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c龔家茜

    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每次讀之,總是感慨萬千,有一種痛徹心扉的感覺,會讓你想起你逝去的親人,淚水不知不覺的掉了下來。這首詞,情真意切,是人最真實情感的流露,往往令讀詩者會產生強烈的共鳴。大抵好詩就如此,不必去堆砌詞藻,詩詞該有的元素都包含在內:以情動人,語言流暢,自然渾成,一氣呵成,情景交融。我理解的詩歌應該是這樣,古人在用詞上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用最自然的語言,通篇你看不到作詞的痕跡,而是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吾輩詩人要走的路還很長,在詞句提煉上、在鍛造詞句上都需要向古人學習。蘇軾的這首詩,一目瞭然,語言艱澀難懂嗎?不,但它表達了人最無奈、最深情的愛。

  • 2 # 雲杳

    如果只選一句,我選:“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知道自己應該悲傷,並不可怕。

    抹點眼淚,傷心個一段時間,大部分人都能走出哀傷,只在來年別時,暗生留念。

    可是,沒有等到已經失去的訊息,沒看到真正的遺體,心裡還保留了一絲期盼,一點凍徹心扉的溫暖,

    情愛,彼時是暖心的良藥,此時卻成削骨的惡毒。

    時間帶走了那個人,卻牢牢鎖住了還留在原地的那顆心魂。

    等的時間久了,唸的時間久了,把思念和等待,過成了自己的人生,過成了生命中,唯一的支柱。

    你還在那座城裡,思念著,等待著,一個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人。

    偏偏,我知道,卻不能跟你說。

    用這個回答,祭我用了多年的手機鈴聲,周董的《煙花易冷》。

    繁華聲 遁入空門 折煞了世人   

    夢偏冷 輾轉一生 情債又幾本

    如你預設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輪

  • 3 # 2020凹凸曼

    1.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這首詩出自《紅樓夢》,上句“寒塘渡鶴影”史湘雲說的,下句“冷月葬花魂”是林黛玉對的。這“冷月葬花魂”是林黛玉悲劇命運的獨白,訴出了當時黛玉的痛苦心境,也體現出黛玉對未來的那種絕望。詩美,人美,道出的那種意境讓人黯然淚下。

    2. 今夜扁舟來決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出自王安石的《別鄞女》,這首詩是王安石為他不到兩歲就夭折的女兒所寫。整首詩為,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今夜扁舟來決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從這首詩中能體會到詩人對女兒夭折的痛苦和無助,但是,詩人又是堅強的,他明白,無論怎麼傷感,都是無用的,詩人只能去面對,女兒的離開,還要面對今後的生活。“生死從此各西東”,讓人感慨!

    3.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詩,從我接觸它的時候,我就不喜歡它,因為它能直接把我帶到詩詞中的情景中,讓人一看到就被詩人的那種鬱郁不得志,窮困潦倒的詩意所感染,實在是看了就難受,讀了就想哭呀。

    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南宋福建籍詞人柳永的《蝶戀花》,我失戀的時候,滿腦袋都是這首詩,以後看到這首詩,就能想起逝去的青春,還有那個同桌的她!讓我一次愛個夠!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句詩出自愛過詩人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一生抗金,到最後臨死的時候,也沒有實現,但是他把這這種堅定的意志傳給了他的孩子們,整首詩,激昂慷慨帶著深深的不甘,但又充滿著對勝利的渴望。在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就被陸游的這種精神所感動,這才是英雄!

    6. 一朝春去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出自曹雪芹的《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讀完不哭算我輸,紅樓夢我看了四遍,沒看一次都有新的好處,這《葬花吟》更是看了就一肚子辛酸淚。

  • 4 # 好好就好69

    “”王軍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盼望解放臺灣,統一祖國,讓臺灣同胞早日回到祖國懷抱。

  • 5 # 長鋏歸來72

    長鋏歸來作品1488

    古風.少年行

    白馬綠柳揚,

    載酒夜賞花。

    衡宇誇鹿盧,

    無雙自菁華。

  • 6 # 小男孩影視可樂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一想起來上學的時候背不會 就出去罰站,大冬天的感冒三天了。想想就想哭

  • 7 # 飛浪129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幹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聖眼見自己的茅屋被大風拆散,冰涼的雨水又不期而至,妻兒受驚,自己又無能為力,心中的悽愴可想而知,又想到象他這樣的寒士無屋可居,不知幾許?在這樣大風大雨涼寒的秋天裡,他們又怎樣呢?會不會也象自己一樣,在風雨中無助,在風雨中悲愴?

    詩人在風雨中抹一抹流下的淚水,心中不由慨嘆:什麼時侯能有安穩不動如山的房屋幹萬間,讓天下的寒士住進去,自己就算凍死也值得啊!

