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然happy
-
2 # 泛黃的記憶8
哈哈這個問題當然是直接狠心走掉!
我們今年九月份上的幼兒園、幼兒園院長專門說了這個問題!直接走掉,直接走掉,直接走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家長同樣也有!孩子哭第一是對陌生的環境沒有熟悉的人,第二也是試探家長,如果哭爸爸媽媽會帶我走!下次還哭!
如果你寄希望於和他講清道理,那麼你的想法是錯的!這個時候說任何孩子都是聽不進去的!做個將道理的家長不是在這個時候!
剛入園你會發現!園裡到處是孩子哭,這個哭那個哭!一個哭一群哭!不過我們幼兒園老師會發孩子在幼兒園的照片!他們在一起一玩一會就沒事了,不要太小看孩子的適應能力,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大人還要強!不要低估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們玩的很開心!沒多久就有了好朋友!去上幼兒園當時就算哭晚上接回來也是高高興興!有時候問他你早上哭什麼他會說我沒哭
-
3 # 藍藍湖
我覺得應該走掉。我的孩子入園第一天哭了一會兒,第二第三天去的時候撇了嘴,然後就好了。
孩子入園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的經驗是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帶孩子去幼兒園看看,讓孩子對環境不陌生。
送孩子上幼兒園去了就走,這樣孩子沒有什麼指望,就能很快的適應了。如果家長送孩子去了總不走,孩子就覺得可以繼續在家長這裡尋求安慰。這樣的反覆會延長孩子適應的時間。
每個孩子性格都有差異,也要看自己的孩子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
4 # 和孩子一起
首先,要知道是孩子上幼兒園不是你上幼兒園。你的任務就是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有些幼兒園則允許家長將孩子送到教室。所以你的腳步到教室前就該停止了。讓孩子和老師問好後,便再見。只要在家哄好了,說好了去幼兒園。一旦到了目的地就該走。不管孩子怎麼哭都得狠心走。這也是教育孩子說話要算話。如果你心一軟,那麼孩子便會故伎重演,弄得大家都心力憔悴。放心,幼兒園的老師很有辦法的。一些有經驗的老教師會告訴家長,趕緊走。家長在教室裡外呆得時間越長,越妨礙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如果孩子多次哭鬧不肯上幼兒園,那就要好好找找原因。是因為在幼兒園沒有交到朋友,還是捨不得和父母分開,還是老師們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不管是何種原因,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就應該帶著孩子一起,先去適應新環境,提前上上幼兒園的課,看看孩子喜不喜歡幼兒園的老師,再綜合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幼兒園。
按照科學家的研究一般要說服他人需要至少三條理由。因而,針對孩子的每個消極想法,大人至少要想出三個積極的理由。比如,孩子說我不想離開家。那麼,你就至少要列出三個家不如幼兒園的地方。比如,沒有那麼多小朋友一起玩;幼兒園老師會帶領大家一起做遊戲,一起玩耍,一起學習,比家裡熱鬧多了;最好的小朋友都上幼兒園去了,家裡就你一個人很孤單,沒意思……
每天接孩子回家後要問問孩子在幼兒園最快樂的事情。如果孩子說沒有,則問問有什麼難過的事情。慢慢引導孩子詳細敘述他/她所認為的不好的事情。有時孩子可能會說,被老師批評了而不想去上學。那麼就要告訴孩子,能看到孩子不足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
不管孩子有多少牢騷或不願意,都要引導孩子說出來,慢慢地就學會將強烈的情緒轉化為理性的思考。要多給孩子灌輸“幼兒園很快樂,爸爸媽媽很羨慕你上幼兒園”的意識。
-
5 # 豆媽在英國
我是堅持哄好了再走。孩子剛開始去幼兒園的時候,分離焦慮就很明顯,必然哭著抱著我不讓走。老師試過硬抱過去我就離開,可是我發現孩子回來更沒有安全感了。後來,我就經常對孩子說,媽媽去上班,寶寶去幼兒園,我們都有各自要做的事情。白天我們只是暫時分開,媽媽並不是離開寶寶,晚上回來我們又可以見面了。同時每次在幼兒園離開前,我都會說抱抱親親,這成了我們分開說再見的一種儀式。經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去幼兒園後雖然還是有不捨得分開的時候,但是我再次強調上面那番話,她就自己會說抱抱親親,揮手和我再見了。我是寧願花多點時間讓孩子適應和接受分離也不要讓孩子的心靈留下創傷陰影。
-
6 # 大耳象親子
看了問題下面的答案,覺得蠻有意思的,很多答主都是媽媽,而且有些講了自己的經歷或經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被提到了,就是“分離焦慮”——這是重點。
那麼,“孩子上幼兒園哭,應該哄好了再走還是不哄狠心走掉?”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問兩個問題:
1.孩子為什麼會哭?——如果答分離焦慮,這相當於沒說,什麼是分離焦慮。
2.孩子哭的時候,在害怕什麼?
