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頭人zxs
-
2 # 多斌修車
從現實現象來看汽車,製造了擁堵,要比摩托車電動車製造擁堵嚴重許多。在每個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在一些主要路段一擁堵就是半個小時左右,有些城市直接是一兩個小時,開上小車出外簡直是難熬透頂。比較方便快捷,還是電動車、自行車,行人都比較快一些,所以在大城市買車開車,是一個非常頭疼的事情。有些城市還規定雙號日出行規定,車搖號這都是有效的限制汽車擁有量的增加。但實際行動中,卻是反而激發了人們更加積極購買小汽車。
摩托車在以前純粹是加油的車輛,稱為摩托車。現在又增加了新的品種型別,就是電動動力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把一種環保高效便捷,價格低廉的電動車更名為機動車,讓一些老百姓也存在一些詬病,對制定者產生一些抱怨,理由是不能更好的切合老百姓出行安需求的深入點結合,只是片面的對電動車的管理上牌、甚至是買保險,扣分罰款這一系列的花費增加。汽車在城市和高速路收費站甚至是路口,存在擁堵被認可出行工具都嚴重的多,這是現實問題。
-
3 # 老張說電
本人住在小縣城,對大城市的交通狀況不太明瞭,就以我們這小縣城來說一下。
一、現在的汽車佔用了太多的路面資源,整個路面的2/3甚至4/5都是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還有一半的路面被停車位佔據。
特別在一些小區、超市、醫院的門口,很多私家車隨意亂停,嚴重佔用非機動車道。
把一些本想遵守交通規則的非機動車主,也給逼到了機動車道上。
對於這點,我認為政府應該對公共場所以及小區的停車位加以規定,達不到足夠的停車位不允許營業或者銷售。不能說開發商多掙了錢,麻煩卻讓廣大行人來揹負。
二、個別非機動車主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隨意掉頭、無故駛上機動車道,對於這種行為應該加以嚴查。但是在我們這裡交警只有在進行集中治理的時候才會進行管理,平時即便看到這些行為也是視而不見。而且大部分的非機動車主是遵守交通規則的,即便非機動車道一般路面都不夠平整,個別井蓋甚至張著嘴。
三、將摩托車請回機動車道或者單獨設計摩托車道。現在的摩托車很尷尬,明明是機動車,有的地方卻不讓上機動車道。在非機動車道和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搶資源,不但跑不起來,而且容易造成危險。
四、嚴查汽車亂佔非機動車道,在非機動車道逆行的行為。本來就不寬的非機動車道,進來一輛汽車,基本就把所有的非機動車給逼到機動車道上了。
其實現在的交通狀況不是能靠限這個限那個來解決的,最根本的還是在人的交通安全意識教育上。只是有些職能部門不願意做這種需要長久才能出成績的事罷了。
對於現在的交通擁堵如何解決,你有什麼意見和看法呢?
-
4 # 好孩紙尼可樂斯
當初停止摩托車上路的原因並非是造成擁堵。
我們國家,八十年代的時候,人民過馬路重來不看紅綠燈,大街小巷人滿為患,大家基本都是步行上路,當然自行車也是佔主要出現工具。九十年代,摩托車開始多了起來,汽車闖紅燈也是時有發生,而摩托車重來不看紅綠燈,只要有縫隙,就會向上穿,到了二十一世紀處,摩托車達到了頂峰,大部分摩托車都不會按照交通規則走,汽車也多了起來,汽車行駛基本開始按交通規則走了,行人與自行車絕大部分都會遵守交通規則,而摩托車由於行駛方便迅速,有很多騎手,都會見縫插針,闖紅燈等情況時有發生,由於汽車數量暴增,造成交通事故頻發,有磚家!就提出來摩托車造成道路擁堵,如果禁止摩托車出行,交通將流暢很多,於是形成了一個怪現象,就是騎手無法上路了。
其實國外早就對摩托車在城市中的作用有過詳盡的調查,如果城市中摩托車多了,就會減輕城市擁堵現象,而不是我們的磚家!的看法,因為這些磚家根本沒做過調查,所有的一切都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其實按現在的出現交通情況,絕大部分人對交通規則都已經認可了,闖紅燈,不規範騎行越來越少了,所以,過去經常出現的交通事故,現在不一定就會多。
最初禁摩上路並非因為交通擁堵,而是不規範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頻發,才禁止的摩托車。
-
5 # 歷史深度揭祕
