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心理諮詢師安心

    第一次體會與孩子的分離是她上小學的第一天。那天,我拉著她的手送她,走進校園門口的時候,我放開了牽著的手,小傢伙揹著書包頭也不回的走遠了。頓時“她終將離我遠去”這句話連同著酸楚一起湧上心頭。我終於感受到養育孩子除了愛,還有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分離。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讓孩子走向分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越是健康的家庭,越充盈著愛,也更懂得分離 。龍應臺的詩不免讓人傷感,可是成熟的父女母子之愛註定是分離的過程。隨著孩子長大,上學,結婚,孩子展開羽翼,飛向他的天空,作為父母,心裡流著淚,臉上含著笑,目送他離開並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吧!

  • 22 # 江湖人稱三寶媽

    除了題目這句話,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聚合,唯有父母和孩子的愛,指向分離。

    不知道為人父母的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再讀到這樣的話的時候,心裡一酸,眼角一熱,幾乎掉下淚來。

    十月懷胎,辛苦分娩,日夜呵護,到最後就是為了漸行漸遠,為了分離?

    但是,親愛的,沒錯,最後是漸行漸遠,最後是分離。

    想想我們自己,在呀呀學語的時候依戀著父母,後來慢慢長大,揹著書包離開父母,然後上學、就業、成家?

    所以,不管願不願意,這都是正常的結果。

    只是多麼希望,當親愛的孩子離開我們展翅翱翔的時候,他走得穩健、自信,而目送的我們也放心、安心。

    為了這一場盛大的分離。我們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從小注意營養均衡,不挑食,養成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有個健康的體魄。畢竟健康是一切一切的基礎。

    2、不嬌慣,慢慢讓他獨立自主。這種獨立,包括一些事情比如獨立收拾書包,獨立學習不依賴父母。還包括思想上的獨立,比如遇到事情會動腦筋,不依賴別人給答案。有主見 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判斷力。

    3、懂得保護自己。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不法分子總是盯著善良天真的孩子。警惕性太低的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的孩子,萬一遇到人販子、傳銷組織…這些不法分子,後果不堪設想。從小灌輸安全意識,教導孩子遇到危險該怎麼辦,是一堂非常重要的事情。

    4、良好的性格和人際交往能力。或者說情商。現在的孩子,智商都不會太差,家長都很重視教育。但是情商就被大大忽視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在很多公眾場合,一些孩子不顧他人感受,大喊大叫,顯得非常沒有禮貌和修養。有些孩子不懂得分享、禮讓,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孩子,在家裡還能被容忍,畢竟現在孩子少。但是到了社會上,別人是不會這樣容忍你的。為了孩子將來有良好的情商,家教非常的關鍵,家庭教育藏著孩子的未來。

    5、抗挫折能力。

    我們喜歡鼓勵孩子,我們喜歡孩子將來一帆風順。這是美好的願望。但客觀說來,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多“坎”,有時是學業上的,一門功課無論如何也學不好;有時候是青春期追求異性被人拒絕;有時候是工作上遇到麻煩。我們在媒體上也看到許多年輕人遇到挫折自殺之類的新聞,這是十分惋惜和令人心痛的。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就是為了孩子將來能自強地度過各種難關。

    6、終身學習能力。時代一直向前發展,一切日新月異。今天的世界在我們出生的時候不敢想象。那麼未來我們也無法預測。學校裡學的知識到了孩子走出社會,肯定就不夠用了,面對變化快速的社會,唯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不被時代淘汰。

    7、財商。理財能力。

    財富的多少決定了一個人能享受什麼樣的物質生活。不要說談錢很庸俗。沒有錢的人生是看盡世態炎涼的人生。相信你會同意這一點。

    我們親愛的孩子,我們也希望他將來有足夠的金錢過上優渥的生活。那麼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零花錢,管理自己的零花錢,慢慢學會安排自己的“開銷”,這樣他長大後就不會花錢入不敷出,大手大腳。甚至透過家務等“賺錢”,有理財經驗的家長還可以把自己的投資經驗在孩子理解能力稍強的時候教給孩子。

    第二部分,我想談談父母自己本身。

    1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你可能想不到我們這些父母因為自己的見識短淺有可能會“害”了自己的孩子。

    我在教書生涯中遇到一個孩子非常喜歡畫畫,十幾年前,畫畫還不算是一個“正經”愛好,那個家長逼迫孩子放棄畫畫,去考數理化專業。孩子最終聽從父母的命令去考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大學專業。因為沒有興趣,成績很差。工作後一直沒有好的表現。但幸運的是,他在工作之餘重拾畫筆,開始畫畫,去年辦了個人畫展。

