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大海中的漂浮者

    我家娃兒,第一次帶他去幼兒園,朋友介紹的公立幼兒園,那時他三歲半了,我和老師說話,他就一直摟著我。他爸爸問:孩子哭,老師們都怎麼來處理呀?老師居然說:讓孩子頭幾天別吃早飯。那意思就是讓一直哭

  • 22 # 北鼻媽咪

    以我十多年從教的經驗告訴你,狠狠心,交給老師就走吧。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哭得久一些,那你就多哄哄吧,因為你只要停下來哄,那麼註定孩子會跟著你回家。

    孩子入園前期的4個階段

    第一週:一整天想起來就哭鬧,第三天和第四天是最崩潰的階段;

    第二週:早晨分離的時候哭,跟老師和孩子逐漸不陌生;

    第三週:早上來時還不情願,但是分離時不再哭鬧(容易抓撓咬);

    第四周:對環境和老師小朋友不陌生,活動中也能夠逐步參與。

    一個孩子真正適應環境,不是說媽媽陪伴久一些,就能夠適應的更快。越哄你就越難離開,孩子的分離焦慮期就會更久,狠狠心交給老師,然後頭一個星期早點來接就行了。不過交給老師的時候,不管孩子哭得多厲害,你都要面帶微笑的告訴孩子:等你唱完離園歌的時候,媽媽就來接你了。

  • 23 # 艾悅之洲

    小孩子上幼兒園哭,的確是很個很糟心的問題,每一個經歷過的家長,回憶起來都是一部血淚史。

    沒辦法,誰讓自家的寶貝這麼讓人掛心呢?

    孩子上幼兒園哭,是因為他不適應,也是因為他處於分離焦慮期。

    家長的功課應該做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

    一是讓孩子先有理性認識,讓他們知道,孩子大了就要去幼兒園。

    二是讓孩子再有感性認識,可以先帶他們到幼兒園參觀,讓他們知道幼兒園並不是一個可怕的所在,而是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有老師教的有趣地方。

    三是讓孩子堅信,到幼兒園放學時,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他。

    有了這些鋪墊,再讓孩子去幼兒園,孩子其實也還會哭。有的哭的還挺兇。

    此時做父母的怎麼做?當然是不哄,狠著心走掉啦。要是等哄好了再走,估計孩子又得哭了,一切又得從頭再來。

    狠著心走掉,孩子哭一會兒,老師哄哄,再與小朋友玩一會兒,被幼兒園裡的新鮮事一吸引,他可能很快就不哭了。

    孩子第二天、第三天可能還是會哭,還是需要家長狠著心走掉。等晚上接孩子回家時再去安慰他好了。過幾天,孩子適應了便不會再哭了。

    有的孩子適應期短,可能哭個三天兩天就好了,有的孩子則需要適應很長時間才能做到去幼兒園時不哭。無論怎樣,需要父母耐心對待,讓孩子儘快度過這段適應期、愉快地到幼兒園去過集體生活。

  • 24 # 學慧育兒經

    孩子初入園時的哭鬧,真是讓家長心碎一地,而且這個事件,對孩子建立安全感有重要的意義。

    孩子此時的哭鬧有兩方面的原因

    1缺乏安全感 針對這方面的原因 請家長在送孩子入園前,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幼兒園門口來看一看幼兒園的大概活動,讓孩子心生羨慕。也可以帶領孩子讀一下相關的繪本。 還可以這樣和孩子溝通,長大了就可以上幼兒園了,你表現好就可以上幼兒園了。絕對不可以這樣說“你再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在我們幼兒園裡,是允許家長帶孩子陪伴一到兩天的。在陪伴的過程中,家長一定不要隨便說媽媽要走了,就是專心陪伴,帶孩子,熟悉老師,熟悉同學,熟悉幼兒園的環境,熟悉幼兒園常規。就這短短的一兩天,對孩子有里程碑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每次我們都會開家長會強調一定要注意技巧,絕對不可以輕易說媽媽要走了,或者是偷偷的離開,否則會功虧一簣。