既然汽車擁堵,為什麼不限止汽車發展,而偏偏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一的電動車,無奈之極。常見的現象是機動車道被堵後,小汽車就會開上非機動車道,然後非機動車道也堵了,電動車一部分就會開上人行道,還有一部分開上機動車道,在機動車之間穿梭。汽車很多上班的都是一個人一輛車。同樣的佔道面積摩托車可以三輛。載人汽車最多5個人。摩托可以6個人。誰影響了通行和佔道一目瞭然。
擁堵甩鍋電動車是個錯誤。限重,限速,限載,戴頭盔等等千方百計整治電動車到頭來還是擁堵。因沒找到病根。城市道路成了仃車場,汽車亂仃亂放是根源。那一個擁堵點是電動車造成的,基本上沒有。看看擁堵的地方沒有一個少了汽車。
每天看看道路,就會明白為什麼,特別是在地級市,人行道密密麻麻,機動車道較空曠,空載率高,非機動道有電動車,三輪車,自行車,還有行人和機動車停車位。效率,環保問題就不用說了。道路規劃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行路權有待公平。沒有電動車自行車駕駛人會願意進入危險的機動車道,可道路行駛權分配的合理嗎?專家深入百姓生活先體驗體驗再拿出方案才會利國利民。
強制實行的帶薪休假很多地方不執行,其實這些是真正能夠錯峰出行,不讓景區或者爆滿或者空空如也,無論這些情況都不是好的體驗,尤其是爆滿的時候,擁擠到上廁所都辦不到,這些年越是長假越是不遠行到著名景點,體驗差是主要原因。
-
6 # 弓長弓3
疫情那月堵了嗎?可心裡堵,不能再那樣了。所以車還得開,錢要掙,日子才能舒坦。不能簡單說誰車好誰車壞,大家都要生活。
大禹治水在疏通,道路擁堵在治理。路寬在一定時期內肯定解決不了,且不可能無限加寬道路。除了立體交通增加車容量,根本在管理。
限號限行。現行限號有點簡單了,要知道大中華人口泱泱,車有量大的很,等到了戶均2輛、3輛,就是單雙號交替上路,那路也容不下。關鍵是效率,車是有目的地的,這花時間越短越好。關鍵來了一一應鼓勵快捷出行!
1,一天車一天其它交通工具。讓出一半給予他人方便,又加強了其它交通出行。這跟單雙號類似。
2,不開汽車可騎摩托。摩托不受單雙限制,天天可上路。建議規劃專線,現有1股機動車道能改2股摩托車道,有可操作空間。
3,鼓勵發展小型化交通工具。現有汽車效率太低,一輛5~7座甚至以上車,就一司機!太浪費,還大大佔有交通空間。單雙號制只會增加車的保有量,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擁堵。道路資源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利用小型交通工具+多種交通方式,才能改善交通擁堵。
4,交通法規要再加強,去除所有模糊的、可商議的、可有空鑽的條款,劃定責任明瞭,違法必擔責任且違法必全責!重典警示人!人是重點,思想上必須給予重視,不能自以為弱者而任意觸犯法律!
5,行駛中的車輛要嚴控,超速、別車、不打燈變道、隨意變道、路口實線變道、隨意調頭等等行為,要重懲!就是這些行為亂了交通,增加了事故發生。重懲罰讓其不敢觸犯!
擁堵可能汽車摩托車都能造成,管理不善人亂行於市也能造成擁堵。科學管理城市交通是一門大學問,現代化的發展人人追求。願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加速實現現代化城市,美好生活不添堵。
-
7 # 老馬還是個小朋友
可能的原因
也許是人性的貪婪和虛榮,還有那些所謂磚家叫獸們的助推,別有用心的混淆視聽引起的吧。
講故事想講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從前有一個獨木橋,最開始淳樸善良的人們互相謙讓,有序通行,過得倒也愜意。不久來了一個老爺,他不願走路,於是想讓人抬著轎子過。後來這樣的老爺一下子多了起來,過橋開始擁堵起來。村裡的大官心想:這些坐轎子的老爺們可不敢得罪。於是頒佈了一個公告,行人要禮讓轎子。意思就是說擁堵是你們這些賤民引起的,沒事少出去溜達,影響大人物們出行。然而,不管是借錢還是租用,坐轎子的人越來越多了,過橋也越來越堵了。師爺對村官說:行人過橋可以按自家門牌單雙號過,這樣也會減少行人佔用資源。可是,轎子的數量依然在增加,過橋也越來越擁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橋就是那麼一座獨木橋,它的容納量是有限的,村子發展了人數增多了,必然過橋會越來越擁堵,資源緊張才是本質問題,要麼增橋,要麼減人。限制佔用少量資源的過橋方式,放任佔用較多資源的過橋方式,能解決問題才怪。
回到當下回到現實,思緒萬千,相信大家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最後,想說一句,摩托車就這麼招人煩,這麼好欺負嗎?