    這個故事還好是個喜劇結尾,試想一下,如果不是這個孩子重新拿起畫筆,他這一生都沒有辦法最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做不出成績。

    所以我們父母愛孩子,但也要尊重孩子。把心放大,多學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

    2、愛孩子,但不要控制孩子。

    你可能也發現了一,結婚後,許多公公婆婆還要干涉孩子的家庭,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要不要生二胎…父母一直在干涉著小家庭。

    這樣只會造成婆媳關係緊張。這樣也無法讓孩子成熟。你都包辦好了一切,你的孩子都聽你的好了。但是,你操得了一時的心,你能操得完一世的心嗎?控制慾,只會造成下一代家庭的紛爭,還有你的孩子的永不成熟。

    綜上所述,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科學養育孩子,讓他學會所有獨立的本身。孩子長大了,我們該調整心態,體面地退出孩子的人生。

    和大家共勉。

  • 23 # 琉璃巧育兒

    我不是個煽情的人,但每次看到她就容易淚奔的人,就是母親。她是牽動我血液與淚腺悸動的人。

    長大後,離家,漸行漸遠。許多記憶也漸漸模糊。唯一記憶深刻的,是每次離家時,父母目送我離開的目光。

    小時候,父母目送我帶著小板凳去幼兒園。我卻逃回來了,捨不得離開家離開媽媽。

    上小學,父母目送著我背書包離開。學校離家近,母親只是叮囑我路上小心。

    上中學,父母目送我踩著單車去上學,單車總被偷,父母也毫無怨言。

    上高中,要寄宿,父親開車送我去坐大巴,書包裡總是被母親塞滿了好吃的。

    上大學,行李更重,父親總是提上提下,箱裡大半是吃的像怕我在學校得饑荒。

    工作了,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告別離家時,偶爾看到母親暗暗拭擦眼角。

    結婚後,父母來婆家,離別時父親語重心長地說:路途遙遠我們也來不了幾次了,你照顧好自己。而母親,拭眼睛更頻繁了。

    帶孩子回孃家,母親準備了一大桌,雞腿留給我兒子,像我小時候一樣。而回程的行李,被箱得不能更滿……

    寫完已經淚眼婆娑……

    前天,兒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我送他去學校,目送他走進教室,一半孩子在哭。他回頭望我離開,然後呆呆看著陌生的環境,看著哭泣的小朋友。

    昨天,送到教室,他進去,又折返,拉了拉我的手,很快被老師帶走。也順從,只是有點侷促不安。教室裡前一天的大合唱,改成三三兩兩對唱了,校門口還有個獨唱,眼神寫滿不捨與恐懼。

    今天,送到教室,目送他坐好,然後奔奔跳跳地去拿杯子喝水了……

    送別,這是一個親情的傳遞,親情一代接一代,深深地根植下來。

    以前求學,不懂事,直接離開。然而父母送別時,多少次的淺淺轉身,原來是我們讀不懂的情深。但自始至終,直到父母在我們的目送下離去之後,他們的牽掛也一直未變。就像我們現在做的。送孩子去幼兒園後,依然牽掛著他在學校是否安好。

    我們一直知道,父母總是在家,他們總是在那裡,回家就能看到,守候著的目光。所以我也如此告訴孩子:放學就能看到媽媽,媽媽會去接你,我們總會回家,媽媽會在家等你回來。

    但是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人生的路,只能依靠自己走下去。媽媽再愛你,也不能時刻和你在一起。我們總要離別,去完成我們每個人生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

    而離別,也是為了更美好的相聚。一次又一次的離別,再次久別相逢時,情感被塞滿的歡愉卻令我們感覺如此幸福。原來,每一個依依不捨離別的背後,都將等待著一個深情的重逢。

    珍視這些淚水和不捨。因為憂傷的情感,能令我們的生命昇華。只有體會過離別的悲傷,才會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珍惜現在擁有的每一份根植於心底的愛。

    只但願光陰不老,歲月溫柔。

  • 24 # 營養師May姐

    答:雖然剛做為人母時間不久,但在寶寶成長的這3年多里,看到他一點一滴的變化,對這句“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目送孩子不斷遠行”的理解也博有感覺,孩子落入你家,是一種緣分,不求回報,只求孩子們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完成他們自己的人生路,做到不強求,不干預,適時提醒和建議,在身旁關注他們成長的每個腳印,給他們默默的支援和關注。回想到我兒子,他的這3年裡每天的變化,都會讓我們有不一樣的驚喜,就比如從什麼事都不懂,不管你多麼不舒服,也要你陪他玩到你陪他玩時,身體感覺不適,他就會說,媽媽別怕,我保護你,你再忍忍,我們回家,你就可以躺下休息了;從小的時候出門必須要求抱抱到出門時不強求抱的過程,從不知道你抱他很累到知道你抱他很辛苦的過程,讓我感覺不知不覺兒子開始長大,而不捨得讓他離開一刻的我,也逐漸意識到為了他的前程,不得不讓他離開我的身邊,送他到新環境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這也許做為父母的我們,只能目送孩子成長的旅程的開端吧。想想我們自己的父母也何嘗不是這樣對待我們過來的,現在我們都成家有孩子,但是在她們眼裡,你永遠還是她們的孩子,還會為你擔心各個方面的問題,也只能目送著不斷前行的我們,父母角色是偉大,值得令人敬畏的。