如果這兩個問題想清楚了,您的問題也就有答案了。
先說第一個,孩子為什麼會哭,很簡單,不想離開媽媽/爸爸,想要媽媽/爸爸繼續陪著自己,所以無論你怎麼哄,只要你一走,孩子還是會哭,是不是?好了,那就得問第二個問題了,這時候孩子在害怕什麼?是害怕媽媽走嗎?是的,但更害怕的是媽媽不回來了、媽媽不要我了!這是重點。如果孩子內心相信你還會回來的,孩子通常就不會焦慮了。找到重點了,問題就好回答了。狠心走掉肯定是不對的!哄,要看怎麼哄。這個過程,我在《父母情商不高,如何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這篇文章裡,有詳細說明,現在附在下面:
我們換一個高情商的做法來試試:先接受。孩子在哭鬧,是的,我看到了,先接受,把他抱在懷裡,讓他哭一會兒——對,這就是接受,不評判、不說教,只是讓他哭一會兒。
然後你就可以識別孩子的情緒了(這個過程也是在替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
你是覺得很難過,是嗎?
嗯!
你害怕媽媽不要你了,是嗎?
嗯!!
你擔心媽媽走了就不回來了,是不是?
嗯!!!
在你幫孩子識別出情緒,並且表達出來之後,孩子通常就安靜下來了(還沒安靜也沒關係,就繼續接受他,讓他再哭一會兒。)這時再講道理就起作用了(不僅是對孩子,成人也是如此)。接著,你只要和孩子約定,晚上什麼時候來接他,保證一定會來(你一定要來!!),差不多就大功告成了。
上面附的這段,你在操作的過程,可能會需要加上一段,就是在你跟孩子說晚上會來接他的時候,孩子可能不相信你!尤其是當你曾經許諾過孩子卻沒有兌現的,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這時候,你要喚起孩子正面的體驗,你可以加幾句話,看著孩子的眼睛說:你想想,以前早上媽媽去上班,是不是晚上都回來了?(慢慢地說,給孩子想的時間)媽媽早上去上班,你晚上是不是又看到媽媽了?對吧?所以,今天你先跟老師去玩,晚上媽媽還是會來接你的,晚上你也會看到媽媽的。想起這些正面的經驗,通常效果會更好一些。
最後,說一下這個“哄”的重點,重點是:你讓孩子恢復對你的信任、幫孩子建立安全感,而不是讓他不哭、乖乖去上學。這是父母內心裡對於孩子的基本尊重,如果連這個都沒有,任何方法都不會有效的。
-
7 # 壯仔媽寶
把孩子放那就走,我是一名幼師,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把孩子放那就走,不是狠心,而是這也是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一種方式,孩子在沒有適應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鬧,他們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抗議,讓你知道他不願意,他不想離開你,都是哭給大人的情緒,所有孩子都有這個階段,往往等家長們走了之後孩子們就會停止哭鬧,他們發現這樣的哭鬧是無用的,漸漸也就適應了,一定要挺住,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加油!