    2分離焦慮 且不說孩子,如果是我們大人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下,是不是也會不安呢?可是我們是成人,我們可以透過和別人的互動,以及其他方式來緩解,而孩子們只有用哭鬧來表達。 在這種情境下,請家長接納孩子的哭鬧吧,並且溫柔以對。此時孩子的哭鬧只是一種宣洩表達。溫柔而堅定的離開,讓孩子知道他長大了,所以可以面對這些事情,同時讓孩子知道媽媽愛你。有一點點小心機,是希望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幼兒園呆的時間從短到長。第一天可以只有半個小時,然後再慢慢加長,給孩子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媽媽一定會回來的。在回來接孩子的時候還要教給大家一個小心機,就是一定要表現的,特別急切,特別想孩子。摟著孩子親啊親,讓孩子感受到,強調的是感受到我們對孩子的愛有好多好多,並不會因為送他去幼兒園而減少。

    在面對分離焦慮這個問題上,還有幾點注意?

    不要哄騙孩子。不要偷偷離開。不要強調幼兒園不開心的事兒,比如今天老師批評你了嗎?今天有小朋友打你了嗎?讓孩子單獨呆在幼兒園的時間一定是從短到長。和孩子的感受在一起,孩子想我們,我們也想孩子。和老師進行有效的互動,看到老師的辛苦,這一點對於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作用也非常重要。

  • 25 # 小太陽愛繪本

    相信我,你是哄不好的。

    即便哄好了,只要一提你要走孩子就會再哭。

    我推薦題主基本關於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繪本吧。

    第一:認識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第二:讓孩子知道要在幼兒園幹什麼? 《幼兒園的一天》第三:幫助孩子緩解和媽媽分離時的痛苦

    《一口袋的吻》

    《魔法親親》

    《阿文的小毯子》

    希望這些繪本可以幫助寶寶順利入園。

  • 26 # 幼師菇涼鄭老師

    孩子剛上幼兒園時,會哭鬧,作為家長,確實心疼,特別想留下來看著孩子,也有的媽媽偷偷抹眼淚,可憐天下父母心啊!的作為一個媽媽,這個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為了孩子可以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還是不要一直在幼兒園逗留太長時間,相信老師,一般透過老師的安慰、擁抱、鼓勵、表揚、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寶寶很快就可以適應幼兒園的!

    想讓寶寶更快適應幼兒園,除了老師的細心照顧呵護,更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

    為了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家長多注意以下幾點:

    1、要堅持送——不要覺得寶寶哭鬧,就心疼的送一天休息一天。這樣寶寶就會學會利用哭鬧來“威脅”家長,會更加難送

    2、要鼓勵——多鼓勵寶寶,而不是陪他一起哭,多聊一些幼兒園開心的事情

    3、喜歡老師——家長要表現的很喜歡老師,多講一些老師的好,讓孩子對老師產生依賴

    4、不能嚇唬孩子——不能嚇唬孩子,表現不好就不去接你,或者不聽話就告訴老師之類的話,這樣會讓寶寶對幼兒園產生恐懼感

    5、不要帶給孩子負面情緒——幼兒園是孩子剛進入社會的第一個場所,給孩子以積極樂觀向上的心。不要問孩子老師有沒有吵你有沒有打你,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之類的。會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抗拒心裡情緒

    6、養成和幼兒園一樣的良好作息時間

    雖然寶寶剛上幼兒園會哭的“撕心裂肺”,但是大致2周左右,寶寶就會在老師的細心呵護下很快適應並融入集體生活,開始探索社會第一步?所以家長不必太過焦慮,和寶寶一起加油吧!