  • 25 # 西柚姆媽

    三年前,我出嫁了,遠嫁。為了一個愛的男人放掉所有,去他那完全陌生的城市重頭來過。出嫁前母親與我促膝長談,從風俗飲食習慣一直談到怕我受了委屈或者有什麼不開心的時候,怎樣處理,我的丈夫公婆是否能夠體諒我,包容我,理解我一生……說到最後竟是有點抽噎,滿滿的擔心與不捨卻還是同意了!

    心中的小棉襖長大了,終於要出嫁了!母親把我的手放在了那個見過幾次面將要成為他女婿的青年手裡,最後叮囑到:“好好照顧她,一定要過的幸福,常回來看看!”在鞭炮聲中目送著婚車漸行漸遠!母親年紀已大,加上路途遙遠,所以是哥嫂和弟弟為我送嫁。這注定是一場以離開為目的的愛,母親選擇了放手和祝福。

    如今我已為人妻為人母,當我的孩子降臨人間,呱呱墜地的時候,第一次與我分離;當我休完產假,重返工作崗位的時候,又一次與孩子分離;學步的孩子第一次放開媽媽的手蹣跚走路;明年的這個時候,孩子揹著書包上幼兒園,我將再一次與孩子分離。而這樣分離只會越來越多,身為父母,我們總要經歷關於孩子的許許多多第一次:孩子第一次上學,有了除了父母之外的老師、同學、朋友;第一次寄宿,嘗試著和身邊的同學、和這個世界相處;第一次出外求學,遠離家庭在異地生活,獨自面對人生,克服困難挫折;畢業後參加工作,孩子完全從家庭獨立出去,變得滿世界亂飛……我們總是在愛的期盼中不斷分離,這一次次的目送,也許哀傷,也許美麗,也許無奈,也許期待。我們的孩子,將會變成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立業、成家,最終成為我們的依靠。

    正如紀伯倫所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透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每個人都想與自己的親人相依相伴到永遠,想著今後還要一次又一次的經歷離別,不免有些黯然,孩子始終是做母親的唯一軟肋。然而每個孩子的人生本來就是屬於他們自己的,而我們的人生也是屬於我們的。即使有再多的不捨和牽掛,我們也必須要接受。孩子長大了,就要讓他做他們該有的選擇吧。

    愛是信任,是尊重,是目送他遠行……

    我們只要在他們背後默默支援和祝福就好……我們只要做孩子身後最堅強的後盾就好……

    龍應臺的《目送》裡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是臨行前的不捨、是分別前的依戀。“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終將長大,終將遠離親人身邊,而我們的孩子也終將有一天會離我們遠行,親愛的人兒啊,請多停留一會兒你的背影,哪怕只是一個短暫的回頭,一個暖暖的微笑。珍惜親情、珍愛親人,父女、母子能有今生的緣分,不知是前世多少次回眸才換來的,不要忽視親人的愛,不要讓家人的思念成為等待!

  • 26 # 望荳蔻

    我從呱呱落地開始,再脫離了母親孕育我成長的子宮。他抱著我,讓我咿呀咿呀的學語,再扶著我慢慢走過平整的路。我會說話了,會走路了,他就目送我去幼兒園。他的目光那樣不捨,可又帶著鼓勵。我開始有些膽怯,可是又交到了新的朋友,永遠不會忘記你的目光,那樣的欣慰。開始寫作業了,我也不會的問題也會問你,再長大一點,我就被你送到了小學,我揹著書包,再次離開了你的懷抱。

    我沒有一點害怕,我是帶著欣喜的表情,開始了我的小學生活。

    六年後,我頭都沒有回,就匆匆出了家門,經歷過小學生涯的我,開始期待初中生活又是怎樣的精彩,我開始和我的朋友訴說,只能對你們說的悄悄話。並對他說你的壞話。你怎麼這麼討厭啊?怎麼什麼事都管啊。我已經長大了,我已經上了初中了,你怎麼還是管的這麼嚴?可是我卻沒有抽菸喝酒,我的心裡不知為什麼,緊緊牢記著你的話語。

    我一面想要證明自己,一面又討厭你,父親的工作也很忙,於是我獨自一人在屋子裡哭泣,我不停的埋怨你,為什麼把我的媽媽弄丟了?我想這一定是你的不是,一定是你氣壞了我的媽媽。要不然我怎麼會成為沒媽的孩子呢。

    從小我就不喜歡聽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因為那樣會使我眼淚不停的流,為什麼每次家長會都是爺爺奶奶為我開的??