相信終歸還是人為吧,就像刀,即能殺人也能救人。
-
8 # 小龍哥哥說車
這個問題以前媒體上爭論過,從我個人的經歷和觀察看,汽車大規模普及之後才出現了城市的擁堵,而摩托車流行的年代是沒有的。
所以說,摩托車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城市擁堵,而不是增加。
眾所周知,摩托車體積小、機動能力強,比起汽車來說要省油,比起電動車續航能力又強、比起自行車又省力,如果要做實用性排名的話,摩托車這個交通工具小編會給它排在第一名,也許很多人會說:摩托車也是最危險的!但你要明白危險的不是摩托車這個交通工具,是駕駛摩托車的人,槍支彈藥更危險我也沒見到美利堅合眾國屍橫遍野變為鬼城!
看新聞國外城市內摩托車,來往穿梭,交通井然有序,沒有警察執勤,看不到警察道路中孤摩托車,回過頭看國內,滿大街都有交警孤摩托車電動車,是摩托車肇事逃逸?還是電動車闖下大禍?規範管理,安全駕駛遵守交通規章,違章處罰警告,對違規違章不聽勸達二次以上直接扣車完事,對摩托車,電動車,老年代步車建檔編號,合理合法管理,才是道路安全的根本途徑。
所以,儘快地減少交通擁堵同樣可以給環境保護帶來益處。但是無論這種模式的轉換有多麼緊迫和重要,交通安全問題不能忽略。所有的道路使用者都進行適當的摩托車駕駛和安全行為培訓,可以有效地減少危險的發生。對於道路上更多的摩托車的出現,汽車駕駛者需要改變觀念,適應這種道路情況的變化,提高注意力,意識到摩托車的存在。這能增進各種交通工具的之間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
9 # 騎士分享
所以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即便道路上只剩下汽車,路況依然會極其擁堵,當然只有摩托車路況也不可能絕對通暢,在汽車還沒有大量湧入市場之前,路況擁堵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的,所以造成路況擁堵的真正核心並不是機動車,而是道路的參與者並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
而排除這一先決條件就和車輛的保有量和車型結構有直接關係,按照車輛的設計標準來說,汽車的載客能力會明顯強於摩托車,但事實上馬路上行駛的汽車,都是在跑空車,也就是說同等條件下汽車所佔有的公共資源比摩托車大,它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優勢,本應該五個人一輛車出行的目的,變成了五輛車同時出行,這樣的現實表現對交通所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再加之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庭必備品,一個家庭有多輛汽車,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如此大的保有量,以目前的道路通行能力來說就會很有壓力。所以路況擁堵將是未來一段時間記憶體在的一種常態化現象。在這種現象下怪汽車或者摩托車都是不理智,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均衡點才能解決這種現象,如果一味的針對某種機動車,其實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
10 # 皇農開心果
肯定是汽油製造了城市擁堵。
禁摩的原因有
噪音,駕使安全,亂行駛。
解決方案
改電摩,規定專用車道,增加排量噪音尾氣頭盔安全要求,嚴管重罰,禁止市區載客。
-
11 # 陽光小屋3435
很高興回答此問題!首先要說的是,不是汽車也不是電車製造了擁堵,更不是摩托和其他交通工具製造了擁堵,製造擁堵.恰恰是人的頑固思想和陳舊的觀念以及落後的腳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又人的思想所主宰!如果每個人都有意識的去解放思想,規避風險,躲避擁堵,交通還會擁堵嗎??因此一切都歸咎於人的思想在作弊!人的思想太自私!人的私心和慾望太強烈,失去了原有的善良和公心(也就是說:公道二字)人的思想一旦失去了公道,邪惡便會因地而起,一發不可收拾!這才是真正擁堵的原因和所在!當然要想真正的徹底的根除道路擁堵的現象,也有很多種……第一,超越式發展經濟,跨越式發展高橋和高路甚至是空路,是的,這只是在經濟條件看好的情況下.科技水平還得跟得上……!再就是.一鍵復原!也可稱之為間接的復古,意思是:禁止一切機動車上路行駛(政府,國企.私營和個人的任何交通工具,同時撤銷任何形式的交通管制和交警編制)《國防軍隊除外,因為: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國防作為支撐,就談不上和平發展》所以:綜上所述,建議國家,一定要以教育為主,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放開思路!破舊立新!讓全民都在一個.以全軍事化的執行中,一聲令下,萬物齊容而樂此不疲,勇往直前!讓啟新的中國威武天下,霸氣凌空……
-
12 # 夏雲堂
不管什麼車擁堵都是正常現象,因為如果城市裡只有三三兩兩地車,這還叫城市嗎?只有春節期間特殊時期才有馬路上三三兩兩的車,難道你願意過那種生活嗎?我是不願意
-
13 # 淘淘爺爺
因為汽車產業給國家帶來不少的收入,你看菸草,一個勁的讓戒菸,為什麼國家不禁售煙?因為煙稅太大了,一個道理,你一個破摩托車電動車怎麼能和汽車比對國家的貢獻!所以還是在大力推薦汽車發展!就是這個道理!不過不直說罷了!
