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萬萬想不到,離婚也要排號!深圳想要離婚,“一號難求”,離婚排號至少要等一個月!

    根據南方都市報統計,按照全年來算,深圳歷年離婚總量一般不會超過同期結婚總量的三分之一,而到今年4月,深圳的離婚總量達到了結婚總量的84%。

    在深圳民政局婚姻網上,截至下個月6月16日的離婚名額都已經被預約滿了,想要離婚,先等下個月再說吧!

    在離婚率越來越高的今天,看到“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老話,倒是挺應景的,今天縱橫就跟大家來解讀解讀這句話的含義。

    其實,寡婦一詞大家應該都清楚,就是指沒有丈夫的婦人,多指死了丈夫的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十分迷信,一旦丈夫死了,迷信的人就認為是妻子“克”死的,這種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栽贓”,在文化素質偏低的古代十分有市場。

    因此,女人一旦守了寡,就會遭到各種歧視,這也體現了古代男權社會體系下對女性的一種壓迫,中國古代某些地區還有吃絕戶的陋習,就是如果丈夫死了,家中沒有男丁的話,夫家宗族的人就會瓜分寡婦他們家的財產,讓其淨身出戶。

    在南宋之後,士大夫提倡“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加強女性貞潔觀,為失去丈夫而沒有改嫁的女人立“貞潔牌坊”,嚴重阻礙了女性再次出嫁的權力。

    然而,相對來說,能夠為夫家守寡,在古代都是受到尊重的,按照古代的禮儀規定,如果妻子為丈夫守孝三年,其實也是可以再嫁的,比如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丈夫趙明誠去世後,就有了第二次婚姻。

    而我們要介紹的這句老話,竟然是“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把寡婦在婚姻中的擇偶權力凌駕在生妻之上。

    生妻其實也是指沒有了丈夫的女人,但是與寡婦稍微有點差別的是,寡婦是指丈夫去世的,而生妻是指被丈夫休妻,或者丈夫還在,卻沒有了夫妻關係。

    但是古代卻不是這樣看的,古代婚姻觀念很重,很注重禮節,也不是丈夫想休妻就休妻,而是要有一定的理由,在《大戴禮記·本命篇》中就記載了丈夫可以冠冕堂皇的七個理由,被後世當作“七出”:“婦有七出,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盜竊去”。

    也就是說,生妻不止是夫家“退貨”那麼簡單,還帶著差評的意思,而這七條差評,任何一條在古代都是要命的存在,大多數人都認為要麼是女人不守婦道,要麼是不孝順父母,要麼是不能生孩子等等。

    總之,在古代被休妻的女子,也就是生妻,再想要找婆家就很難了。

    可以說,古代婚姻關係跟現在的就不一樣,完全不能拿古代的那一套適用到現在社會,現在社會的婚姻關係是平等的,不是隻有男方才有提出離婚的權力,女人也有,所以再拿封建糟粕那一套東西來束縛現代女性,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當然,現代社會尤其是偏遠地區,二婚女人再結婚總是比二婚男人要費勁,比如三十歲的女性離婚後,想要再找同齡的,條件也合適的,屬實有點費勁。再擇偶的時候,往往會找年齡稍微大一點、或者家裡經濟條件差一點的。

    其實也是一種悲哀,說明我們的思想中還存在一些封建糟粕的東西。

    縱橫建議大家,結婚的時候要慎重,要多方考察,不要著急,以免嫁錯人,當然,如果真的嫁錯了人,真正到離婚的時候,也別慣毛病,該離就離,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人總是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要去管別人怎麼說!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才算是真格的!

    另外,由於經濟地位的原因,女性在婚姻中還是處於弱勢地位,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離婚情況,我建議廣大女性群體還是經濟獨立,永遠不要喪失養活自己的能力,還要學會理財,掌握家庭財政大權,只有這樣才能在婚姻中掌握主動性。

    別問我為什麼,我的錢全在我媳婦那裡,讓我離,我也不敢離啊!

  • 2 # 嗔痴歷史觀

    其實古人的話語很多時候都是比較有哲理性的,哪怕就這句聽起來比較粗俗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雖然話語難聽,但是道理真實。

    01 何為寡婦

    彼有遺秉,此有漬穗,伊寡婦之利。——《詩·小雅·大田》

    從最古老的關於寡婦一詞的記載來看,這個時候所指是那些沒有丈夫的婦人,這個丈夫不一定是去世,也可能是女子年齡達到一定程度依舊沒有結婚,就被稱之為寡婦。可是後來這個詞語經過演變之後就發生了改變,也就是用來專門指那些失去丈夫的女人,我們現在稱之為“遺孀”或者“未亡人”。在這些說法都是比較常見的,至今都在使用。

    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是大力鼓勵未婚男子去娶寡婦做老婆的,但是一些未婚男子有點思想不單純,明明自己娶不到老婆,心裡又看不起寡婦,因此經常有人對寡婦動手動腳又不想負責,要是遇到一個性格比較烈的寡婦,可能男子就有危險,要是遇到一個比較隨便的寡婦,可能就會有故事發生。