    那段時間我都沒有想起你的好,就連你給我端的熱牛奶,我都讓它漸漸變涼,就如同你的心一樣。

    我們度過了一段尷尬又難過的時間,一轉眼,我又上了高中,這所高中是全封閉的,我走的時候你總是反覆叮囑我,到了那邊要注意這注意那的,雖然我的心裡不以為然,可還是耐心聽了下去。我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涯,可是我卻覺得這並不是我想象的高中生涯,它簡直糟糕極了,沒有人願意陪我說話了,學校的水很涼,這天氣也很涼,可是再沒有人願意為我焐手了。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人們通常都是這樣表達的。可是你又當爹又當媽,這種日子又怎麼過呢。知道你是最愛我的,整整14年了,你從來沒問我是否需要一個後媽?直到前幾個星期你才這樣問我,你已經43了。我的心酸眼淚突然湧出我的眼眶。就是因為太貼近身邊了,所以我總是忽視你的感受,和對你的愛。

    如今,我都已經高三了,即將邁入大學的門檻,又要離你遠行。我的難過與不捨都在這篇文章裡。你的目光從未離我遠去,我知道你一直看著我成長,看著我發芽,看著我長成一棵蒼天大樹。

    世上的愛和慈悲,你都給了我。你從小就教導我人性的好壞,不能走上岔路。還好,我在你的教導下,從來沒有走過岔路,甚至連它的路口都沒有碰到過。

    幾十年後,我會扶著你的輪椅,推著你看落葉的風景,黃昏的風景也很美麗,為你端水捶腿。像你對我一樣,耐心,耗盡所有的力氣照顧你。

    …………………………………………………

    其實我這篇文章已經寫跑題了,可是大概內容就是這樣的,人生起起伏伏,你在父母的目送之下,走上人生的每一個選擇的路口。我們都是一隻雛鳥,都是要展翅高飛,飛向廣闊的藍天的。因此需要成長,就需要離開父母的身邊,而父母也需要看著我們不斷遠行,離開身邊,雖然這樣很心酸,可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所以我們都要加油吶,小天使們(๑❛ᴗ❛๑)

  • 27 # 無憂精英網

    看到這個題目,說實話腦中不由自主會浮現出父母朝我揮手,然後目送我的背影遠行的畫面。

    從搖搖晃晃開始學步,父母為了讓我們勇敢的自己邁出那一步,又是擔心又得狠心的鬆開緊緊握住的雙手,看著孩子一步步往前走,走的越遠走的越穩越開心。後來開始上學了,父母從最初的接送上下學慢慢的希望孩子能獨立能結交好朋友,於是忍住那些擔憂,每天送到家門口看著孩子蹦蹦跳跳的和其他小朋友有說有笑的去上學。後來孩子考上大學了,一年兩次寒暑假,父母總是替孩子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送孩子到火車站或是機場,看著他們上車上飛機,希望這些交通工具開的穩一點,最好正式開動前開的再慢一點讓自己多看幾眼孩子,可飛機火車開的再慢總歸要開走,只剩下父母在孩子的身後拼命的揮手送別。一轉眼孩子大了要戀愛了要結婚了,父母親自給男孩選了婚房,送著他搬出了原來的家庭,開始屬於孩子自己的新生活,而給女孩準備好不讓她丟面子的嫁妝,給她梳妝打扮,哭著送她進到別人的家庭。看著結婚的新人步上婚禮紅毯,就好像小時候狠心又不忍心放手的那一刻,看著他們的背影希望他們走的穩穩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摔倒。

    所以父母真的是一路為我們的成長送行,而他們者堅定的站在我們身後搭建一個為我們遮風擋雨溫暖的家。現在他們慢慢老了,真的需要我們年輕人善待他們。

  • 28 # 大俠簡生活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女兒開學快要一個月了,期間她一次也沒回來過,反倒是我,去學校三次了。

    因為軍訓,要求不讓帶手機在身邊,只有每晚8:00解散以後,回到宿舍才能聯絡。每晚對這個時間的期盼,我自己也不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情緒。

    孩子臨近初中畢業的時候,就越發感覺到,我們能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時間是短暫的。從孩子升入高中的第一天起,我每天都以倒計時的心態面對,分外珍視這段相守在一起的好時光。

    一晃兒三年過去了。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彼此珍惜;分手的時候,我安然地目送她離開。