  • 27 # 寧寶和熠寶

    這個要看孩子的性格,有些孩子比較聽勸,給他講好道理,他明白了就不會哭了,有些孩子聽不進勸,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下就走,孩子上幼兒園哭是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孩子從家庭到幼兒園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爸爸媽媽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沒有哭過,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如果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留言討論

    1提前教育,寶寶入園前半年就和寶寶說一下上幼兒園的事情,讓孩子有意識自己長大了應該上幼兒園了

    2給寶寶講一講幼兒園有什麼,告訴寶寶在幼兒園了有玩具,有小朋友,有老師,大家一起玩,一起遊戲,一起吃飯,喝水,睡覺,注意一定要講一些正能量的事情,比如,老師很喜歡小朋友,小朋友很喜歡和你玩,老師會幫助你,不要說一些負能量的事情,比如老師小朋友打你要告訴媽媽,小朋友打你,要告訴老師媽媽,這些問題會讓孩子感覺幼兒園很可怕,老師小朋友都會打人,造成孩子的恐慌,

    3告訴孩子在幼兒園裡做什麼,遇到事情怎麼辦,告訴孩子在幼兒園裡,老師會講故事,唱兒歌,做遊戲,和小朋友一起吃飯睡覺做遊戲,幼兒園的飯菜特別香,告訴孩子不會吃飯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助,尿尿,喝水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助,提前瞭解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模式

    4帶孩子到幼兒園看一看,帶孩子到幼兒園看一看玩一玩,熟悉環境,讓孩子感到幼兒園很好玩,一點都不可怕,

    5最後告訴孩子媽媽是大人,幼兒園是小孩子待的地方,大人不可以進去,媽媽會在家裡等寶寶放學來接你,你開開心心在幼兒園裡玩,回家告訴媽媽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讓孩子有目的性給孩子交代一些任務,早上入園時告訴孩子,今天和你坐一塊的小朋友的名字下午媽媽來接你時你要告訴媽媽好嗎,每天給孩子交代一些簡單的任務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讓她有事情做

    做到上面幾點入園時就會事半功倍,我家寶寶入園時沒有哭鬧,回家也是開開心心希望上面幾點對你有幫助,寫的比較亂希望諒解

  • 28 # 育兒交響兜來咪

    不要哄,但是必須要給孩子做充分的說明。 母嬰為了讓幼鷹學會飛翔,會把他們帶到懸崖邊,然後把它們一個個推下去,不少的幼鷹因此喪命。成長從來都是伴隨著陣痛的。如果我們想要讓孩子儘快長大,就必須讓他們自己經歷傷痛,而不是我們代替他痛!

    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父母需要做好下面幾件事:

    1.入園前的準備(心理建設)。多給孩子看看有關幼兒園生活的動畫片、影片節目、書,讓孩子先對幼兒園生活有初步的瞭解,並由此產生憧憬和嚮往。也可以請已經上幼兒園的哥哥姐姐給自家孩子講講幼兒園的見聞,吸引孩子的興趣。還可以在正式入園前帶孩子去實地參觀他將要去的幼兒園,讓他提前有個代入感,為入園做準備。

    2.正式入園時。入園前,爸爸媽媽要跟孩子好好溝通,告訴他,先在這裡玩幾天看看,如果不喜歡,絕對不會勉強他再來。只是跟爸媽暫時分開,很快就可以再見的……打消孩子的各種疑慮和不安,讓他們充分去體驗幼兒園。當然,對於孩子們來說,這畢竟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他們勢必是需要時間接受的,所以,哭鬧便是他們表示反抗的常見方式。我們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也做了,剩下的就安心交給老師和孩子自己。是的,不要哄他,這個時候,不要我們狠狠心,推著他往前走。

    3.剛入園的一段時間。你可能會接到老師的投訴電話:“你家孩子不好好吃飯!”“他尿褲子!”“他搶別人手裡的玩具。”“他不跟別人玩,就自己待著!”……面對這些控訴,你一定要淡定,千萬不要氣急敗壞地批評、指責孩子!要相信你的孩子,他沒有變,還是你眼裡那個可愛的孩子,只是他需要適應新環境,而這正是你需要鼓勵、信任他的一個關鍵時期。每天最要緊的,是問問他在幼兒園開不開心。只要他沒有表示出對幼兒園的排斥,就可以基本放心,因為他正在一點點適應幼兒園。