-
8 # 源源和皮皮媽咪
說到孩子上幼兒園哭,我就特別特別心疼我女兒。她一歲八個月就上幼兒園了,也是因為沒人帶。當時找了很多家幼兒園都說太小了不收。最後一位幼兒園園長看我女兒很乖,能自己吃飯,語言表達能力好,才答應先試試的。
我女兒特別乖啊,基本上每次去都不哭,偶爾哭一下老師一抱就不哭了,就因為這樣我就更心疼她。有一次我送她上學,她第一次哭得這麼傷心,聽得我傷心欲絕,真想抱走不要她上學了。可是我還是狠心離開了,轉身的時候自己都哭了。我女兒適應能力很強,估計也是那個時候鍛煉出來的。真的很感謝那個園長和班上的老師,雖然女兒在那裡只讀了一個學期我們就搬家了,但是我們有空還是會去那裡看看,園長竟然還記得我女兒。
也是看到這個話題了就特別有感觸,所以就說了那麼多。我個人是覺得孩子哭的時候,家長應該忍住,趕緊離開。要相信老師,也要給孩子適應的時間。
-
9 # 好幼師育兒
建議選擇“溫柔而堅定的方式離開”,走之前告訴孩子你什麼時候會去接他,並且說到做到。
孩子主要是因為分離焦慮和缺乏安全感,所以透過哭的形式希望家長一直在身邊或者不去幼兒園,但其實假如家長離開,大部分孩子會很快調整過來並融入環境。
建議想讓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在送完孩子之後,選擇“溫柔而堅定的離開。”
以上是給家長的建議,下面是對幼兒園的建議:
還有一部分小班的小朋友會哭的時間比較長,建議幼兒園可以採取“四步走”、“五個一”並結合主題教育活動的形式,幫助幼兒儘快拜託分離焦慮,使他們對幼兒園、老師、小夥伴產生親近感和安全感,培養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樹立信心。
1、“四步走”策略緩解入園焦慮:按照周為單位開展親子約談周、親子活動周、獨立半日周和獨立全日入園。從入園前半月就開始,將幼兒的分離焦慮進行分解,變長時間為短時間,變集中為分散,讓孩子與老師和同伴建立依戀關係。
2、“五個一”可以有效撫慰個別幼兒的情緒:
抱一抱:對於哭鬧的幼兒,教師先把他抱在懷裡,給予安撫。
哄一鬨:想辦法轉移幼兒的注意力,減少他哭鬧的頻率。
說一說:引導幼兒和老師說說話,聊聊天,在說話聊天的過程中,逐漸幫助幼兒恢復良好的情緒。
查一查:透過跟家長單獨溝通,瞭解幼兒哭鬧的真正原因。
定一定:和家長共同商討解決幼兒哭鬧的辦法,達成共識;也可以和幼兒有個約定,幫助他們把不良情緒宣洩出來。
與此同時,老師還要從專業的角度,用心觀察、關注引發幼兒情緒問題的深層次原因,贏得家長的積極配合,一起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從根本上解決個別幼兒的情緒問題。家園共育一定是雙方的充分合作。
-
10 # 晨光微曉
哄不好的。只要你走,他會一直哭。
1、相信老師。老師比我們有經驗,前提是有資質的幼兒園。
2、相信孩子,孩子的適應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好。
3、相信自己,自己可以非常堅強。只有自己堅定了,孩子才會更加堅定的走向成長。
-
11 # 帥媽有話說
我認為應該看情況吧!我不是那個狠心的媽媽,我覺得自己首先要在去幼兒園的路上跟他商量好去幼兒園不能哭,媽媽會在你的口袋裡放了很多吻進去,如果想媽媽了,你可以想著媽媽的吻在你的口袋裡,如果他在去幼兒園的路上一直哭,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什麼?先安慰一下他,儘量晚上早些睡覺吧!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儘量放學早點接他回家。
-
12 # 醬子one
我認為應該把孩子送到教室,交給老師就應該離開了。我朋友就特別疼愛孩子,孩子上幼兒園時,前幾天老哭,她就想是老師的原因,結果又換兩個幼兒園還是哭,輾轉了幾個幼兒園之後,她反思了自己,找到了自身的錯誤做法,透過努力孩子就很正常的入學了。我和她交流了幾次,我們總結了幾個上幼兒園的經驗:
一、家長要相信老師,老師都是專業的,她們哄孩子肯定有自己的辦法。家長離開之後,孩子懂得你把他託付給了老師,這時老師才是他最相信的人,家長不在,給了孩子和老師交流的機會,讓孩子更依賴老師;另一方面,家長離開了,老師也能放開手腳去和孩子交談。