    因為是在本市,所以送孩子去上學,也沒有如其他媽媽紅了眼圈偷偷抹眼淚,別人坐在孩子的宿舍裡依依惜別的時候,我與妖精逛完公園又去日新樓尋找各種美食。

    回家以後,上班下班買菜做飯吃飯睡覺生活一切照舊。想到孩子在學校裡開心得很,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只是秋風微涼的夜裡,我會忽然間感到屋子裡的空曠和寂靜,不經意間會有淡淡的失落和憂傷瀰漫上心頭。

    想想自個現在的狀態,不正是之前我夢寐以求的嗎?早晨差不多可以睡到自然醒,下班也不用急吼吼往家裡趕,晚餐可以簡單地吃碗粥就行,也不用大晚上提前準備早餐了,也不用日日窩在床上,鬧鈴一響,半夢半醒地衝進瑟瑟的風中,與很多家長一起站在校門口等著接她下晚自習。

    忽然之間,整個生活慢了下來,有了可以自由支付的時間,但我卻不知支付給誰;忽然之間,我發現周圍變得如此安靜,安靜地讓我內心有些慌亂。面對這些突然的改變,我有些茫然有些無所適從。

    我一個人在屋裡子游蕩,起來,坐下,坐下,起來。窗外,越夜越黑。晚上8點,時間還早,電視不想看,微信不想翻,書看不進去,原來一直想寫的東西沒心思寫,坐到電腦前,聽著許嵩《燕歸巢》,任憑淡淡的憂傷隨音樂肆意流淌,任憑一個人的灰色情緒越陷越深。

    17年,我們在一起,相守了17年,在她一個人身上傾注所有的愛和情感,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忽然之間,她不在身邊,我的愛一下子無處著落。

    我曾經滿滿的愛,沒有保留,沒有停頓,沒有空間,整個是無縫覆蓋。此時一下子無處著落,在失衡的狀態下,愛先把自己傷害。

    有時候也曾深深反思,我們這一代父母對於獨生子女的愛,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太濃了,是不是已經遠遠超出了孩子們能夠和願意承受的限度?

    被需要時,愛是一種幸福;當愛超重時,愛也會變成一種束縛,一種負擔。

    我想,孩子這一代人,應該比我們小時候更渴望自由,這可能也是很多孩子想離開去外地上大學的原因吧。

    妖精離開父母過上輕鬆自由的大學生活,不用再抱醒也可以起床了,衣服也能自己洗了,雖然在錢的支配上還需要再灌輸再教育,但看到她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了,我由衷地高興。我知道,這是她想要的,這是她迫切想體驗的新生活。

    我相信她會,她能,把自己照顧和管理得妥妥的。

    孩子小的時候,陪伴是最好的愛;長大了,放手就是最好的愛。

    我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我需要把從前失去的自我找回來。

  • 29 # 菩薩蠻29

    總感覺這是個傷感的話題,卻又是個沒辦法逃避的現實。我們做子女的在一天天長大,而父母親卻是在一天天變老。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然而,少年時為了渴望遠方天地的夢想不得不背井離鄉。而今,能在父母膝下盡孝伺養已感覺是一種期望奢求。唯有遙祝遠在家鄉的父母親一切安好,身體健康!

  • 30 # 居家大喇嘛

    我有一種不同的理解,就拿同事娜娜上週給我說的這句話來說吧,她說,“暑假,兩個娃都被我送出去了”!我很震驚啊,“送出去”是什麼意思?不要了?送哪去?

    其實,這是她在平衡自己作為“職場父母”與“家庭父母”中做出的一個選擇。

    拿孩子的暑期來說吧,這大概就是父母的噩夢。

    同事丟丟自打孩子放了暑假,每天早上上班遲到,烏黑髮青的雙眼,面容憔悴,好似行屍走肉般坐在工位前敲電腦。時不時地,孩子的奪命連環call就向她襲來。

    “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啊”“媽媽,我有點餓了,中午吃什麼啊”“媽媽,這道數學題我不會算”“媽媽,我的那個玩具你給我放哪了”......

    但是,「為人父母」的詞典裡,不容許有脆弱二字。摧毀「職場父母」,比你想象的要容易許多。

    可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家長會,一波打亂計劃的外地出差行程,一個永不企及的陪伴孩子的年假。

    暑期,做父母的不光需要上班,還得時刻照料家裡的這些“小祖宗”。作業課程、安全教育、興趣發展都是父母考慮的重點。

    「為人父母」的生活就是如此,雖然大家都忙碌的不得了,但白天依舊要波瀾不驚,深夜裡依然要輔導家裡的孩子,無論是課程還是心靈教育。

    但其實,“看著子女的背影”離去才是我們平衡這種關係、放手讓孩子成長的意義!

