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 苔米語文
-
42 # 幼兒向媽
孩子去幼兒園,當我們要離開時只所以哭鬧,是因為他害怕,心裡不安。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還分不清一會兒和離開很長時間的區別,他還沒有時間概念,任你怎麼向他解釋“一會兒”的概念,他都會認為你不要他了,心裡是及其恐慌不安的。
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哄好孩子再離開,至少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絕對不會不要他,等下午睡過午覺就會來接他,給他個具體接他的時間。他知道我們一定會來接他,就不會那麼害怕了,等我們離開,幼兒園裡有玩具,又有小朋友陪他玩,自然就沒有那麼不安,也就不會哭鬧了。
其實,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讀一些關於幼兒園的書或者兒歌等,讓孩子知道幼兒園裡沒有洪水猛獸,不用害怕。孩子受父母影響很大,只要父母有信心,孩子也會鎮定很多。
-
43 # 老徐說事999
1、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說一下自家孩子的情況吧:
對於我家孩子來說,
剛開始送幼兒園的時候,哭鬧是肯定的。
哄好再走?簡直也不是不可能的。
直到現在,寶寶上了將近2年的幼兒園了,
如果哪天中途我有特殊情況去學校見他,也是不捨得我走的
更別說是哄好了。
事實證明,我家寶寶是不可能哄好,開開心心的跟我說再見的。
當然,前提是如果他一開始就哭鬧不肯去幼兒園的話。
所以,對於哄好再走這種做法,我是完全放棄的。
如果他上幼兒園哭鬧。我只能告訴他,媽媽放學一定會接他。
然後親一下他,就要狠心交給老師了。
其餘的工作就由老師完成吧。
2、每次都是我沒走多久,老師就會發資訊給我,
孩子已經停止了哭鬧,情緒平復下來了。
而如果我不走的話,他像是一直能看到希望一樣,
堅持哭鬧。
當然,一點不哄也是不可能的。
那樣孩子會感覺自己被拋棄一樣,沒有安全感,
所以我覺得還是先賴好哄一下,
讓孩子明白你的底線,
然後再狠心離開吧。
-
44 # 童童樹
暑期結束,不少寶寶就要開始上幼兒園了。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第一次有了時間的約束。不能自由的玩玩具,不能黏在爸媽身邊撒嬌,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長時間待在陌生的壞境會讓寶寶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大哭。
2004年張以慶導演執導了名為《幼兒園》的紀錄片,記錄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寶寶發生的事情。片中的孩子們迷茫害怕又無助的眼神,對家長的戀戀不捨。直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不少孩子還哭哭啼啼,一些自理能力不足的孩子出現許多小狀況。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是因為不想與爸媽分開,脫離了父母的依賴孩子心裡會非常不安。沒有任何準備的就送寶寶上幼兒園,害怕離開爸媽懷抱的孩子希望透過“哭”的方式讓家長心軟帶自己回家。但是家長妥協一次,孩子就會認為透過這樣的方法爸爸媽媽就會帶自己回家。之後,就更不想上幼兒園了。
家長只有這一次狠下心來,下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才不會特別哭鬧。第一次上幼兒園孩子哭鬧是少不了的,有些家長狠不下心來,越哄越難走掉。
既然準備送孩子送幼兒園,就應該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描繪幼兒園裡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有意無意的帶孩子經過幼兒園,讓孩子親眼看到上幼兒園的好處。然後教導孩子如果要進到裡面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就要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疊被子等。
第一天上幼兒園,家長可以適當安慰孩子,給孩子承諾爸爸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的。讓孩子心裡有所安慰,然後再狠心走掉。而不是把孩子帶到幼兒園以後一句話不說便狠心走掉,這會讓孩子認為自己被拋棄了,爸爸媽媽不要我了。放學的時候,多多與孩子談論在幼兒園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有沒有交到朋友?多多鼓勵孩子,時間久了孩子會慢慢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慢慢來,這都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過程。