    當然,以上所說的國家鼓勵寡婦再嫁一般也是發生在宋朝以前,因為宋朝以後受程朱理學影響嚴重,古人思想沒有那麼開放了。不開放之後也有不開放的好處,就是寡婦變得更加忠貞不渝了,這樣一來人們對之前寡婦的印象開始轉變,覺得寡婦其實還是很不錯的,因此很多人還是想要娶寡婦為妻。

    02 何為“生妻”

    老母終堂,生妻去帷。——《答蘇武書》

    子卿婦年少,聞以更嫁。——《漢書》

    這個故事就是開始所說的蘇武的故事,當時蘇武就娶了一個15歲的妻子,可是後來自己去參加戰爭,以至於生死不明,年輕妻子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來不及分辨蘇武是否真死,就匆忙改嫁,因此後來“生妻”主要就是指那種在丈夫尚且在世就改嫁的女人,毫無疑問,這種女人在古人眼裡,是十分不能容忍的,即使在今天我們的眼裡,依舊覺得不太能接受,畢竟善始善終,不能這樣無疾而終啊。

    比起寡婦來,雖然已經是沒有了丈夫,但是她為人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忠貞不渝,為什麼不能在一起生活呢?比起人品而言,那些流言蜚語又能夠算什麼呢?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其實還是很不一般的,這些總結可謂是針針見血,雖然有一些思想有些封建,但是何嘗不是乾貨滿滿呢?

    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確實應該仔細反思一些自己的行為,不要因為一些偏見導致自己錯失真情!

  • 3 # 博古論今天

    寡婦我們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對“生妻”的意思,可能大家有點蒙圈。

    “生妻”這個詞源於李陵寫給蘇武的《答蘇武書》中一句:

    “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這是李陵對蘇武的稱讚,蘇武年輕之時出使匈奴,被囚禁於匈奴十九年,但從未改使命,持節不屈,直到白髮蒼蒼才回到家,這時候老母親已經去世了,而當時的妻子也已經改嫁他人。

    從這裡可以看出,“生妻”的意思就是:年輕改嫁了的妻子,後來又指被休了的女子。

    一切都要從古代女子的特殊地位說起。

    在宋朝之前,女子的地位雖然不高,但是相對來說還算自由,改嫁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比如說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就是改嫁的;李隆基甚至從兒子那裡把兒媳婦楊貴妃改嫁自己;到了曹操就特別喜歡人妻了,專搶別人的妻子。

    這時期的女子雖然還是被男人左右,但是她們被休和改嫁是跟我們現在離婚的性質是差不多的。

    而到了宋朝之後,由於受到程朱理學的儒家思想的約束,女子要求把貞操觀念看得極重,生死事小失節事大,女子一般都不能隨意出家門,甚至一生只能有丈夫一個男人。這種保守封建的思想,讓女性承受了非常大的痛苦。

    這時期的女子如果被休了的話,基本跟宣判死刑差不多了,這樣的女子會受到世人的唾棄,甚至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會以她不恥,因此也沒有什麼男人會在娶她,她們的下場一般會非常慘!

    那麼“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這個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很多人寧願娶死了丈夫的寡婦,也不願意娶被休了的女人,這種觀念成了很多女性精神上的一種枷鎖。

    到了現在,這種落後愚昧的觀念已經不復存在,女性的地位那是直線上升,夫妻離婚也是很正常的事,二婚三婚四婚的也不在少數,“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種落後的思想也不復存在!

  • 4 # 葉恆灬字灬淨意

    “生妻”這一說法我還是今天才聽說。有人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糟粕”。我倒覺得古人這個態度對現代人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雖然現在已經不可能恢復古時候的民風了,但不能隨隨便便就給古人安上“糟粕”兩個字。有人問當代一位高僧“傳統文化裡有沒有糟粕?”高僧幽默的說“有!現代人看不懂的就是糟粕。”高僧很有智慧,巧妙的回答了這個尖銳的問題,又不傷和氣。[大笑]

    真的是人心不古了,古代是男人休妻的多,現在卻是女人要求離婚的多。我身邊發生的都很多很多。有的生了一個小孩,孃家說女兒太小,喊回家去了。有的嫁到省外,生了個小孩,孃家嫌太遠,喊回孃家了。有得總嫌棄丈夫掙錢少,是個窩囊廢,小孩都兩個了,後來女人學化妝了,更看不慣丈夫,離婚了。我那個天,這都是什麼世道兒?這不是小孩兒過家家嗎?