    我開頭提到的同事娜娜。暑假前半段,她趁著年假好好陪伴兩個孩子玩耍,後半段,她說,“我把兩個娃都送出去了”

    “送出去”不是把照看孩子的重擔交給年邁的父母,也不是把孩子留在沒什麼太大意義的託管班,而是--研學營。“這個研學營,一共5天4夜,是以學習‘仁愛’經典為主題的傳統文化之旅,既能學習,又能出去和小朋友遊山玩水,多好。”

    娜娜把兩個娃送去了研學營,既能學習,又能和小夥伴一起遊山玩水。放手孩子,讓他自己出去學習,既鍛鍊了孩子的獨立性,也讓孩子能重視知識的發展。

    所以說啊,有些時候,“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目送著孩子不斷遠行”這句話其實是十分有道理的。有的時候,你需要放手,孩子才能成長,你也能有自己的空間。

  • 31 # 彩虹媽媽的生活筆記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無窮之間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遙遠的射了出來。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引自on children

    看到這個題目想起基督傳教士的爺爺在我生了元寶之後跟我說的一句話,你是在給上帝帶孩子。如果在我更年輕時聽到這句話,絕對會對它嗤之以鼻。但我當時26歲,女兒一歲,我對這話深以為然。自從這個小生命來到我的身邊,看著她那麼柔弱,但同時又那麼強大,柔弱的需要我每時每刻陪在身邊,幫助她做每一件事,但她又有對生命的強大的渴望,那麼努力的生長和探索。是的,她不屬於我,她有自己的意識和使命。女兒一點點長大,一邊汲取著媽媽的愛,一邊拼命掙脫媽媽的懷抱去走著自己的路,從學習抬頭,翻身,坐,爬行,走路,從斷奶,從上幼兒園,從她一次次推開我的手說我能行。她在不斷的遠離我,慢慢的,她長成她自己。對,她是她自己,不是我的私有財產。而我能做的只是為你走上自己的路保駕護航,然後看著你的背影,深深的祝福你。

  • 32 # 文雯—初岸文學

    這段話讓我想起了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一首詩《孩子》: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正如這首詩所言。孩子只是依託父母來到這個世界而已,他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身為父母,應該時時提醒自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自由的生命,他此生唯一的使命,就是成為他自己,而不是要他成長我們所希望的樣子。身為父母,肩負撫養照料的義務,這義務是不能以孩子的回報來要求的。養育孩子,其實是父母生命的一種成長,一種圓滿,這個過程中所獲得的全部體驗,足以回報養育孩子的艱辛。如果父母能如此之想,那麼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可以期待的了。

  • 33 # 悠樂媽媽愛育兒

    之前看過一段影片。一個日本母親目送孩子上學的過程。那一刻他的腦子裡,回憶起了。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每一個過程。從孩子從出生,哇哇大叫,到孩子你咿咿呀呀學說話,當孩子小心翼翼的學步。每一段,都催人淚下。最後的結尾,母親笑了,一天結束了,孩子回家了,孩子對母親說,媽媽,我長大了。

    我想說孩子不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撫育他成長,教會他做人,其目的在於讓他學會獨立。作為父母,我們不留遺憾。只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給他留下缺憾。

    每一隻雛鷹,待長大,該去更遠的天空,更遠的世界。我們的使命就是讓他成為一隻翱翔天空的雄鷹,飛得更高!

    身為人子,感恩父母,一切皆是緣。

    緣分,讓我們相遇,讓我們彼此心繫對方。

  • 34 # 正能量媽媽一波兒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起來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時的情形。

    “上學第一天,森自己背上小書包,安靜地站在門口等我一起走。在班級門口,鬆開緊握著我的手,仰頭跟老師打招呼。在他身後,我蹲下來,他轉身對我輕輕擺手,輕輕說媽媽再見。眼神流露出不捨,但他很努力,勇敢而平靜,我微笑送他走進教室,如同站在對街的父親目送我。”

    幼兒園是分離的第一步,今後必然會面對與孩子一步一步的分離。在感情上我一定會依戀,但是我們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不就是希望有一天,他能夠獨立、能夠勇敢、能夠自己就生活得很好。而身為家長,我們不過是陪伴他們一陣子,帶他們認識這個世界,開啟他們通往這個世界一個又一個的大門。直到某一天,他有足夠的力量完全靠自己走下去。終有一天,待我們離開,也可放心。生而為人,不過就是求個無愧於心。

