎自用三十萬大軍被他揮霍一空,而韓信好戰貪功積極迎戰項羽導致被項羽滅亡,蒙恬隔岸觀火最後全力一擊斬獲項羽人頭。

  • 15 # 歷史風暴

    這三個人裡面,蒙恬的年齡最大,項羽和韓信的年齡差不多。

    蒙恬因為被趙高陷害,自殺而死,失去了在秦末與韓信、項羽過招的機會。

    先看三人所率領的軍隊:

    蒙恬曾經率30萬秦軍北伐,卻匈奴700餘里。蒙恬所率領的秦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知道為何而戰(升官發財),得到了良好的武器供應(標準化裝備),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常年與山東各國戰鬥,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項羽極盛之時擁兵40萬,真正的嫡系是以8000江東子弟為核心的楚軍,其餘大多是烏合之眾。項羽的楚軍人數雖少,在秦末也是無敵的存在,數量相同的情況下無人可敵!尤其是8000子弟兵對項羽有無限的忠誠,是核心中的核心。

    再看指揮方式:

    蒙恬,曾隨王賁滅齊,最大的戰績是打敗匈奴。能把匈奴人打得後退700多里,說明蒙恬比較善於使用騎兵,否則追不上匈奴。另外,秦軍主力是步兵。只有用伏擊的戰術才能讓步兵對匈奴造成大規模傷亡,進而才敢讓騎兵追擊。所以,蒙恬的水平應該不在李牧之下!

    項羽,這是秦末最猛的將領。率3萬騎兵長途奔襲漢軍,出其不意將60萬漢軍擊潰,對騎兵的運用也是非常熟練。而且項羽的楚軍戰鬥力極強,鉅鹿之戰完全靠步兵近身肉搏取勝。可見項羽既能打運動戰,又能打陣地戰!

    韓信,人稱兵仙。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這說明他對大兵團的指揮排程能力極強。任何烏合之眾都能讓他化腐朽為神奇,成為打敗敵人的精兵!

    最後說結果

    如果他們各率本部人馬,我認為蒙恬第一,項羽第二,韓信第三。三人都是名將,水平差不多,所以軍隊的戰鬥力至關重要。這方面,30萬秦軍優勢太明顯了。

    如果軍隊實力一樣,比拼的是三人指揮能力,我認為韓信第一、蒙恬第二、項羽第三!

    理由:垓下之圍,面對韓信的40萬雜牌軍,項羽竟然沒有對戰的勇氣,空留10萬楚軍於垓下,自己率800騎兵連夜逃走,可見項羽對韓信的忌憚!

    蒙恬一直指揮秦軍作戰,缺少以弱勝強,以強勝強的經驗。由於經驗不足他會敗在韓信手下。

    韓信從領兵起,幾乎都在和比自己強的軍隊作戰,反而憑藉自己出色的指揮能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見韓信的水平之高!

  • 16 # 進讒言

    以勇制勝,項羽第一,蒙恬第二,韓信第三。

    以勢致勝,韓信第一,蒙恬第二,項羽第三。

    以精緻勝,蒙恬第一,項羽第二,韓信第三。

    我個人覺得蒙恬軍隊的戰鬥力是最強的,大秦鐵騎,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關鍵兵多。同等兵力,蒙恬和項羽鋼,稍遜一籌。韓信是最弱的,兵少則無法用形勢大局來壓人。要是蒙恬的兵力比項羽多,勝負不好說,我估摸羽哥扛不住蒙恬大佬的物理傷害。。

  • 17 # 一縷風塵854

    蒙恬,項羽,韓信雖然處於同一個時代,但是卻沒有互相征戰或者說是單挑的機會。

    而就歷史,我們來慢慢的分析一下。

    蒙恬出生在秦國,深受秦王重視,並且家族也是戰功赫赫,而蒙恬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也可以稱的上是經過戰爭洗禮的孩子。

    公元前215年,以蒙恬為將,帶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在黃河之濱,秦軍以步兵為主,與匈奴的騎兵展開了一場大戰,而秦軍中蒙恬的智慧下,驍勇善戰,在黃河上游擊敗了匈奴大軍,並且向北追擊700餘里,重創了匈奴,使的匈奴再也不敢窺視中原,贏得了北疆的穩定。而從純軍事來看,秦軍是以步兵與戰車相結合戰術為主,史記曾這樣記載曰”秦以戰車開路,箭矢如蝗,步騎大軍隨後掩殺,匈奴大潰”,由此可知,秦軍是以重灌戰車為主的。

    而我們再看項羽,鉅鹿之戰中靠著誓死如歸的決心,以一敵十,大敗秦軍,而在與劉邦之戰中,帶領3萬騎兵,出其不意大敗60萬漢軍,更是在垓下之戰中,靠著10萬軍隊,盡然主動進攻劉邦六十萬大軍,最後雖然失敗,但是卻也是敗在了軍隊數量之上,而由此可知項羽既能騎兵作戰也能步兵智慧作戰。

    而韓信,人稱兵仙,用兵曾曰”多多益善”一路走來,還定三秦,垓下之戰,領兵北上,敗魏國,被趙國,可謂是兵法詭異,善於用兵,他的每一戰都可謂是為世人所稱道。其中更是有很多以小勝多的戰役,由此可知韓信在總體指揮方面很強,能有效利用自己有的軍隊,併發揮最大的戰鬥力。