二、家長在將孩子送幼兒園之前,就要和他說清楚:你要在幼兒園呆一天,要在那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做遊戲、吃飯、睡覺;還要給他說媽媽下班就回去接他,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將要面對的問題。然後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交給老師之後,家長一定要毫不猶豫的離開,越逗留孩子越黏媽媽。
三、孩子去幼兒園哭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不哭的孩子很少,但是孩子不是一直哭,有的是想起來哭兩聲,玩起來就沒事了!孩子沒有家長想的那麼不堪一擊,比想象中的堅強多了。只要家長放開手,孩子肯定會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
我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是為了鍛鍊他的各種能力,讓孩子適應集體生活環境的,所以,家長要學會對孩子放手。 -
13 # 高太爺
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送孩子到幼兒園,孩子抱著家長的腿大哭,就是不想上幼兒園,家長走心疼,不走還得上班。
但是有的孩子兩天後就不哭了,有的孩子每次進幼兒園都哭,為什麼?
我們先來說說孩子為什麼都會哭,這是很正常的,別說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也是喜歡待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一旦進入一個陌生全新的環境中,都需要時間適應,當然不同的人所需要的時間不同。對於孩子來講,幼兒園是除了家裡第一個接觸的全新的多人的這麼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恐懼,害怕,緊張,他知道進入這裡,爸爸媽媽就會離開,而在家裡什麼事情都在找爸爸媽媽,他不知道依靠誰,他知道在家可以想幹嘛幹嘛,在幼兒園要聽老師的話,他不想被約束,他知道爸爸媽媽一會就走開,害怕不回來接自己,把自己給丟了......
總之,孩子感覺失去了安全感。
作為父母我們和孩子分別的時候切勿選擇下面的方法
1,在孩子哭的時候跑掉
有的父母怕選擇長痛不如短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在孩子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選擇忍痛離開。這個做法會讓孩子誤以為爸爸媽媽是拋棄他了,反而會哭的更兇。正確的做法是走之前一定要和孩子告別,告訴孩子這麼多小朋友一起玩耍是一件高興的事,幼兒園的玩具比家裡多,而且表現的好媽媽回家有獎勵。
2.嚇唬孩子
對孩子說如果你不好好聽話,那媽媽晚上就不來接你了,聽到了沒有。我見過很多家長喜歡說這句話。這會讓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
3.孩子不停止哭泣,家長就不走
實際上,你呆的時間越長孩子就哭得越兇,孩子試圖用哭的方式讓爸爸媽媽把他帶回家,所以你一直不走,孩子就會覺得哭起了作用。
所以送孩子去幼兒園,一定要在和孩子告別後再離開,晚上回到家詢問孩子一天的感受,比如今天有沒有感到開心呀?而不是問孩子一天都幹了什麼,吃了什麼。當孩子表達感受的時候,再進一步詢問為什麼有這種感受,什麼事情讓他有了這種感受。這樣他第二天就不會和第一天一樣那麼恐懼,適應幼兒園會比較快。
-
14 # 媽媽密斯
有老師告訴家長,既然決定送孩子到幼兒園,那交給老師就好,不要怕他哭,老師帶的孩子比你多,會處理好的。家長在家多做點功課,給孩子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跟孩子說只是分開兩頓飯和一個午覺的時間而已,跟小朋友做做遊戲玩會玩具很容易度過的。可以讓孩子帶一個最喜歡的玩具,或者一件媽媽的物品,讓孩子感受到有媽媽和最愛陪著自己,有個精神寄託。然後媽媽送孩子時約定好下午接的時間,並嚴格執行。很多時候是媽媽忍不住又返回頭來,這樣的媽媽想一想,孩子畢竟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總有一天會獨自面對社會,上幼兒園就是第一步,而這一步沒有人能替他們走,適時的放手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
15 # 諾媽家有男寶
還真的哄不好,越哄越哭!