  • 35 # 超級圖媽

    目送孩子不斷遠行,這句話看似很容易做到,其實非常難做到,當我們習慣這個小傢伙整天整天的膩歪著我們,慢慢長大,五六歲的時候從出門不帶腿到再不要你抱。再慢慢的有心事不與你分享!我會多少有些不適應,但是,我知道,雖然你是我的孩子,但是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媽媽決定不了你以後得路,都要自己去走!自己去體驗!看到你跌倒,即使心疼的不行,也要忍住,等你自己勇敢的站起來!寶貝,如果你願意和媽媽分享你生活中的點滴,媽媽非常樂意傾聽你的分享。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小小空間,媽媽也願意尊重你!希望我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一起加油打氣

  • 36 # mutou

    這句話出自龍應臺的《目送》。

    這一世能成為父女母子是一種緣分。

    母親說,她經常想起我第一次離家時,身影在拐角一閃而過時的樣子。

    我仍然記得,父親把我送去學校收拾停當之後,坐公交車離去的身影。

    每年我要返校,父母總會把我的行囊裝得滿滿,然後目送我離開。

    後來我交了男友,我和父母提到與男友的婚事,父母不捨的眼光以及摸著我的頭說,只要你喜歡,只要你過得好就行。

    母親總喜歡在我回家時說,早知道當時讓你上省內的大學,離家近多好啊,還可以經常來家裡蹭飯,可是過不了多久,她又會說一句話,好男兒志在四方,希望我在外面闖出一片天地,希望我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

    小時候媽媽總是說,姥爺會把她拿回去的東西放起來,存起來不會用,說如果是她,她早都去用了,因為新的好哇!!!可是後來,母親把我買回家的東西全都束之高閣,微波爐呀,豆漿機呀什麼的,連包裝都沒有開啟。母親說,家裡就只有她和父親兩個人,這些東西用不到,而且用起來也很麻煩。我突然覺得,母親和姥爺是一樣的。

    父母希望我們在外面的世界找到自己,從來不會因為家裡的問題束縛我們。

    所以我們越走越遠,父母被我們落在了原點,但是他們不會呼喊著我們的名字叫我們回頭,他們只會看著我們的背影,希望我們走得高,走得遠,而他們是我們累時困時的港灣,無論何時回頭,他們都在那裡。

  • 37 # 領心HeartSpace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

    ---《目送》龍應臺

    第一次讀到這段話時,不誇張,真的落淚了。

    我19歲高中畢業離開家去美國留學,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有主見、有思想、有見識的大人,對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想法和安排。畢業後,我和先生決定留在美國工作和生活,我知道父母有很多的不捨和無奈,但他們還是表示尊重和支援我們的決定。

    當然,每週都會和父母電話聊天,經常發信息打趣;每次回家都有好吃的飯菜,我高中住的房間還是保持著原樣;每次離開家在機場送別時還是會落淚。

    但是父母和我都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或者說,有些路,會有別人陪她/他走。

    “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真的戳中淚點。

    中國的太多父母為子女而活,一直追著子女跑,當有一天被子女甩下的時候,他們也要為自己尋找一個出口,去適應這樣的變化。說起來似乎很自私,父母從扶著孩子走,到放手,到只能遠遠的看著,看著他/她走向新的家庭。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

    難以開口道再見就讓一切走遠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

    讓它淡淡的來

    讓它好好的去”

    ---《恰似你的溫柔》

  • 38 # TT浩然正氣

    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目送著孩子不斷遠行”,一句話讓人讀起來好生心酸。做為一個二個孩子的媽媽,每天孩子在不斷的進步,從剛剛出生到呀呀學語,再會叫第一句媽媽,作為一個母親心裡是無比的激動和興奮!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懂得的道理,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傳統重男輕女形成的一部分原因。早年間,孩子長到十幾歲就得要男婚女嫁,與父母共處也就十幾年的光陰,傳統習俗又使得男孩娶媳婦後還可以一直陪在父母身邊,而女孩嫁人之後就很難去陪自己的父母 ,所以可能導致古代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現在這種情況可能就好很多了。

  • 39 # 玥愛玥甜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 看到標題,立即想起了龍應臺的《目送》。

    這一篇散文我讀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讀來都潸然淚下!

    世間的愛,唯有父母與子女之愛,是以走向分離為目的的。

    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目送著孩子不斷遠行。

    父母在歲月裡只能不斷目送孩子遠行;孩子在時光流逝後,也只能目送自己的父母親,日漸衰老。人都喜歡回憶往昔親人一起的美好時光,期待美好能一直延續。

    可是,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有兩個寶貝,每次看著她們的成長,都感覺到成長的腳步如此迫切,還有,時光的流逝如此之快!

