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41 # 小白家的土豆

    唉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婆媳""關係好像與“家庭”這個詞從來都是那麼如影相隨!

    作為一個90後的已婚女士,或許沒有那麼多的閱歷來回答這個問題,本想瞟一眼劃過,看下一問題,但手指點的那一刻,或許是想到了你提這個問題背後的手足無措,終究是點開寫下了這段話!

    尚未成年的時候我們只沉浸在學習的海洋中,整日為了學習忙的不可開交,尚未來得及去感受大人的世界,更何況是自古以來的難題“婆媳關係”呢。

    即便已為人妻面對婆婆,雖然沒有那麼多的劍拔弩張,終究會因為生活中的些許瑣事,偶爾露出一些壞情緒。但也緊緊是偶爾,我想婆媳關係之所以難處只是作為當事人的倆個人都太過於愛自己,但凡試著留意身邊的人也會盡力壓制自己那些壞情緒,即便不能保證壞情緒消失,起碼為了我們在乎的人,會讓壞情緒持續的時間短些。

    我想我是在你身上看到了我兒子的將來,假如他娶妻了,我作為婆婆又會怎麼處理和他媳婦之間的關係呢?

    面對兩個世界上最愛的女人,我想你是希望看到家庭和睦出現在你的面前。不管是出於什麼,總不會喜歡我們的生活充滿敵對,緊張,還有無休止的指桑罵槐。

    所以,如果想盡辦法不能讓別人改變,不如放開手腳讓自己變得更孝順!孝順好你的母親,加倍的孝順好你的奶奶,不是因為奶奶愛媽媽親,而讓你多孝順,只因為奶奶年紀大了,既然使勁渾身解數不能讓媽媽善待奶奶,或者是奶奶寬容媽媽,那為什麼非要執著於二人的關係如何呢?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用自己最大的愛,包容媽媽的不孝順,理解奶奶的不慈愛,只要牢牢記住他們都是深愛你的人,然後把自己的愛加倍加倍的給她們,至於他們二人的不理解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的年紀不會不如我們懂得少,無非是不想因為別人將就自己而已,那你又何必強求!

    家庭和睦是我們每個人嚮往的,如果別人不能給予,那我們自己創造,孝順的路上不用旁人陪伴,只求自己心安便好!

    不用糾結,放寬心,在餘下的生活裡,把自己身為兒子和孫子的角色盡力做好就行!

  • 42 # 悠媽顏知

    1.不和原因:

    你應該說出來,媽媽和奶奶為什麼關係不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

    如果那些年奶奶對媽媽不好,那麼那些傷害是對媽媽造成的,她原不原諒奶奶那是媽媽的自由,與你無關。你是奶奶的孫女,奶奶愛你,但是她不一定愛兒媳婦。你想孝順奶奶無可厚非,用你能力盡可以去孝順,你媽媽都沒攔你去孝順奶奶,由此可見你媽媽也是個明事理的人。但是你不要強迫媽媽。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過的事兒負責,並承擔後果。

    郭德綱曾說過一句:那些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你。

    2.我媽媽的例子:

    我媽媽和我奶奶關係不好,因為我奶奶和姑姑總挑著讓我爸和我媽打架,讓他們離婚。所以在我心裡,我奶奶和我姑就是我的敵人。所以我們跟我姑不親,跟我奶奶也不親。好幾年沒有見過她,即便我每年回去看我媽卻從來不去看我奶奶,儘管我媽從來不在我面前說我奶奶如何,她說:“大人的事兒與你們小孩無關,那是你親奶奶呢,你願意怎麼對她好是你的事兒,我不管。但是你們也別勸我去孝順她,我恨她一輩子。”

    我媽那麼溫柔善良的一個女人,可見我奶奶傷她有多深。

    後來我奶奶去世,我爸爸給我打電話問我是否回去,我說:“不回,那是你的媽媽,不是我的奶奶。”我爸清楚我奶奶為人,自始至終沒指責過我媽或者我,那些年我奶奶為難我媽的場面我雖然小但是已經大概都記得了。

    3.最愛我的是媽媽

    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就是我媽,我容不得她受一點委屈,別說是我奶奶,就是我爸要是傷害我媽,我都不會原諒他。

  • 43 # 左顏時光

    婆婆和兒媳的關係就是:種的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我訂婚時,說好的8萬元彩禮錢,婆婆也同意。訂婚當天卻給我一張空存摺。我不敢張揚,怕丟我爸媽的面子。之後去找婆婆算賬,人家說訂婚都過去了,現在找算賬,晚了。我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結婚當天,改口費的紅包挑的特別大,還和親朋張揚要拿我當親閨女對待。晚上我拆開紅包看,就500元和一堆紙。沒見過這麼有心計的婆婆。