    如果要說“生妻”,現在是生妻氾濫了。聯絡當前的婚姻狀況,您還敢大言不慚說古人提倡“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簡單的“糟粕”嗎?還是古人有智慧呀!防範於未然![大笑]

  • 5 # 湘西小木魚

    生妻是什麼意思?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說寧願娶一個寡婦不願娶生妻。這種說法還好點。還有一種說法是寧窮死勿娶生妻。是說寧願一輩子窮死打光棍也不娶生妻。

    很多人就納悶了,生妻是什麼意思,有這麼恐怖嗎? 李陵讚美蘇武節操的詩中,說蘇武被匈奴扣留,好不容易回到家鄉的時候,卻是: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意思就是說他的母親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

    生妻和寡婦是有區別的。寡婦是指丈夫去世了的女人,而生妻是指被丈夫休掉的女人。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生妻在古代是很沒地位,讓人瞧不起的,地位甚至還沒有寡婦高。

    為何會這樣了?先去看看古人為何休妻。

    古代女子沒什麼地位,丈夫一張休書就可以不要了。不過一般男子休妻都是因為妻子犯了七出。七出是什麼?在《儀禮·喪服》中是這樣記載的:“七出者,無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

    簡單點,也就是說這個女人不孝、無後、姦淫、嫉妒、惡疾、嘴臭、偷盜。

    妻子犯了七出就可以被休掉,而男人就可以三妻四妾,按照現在來看是很不可思議的。但是在古代,女人的確就是這樣沒地位。

    弄懂了寡婦和生妻的含義,又弄懂了為何休妻後就能明白在古代生妻為何還沒寡婦有地位了。寡婦是因為丈夫去世了,但是丈夫去世了並不代表這個女人有問題。當然潘金蓮這類人還是少數是例外,也會受到嚴懲。

    而生妻是被丈夫休掉的人。意思就是說這個女人犯了七出,古代社會中,犯了七出的女人是有問題的,那其他人就不願意再娶了。

    所以古人寧願娶寡婦也不願意要生妻。

  • 6 # 依稀說史

    “寡婦”這個名詞我們經常聽說,這個詞現在也經常使用,我們就不解釋了。“生妻”這個詞語,我們現在反而不常聽到。“生妻”最早出現在李陵的《答蘇武書》:

    “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李善注引《漢書》:

    “子卿婦年少,聞以更嫁。”

    古代社會是典型的父權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在古代女子不能當官,許多行業也不能從事。女子不僅社會地位低下,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非常低下。宋朝以後,理學興起,對於婦女的種種限制更多,婦女更沒有婚嫁自由。

    寡婦單身和生妻單身的原因不一樣。寡婦單身的原因是丈夫去世。丈夫因為何種原因去世,不是女子可以把握的事情。女子成為寡婦不是女子出現了問題,而是丈夫出現了問題。所以女子德行未必出現問題,絕大部分寡婦也沒有問題。

    婦女的貞潔觀念加強以後,寡婦再嫁就比較困難,寡婦改嫁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但是依然有不少男人願意娶寡婦。魯迅先生的《祝福》中祥林嫂這樣的女子比比皆是,改嫁之後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當然也要遭受別人的歧視、白眼。不管怎麼說,寡婦嫁得出去,也有人願意娶。

    李陵所說的生妻是指改嫁的婦女。古代社會是男權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婦女被看成是男人的附屬物。男人休妻是常事,女人主動提出離婚則是非常少。在古代,很難想象一個女子主動和自己的丈夫離婚。女子“休夫”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也被認為是嚴重違背女子的道德評價標準。這樣的女子自然被認為是離經叛道。

    如果女子被丈夫休掉的話,那就更加難以抬頭。被休掉的女子,不僅難以再嫁,想在重新回到社會都非常困難。一般孃家人不會願意接納被休的女兒,孃家人也會因為女兒被而抬不起頭。女子一旦被休等於名譽徹底被毀掉,幾乎不可能再重建自己聲譽。

    所謂的七出指的是:“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竊盜”。

    所謂“不順父母”指的是不孝順父母,屬於“逆德”的行為。不孝在古代是難以接受的行為,男女不孝都難以立足。

    “淫”指的是與丈夫之外的男性發生性關係。淫亂一方面是不守婦道的表現,也有可能造成家族血統不純正。

    “有惡疾”指的是嚴重的疾病。

    “口多言”指的是亂說閒話。多話被認為有離間家族和睦的可能,是離親的表現。

    “盜竊”指偷東西,違反道義。

    古代社會非常看重這七條,這七條几乎就是判斷女子的道德標準,觸犯這些道德標準的女子很難再嫁出去。

    所謂的“生妻”只不過是古代社會男尊女卑的產物,並不符合人性,應該被摒棄。現代社會講究男女平等,男女都有自主選擇婚姻的權力。女子覺得婚姻不幸福一樣可以提出離婚,現在也沒有人歧視離婚女子。男女平等的今天,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婦女,切不能大男子主義。否則,小心丈母孃啊!