-
45 # 睿澤之棲心小築
一般情況下,選擇不哄狠心走就可以。因為家長越在身邊,孩子會哭得越兇,老師也沒法插手。而且,如果孩子一直哭,家長就準備帶孩子回家不上幼兒園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只要之前已經給孩子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工作,那走掉就沒有問題。大多數孩子也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孩子剛上幼兒園,哭鬧和不適應其實都很正常,畢竟,這就像是一個“斷奶期”,家長和孩子都要相互適應沒有彼此的過程。孩子會因為突然沒有家人的陪伴,而變得有些恐慌,尤其是很多從小就被家長無限呵護,從沒有離開過家人的孩子,就更是如此。要想他們不哭不鬧就開心地上幼兒園是非常困難的。
但作為家長,我們在家裡還是要做足準備工作的。
首先,家長要給孩子說明白上幼兒園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在幼兒園裡,會有老師們和小朋友們陪伴著他們,也會有很多之前沒有學過的知識,沒有見過的事情。這就像爸爸媽媽每天去上班一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放了學,家裡就會有人去接他們回家。
其次,家長要陪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儘量提前一到兩週就開始領著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讓孩子不再對幼兒園產生陌生感,這樣,等他們真正上學的時候,不會因為什麼都不清楚而產生距離感。
再次,家長要多詢問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每天問問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便於及時掌握孩子的身心狀況,發現潛在問題。因為孩子剛上幼兒園時,表達能力還不太發達,所以,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表情和身體狀況,避免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
最後,確定孩子沒有什麼問題,家長在離開時要堅定。越拖泥帶水,孩子會哭得越厲害,明天會有增無減,這將會給幼兒園老師帶來一些困擾,也不利於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
保持警惕,同時,立場堅定,相信孩子,不要猶豫。
-
46 # 飛慕課
其實,孩子入園產生哭鬧的行為是正常的。
孩子這種哭鬧的行為,其實是情感的宣洩。
試想一下,如果是你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一群不認識的人,而且對方看起來還不怎麼“友好”(因為大多小夥伴都在哭),我想你也會感到慌張,你也想快點離開的。
而孩子的想法,也是一樣的。
面對一群都在哭鬧癟嘴的小朋友,陌生的老師,和家裡不一樣的地方,沒有親人,如果不能離開,那要怎麼辦才好?
或許哭了,媽媽就會過來找我了,也許哭得大聲點,馬上就能回家了。
面對孩子的哭鬧,有的家長覺得,鬧過就好了。
等他哭著哭著就習慣了,反正再怎麼鬧結果都是一樣的,終有一天他會乖乖的、安靜地上幼兒園,我只要“忍”到那天就好了!
這種靜靜“等待”的做法,真的沒問題嗎?我們來看看下面的調查資料。
要知道,孩子初入園哭鬧代表著對新環境的不適應,表達的是內心的不安和惶恐。如果家長對此置之不理,可以說是“後患無窮”!
孩子入園後不適應,一般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哭鬧、難以午睡、進餐困難、排洩異常、拒絕活動、過度粘人、不愛表達等生活和社交障礙上。
孩子很有可能因為不適應一直哭鬧,無法融入集體活動。
別的小朋友都在學做手工,而這個孩子只在一旁鬧脾氣。情況嚴重的可能會生病,需要家長請假帶去診治。
這樣下去,比起同齡的小朋友,孩子會缺少很多學習和鍛鍊機會。
有的家長會不以為然,覺得送孩子上幼兒園就是去玩,就是去“寄存”孩子,讓自己可以安心上班。
而比起上幼兒園,家長更重視在外面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
其實,幼兒園就是孩子最好的興趣班。
上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次人生挑戰。這意味著他們要學會離開父母,進入到集體中生活、交流。
幼兒園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裡孩子學著友好、合作、獨立,同時也收穫自我認知、認同、友情、能力、規則。
在3-6歲,正好是孩子建立對外界環境的最初步認知的時候。這些無論是哪個興趣班和補習班都無法給到孩子的。
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社交能力和自我價值將會伴隨他們一生,會成為他們以後面對社會時潛意識的第一選項。
作為家長如果不重視,那麼還有誰來幫助孩子呢?