    懷孕頭三月,婆婆說一定是男孩,對我獻殷勤,各種補品哄我吃。五個月,我查出是女孩之後,立馬翻臉,從那之後沒見過葷腥。最後,生下來的確是女兒。在醫院住院七天,到處打電話說在在醫院照顧我了,真實情況是,孩子哭了她嫌吵腦子疼,要出去清淨一下。我餓了,她出去買飯一去就是三個多小時,最後就買點麵條。夜裡,肚子疼的厲害,讓她起來衝奶粉,裝睡著,怎麼喊都喊不醒。

    有一年春節,婆婆讓我們把房子騰出來給她二兒子結婚。說房子只是讓我們暫時住的,都結婚幾年了該還給她了。不蒸饅頭爭口氣,我當天就把孩子帶回孃家了,春節過後,自己,首付買房,自己裝修。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中間還有很多挑撥離間的事。今年,婆婆重病住院,我打心裡十分不願意去照顧她。就去看了一次,這次,就是我們婆媳見的最後一面。婆婆去世時,我也沒掉一滴眼淚。

    這是我和婆婆的事,但我姐姐和她婆婆就不一樣。姐夫是獨生子,家裡條件好。姐姐結婚時,婆家給足了面子,見面禮一萬一,彩禮,10萬,一輛車,一套房。在十年前是多少人羨慕的。姐姐在所有親朋好友的祝福中出嫁了,當天,婆婆給她封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大紅包。

    姐姐特別感恩她婆婆的付出,所以,結婚後,對婆婆比對我媽還好。婆媳兩個人相處的像親母女一樣。十幾年了,沒吵過架,沒紅過臉。羨煞旁人。

    所以,我感覺,婆媳之間就是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您的奶奶和媽媽之所以不不和睦,也許就是年輕時積怨太多,想一下子改善很難。其實,我也挺後悔當初婆婆在醫院時沒多看兩眼。不知道為什麼,如果問我現在的做法,我想我會照顧婆婆,可能是因為女人年紀大了,心就軟了,一些恩怨就放下了。

    其實,當婆婆老了,作為兒媳婦自然也就放下恩怨去照顧了,不為別的,就為給孩子做榜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婆媳,都是女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

  • 44 # 德衡律師馬鳳

    你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行。不願意孝順,怎麼勸都沒有用,反而你母親會認為你對她不好,不要徒添煩惱了,你做好自己的,你孝順你的奶奶,她自然會感受到,也會欣慰。

  • 45 # 鄉村萍姐兒

    大家好這個問題在我家還沒有遇見過,所以很難答覆,我父母都是老實人,一輩子靠種地養我們兄妹三,記得以前奶奶總是無理取鬧,說我媽長的好看,人總是鑽牛角尖,奶奶有五個孩子,到老了,輪流吃飯時,我媽總是提前什麼都給奶奶買好,一天跑好幾次去看奶奶,那時的媽媽很憔悴,總說自己有苦說不出,現在奶奶去世了,媽媽身體精神狀態也慢慢好多了

  • 46 # 使用者清傑

    房簷滴水,點點罩。家風代代傳。人都有老的時候。你們下一代要好好傳承。到她老時。她就知道了。現在你可以把她老了的前景給她。說道說道。認她明白。你奶奶的今天就是她的明天!

  • 47 # 月亮小姐聊人生

    我特別能理解你,因為我曾經跟你同樣的困惑。

    在我小的時候,我也曾經多次質疑過我媽,問她為何不能大度點,問她為何非要一輩子都要記得我奶奶對她的不好,為何甚至前幾年奶奶去世後我媽依然不能釋懷。

    現在我想明白了。

    那就是,婆媳矛盾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有切身的體會。

    你奶奶雖然已經89歲了,但是勸你媽對奶奶孝順點,可能她根本做不到。

    原因:

    1、婆媳關係自古以來,都是矛盾重重,絕大多數婆媳都是不和睦的,婆媳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做不到互相體諒,不會像女兒和親媽那樣,無論吵架吵多凶都可以一笑泯恩仇,婆媳之間對方的好很難記得,但是對方的不好卻永遠難以忘記;

    2、你不要再勸你媽了,有句話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也可能你奶奶年輕的時候做過一些讓你媽傷心頭頂的事情,他們之間的矛盾可能是日積月累導致的,可能為人處事的道理你媽都明白,但是就是做不到對你奶奶好,她沒有辦法原諒和體諒她,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你不要再勸你媽了,你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好了,最好不要讓你媽跟你奶奶住在一起,這樣能避免一些矛盾,每個人自己問心無愧就夠了。