孩子看到父母在安慰自己,越覺委屈,越希望父母能留下來,或者帶自己回家,就會哭的很傷心。
兒子讀小班那年,經歷一段這樣的日子。在幾次安慰不行後,在老師的建議下溫柔而堅定離開,放學後問老師,孩子在失落一陣子後,很快就調節了自己的情緒,和同學玩了!
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也要明確給孩子資訊,必須學會獨立上學。經歷磨合一段時間,就會好!
-
16 # 暖心秋媽
孩子上幼兒園就哭,送孩子去的時候是應該哄好了再走還是狠心的離開呢?
說到這個問題,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會糾結過。看著孩子們淚眼婆娑對家人依不捨的心,作為大人的你能夠不掙扎嗎?雖然想狠心快點兒離開吧,又不捨得;可是不走的時候拖拖拉拉,孩子每天這樣自己心裡彆扭。
其實我想說的是,正是因為大人的扭扭捏捏,拖拉不肯走,才會讓孩子對家人過多的依賴。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真正的離不開家人。而是本來孩子與一家人就比較親妮,幼兒園與家人,孩子肯定更傾向於選擇家人。所以,送孩子到幼兒園時應該打招呼後就離開了。
為了讓孩子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生活,平時可以多說一說幼兒園的好處,幼兒園裡朋友比較多;幼兒園裡玩玩具很多;幼兒園的老師對孩子的也照顧。
如果你覺得幼兒園一無是處,那麼孩子的鬧情緒是解決不了的。因為大人的日常裡,無意就灌輸了“幼兒園不好”的現象,所以孩子上幼兒園鬧情緒無可厚非了。
-
17 # 宸媽碎碎念
實際上,應該對孩子的情緒做一定的安撫工作以後再離開。
我們要知道,孩子上幼兒園哭,是因為一定的原因造成的,而這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不願意離開家長,也可能是因為不喜歡幼兒園,更可能是因為前一天和小朋友發生了矛盾。
這個時候家長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哭的原因,再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幫助和疏導。
如果一味的狠心走掉,孩子會覺得家長不接納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情緒不能做出正確處理,反而會把矛盾引發到上幼兒園身上來,容易造成孩子排斥幼兒園,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
18 # 沫沫的靜好歲月
想必經歷過的媽媽們都應該很清楚,剛剛入園的寶寶,是越哄越哭越難進幼兒園。
我家大寶剛去幼兒園的時候,我是先帶他去幼兒園提前熟悉了環境;又給他講了好多關於幼兒園的繪本,讓他十分熟悉了幼兒園的流程;正好幼兒園又舉辦了迎新課堂,我們參加了之後他也認識了老師……
這樣的心裡建設下,他依舊在入園的時候哭的一塌糊塗。
入園之前老師特意開過家長會,提前告知這是小朋友必經的一個階段,家長只需將寶寶交給老師後,放心、堅定的離開就好。
所以我當時親了親他,又和他拉鉤第一個來接他放學後,直接就離開了。後來老師發來影片,兒子和班裡大部分的小朋友還真是很快就適應了環境。而極個別沒有適應的孩子也被老師單獨照顧的很好。
-
19 # 茵你而淳在
孩子上幼兒園沒幾個不哭的,我家倆娃算得上是沒幾個中之一。她們上幼兒園從來沒有哭鬧過,一來可能是我們的準備工作做得足,二來是上幼兒園都比較早,都溼20幾個月上的幼兒園,三是她們都喜歡熱鬧,喜歡在幼兒園裡交朋友。
我認為,孩子一開始上幼兒園,比較依賴父母的孩子會不習慣規律很正常,父母不要馬上就走,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跟孩子約定好會提前接他,而且要按時去接。孩子之所以會哭,一是環境不熟悉,人也不熟悉,習慣了父母陪在身邊,一下子適應不了。家長如果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扔下孩子就離開了,接下來會哭得更厲害。
-
20 # 石榴親子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又有一批小寶寶要去幼兒園啦。
這時寶媽送孩子入園的心情可能有些糾結難受,我自己的經歷是這樣的: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沒有哭沒有鬧,可能他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兒?不知道要和媽媽有那麼長時間的分離,等到第二天八點給寶寶送到幼兒園就哭的撕心裂肺了,幼兒園阿姨接過寶寶我就走了,心裡也很難受。心裡總想著孩子是不是還在哭?得哭到什麼時候?