  • 7 # 汐顏說教育

    【汐顏觀點】俗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往往有著悠長的淵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個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什麼意思?為什麼“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生妻”的含義

    我們之所以不太清楚這句話的意思,主要是因為“生妻”這個詞現代不怎麼用。

    生妻的本意。

    “生妻”一次最早出現在《答蘇武書》中。西漢時期,李廣的孫子李陵,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武帝派他去對付匈奴,可是李陵戰敗了。但是李陵的心依然在大漢,可漢武帝得知李陵被擒之後,一氣之下滅了他的三族。

    這個結果讓李陵心痛不已,就歸順匈奴,娶了匈奴的公主。後來蘇武想把李陵勸回大漢,李陵就寫下了《答蘇武書》,是想講清楚當初是為何歸順於匈奴的。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

    在這裡,“生妻”指的就是年輕的妻子。

    生妻還指與自己原先的丈夫解除了婚姻關係的女子。

    說到解除婚姻關係,大家肯定會馬上想到古代的休妻行為。確實,古代出現夫妻解除婚姻關係時,一般都是男方將女方休掉。

    “生妻”的丈夫還健在,只不過她們跟丈夫之間的夫妻關係已經解除掉了而已,生妻還指與丈夫和離的女子。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何意?

    “寡婦”一詞大家都知道,就是丈夫離世,留下的妻子就被稱為“寡婦”。雖然“寡婦”在古代人眼裡也沒有地位,但是大多數寡婦失去丈夫之後,依然贍養公婆,帶大孩子,其堅強的作風讓人佩服。

    在封建社會,寡居的女性,生活非常不易,但生活的擔子再重,也不能隨便與異性交往,是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然而對於寡婦再嫁,人們從內心深處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對於“生妻”,可不就是這回事了。人們認為,被夫家休棄的女子,都是犯有錯誤的人,或者是有人格缺陷的人,相比於寡婦,更難以讓人接受。

    在古代,被夫家休棄的女子,人生是最悲慘的,被休之後,往往連孃家也回不去了,因為這會使父母兄弟難堪。她們更不會被別的男人娶回家作為妻子。

    這都是古代的習俗,對於這個俗語,對我們最大的收穫就是“生妻”的出處,至於內容實在是糟粕。不管是寡婦還是“生妻”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

  • 8 # 楚南青史君

    【歷史總是在一個關注之後而變得如此簡單!】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一句地地道道的俗語,何謂俗語呢?官方一點的解釋就是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並且廣泛流傳的特定語句。諸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等等。不能因為俗語的俗氣,而忽略了其內在包含的深層意義。實際上在現實的交流與生活當中,俗語的運用要比那些所謂的陽春白雪、引經據典的語句頻繁的多。

    俗語的突出特點便是一針見血、簡明扼要、口語性強、廣泛流傳。“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因為其俗語的特點,我們一眼就能領略到大致意思:寧可娶寡婦,也不要娶生妻!

    那麼問題來了:寡婦好理解,生妻又是什麼意思呢?

    悲劇將軍——李陵

    生妻一詞出處為李陵(真實性質疑)的《答蘇武書》:

    要理解生妻的直接意義,就得了解李陵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長孫,說起來也算是將門之後,所處的年代正好是我大漢揚威的漢武帝之時。幾年以來,漢王朝連續的北伐使得匈奴提心吊膽。天漢二年,李陵跟隨李廣利出征匈奴,卻斷送了本宗三代之性命。

    漢朝將軍大都具有冒險精神,喜歡單刀直入,奔襲千里取敵將之首級。李陵親自請示漢武帝,想要效仿驃騎將軍霍去病,來一次李凌版本的“封狼居胥”。漢武帝允諾,李陵便帶領五千兵馬向北進發,在浚稽山遇到了單于主力五萬人,雙方展開血戰。

    實話來講,李陵還是有點東西的,鏖戰良久,佔有十倍兵力優勢的單于愣是沒能生吃了李陵。只是可惜雙拳難敵四手,在一次次拼殺之中,兵馬已經摺損太多。李陵眼中充滿的希望,他相信漢武帝的威嚴、李廣利的援兵,必能使他絕境逢生。

    直到李凌力竭被俘,他都沒有見到李廣利的片甲援兵。被俘的李陵心中暗下決心,絕對不能辜負漢武帝的青睞,他決定先詐降,然後侍機而動。

    李陵投降的訊息傳到了長安,朝廷瞬間炸了鍋。漢武帝在寢殿之中手執長劍,披頭散髮的大罵李陵是懦夫,將門之後焉能生出如此孽障。武帝聲嘶力竭道:“他欺騙了朕,他侮辱了祖宗(李廣),他是王朝的敗類、懦夫。”

    朝廷又接到訊息,李陵迎娶了單于的大閨女,還幫助單于練兵(其實並不是李陵)。司馬遷卻覺得李陵投降或許並不簡單,於是前去為李陵辯解,結果被漢武帝施以宮刑。漢武帝覺得自己的信任被辜負了,漢王朝的面子掛不住了:朕被騙了,騙得好慘!