    剛出生的你,愛哭、愛鬧、半夜吵覺,我恨不得時光過得快點再快點;

    一歲的你,踉踉蹌蹌地開始學走路,我膽戰心驚地跟在後面,唯恐你摔了磕了;

    二歲的你,咿咿呀呀地開口學說話,我欣喜若狂,即便是那些喃喃自語在我聽來仍是美妙的音符;

    三歲的你,上幼兒園了。看著你小小的堅強的背影,心中又喜悅又有點小小的心酸。這是我們斷奶以後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別。

    離別了一整天,你高興得奔跑過來,撲在我的懷裡,說:媽媽,我想你了。那一刻,抱著孩子就像抱著了整個世界。

    六歲的你,上小學了。看著你戴著紅領巾,昂首闊步地走進校門,從此你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但我也知道,這也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

    十二歲的你,上初中了。每天的學校生活愈加忙碌,作業愈加繁重。你不需要我們再接送,也不需要我們的幫忙,會獨立生活,自己照顧自己。

    看著你每天忙忙碌碌的身影,我知道這是更進一步的成長的分離。

    我常常與先生感嘆,看著孩子一年年的成長,突然間就會有無限的失落和感慨。

    我可以想像:

    十八歲的你,上大學了。一年回來兩次。回來的好幾天前,我會激動到搶眼,會為你精心佈置,為你烹飪美食,為你準備各種各樣你喜歡的東西。

    可是我知道,你也有自己的圈子,要忙著和同學朋友聚會去,要去過你自己的人生。

    二十二歲的你,大學剛畢業。也許會留在遠方工作,也許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了。但我會盼著和你通電話,希望你一切安好。

    我知道,社會和學校不同,孩子需要精心打磨成適合社會的樣子,願你走好每一步。

    當你結婚時,回家的時間有一半勻給了你的另一半的家裡。我知道婚姻就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應該好好的祝福你們!

    當你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時,我知道已經不再是你們的家庭成員了。你們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裡,已經不包括我們了。而我們也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日子。只是習慣在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翻翻相簿,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家三口,無論孩子身在何方,他卻永遠是我們家庭中無可取代的一員。

    是啊,其實當孩子在身邊的日子,我們是多麼幸福!

    可是,有時我們卻還會抱怨:抱怨因為孩子,做了太多的犧牲;抱怨孩子晚上老醒來,讓我們睡不好;抱怨無理取鬧、抱怨愛撒嬌長不大、抱怨生病操碎了心、抱怨為了培養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與金錢……

    可是,如果想想,10多年後,就算你想要,也沒有機會了。孩子會不停的長大,過了這個時期他就再沒有這個時期的習性:

    你是不是常常在他斷奶後懷念為他吃奶的日子?可是那時你卻覺得好累好辛苦好厭倦;是不是常常看他以前吃手的照片覺得好可愛?可是你曾經卻為要不停的給他洗手而煩惱透了;是不是在他褪去童聲後,特別想念他曾經奶聲奶氣的聲音?可是他以前撒嬌的時候你卻很不受用;是不是當孩子去上學後你特別懷念他黏在你身邊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卻總在想他要什麼時候才能去上學啊……

    時間無法倒流,過去了就只能永遠過去了。孩子能待在身邊的日子是多麼難得與寶貴!

    因為這一點,我更加的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讓我無論遇到什麼,都心存感恩!

    紀伯倫的詩,《孩子》寫到: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兒女,經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

    孩子永遠是他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願孩子做回他最的自己,在他羽翼豐滿前,我有責任與義務教會他生活的本領,好讓他來日自由快樂的飛翔。

    在他成年立足之後,我不會給他太多壓力,束縛,更不會給他牽絆,困擾,我會是他最堅實的後盾。

    日後就算是有所分離,我也能體會到這是帶著愛的分離,帶著期盼的分離,帶著成功的分離,帶著喜悅的分離。。。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聚合,唯有父母和孩子的愛,指向分離。

    感恩、感謝,世上每一個孩子的到來。。。

  • 40 # 米一小姐

    對於這句話,只有真正做父母的人才會後有深刻的認識。這句話不僅僅是幾個字堆積的句子,他對於父母來講是一種情懷,是一句說起來都能直戳內心的話語。

    有了孩子後,突然覺得日子快了起來,孩子一點點長大,從任人擺佈到越來越有自己的思想,越來越不受大人的掌控,就陷入了“想讓你長大,又不想讓你長大”的糾結中。

    仔細一想,真的如題所述,特別是母親,嗷嗷待哺的嬰兒透過母乳與麻麻建立聯絡,那時候寶寶對麻麻需求特別多,以至於麻麻會覺得辛苦。大一點,從新增輔食到自主進食,開始有自己的思想,我對麻麻的需求降低。上學後,有了自己的小夥伴和圈子,他們會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朋友。再後來,大學離開生活的城市,工作了有了自己的社交圈,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價格也不算高的藍芽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