  • 48 # 遠芳詩路

    從提出問題可以看出,你是個很孝順的孩子,很珍惜自己的家庭,很重視家庭關係。

    但是如果要解決自己以外的“某兩個人”關係不好,這恐怕很難。

    如果兩個人關係不好,一般是因為某些心結沒有開啟。而這些心結,必須有他們自己去開啟。能拯救這段關係的只有她們自己,任何人的插手,都不會有讓人滿意的結果。

    另外,你全自己媽媽孝順的心是好的,希望家庭和睦,不希望年邁的奶奶受苦。但單方面要求一個人讓步,也難怪她會不聽,因為你沒有去解開她的心結,沒有去理解她內心的感受。簡單地說,就是“站著這說話不腰疼”。她內心的痛苦,你根本就不理解,她怎麼可能聽你的呢?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家庭關係不和諧應該是積壓了許多年了。想要解決,要破開這層冰,同樣需要許多時間。

    如果你真的有心,就找個機會好好聽聽媽媽的故事吧。哪怕你不能理解她的痛苦,不能認同她的做法,也讓她有個機會傾訴吧。說不定傾訴過之後,她就能解開這個新接了。

  • 49 # 非讓情感調頻

    你媽媽和你奶奶的問題,你不是不是你媽媽,你絕對不能感同身受。

    樹葉不是一天黃的,人心不是一天涼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你得多大的面子,能把你媽心裡的怨氣化解掉。

    我就不信,你奶奶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就沒有一星半點過錯或者假如她沒有傷害到你媽媽,你媽就真的是不孝順之人。對你奶奶那樣。

    凡是有因必有果,若問前事因,當下受者是;若問未來果,現在作者是。

    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不是偶然,都是“自作自受”,有因有果。一個巴掌拍不響。婆媳二人都多多少少有問題,才能有矛盾。

    我有個群友,現在跟她婆婆關係極其不好,因為什麼呢?

    當年她生了個女兒,婆婆讓她老公揹著她去扔,還好,她發現的及時。可是這次,她丈夫和婆婆徹底傷了她的心,為了孩子有個表面溫暖的家,她沒有離開,但是那以後很多年,雖然婆婆和丈夫都對女兒很好,你讓她不介懷,那也根本不可能。

    如果不是無意中撞破這件事,孩子早就被抱走了。

    我不知道你媽媽為何對你奶奶一直不能釋懷,多半也是有她自己的原因。

    儘量去理解她,她不和你奶奶和解,你可以在中間當和事佬。

    你奶奶89了,即使現在你媽媽不能釋懷,待奶奶百年,也是要放下的。

    一個不原諒的人,自己心裡也不會好受,你又能懂你媽媽多少呢?

    原諒別人才是同自己和解。

    你不能用詆譭的方式教育你媽媽啊,你要梳理她的情緒,理解她,繼而讓她放下怨恨和耿耿於懷,這樣她才會真快樂。

  • 50 # 願有良人懂你悲歡

    這個事情我是有親身體會的,我媽媽和奶奶都沒什麼文化,媽媽剛跟爸爸結婚的時侯,家裡很窮,爸爸家兄弟姐妹多,老爸為大,媽媽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用她的話說就是幹活的時侯有你,吃飯的時侯輪到她跟前就沒有了;特別是一個嫁出去的姑姑,回一次孃家,奶奶就要跟媽媽吵架。她說有一次她把小麥挑去加工廠壓成麵條,滿滿一挑,家裡兩個叔叔都沒有一個去幫忙,回來後下了一鍋麵條,都拿碗來裝,到她就剩湯了,後來日子沒法過了,媽媽就喊爸爸要求分家,不分家就不過了;在媽媽的強烈要求下,終於分家了,分家的時侯什麼都沒有,碗只分了兩個,盤子一個,連個切菜的案板都沒有,後面還是村裡人看不過去,給爸媽送來一個小桌子救急。分家之後,我出生了,大概一歲的時侯,乾旱,沒有米吃,爸媽就去地裡弄玉米打成糊糊,可是我太小了,怎麼喂都不吃,爸爸就去奶奶家借穀子,他們家是有的,但就是死活不借,怕還不起,後來爸爸還是到他伯伯家借了30斤穀子,打成米也沒多少,那就是我的口糧,媽媽每天煮成米糊給我吃。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奶奶自己一個人住,逢年過節,我就跟媽媽說把奶奶接我們家一起,她一下就爆發了,只要一提前往年的事,她情緒就特別激動,所以我們也就不在強求,順其自然吧。