到十點鐘的時候在家還是坐立不安,於是自己又跑到幼兒園去看幼兒園的影片監控,看到寶寶自己提著小腳丫在那玩,稍微有些放心了,園長微笑著耐心地說,所有的孩子上幼兒園都會哭,有的哭的時間長的要一個月,甚至一個學期,園長幽默的說他這麼長時間只見到一個孩子不哭不鬧的,這個孩子智商有問題,我被園長逗樂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放學的時候趕緊來接寶寶,有的媽媽看見寶寶也是哭的稀里嘩啦,不當媽媽,是無法理解當媽媽的這種心情的。
其實對於孩子的入園不僅僅是孩子有分離焦慮,媽媽也會有分離焦慮。那對待孩子入園,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調整自己呢?
首先,從媽媽的角度上來說我們已經日日夜夜的累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有多少個夜晚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白天空閒的時間都來看娃。孩子大了可以上幼兒園啦,這個時候該美美,該打扮打扮,終於又有了逛街喝茶唱歌的時間,,好好出去玩玩,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回來安撫寶寶的情緒。
其次對於孩子,到幼兒園門口,媽媽可以抱一下然後轉身就走。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第一,我們要相信老師,他們都是有經驗的老師相信比我們要有辦法。
第二,我們長期的在那兒只會加速寶寶的哭泣,寶寶一哭就會上火,上火就會有病,那這個時候我們又會糾結到底讓不讓孩子繼續上幼兒園。
對待孩子的入園問題我們要做一個狠心的媽媽,狠心放下孩子就走,我們的狠心是讓孩子更快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覆列表
為了減緩入園焦慮,全家人一起上陣哄著孩子不哭,給予承諾,覺得孩子不哭就是萬事大吉。殊不知孩子需要情緒的宣洩,而哭泣正是有利於身心發展的利器,適當的哭泣可以減緩孩子的入園焦慮,所以在孩子哭的時候不是一個勁的哄著他,也不是大聲呵斥(為什麼別人不哭,你有什麼可哭的。)
最正確的做法是輕輕拍著孩子的後背告訴他,媽媽知道你不想離開媽媽,不過媽媽要上班,寶寶上幼兒園和小朋友玩,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放心吧。
而幼兒園小朋友初始入園哭泣型也分為好幾種,有歇斯底里一陣型(媽媽走的時候),有神神叨叨全天型(聲音不大,一陣一陣想起來就哭),有沉默不語默默流淚型(一般比較內向的孩子)
送孩子的時候比孩子還黏糊,半天摟著孩子說這說那,本來想安慰孩子,讓孩子建
立安
全感,實則更增加了分離的難度,大部分孩子在被老師接過去之後哭一陣子都會被教具遊戲等吸引過去了,而且還有老師的安撫,即使媽媽停留的時間再長,說的話再多,孩子還是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最正確的做法,在送的過程中就和孩子多聊聊,等見到老師的時候幾句話就可以離開了,一定要“狠心”,越快速離開的媽媽,孩子過渡越快,因為知道了每天的流程和媽媽的底線。但是不要把孩子放在某個玩耍區域偷偷的走掉,這樣不好,容易讓孩子有被丟棄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