  • 29 # 黃楊舒兒

    我家寶寶去年剛上幼兒園,也是經歷了哭鬧的。

    第一天,送去之後很好,也沒哭鬧,好好地待了一天。可以說第一個周基本沒什麼問題,從第二週開始,就開始有牴觸情緒了,開始哭鬧,我們也是採取果斷走掉。後來問老師說,過一會就不哭了,玩得也很好,只是偶爾還會想家長會哭。

    其實我是主張不哄狠心走掉的,家長在小孩是有依賴心理的,有句話說長痛不如短痛,是有道理的,把小孩交給老師,交給他自己,他會做的很好的。我家寶寶自己也會哭,但還是會勸別的哭的小朋友的:不用哭,等放學了你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你了!哇………

  • 30 # 上善若水7815611866589

    我想這個問題是每一位做家長的都曾遇到過的問題,我就講講自己當時的經歷,記得當時我和你一樣,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看到寶貝哭的撕心裂肺的,那種心痛與不捨真的糾心,第一天送去整整哭了20多分鐘,我就躲在窗戶邊偷看,實在不忍心就把他接走了,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一出門往學校方向走孩子就會哭鬧,就這樣停了幾天沒去學校,後來我想我的做法也許錯了,無論什麼事情總有開始,下次去學校還是會哭,索性第二天就又送到了學校,但是這一次我沒有留下偷看,而是走了,雖然走了很遠依然會聽到他的哭聲,但是還是沒回頭,就這樣幾次狠心下來寶寶也習慣了,相信你也會很快讓寶貝習慣學校的生活

  • 31 # 9成語之都9

    不應該哄,我家寶寶今天是第一天上幼兒園,表現的非常棒,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上班的時候老是看手機,就害怕老師打電話 結果超出了我的想象,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是正常的,環境原因,剛到一個陌生環境,周圍沒有認識的人就會感到恐懼和不安,就會忍不住要哭鬧,再有就是寶寶的自理能力,在傢什麼都要大人照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都不用管,像個小皇帝,小公主一樣,在幼兒園就不一樣了要自己穿衣服,吃飯上廁所都是自己做,他不想做只能用哭鬧來解決,寶寶上幼兒園之前,要多帶他去幼兒園玩,跟他介紹上幼兒園的好處,比如,幼兒園有我們家沒有的玩具,能認識很多很多的小朋友,多帶寶寶接觸幼兒園的環境,讓寶寶慢慢習慣了就好了。

  • 32 # 雪兒91606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都會出現的,但也要分情況看,第一,有的寶寶從小可能就媽媽一個人帶,沒有怎麼接觸過外面的人,這樣的寶寶會比較內向和膽小,由於對媽媽過度依賴,上幼兒園肯定會哭鬧,而且哭鬧時間會過長,這樣媽媽如果一走了之,會讓寶寶心理恐懼感增加,害怕上幼兒園,對付這樣的寶寶媽媽應該耐心和他溝通,引導他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師交朋友,讓他明白上幼兒園其實是很好玩的;第二,有點寶寶從小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上幼兒園了才來到父母身邊,這樣的寶寶可能不是不喜歡幼兒園,而是希望引起爸爸媽媽更多的注意,讓父母多陪伴他,這時最好哄好了在走開;第三,就是單純的調皮型了,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和大人談條件,要怎麼怎麼的,不然就哭鬧這樣就可以狠心走開了,一是讓他學會獨立,二是讓他知道不是所有的哭鬧都能到達自己的目的,也能對他以後的性格養成有所幫助。