-
14 # 使用者2407260381732
按百萬人流量來算,電動車和摩托車交通事故未畢比汽車多,更不用說佔公路情況了,但有專家要求禁電和摩。就是因為有幾個專家用這兩樣東西呢?窮人就該為富人讓路,這就是現狀。
-
15 # 迷路的頑童
在中國不適合發展私人交通
國家應大力建公共交通,跨省有高鐵飛機 省市內公交地鐵高鐵大巴 短途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就行
中國不比國外,人口太多了,如果家家戶戶有私家車,會堵到寸步難行 而且大多私家車動力是油 按中中國人口 汙染會很嚴重。
-
16 # 手機使用者60051949200
城市要禁止私家車,只能有公交地鐵,在城外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駁!汽車製造了擁堵,汙染了空氣,人類的殺手!所以要減少汽車的擁有量,直至取消汽車這一交通工具!
摩托車車速太快容易出車禍,屋汽汙染,也要控制摩托車擁有量!
-
17 # 喬妙菡
如果將摩托車作為短途交通工具(200公里以內),設立摩托車專用車道,再將家用轎車減少40%,就會徹底解決全國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
-
18 # 興來婚慶
你們說的怪好,不讓機動車再城市裡行駛,那禁止電動車通行的專家們怎麼領工資呀,只要是專家不研究出一點東西,吃誰的喝誰的,禁電動車是對的,禁止燒秸稈是對的,禁止養雞養豬也對的,都是保護環境嗎
-
19 # 愛的路上都是歡笑
道路擁堵不是什麼車多的事,關鍵是人多路少不遵守交規!山區的路那麼窄也沒堵過,學校車少也會擁堵,關鍵看人的密度,其次看交通工具,人多即使堵了也好疏散,車子堵了只要都遵守交規疏散也不難就怕開車的不聽指揮,越亂越堵,越堵越亂!
-
20 # 地球是全人類的
我認為,不能簡單的說是單純的哪一個造成了擁堵,都有各自的問題。但,事在人為,加強管理(包括車和人)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回覆列表
上來我插主題,為什麼大寬的泊油路會堵車?如今凡是大中城市在早、中、晚車流高峰期出現這種惡性堵車堵路的現象,其現象亦是體現它的事情含著兩方面意義,正面的是民眾的手裡有錢了!國家在工作與休息的按排上有充足的愉樂時光,週末與節假日,加長了出遊時間。體現出了國家逐步於國際制度的接軌,由原始的每週48小時消減到40H /周,剩餘的時間就會人們自行按排愉樂時間,出遊,訪友,逛超市,在逐步有了家庭存款的基礎上,購買輛自家車消遣一下;雖後就會其後在政府的政策推導下,市民的購買力被鼓動起來了,汽車的消量成幾何狀飛昇,它的結果必然會導致城市道路承載力的加重,已經到了不堪重負的地步。
來探討城市為何堵車?這裡面的擁堵是由當時的現場車流量來決定的還有其他的外部因素促成的。其中人的因素為最重要!
這就表現出來了矛盾兩面性,政策促使人們消費,而其後會隱藏著多個不力因素;所以為什麼城市逐年都在修繕,改造城市社群道路,一直跟不上各種汽車消費的發展步伐?如果有長遠城市規劃的設計目標,唯一的實施方法既是分流城市中心地區的聚居居民由其是東部沿海各省份;那麼這一觀念又與城市化“背道兒馳”了,那麼又是由汽車造成的道路擁堵還是自行車電動車致的擁堵?這種問題不能單一來論證是那一車型造成的擁堵,這個問題要追究就是道路已經與飛速發展的社會購買力的矛盾,所以才會是它的證結所在!其要解決的問題亦是要多方面的城市管理系統!它的問題又是帶特殊性又是普遍性。如果在三線城市或者是四,五線城市則是不存在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在看待問題時,要持辯證的觀點分析看待,處理問題,才不會導致處理問題方向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