    “上聞,於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漢書》

    漢武帝遂夷李陵三族!被滅族的訊息傳到了漠北,李陵涕淚橫流,他明白是漢王朝誤解了他的良苦用心,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但是,不良的結果已經產生,自己被滅門的悲痛已經超越了理智的分析。他在對漢武帝的威嚴以及對漢王朝忠心之間撕心裂肺的痛哭一場,經過淚水的浸潤,心中的傷痕越發痛楚。漢王朝將李陵的詐降逼成了真降!

    漢昭帝時期,牧羊的蘇武得歸,修書勸李陵歸漢,李陵修《答蘇武書》作答。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答蘇武書》節選

    李陵說道:“子卿(蘇武),當年你在時運不佳之時乘著單車去見單于,遇到挫折就算引頸就戮也不在乎;顛沛流離,含辛茹苦,差點死在北方的荒野。壯年時奉命出使,滿頭白髮而歸,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也改嫁離去。這是天下很少聽到的,古今所沒有的遭遇。

    所以說,生妻解釋為年輕的妻子,也就是少婦。

    生妻知多少

    或許有人要問:你講了半天故事就是為了得出這個結論?你直接告訴大傢伙不就完了嘛!至於嗎?有必要麼?

    筆者要說的是:很至於,很有必要,因為這會幫助我們更加無壓力的理解“不娶生妻”的意思。

    若是將生妻單純的理解為少婦,“不娶生妻”就會被理解為不娶少婦。這樣的話邏輯就有問題了:既然是少婦,就說明人家還有男人,不論古今要娶少婦那都是行不通的。古代有道德障礙,現在有法律約束,娶少婦怎麼能解釋呢?

    其實呢,這裡的生妻指的是“生妻去帷”,也就是改嫁的少婦,並不是單純的少婦的意思。但是又會出現一個問題,少婦怎麼能改嫁呢?能改嫁的是少婦嘛?

    所以,在俗語之中的“生妻”指的是婚外情、出軌女!

    正是因為俗語的通俗化、口語話、簡明扼要等特點,使得其不在於咬文嚼字,而在於直抒胸臆。咬文嚼字是酸腐文人的戲碼,直截了當才是大眾的口味。而這種直截了當之中,內涵著成百上千年的語句延伸意,生妻便是在這樣的歷史沉澱之下被賦予了婚內出軌的意義。這是語言學的常態,並不是個例。甚至有人提出過,生妻還有休妻的意思!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瞭解了這個前提,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意思就很明確了。

    寡婦是客觀條件下的產物,是不得已而為之;生妻是主觀抉擇,背棄婚約,亦或是因為各種原因而被掃地出門的女子。

    寡婦是迫不得已,沒有任何道德障礙(至少在北宋前沒有);娶生妻直接面臨這道德問題,而且還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不僅僅是情感風險、生活風險,更有甚者是經濟風險、安全風險。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是老祖宗在實踐中總結的真諦,是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通過剛剛的分析大家也都知道了,“生妻”也包含著“休妻”的意思,被休的女子不一定都是禍害,也有男人不是個東西的那種情況,所以這句俗語也是要辯證看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就比如俗語“財不外顯”一樣,這是為了最大程度的規避個人風險而提出的預防措施。我們可以看到,古往今來有很多人不僅僅沒有做到“財不外顯”,反而是大肆炫耀,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跟著倒黴。所以,俗語只是廣泛性的概括,並不是金科玉律。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不僅僅從根源上杜絕了生妻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的風險,還極大程度上矯正了世人三觀。畢竟生妻大多數可不見得是什麼省油的燈!所以這段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

  • 9 # 易論

    在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廣大勞動人民創造了許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他們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其中有一些是老傳統,老習俗,應該被拋棄的糟粕,但是有一些卻存在著一些道理,並且具備很強烈的趣味性,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這個要從蘇武身上開始說起:

    在西漢李陵的《答蘇武書》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擅長騎馬射箭,長大後憑著祖先的庇廕,先後被授予了多個官職。

    李陵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官二代,因為家庭條件不錯,家裡又有人脈,他自己也比較有能力,給他弄了個官兒當。

    後來在天漢二年,他跟著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後來因為寡不敵眾投降了匈奴,因為這件事情漢武帝還滅了他三族,而司馬遷就是因為這件事情連帶著受了處罰。

    李陵看漢武帝對自己這麼狠心,一氣之下娶了匈奴的公主為妻,在匈奴那邊當了上門女婿,管理著一片地區。

    後來漢代大使蘇武也被匈奴扣押,匈奴軟硬兼施也沒有讓蘇武投降,匈奴本來想讓蘇武和李陵一樣當一個上門女婿,給他一塊地管理,但是蘇武是個硬脾氣,沒有接受這個賄賂,匈奴一氣之下,囚禁了蘇武十幾年。

    後來匈奴知道李陵和蘇武兩個人是老鄉,就讓李陵去勸蘇武,覺得李陵說話應該好用一點,這個時候李陵便對蘇武說了這樣一番話:

    “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你在這裡已經十幾年了,如果你不投降匈奴,就要這樣一直受罪,你的母親在老家已經不幸去世,你的妻子年輕,聽說已經改嫁了。

    這就是“生妻”這個詞的由來,也是出自於蘇武的妻子。

    古代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妻子需要完全服從於丈夫,當時的離婚率也並沒有現在那麼高,但是有一些特殊情況下,丈夫是有權利休掉妻子的,比如說妻子不孝順,有偷盜的嫌疑,或者有重大的壞習慣,又或者在貞潔上背叛了丈夫等等。

    古人認為一個妻子被丈夫休掉,一定是因為品行不好。

    所以古人便說“寧娶寡婦,不取生妻”,寡婦的死是被動的,她們人生的遭遇可以理解,但是生妻則是因為品行不佳而被嫌棄。

  • 10 # 野地球走

    生妻,這個詞是自古以來李陵用來讚美蘇武的一個詞。一般意義上說,蘇武作為匈奴的外交使團,是被他人扣押的。拘留期間,他對蘇武進行威脅,還進行了引誘。武蘇從未屈服。後來武蘇回到家,武蘇的母親去世了,妻子再婚了。從整首詩的意義上看,一是讚美武蘇,二是貶低武蘇的妻子。

    蘇武對生命的威脅和利益的邀請不為所動,但年輕的妻子卻沒有這樣做。現在還不知道這個年輕的妻子是在蘇武死前還是死後再婚,但她畢竟沒有等蘇武,也許她認為蘇武死了,也許她認為蘇武無論如何都不會回來,這就是再婚。這個後人還流傳著一句老話,說蘇武的妻子是個寡婦,而不是生妻。

    蘇武生妻,不願做貞女,改嫁了。就當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女權主義者而言,她做的肯定是對的,但我們不能談論古人。當時,蘇武妻子的做法是輕視的,大多數人也看不起這樣的女人。無論是對是錯,都應該用當時的時間順序來看待。

    現在娶個老婆值得嗎,寧可娶個寡婦也不要娶個沒出息的老婆?我們先分析一下兩者的區別:

    妻子的誕生,也就是說,一個離婚的女人,現在已經離婚或者還沒有離婚,不要談論一個出軌的女人,不管婚姻出軌的原因有多大,都意味著背叛。離婚婦女的情況更為複雜。其中有些是男性家庭暴力造成的,有些是男性遺棄的,有些可能涉嫌為男性。當然也有一些。還有一些戀人不屑於直接欺騙。離婚的女人。

    綜上所述,現在有老婆的情況還比較複雜,寡婦的情況也比較簡單。在今天也是適用的,也就是說,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我們不知道她離婚的原因是什麼。如果這個女人是一個愛虛榮的人,那麼如果你嫁回家,安全係數不高,而寡婦的經歷相對簡單。在已婚婦女中,娶寡婦顯然更安全。

    總而言之,生妻是已婚婦女。他們離婚的原因多種多樣。至於選擇生妻或寡婦,其實最重要的是看對方的性格。有妻子不一定很複雜。總之,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

    以前對“寡婦”的理解也是剋夫的不祥之人,但更多的是“生妻”,娶“生妻”比娶“寡婦”嚴重得多。前者必須浸在豬籠裡,後者至多有一個“不忠”的門。因此,人們常說“願意娶寡婦而不是生妻”,這暗示了生活中的倫理問題。

    無論是“寡婦”還是“妻子”,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敏感的話題,涉及道德問題。以前娶“寡婦”和娶“妻子”的做法更為嚴厲,現在也一樣。娶“生妻”是違法行為,也是重婚,要受到法律制裁。俗話說“寧拆十廟不毀一姻”,這也是道德約束的結果。

    但寡婦的問題要輕鬆得多,主要是尊重婦女的權利。畢竟,這樣的結果不是“寡婦”想要的,除非情節不好,那是另一回事。而且,現在離婚相對自由,女性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因此,娶“寡婦”的做法只要雙方都同意,父母都同意,其他人什麼也不能說,是合理合法的。

    總的來說,“寧可娶寡婦也不娶自然妻子”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要求。

  • 11 # 神隱書殿

    如果問的是這句話,對於聰明人永遠不適用,對於愚昧且蠢的人永遠適用。

    寧做XX,不做XX,凡是這種絕對的句型,都是不客觀的,這種話只適用於表決心,而並不適用於做決定。

    但是很遺憾,生活中的確有很多人會以這種絕對的說辭當做聖旨一樣奉行,別人反駁他就會說這是老祖宗留下的經驗,對於這些人沒必要和他們爭論,就讓他們愚蠢地活著吧。

    如果真的覺得“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正確的,那我感覺這個人,基本既娶不到寡婦,也娶不到生妻。

    因為以一句話,一個歸類就把人定位了,而且還用這個定位決定自己的婚姻大事,怎麼想腦子也是不太好用的人,不是嗎?