    而在戰爭的時代,勝敗本無常數,有時勝敗乃在一瞬之間,軍隊的數量,軍隊的意思,軍隊的武器配備,以及將領的領導能力都可謂是關鍵,如果要真的給他們分個高下的話,我認為是步兵是蒙恬第一,韓信第二,項羽第三。騎兵是項羽,韓信,蒙恬,而步兵和騎兵的綜合則是韓信,項羽,蒙恬。

  • 18 # 潦倒總停濁酒杯

    如果是沙盒遊戲,各自帶著自己最得意的親兵30萬人陣前互擼。

    項羽不是針對誰,讓你們一半人,歷史上也找不出第二個能跟他對擼的。

    至於蒙恬和韓信,我只能說韓信用計謀確實歷史上比較無敵,但是陣前對擼,估計他的兵沒有蒙恬那麼不要命。

    個人感覺,項羽1,蒙恬2,韓信3。

    但是如果允許有空間操作,佈陣,利用地勢,河流等等因素,那麼韓信應該第一,項羽第二,蒙恬第三。

  • 19 # 鐵馬冰河戍輪臺

    韓信對項羽沒有什麼可說的,項羽是敗軍之將。主要分析韓信和蒙恬。

    蒙恬很多人知道他卻不熟悉,他是一個軍事家兼發明家。我們用的毛筆就是他發明的,中國人的筆祖。當然他最厲害的還是他的武功。他收復了河套地區,開發了寧夏地區,駐守九郡十餘年,號稱“中華第一勇士”,威震匈奴。對國家的貢獻三人裡誰都比不上他。長城就是由他施工的,秦國的國道也是他施工的。所以他還是一個大包工頭。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蒙恬對促進國家文化經濟交流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蒙恬出身於一個軍事世家,他的祖父父親都是秦國名將,蒙恬和他弟弟蒙毅合稱忠信。蒙恬則是這個名將世家中最出色一位,蒙恬為人正直無私,有一次趙高犯罪,蒙恬判處趙高死刑,秦始皇赦免了趙高。從此蒙恬就成了趙高最大的敵人。所以後來太子扶蘇自殺後,胡亥準備赦免蒙恬,趙高就堅持要殺害他。

    按道理蒙恬這樣的人應該是聲名赫赫才對。事實上在歷史人物裡面他卻是聲名不顯。原因在於歷史上對他戰功記載非常簡單,就是北擊匈奴,匈奴不敢南下牧馬寥寥幾句。所以要比較韓信非常困難,資料太少了。

    既然比不了軍事才能,我們只有比較人物性格。蒙恬前文也說了他非常正直無私,能做大包工頭髮明家應該也是非常聰明,智慧一定是沒得說。還有一個能證明他智慧的事例,趙高的使者假傳聖旨讓他與扶蘇自殺時,蒙恬很輕易就看破了是一個陰謀,他勸說扶蘇不要自殺,一定要見到秦始皇再說。同時蒙恬又是非常忠誠的一個人。他手握三十萬大軍,又是中華第一勇士,要造反簡直易如反掌。然而即使生命受到威脅,他也沒有造反的想法。曹操就非常欣賞他。歷史上與他類似,能力強品德高尚的人物,中國只有岳飛袁崇煥。

    岳飛宋遼金夏第一人,袁崇煥是連敗努爾哈赤皇太極的高手,這兩人的軍事能力在他們的時代可以說都是無敵英雄。岳飛用兵特點是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出奇制勝。袁崇煥是能攻善守。守時固若金湯,野戰時也是銳不可當。後金號稱女真不過萬 過萬不可敵。在然而北京城下數倍於袁崇煥的皇太極一樣敗下陣來。

    可見蒙恬應該也是他的時代,最偉大的軍事統領。他的軍事風格根據岳飛袁崇煥來分析,應該是堂堂正正之兵,出奇制勝之兵,攻守兼備之兵。這種指揮風格在中國歷史上應該是第一層次的,歷朝歷代最厲害的軍事統帥指揮風格,都會有意識往這個方向發展。非常難以對付。最有代表性的是我們的領袖。大兵團作戰和游擊戰術都是信手拈來,遊刃有餘。

    韓信指揮風格是一個另類,他好出詭計,不講信用,自私自利,不擇手段。典型的就是對付項羽他用四面楚歌詭計瓦解項羽部隊鬥志。攻打齊國時,酈食其已經勸得齊國投降,韓信乘齊國不備,突然發起進攻,結果害死酈生。可見韓信非常不講信用。他還為了封齊王要挾劉邦又可見他的自私。韓信的指揮風格不屬於在軍事思想裡,最理想的指揮風格。

    由此可見,韓信和蒙恬相比其實還是有著先天性的不足。他的詭計,類似於背水一戰四面楚歌,在蒙恬面前得逞的可能性小的可憐。蒙恬不比項羽攻強守弱,蒙恬沒有短板。兩軍對峙時間一長,以韓信的人品,手下必然離心離德,韓信必敗無疑。

    所以這三人蒙恬第一,韓信第二,項羽末坐。

  • 20 # 阿登虎王

    項羽是勇強缺乏戰略眼光,如三人對恃估計最先完旦,剩下2人就有一比了,全盛時的秦軍基本天下無敵了裝備,戰術及後勤供給都高出同期它國水平,韓信謀略確實很強,但秦軍不會給他多少機會的,硬碰硬肯定不行,迂迴側襲則秦軍偵查能力極強可能有小勝但最終的勝利一定是蒙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比意外去世後,湖人的第一個主場,你流淚了嗎,感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