  • 33 # XF書香育兒

    我們這裡的情況是老師不讓家長哄,老師會哄的。從兩個方面來說吧。

    第一,家長在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放在家長身上,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我要哭,哭到媽媽把我從這個陌生的環境中帶回家,我要保持一直呆在媽媽身邊的狀態。孩子不僅不會注意幼兒園的有趣,更不會注意到老師和小夥伴。

    第二,幼兒園的老師對於這些小幼兒的心理是很熟悉的,只要家長走了,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帶到老師身上,老師就很容易就能哄好,沒多久,孩子就會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裡。

    但是要讓孩子完全適應幼兒園,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在放學接孩子回家的時候要同孩子回想一下幼兒園裡有趣的生活,早上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帶一個心愛的玩具,囑咐孩子照顧好自己的玩具夥伴,就像媽媽照顧他愛他一樣,路上可以陪孩子朗誦古詩,讓孩子的心裡不要一直想著入學的不開心,早點把孩子的情緒帶入幼兒園快樂的生活裡。

  • 34 # 育兒教育圈

    類似問題我也詳細回答過,很負責任的告訴你,狠心走開!拖的越久,哭鬧越久!孩子適應幼兒園各種生活,必須得有過程,你會孩子發現一天比一天有進步,第一天新鮮喜歡,第二天有點情緒️,第三天哭鬧暴發,第四天早晨分離哭鬧,第五天只在家哭鬧,第六天在家有情緒,一週以後慢慢就愛上幼兒園啦,

  • 35 # 石頭麻麻Vlog

    我家寶貝上週剛入園,兩歲十個月。第一天,高興的跟我再見,老師說後來自己反應過來找了一會兒媽媽,不過後來又玩起來了。第四天第五天去學校的時候都哭了,我把她交給老師告訴他她放學第一個去接她。這周第二週,週一很自然的就去上學了。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但是家長不能心軟,放心吧,寶貝們的適應能力很強的。

  • 36 # 麥莎2235

    我們家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是哭,這是必然的,孩子從出生一直都是,生活在父母和親人身邊,沒有單獨在陌生環境下呆過一天,首先他會有陌生感和恐懼感。所以,我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要做好準備工作了,我會經常帶著他去附近的幼兒園裡面玩,先讓他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主動讓他跟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經常耐心的跟他講,以後寶寶長大了也要上幼兒園,也會跟別的小朋友一樣,跟著老師學習,跟著老師學跳舞做體操。這樣潛移默化的給孩子留下他長大了,也要去幼兒園的印象。

    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兒園,一定要串休一天,以防備孩子不適應而哭鬧,之前的準備工作再好,也要防備他會反悔,把他親自交到老師的手裡,跟孩子說媽媽去上班,寶寶要聽老師的話,媽媽下班了,一定會第一個接你回家的,跟媽媽說再見。你記得,第一天你一定要第一個去接孩子,這樣孩子會相信媽媽沒有騙他。真的是第一個來接他的,第二天你送孩子去幼兒園還是同樣的做法,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慢慢地接受了,認為爸爸媽媽上班了,沒有人看著我,我必須要去幼兒園的,別人家的孩子也都是媽媽爸爸上班,也都到幼兒園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慢慢的來他就習慣不會哭鬧了。

  • 37 # 躍芯

    我會哄好再走,會哄到孩子願意留在哪裡。並不是所有老師都是善良的,我家大寶上幼兒園時,因為一些原因轉過一次學校,第一個學校適應的還好,沒哭。上了半年,轉了一個學校,每天哭著不去,試了很多辦法都不行,那個老師也說你把他放這走就行,你離開可聽話了,這樣試了幾天,還是不願意去。那天我放那兒,不放心,已經上半年了,應該比以前適應的快,我就偷偷溜到後門,那個老師正狠狠的訓斥我的孩子,孩子委屈的憋著聲不敢哭。當著我的面都是柔聲細語的哄著的,我開始還覺得那個老師挺好。後來又把孩子轉回以前的學校了。所以,孩子上幼兒園,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孩子的表達力還不是很好,我們要為孩子準備好,瞭解好學校,瞭解好老師,把孩子哄願意再離開,不然會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陰影

  • 38 # 早教研習社

    寶寶為何牴觸上幼兒園?