  • 51 # 真是格格

    婆媳關係歷來是家庭大戰的焦點,你勸你媽對你奶奶好點兒沒有錯。

    你家婆媳大戰不知道因為什麼引起來的,不過你跟你媽說,老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可怎麼好。不如忍忍吧。

    老人都89歲了,還能活多長時間,你媽這樣對待老人,夾在中間的爸爸是最難受的。

    所以,跟你媽說為了你爸也要學會忍一忍,心煩了就外面走一走,眼不見心不煩,都在一個屋簷下,有什麼好吵的。

    跟你媽說為了自己的身體也沒必要同老人吵架啊,氣出病了自己難受。

    或者讓你媽儘量不要接觸你奶奶就好些。

  • 52 # 梅子65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不好只需一方不好,好卻需兩方都好。婆媳關係在中國千百年來,不好是常態,好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你母親和奶奶關係不好你也別見怪,她們是被丈夫與兒子的婚事捆綁的兩個陌生人,而又要長期發生經濟和感情關係,能不發生矛盾嗎?而又沒有血緣關係,沒有生養感情,沒有情投意合,沒有子女牽絆,這樣當矛盾產生時少有緩和的因素,勢必婆媳關係是不容樂觀。你好心,自己對奶奶好就好了,你奶奶會更高興的。不要一味去勸你媽媽,如果你奶奶以前對你媽媽不好,那不是讓你媽媽委曲嗎。誰都要對自己的過往負責。

  • 53 # 三月暖陽

    婆媳關係從來都是家庭情感中最大的問題,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你勸說的方式方法和角色都不對。

    首先,你做為你媽的兒子,你奶奶的孫子,兩邊都是至親,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批評誰都是不對的。

    跟親人之間,少講道理,多講感情,不管誰對誰錯,作為兒子,作為孫子,你兩邊都要哄,既要讓媽消氣,也要讓奶奶不氣傷身體。

    其次,你媽和你奶奶之間的矛盾,最大問題不在他們本身,而是在你爸的身上。

    所有的婆媳矛盾,基本上都是因為男人的不作為,就是你爸。

    大多數男人還振振有詞的說兩邊都不好說,既然兩邊都不好說,那就兩邊都不指責就好了,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該睜隻眼閉隻眼的就要睜隻眼閉隻眼。

    家庭是講感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而且婆媳矛盾本來就是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講贏了任何一方都傷感情。

    第三,作為你來說,兩邊都要哄,但兩邊也都要適當的批評一點。

    這個批評的度不可太過,主要是讓她們清楚,她們再鬧矛盾,再吵下去,最後傷害的就是你和你爸,你跟你爸對於你媽跟你奶奶都是兒子,哪有做母親不愛兒子的道理,所以以後就會有意的剋制一二。

    第四,平常生活中,儘量給她們婆媳之間製造一些溫暖的關懷,比如說買給你奶奶的衣服你可以說是你媽媽買的,或者是你媽讓你買的,燒鍋你媽媽愛吃的菜,你可以說是奶奶告訴你你愛吃,所以她教你做的。

    生活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恩怨情仇,而是平平淡淡的柴米油鹽,在平凡的生活中,給彼此更多和解的機會,時間久了,你媽和你奶奶之間的矛盾也就放下了。

  • 54 # 瓶嘗心

    你媽媽和奶奶為什麼關係不好你搞清楚了嗎?別人雲亦云偏聽偏信,你和你的媽媽和奶奶都深入生活過嗎?瞭解她們的脾氣性格價值觀嗎?別動不動對媽媽道德綁架,奶奶老就應該被孝順嗎?古話說父慈子孝,老人對孩子慈愛,孩子就應該孝順。年紀大,倚老賣老的有的是。

  • 55 # 甜筒情感

    你好,我是甜筒,我也來談談,你說這個問題!

    你應該站在媽媽的角度看問題,孝不孝順取決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好不好!

    再說孝順你奶奶,不是你媽媽的事情,因為那不是她的媽,是你爸的媽。你媽媽是被她的媽媽養大的,那不是被你奶奶扶養大的!

    還有一點,就是你媽媽不是個是非不分的人,他和你奶奶的關係不好,並沒有去告訴你!比較正直!心地善良!是個不錯的好母親!

    記住,你是被你的母親養大的,是你的母親提供你吃穿,那不是你的奶奶!

    你可以問問別人,適合自己奶奶親,還是和媽媽親,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你應該也聽過,會唱吧?

    我都替你媽媽感到不難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拜登有望成為美國新任總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