    如果是問“生妻”這個詞,現在不用了,但是同樣意思的詞存在的。

    在古代,寡婦是說丈夫死了的女人,生妻是被丈夫休了的女人(丈夫沒死),後者其實用現在的話說算是離異的女人。

    以上。

  • 12 # 西土瓦大神先森

    現今已經不適用了,已經適用“寧娶生妻,不娶寡婦”。

    “生妻”在這裡就是指年輕並且改嫁的婦女。之後人們對被丈夫休了的婦人就稱為了“生妻”,

    就是丈夫還在,但是與老婆離婚了,在古代就是把老婆休了的意思。在現在我們的社會中,這種情況多了去了,不過現在我們的生活比起古代是開放了很多。

    那麼“生妻”在“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生妻”的地位是不如寡婦的。這是為什麼呢?

    古代的環境有關“生妻”的地位和古代的環境有關!

    因為古代和我們現代不同,現代是人人平等,或者現今一些地域,對已婚的女性也有所看法,但是還是可以正常生活的,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樣了。

    我們熟知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了,古代女性還有“三從四德”“七出”等約束著女性。古代人非常重視女人的三從四德,認為女人一旦嫁人就要從一而終,如果改嫁或者被夫家休棄,都會受人唾棄。

    因為古代女性名節詩很重要的。大多數女性在出嫁之後,主要的任務就是相夫教子。女人出嫁之後要孝順公婆,還要對丈夫的話言聽計從。

    “生妻”一詞在我們現代也就是離婚的意思了,男女雙方都可以提出離婚,但是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下,幾乎只能丈夫休妻子,為何要是休呢,意思就是被丈夫休棄,拋棄的意思。

    在這樣古代那樣的環境中,“生妻”這樣的女性比寡婦還讓人難以接受,讓人也說議論不休。所以就有了“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俗語。

    而“生妻”呢!是被夫家休掉的。被休了之後名聲非常不好,會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在那種環境中,古代的男子幾乎是都不願意娶“生妻”。

    “寡婦”這個詞很好理解,很多人都能夠從字面上理解其含義。就是一個已婚女子丈夫沒了之後,就會被稱之為“寡婦”。如今寡婦在民間有剋夫不祥之意。但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參看夫妻雙方的八字。那都是民間的說法,有句俗話叫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都是民間老人的一種說法,沒什麼不好的,不要迷信!

  • 13 # Z先生評說歷史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封建社會對於一部分女性的說法。

    用現在通俗的說法就是:如果結婚娶老婆,寧願娶死了老公的女人(寡婦),也不能娶離了婚的女人(生妻)。

    為什麼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有沒有道理?

    1.古代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微,一個女人成了寡婦,死了老公,這件事是誰也不願意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被迫成為沒了丈夫的女人。寡婦的個人行徑就不能武斷的說好與壞。頂多扣上剋夫的名頭。

    而被休的女人,在封建社會裡猶如瘟疫,讓人避之不及,她們要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古語講“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被休的女人,在古代連自己孃家門裡的人都極不待見,更不要說整體的社會了。

    2.古代封建社會等級分明,女子地位極低,被夫家休掉的生妻為整個社會所不容,更不要說再嫁了。

    古代要求女子“三從四德”,而且輕易不會休掉一個女人,因為被休也就意味這名女子的整個命運被宣佈了死刑。所以,被休的女人要麼是夫家的百般刁難,要麼是本身存在有極大的問題。

    如果從女人身上出問題而被休掉成了生妻,那這句話就有點道理。

    3.如今這句話還適用嗎?

    如今社會,人人平等,那麼“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實則沒有任何道理,過不下去了肯定是雙方的問題,女人不能揹負所有的責任,更不能堵死以後的人生。

    但如果說完全沒有道理,也不盡然,社會歧視仍然存在,對二婚的人任然存在偏見,所以這句話,極少數人仍然認為有道理!

  • 14 # 樾檬侃歷史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其實就是古人流傳下來的一句民間俗語,是古人對於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

    釋義

    其中的“寡婦”我們都知道,就是指丈夫去世的婦女。

    而後句中的“生妻”恐怕我們大多數人對此都很陌生。

    其實生妻的本義就是指年輕的妻子。

    這個詞最早出自《答蘇武書》,是投降匈奴的漢朝將軍李陵寫給蘇武的書信:

    “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

    後來,李善注引《漢書》:

    子卿婦年少,聞以更嫁。

    所以生妻又指丈夫還在而離婚的女子。

    所以,在古代基本上每一個地方都會有幾個寡婦。

    再加上以前“男尊女卑”的思想,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女人卻要從一而終。哪怕自己的丈夫過早去世了,還是要繼續在夫家不能改嫁。

    而這些守寡的女人在人品道德上是很受人尊敬的。

    特別到了宋代以後,人們對那些長年守寡的婦人還會給予表彰並樹立貞潔牌坊。

    因為在古代的封建思想裡所有女子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而兩人的離婚一般都是妻子犯了錯而被丈夫休掉的,兩人主動離婚的還是很少的。