    將寶寶直接送入幼兒園,對孩子來說,這與他的慣有環境,是一種天壤之別,寶寶的不適應是必然的。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碰到這樣的分離焦慮症,但對於寶Bora說,他只是不適應:寶寶被迫、難受,所以想要逃離。

    另一方面,由於2歲的孩子社會性已開始啟蒙,2-3歲的孩子是可以被託管出去的。寶寶在社會性的萌芽當中,他是可以去接納別人,願意去社會交往的。所以在這個情況底下,把孩子放到外面去,只要環境中給到他基本的生活照料、循序漸進的培養寶寶自我照料的能力;還有就是環境中是有愛心的,願意包容寶寶,讓他獲得快樂,也很重要。

    0-2歲的孩子以家庭教育為主,2-3歲找一些早期教育的機構,家庭與早教機構可以結合在一起,幫助寶寶做幼兒園的準備。到3歲寶寶就可以完全獨立進行社會化的生活了。這樣的三部曲,對孩子是最好的。

    你如何做寶寶入園的預備工作?

    Sammy媽媽

    上幼兒園是特別開心的事情,我的寶寶提前半年去上了小小班,我在家還配合訓練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打消孩子不安全的因素,鼓勵孩子,引發他對幼兒園的好奇與嚮往。

    漢民老師的點評

    當寶寶沒有做好準備,他就不願意去上幼兒園。Sammy媽媽剛才講到了幾個要點:

    1. 孩子生活是否可以自理,當孩子自我照顧的能力未被培養就來到新環境,就很容易抓狂。

    2. 集體生活是否養成集體生活的習慣,從以我為中心到以集體為中心,兩種社會準則是否適應得了。

    3. 原來自由的學習模式是否能適應團隊的學習模式。涉及到社會性和別人對他的評價,在這樣複雜的環境裡,他有沒有自信的去面對,當他做好準備了,有能力了,寶寶就會愛上幼兒園。

    家長如何為寶寶挑選“早教”?

    兒童早教最重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二是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寶寶生活上的照料模式,整個兒童早期教育行業,在中國都已成熟,也有行業標準。少數則限制於師生配比不合理,父母比較照管孩子、早教機構又害怕承擔責任,就會限制孩子自由太多。在這樣的機構裡,孩子的身體會很安全,但孩子在沒有自由的環境下被“託管”,其學習能力就會低下。父母在挑選早教機構的時候,此點是需要考慮的。

    在早教機構裡,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孩子2-3歲,是最重要的學習力培養階段。透過孩子之間社會性的學習,透過向老師學習,透過自由探索學習,是他最能夠吸收的黃金階段。如果只是單純的枯燥、管束式環境,孩子的天性就得不到舒展,這一年中喪失的學習機會,對孩子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所以對於早教機構的考察:能否給孩子自由的環境,讓他發展自我;另一個從學習上得到應有的環境,孩子能夠很好的吸收環境裡的知識,收穫優質的教育。

    幼兒園“社交”,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當寶寶進入幼兒園,寶寶所面臨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改變:寶寶在家是全家人的寶貝,父母是家庭的領導者;但在幼兒園則人人平等,園區有另一套制度,老師是裡面的領導者。

    孩子通常都會表現得非常聽老師的話,同時也要與其它同學一起遊戲,在孩子的互相交往當中,怎麼實現我的價值,得到別人的尊重,怎麼去解決衝突,怎麼透過協作把事情解決,獲得快樂。