上面說到的“等待”做法和讓孩子獨自探險毫無區別,就像是把他一個人丟到沙漠裡讓他自己尋找出路一樣。
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給家長帶來更多的“麻煩”,而孩子自身也無法得到足夠的學習和鍛鍊機會。
選擇忽悠孩子,而不是認真準備
家長們為了讓孩子乖乖去幼兒園,什麼神奇的方法都能想出來。
幼兒園裡面有XXX(動畫片人物)陪你玩哦~去了幼兒園就可以像XXX一樣拯救世界了!你聽話我就來接你,不聽話就見不到媽媽了!媽媽得了病,只要你乖乖去幼兒園才能好……上面的這些句式大致相同,可能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方法,或是來自同伴好友的“妙招”。
然而,用這些手段去“騙”孩子入園,得到的可能只是短暫的安寧。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不到十分鐘,知道家長是騙自己後,馬上開始嚎啕大哭。
而且,一旦發現真正的幼兒園並不是家長口中的“樂園”,心理的落差會更大,第二天不肯入園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家長們想透過這種捷徑來安撫孩子,卻沒有想過認認真真給孩子做準備。
作為家長,最希望看到的是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現在卻因為懶惰而一時疏忽給孩子做準備,妄圖用這種捷徑來安撫孩子。
給孩子做入園準備不難,需要的是家長的耐心、細心。有些家長想著,提前一個月給他調整作息就好了。但是,對於成人來說養成一個良好習慣尚且需要21天,用這樣的標準去衡量孩子,不覺得是強人所難嗎?
幼兒園不是一個讓家長可以安心上班“寄存”孩子的地方,而是孩子離開父母真正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人生挑戰。作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做準備,以及輔助他們迎接挑戰!
給孩子做好適應工作,要減緩入園焦慮帶來疾病,情緒不穩等問題。
只有這樣,才可以將可能出現的長期哭鬧行為,儘可能壓縮到最短的時間,最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比起其他小夥伴有更多學習和鍛鍊的機會!
更多關於小孩上幼兒哭鬧的解決方法可以戳連結瞭解→https://www.toutiao.com/i6698879824229827076/
-
47 # lll好學好學
不能狠心走掉,也不能隨便哄騙。
雖然是孩子但他們都懂,如果你狠心走掉孩子會以為你不要她,從此留下一些陰影。如果你哄騙她等一下就來帶她回家,會讓老師打電話就帶她回家,被欺騙的後果就是以後說話不好使。
所以帶孩子上幼兒園孩子哭鬧時,應該面對面跟孩子說,上幼兒園老師會教你玩教你學習很多東西,還有小朋友一起。媽媽什麼時間下課了就來帶你回家,媽媽也有事要去做,做好趕上這個時間我們就一起回家。反正就是根據你家孩子的喜好,說清楚那麼她就算捨不得苦,也不會哭很久。因為她很明確媽媽跟她已經說好了心理有底。
這也是我自己帶孩子的一些經驗,大家可以試試,不要噴。
最後給她一個愛的擁抱,然後跟孩子說再見,再離開。
-
48 # 辣媽66音樂頻道
一想到這樣的畫面我就很焦慮,我家寶寶快三歲了準備送託班了,這兩天我每天都在想他到時候會怎麼樣,會哭多久,多久能適應老師和環境,反正就是各種擔心,原來總在想等孩子上幼兒園了多好,終於能輕鬆一點了,可是現在完全沒有那種開心的感覺,總覺得非常擔心,擔心他的安全,擔心他的各種不適,但是孩子總是要經歷這一關的,很少有寶寶一開始上幼兒園不哭的,我家大寶當時也是哭了好幾天,把寶寶送到學校之前跟他做一下心理建設,要是寶寶哭了家長越哄他會哭的更厲害,也許家長離開之後寶寶過一會就好了,分離焦慮不是那麼好克服的,尤其是我們這種一直是媽媽一個人帶的,寶寶對媽媽和依賴太大了,分開一會就開始找,總之寶寶和家長都要加油!