    所以,在古代就算自己家裡面再窮,再吃不起飯,父母也都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娶“生妻”。

    畢竟,寡婦是丈夫去世的婦人,這樣的婦人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是丈夫突然去世的與她本人並沒有什麼關係。並且在古代這樣的婦人為了避免別人說閒話,一般都是謹言慎行。

    但生妻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犯了錯而被丈夫休了的女子,她們是做了出格的事情,這樣的女子是很難再嫁,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古代很多被丈夫休了的女子選擇遁入空門的原因。

    畢竟,兩人的離婚有著很多原因,並不完全是像古時被休的女子一樣是犯了嚴重的錯誤。

    不過,生妻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較之寡婦還是要複雜一些的。

    但還是希望眾人恩恩愛愛一生,就像牙齒和舌頭的關係一樣,雖然時有磕磕碰碰,但終生不離。

  • 15 #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為何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現今還適用嗎?我相信,一般人對“生妻”這個概念都比較陌生,知道的不是太多。

    這還得從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陳腐觀念說起。

    古時候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一生都被“三從四德”的枷鎖所桎梏,根本沒有獨立的人格尊嚴,在家從父命,出嫁從夫命,註定了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劇命運。

    那時,不像現在講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各自都有選擇幸福的權力。講究的是婦女從一而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除非被丈夫嫌棄,一紙休書解除婚姻。

    封建社會禮教森嚴,若是一個女人被丈夫休棄,那可是奇恥大辱,不僅自己抬不起頭來,還會連累孃家人也讓人看不起。

    被丈夫休棄,竟味著女人不幸的開始,社會輿論不會指責丈夫的不是,反而一邊倒地認為妻子不守婦道,德行不佳。

    為此,古人還歸納了“生妻”的七宗罪,又稱“婦人七去”:

    而寡婦呢?只是死去了丈夫,自身倒沒有什麼罪過,所以,這才有了“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說法兒。

    西漢開國名臣陳平,雖說是志高存遠,一表人才,卻因家境貧寒,遲遲沒有娶妻成家。

    後來,他娶了一位富家寡婦,而且是死了好幾任丈夫的寡婦,這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多大的非議。

    不過,“生妻”也並非就沒有人娶,北宋詩人陸游的妻子唐婉,被休後不久便嫁給了趙士程。

    隨著時代的變遷,“生妻”這個帶有汙名化的詞語,早已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離異的女性自然也不會受到社會的岐視。

    許許多多從痛苦婚姻中解脫出來的婦女,再披嫁衣,重新又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愛,生活的幸福甜蜜。

    影視演員呂麗萍第一任丈夫是張豐毅,1991年在兒子兩歲時,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直到後來遇到了孫海英,感情生活才算真正是擁有了歸宿,2002年二人在瀋陽喜結連理。

    如今,呂麗萍與孫海英已經幸福地度過了18年的婚姻生活。當談及兩人婚後生活有何變化時,呂麗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我們對生活和事業都無話不說,在事業上談得更多,很容易溝通,也很投緣,這是很不容易的。”

    由此可見,“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老話,對於當今社會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已成為不合時宜的老黃曆了。

    當然,我們提倡每個人都能找到幸福的婚姻,然而因為種種原因,婚姻陷入痛苦之中的也不乏其人。因此,我覺的解體重組不失為涅槃重生的理智選擇。

  • 16 # 黑龍江陳山律師所

    好像是寡婦是丈夫正常死亡的,就是說她婚姻的失敗跟這個婦女的人品和性格沒關係。而生妻是指丈夫休妻,換句話說就是離婚的。這種人的脾氣和性格有很大的問題

  • 17 # Y娛聞線上

    ,因為我們這一生會遇見很多人,有的人註定會擦肩而過,有的人則會在我們生命中停留駐足,這些留下來的人只會有一個人成為我們的伴侶,而其他的人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會成為我們的同事或是朋友或是親人,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在這剩下的一部分人之間沒有我們喜歡的型別,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一旦在婚姻中感覺不到幸福,就會去婚外彌補自己缺失的東西,出軌和離婚就是這樣造成的。

  • 18 # 木魚石108

    寡婦是喪夫,生妻是被休之女,就是現在離婚的女人。過去講的是從一而終,不範七出之條是不休妻的,被休的女人口碑很差,沒人願意娶回來,寧願娶寡婦。現在當然不存在這樣的說法了。

  • 19 # 動漫頭像A

    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時間的變化,有的俗語老話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也是正常現象,社會在進步,一切都在變化。時間不會浪費在誰身上。鄉下有一句老話: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20 # 與君同舟渡抵岸各自歸

    古時候指前老公還在世的,被趕出家門(類似離婚)的女人,叫生妻。如今,娶上有多個前任啪過的女子,跟娶“生妻”一個情況,所以,不娶生妻,那是迷信說法,不用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見鍾情會成為戀愛的關鍵因素嗎,沒有心動的人會談戀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