    由此可見,寶寶在幼兒園社交中的生活方式是與家庭截然不同的:我們鼓勵孩子在幼兒園中更好的發揮自己,讓孩子的社會性發展得更好。這是單純的家庭環境所不能給予的。

  • 39 # 末末地讀書

    1.剛開始上幼兒園,大人和孩子都有分離焦慮。2.正確的做法是家長首先要自己自身克服分離焦慮。大人的情緒直接嚴重影響孩子的情緒。

    3.只有大人克服了,然後再慢慢引導孩子,多鼓勵,對克服分離焦慮才有效。

    一定要表現的自然,正常的走,既不是一味的哄,也不是讓孩子看到你的狠心。

  • 40 # 舒然老師

    孩子初上幼兒園有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一方面,孩子初次離開親愛的爸爸媽媽,會產生分離焦慮;另一方面,孩子初次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呆就是一天,還要學習獨立照顧自己,會產生很多不適應。家長處理得越得當,孩子適應得也越快。

    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會持續一週到一個月,但如果這種哭鬧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話,就需要我們家長去探究一下背後的原因了,到底是因為對爸爸媽媽的依戀呢?還是其他因素所導致?

    關注孩子的情緒,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當孩子哭鬧時,最好不要跟孩子講道理,比如說“小朋友都是要上幼兒園的,聽話才是好孩子。”或者批評孩子說“明明昨天晚上說好的,怎麼今天又變了?”這樣的語言只能觸發孩子更強烈情緒與不安全感。

    當孩子處於強烈情緒中的時候,我們家長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並安撫孩子的情緒,在這樣的時刻,孩子尤其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安慰。

    比如,當孩子不願意起床時,媽媽可以和孩子說,寶貝,你想過5分鐘還是10分鐘後起床穿衣服好呢?當然,前提要留出多餘的時間。孩子很可能說10分鐘,那我們可以用這10分鐘,一邊撫摸孩子,一邊和孩子說說話。對孩子進行正面暗示,傳遞幼兒園是個“好”地方。

    我們孩子在初入園的時候,我會跟他說,“我們每個人到了3歲都要上幼兒園,這是我們長大必須經歷的事情。爸爸媽媽也是在你這麼大的時候上的幼兒園,不過你可比媽媽堅強多了,媽媽那個時候還交不到朋友,如果有魔法棒就好了,把我變成小女孩,就可以再上幼兒園了”。

    有時候,適當向孩子示弱,能夠幫他們緩解焦慮情緒。我這麼一說,他的心情馬上好多了,好奇地要我多講講小時候的故事,還說他肯定可以交到朋友的。這剛好建立他的力量感與自信心。

    等到正式道別時,把孩子送到老師手中,跟孩子正式道別,千萬不要狠心扭頭就走,或者看見孩子哭自己也跟著哭,送完孩子一步三回頭,甚至有的家長實在不忍心,抱起孩子索性回家了!這會給孩子製造更多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正確的做法是蹲下來,微笑告訴孩子:“老師和小朋友都在等你一起玩兒哦,媽媽下午會準時來接你。看孩子的過程中一直面帶微笑,堅定而從容。如果孩子還很難受,可以多抱一會兒,或者拍拍他的肩膀,給予力量,告訴他,長大了。

    上幼兒園之前,做足準備工作也很重要。比如提前看相關繪本,瞭解幼兒園生活,給孩子傳遞一些正面語言,或是在去幼兒園路上,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看看花朵啊,小鳥啊等等,孩子在幼兒園門口逗留的時間相對會縮短,儘快適應入園。

    我還會在每天晚上,聽他分享幼兒園發生的好玩的事兒。並在他分享完後,對他的進步進行鼓勵。

    我會說,你今天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媽媽真為你高興,你自己可以獨立睡覺了,真的長大了。

    我們給孩子一些正面的語言,多做一些準備工作,做到和善而堅定,就會越幫助孩子緩解焦慮。

    養育孩子,就是與孩子不斷分離的過程。

    祝願媽媽和寶寶們都能順利度過艱難的開學季。@兒科醫生雨滴 @KK英語大爆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渣男嗎,其中發生過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