-
49 # 幼兒園老師聊育兒
孩子上幼兒園應該不哄狠心走掉,讓孩子看到你的決心,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融入集體當中去。不然媽媽一直哄著,寶寶就會以媽媽為中心粘著媽媽,反倒不能讓孩子體會到上幼兒園的樂趣,無法很好的融入大集體。不哄狠心走掉之前你需要做這幾件事。
1.事先帶孩子來熟悉幼兒園。
2.不管是用講故事的辦法還是看漫畫、看電視一定要讓寶寶瞭解一下幼兒園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3.跟他溝通好,讓孩子去接受上幼兒園這件事。
4.寶寶去幼兒園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鼓勵孩子積極融入大集體。
5.寶寶去幼兒園了媽媽還是一樣愛你❤,等到了時間媽媽就會接寶寶回家。
6.如果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可以跟老師說,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會照顧好你的。
放學之後一定要準時接孩子並及時的鼓勵孩子,引發孩子的正面情緒。
如果這些都做了,相信你的孩子會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
前幾年就是這樣的,讓家長進來哄完孩子再走,結果等他們發現媽媽不見了,找不到媽媽了就會哭的撕心裂肺,第二天就更加抗拒來幼兒園了。現在受疫情影響,家長止步於幼兒園之外,孩子們反倒能夠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哭鬧一兩天就過了,最長的一週就適應了,有時候適當的放手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象的更獨立更勇敢。
-
50 # 一切會好起來的
孩子上幼兒園哭,我覺得不哄,狠心走掉最能解決問題。
聽一個朋友講她小孩上幼兒園的故事:剛進園第一天,她小孩哭著不讓奶奶離開,不管老師和奶奶怎麼勸都無濟於事,奶奶不忍心,抱著小朋友就回家了,心想等到第二天會好一點,可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哭得還厲害,奶奶又把小朋友抱回家,老師說不能再這樣了,第三天,朋友自己送去,不給奶奶送了,孩子也哭鬧,可朋友要上班呀,她狠心扔下哭鬧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自己上班了。第四天去也哭,也這樣處理,第五天孩子就能正常上幼兒園。朋友總結:這麼折騰,倒不如第一次就狠心。
回覆列表
這種情況不好一概而論,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一、根據孩子入園時間長短來應對
①如果孩子剛入園幾天,他對幼兒園裡的老師、小朋友、環境都感到很陌生,大多數的孩子會有些害怕,不想待在幼兒園,會哭鬧;
再加上孩子小,幾乎沒有什麼時間概念,看到家長離開自己,他搞不明白家長過幾個小時還要回來接他回家,誤以為自己從此看不到父母了,就一種被拋棄的擔心,孩子也會哭鬧。
這兩種情況下,我覺得家長不能狠心走掉,會給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的,
至少與孩子多溝通,跟孩子說清楚,他現在幼兒園上學,爸媽去上班,等爸媽一下班,就來幼兒園接他回家,並且要說到做到,準時接孩子,這樣過一段時間,孩子就明白在幼兒園裡,與爸媽的分離只是暫時的,孩子對上學也就不那麼恐懼了,也就不會太哭鬧了。
當然面對那種特別粘人,精緒反應更強烈的孩子,家長最好能提前陪孩子多去幾趟幼兒園,讓他先熟悉環境,甚至認識一兩個小朋友,然後家長逐步拉長與孩子分離的距離與時間,讓他慢慢適應,他也不會老哭鬧的。
②如果孩子已經上一段時間幼兒園了,突然最近幾天不想上學,然後哭鬧。
可以先問問孩子哭的原因,也可諮詢一下孩子在園的情況,是不是與小朋友鬧矛盾了等等。
如果沒有什麼特殊原因,且哄也不聽的情況下,家長應該狠狠走掉,讓他反省一下。
二、根據孩子性格的不同來區別對待
①如果孩子性格開朗活潑些,適應環境的能力強些,家長可以狠心走掉
②如果孩子本身膽子就小,性格內向,從小到現在很少離開父母家人,你突然把他送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孩子內心會害怕的。
我覺得這情況下,家長不能狠心走掉。原因與做法參考第一項裡的第①小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