    多少年來,平民百姓不都是圍繞著吃居而奔波嗎?現如今,都市的房屋萬幹,但有多少人,有多少初涉職場的人,還在為房屋所困?仔細想想,不由得不悄然淚下…。

  • 8 # 小貢子絮叨叨

    陸游唐婉的兩首《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一個是錯錯錯,一個是瞞瞞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啊。

  • 9 # 唯美雅韻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寫下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妻子王弗已經去世十年。

    這天是愛妻的忌日,蘇軾夜裡終於夢到了妻子,

    感傷之餘,寫下這首詞。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

    有時候,有些事,雖不經常想起,但也無法忘卻。

    難以忘懷的深情埋在心底,難以消除。

    我們無法左右命運,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

    因為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你我總得經歷。

    歲月不曾遺忘,懷念深藏在心。

  • 10 # 大漠小柚子

    能讓你掉眼淚的不是詩詞,而是詩詞中所描繪反映的是自己內心深處的觸碰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這首詩對於我的觸碰點,是因為我能設身處地的感受作者當時的孤獨淒涼之感。

    寫作背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創作於王維十七歲的時候,當時他獨自漂泊在外,恰逢中國傳統佳節-----重陽節,本是所有家庭團圓相賀的日子,但當時的作者卻是隻身一人漂泊在外,孤苦無依。

    從此故鄉只有冬日,再無春夏

    作者當時所處時代,只能靠書信車馬傳遞思鄉之念,而如今科技飛速發展,各種社交視訊軟體應有盡有,雖然隻身一人獨在異地,但想念家人的時候,電子虛擬成像永遠比不上陪在身邊安心。

    很多時候,我們感動和驚歎的並不是詩詞的文字,也不是詩詞的意境,而是始終所描繪的彷彿恰好是自己,潸然淚下的是觸碰到了自己心中最容易感動的地方,在我看來大多都是觸景生情、睹物思人。

  • 11 # 萊瑞大叔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寫的非常感人,每當讀誦,我都會設身處地地走進或想象東坡先生念妻的故事,鼻子酸楚,淚流滿面。東坡先生開篇的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意思是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每每背誦這句,都能想象出大文豪東坡先生對妻子深愛的眷顧之情,也能體味和感悟到東坡先生當時的孤獨與寂寞。接著就是:“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千里之外那遙遠的孤墳呀,沒有辦法與妻子訴說心中的淒涼與悲傷。這兩句讓人能感受到東坡先生當時是多麼的無奈與絕望?是何等的難以言表的思念之情?“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先生筆鋒一轉,試著去退一步想象一下場景:即便我們夫妻見了面,也不可能再相互認識了,我已經老的滿面灰塵,兩鬢斑白的像雪霜一樣,見面了又怎樣呢?已經互不相識了呀,這句詞,主要在感嘆歲月如梭的無情,人生易老,已不再是十年前我身處壯年時的英俊豪氣了。

    再下面是我最喜歡的句子:“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這是先生在描寫夢境,說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視窗,看到正在打扮梳妝的你。這裡是先生在表達他對愛妻的思念之情,他是多麼渴望再現已逝的愛情歲月呀?接下來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意思是你我夫妻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無語的淚水,成千行的流下。這種相對無言惟有淚水的場面是多麼悽慘無比?其悽慘的遭遇中,帶有一強烈的壯美意味。最後一句以:“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收尾,回想或料想他當年想妻子的地方,就是在明月的夜晚,矮鬆的山岡。

    依我看,東坡先生的這首詞極其悲壯慘烈,無奈中填滿的歌頌愛情的終極美好。正像陳師道語: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是一首可傳頌千古的神話般的悼亡詞。

    大文豪這首詞,悽美而悠揚,動聽而悠揚,帶有濃郁的旋律氣息,讀來朗朗上口,又無比傷感。他不光是道出了他對愛妻的思念之情,且蘊含一種烈烈的用悽美壯麗描繪的畫卷,是對真善美追求嚮往的絕美千古頌歌。詞中的“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更讓我有一種無名的痛徹心扉的味道,一旦聽到或想起或背誦,總有一種莫名的酸楚,尤其夜深人靜時,讀頌這首詞,總容易淚如雨下!東坡先生的文筆、才華、品格與視野等,非常人可比,讓學生心服口服,五體投地!我要為東坡先生無數次狂魔般的點贊!

  • 12 # 風掀袂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這是清代黃景仁寫的《別老母》,人到中年的我每次讀到都感同身受,面對白髮蒼蒼的老母,有時做兒女的為了生活,卻不能侍奉在身邊,不由感嘆此時有子不如無!

  • 13 # 閉目看紅塵

    要說最打動內心,感情真摯的古句: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 14 # 趙曼瑩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⑵,滿城春色宮牆柳⑶。東風惡⑷,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⑸。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⑹。桃花落,閒池閣⑺。山盟雖在⑻,錦書難託⑼。莫、莫、莫⑽!

    在以前看到這詞或許會難過,不過有沒有掉淚就忘了。而現在的我已經不會輕易掉淚了。

  • 15 # 隨變與時俱進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16 # 北之陽吹來的風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如今識得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

  • 17 # 文史哲探微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此句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全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作於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當時蘇軾38歲,原配妻子卻已去世10年,這首詞深情的表達了,作者對於妻子深深的思念,以及歲月飄忽,宦遊艱難的感慨與心酸,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十年歸夢寄西風

  • 18 # 風嘯雲卷

    謝邀,用毛主席詩詞《送瘟神》前四句作答:青山綠水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失,萬戶蕭疏鬼唱歌。。千百年來血吸蟲病困擾著農耕平民,湖光山色雖然如詩如畫,但蕭條破敗的村落始終未改變,哀聲遍野,新墳凸起,就連三國名醫華佗對瘟疫流行也無可奈何。試想一家庭有病人久治不好是這樣的感受?或忍看新朋成新鬼又是何等感覺。難道內心不難過,不同情嗎?這條問答有點傷感哈,再用毛主席最後兩句詩結束: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 19 # 聖恆標

    《——老人》

    人歲力不從,

    孤獨寂寞冷。

    活在記憶裡,

    眼淚潤黃昏。

  • 20 # 塗鴉55639153

    葬花吟,字字揪心,句句入魂。

    獨倚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為什麼唐昊的氣勢那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