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日金141
-
2 # 劉小十八
只有多讀,才能有收穫。
要是算命,必須得拜師,因為有的字認識,但是不知道說的什麼。有句話叫無師不成道,就是看書會了一點點,也是半瓶醋,沒有大用。
-
3 # 3D彩和大六壬
易經或者說易學,我對這些很有興趣,並且看過許許多多這類作品,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六十四卦的名稱,卦象要牢牢記住,尤其是卦象,不熟必然不能靈活運用。易學大體上分為義理和象數二大類。想走實用的路子,就要注重象數。
其次,易學重要的知識點要知道。主要有先天八卦圖及數,後天八卦圖及數,先後天八卦圖配上天干地支及五行,五行的生旺墓絕,地支的生克合衝刑害。邵子的六十四卦方圓圖,京房的納甲學說,八宮卦序及十六卦變。
再其次,學易必要明筮法。如果不會起卦,易學知識無論學得多好都很難用得上。
最後,一些易學作品不可不讀。臺灣大學者南懷瑾的《易經雜說》、《周易繫辭別講》。邵康節的《皇極經世》。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學》等。郭璞的《洞林》。
-
4 # 自然道人
抓住傳統易經陰陽組合的規律自己悟,悟了再看,就豁然貫通了。同樣,抓住三元易正反中組合的規律,也就抓住了學習和應用三元易的靈魂。
-
5 # 舞酒綠林
讀《慕課MOOC》,這是學習捷徑,特別是學古文。很多大學教授的《慕課》不錯,講的好。像《易經》《道德經》《論語》《尚書》《詩經》《史記》《大學中庸》等等都有。先聽教授講,並完成學習測驗,作業,討論,考試等,然後自己思考體會,寫點心得,收穫不少。學古文靠自己“啃”有點難。
-
6 # 木能生火
《易經》是很難學的。本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學習易經,曾經深入研究過六爻預測法、四柱、風水、奇門遁甲等術數。在這裡可以給一點建議:一,從最入門的書籍看起。比如那些圖文解讀本,從目前來看,寫得最淺顯易懂的是邵偉華先生的《周易與預測學》。如果一開始就看經典著作,會讓你如墜五里雲霧,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二,要博覽群書。易經的著作浩如煙海,泥沙俱下。我們要在學習的同時,學會思考,博採眾長。諸子百家,說法不一。三,要善於思考。易經的易理教你學會做人的道理。易術教你預測。其實都是科學的。本人的預測經驗,準確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另外百分之二十的錯誤,主要是技術不精湛,或者學術上還存在偏差。總之,學習要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通過若干 年努力,你就會大有收穫。
-
7 # 洛城春天
易學包含的太多,跟你說說本人的經歷,只要是我沒見過的新奇道教書籍我都買,這是其一,還有得找個師傅或者同道之人,見解寬廣的最好
-
8 # 快樂的小黃蛙
讀多幾次,再讀多幾次,再讀多幾次,直到讀不動為止,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人能完全讀懂易經的,那些什麼所謂的專家,都是忽悠人的,因為易經是在變的,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所以不要太功利的想去讀懂,懷著敬畏的心理去拜讀就好了。萬經之首不是說說而已,自帶能量的。
-
9 # 聯易風水文化
易經又叫玄學,玄之又玄,
易經風水各位朋友,風水先生,
及最高哲學思想易經研究的聖
賢們!你們好!
是風水歷史以最高境界的創造!
五千年曆史文化龐大,學識之深,
派別之多,其極能之大,上可達
幾個星球,之風水,也可以每秒
時間來論卦。其準確度。上知天文,
下識地理。
-
10 # 高山流水sh
可能也需要點機緣的。
入手即從經傳開始可能會一頭霧水。不然怎麼會稱為天書。
民間老百姓接觸主要是打卦算命。
好奇了,信服了,就想一探究竟。
看了周易與資訊預測學,看了四柱預測學,預測其實就是推演未來之變化或結果。只不過換了個說法而已。
感覺神奇,想一探究竟,知道了,瞭解了陰陽五行學說,知道了先天易,後天易,知道了河圖洛書,瞭解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知道了象,數,理,大衍和小衍之法。龜筮占卜上古之法,連山,歸藏,周易應該是同道之術——占卜,預測吉凶禍福。
拜師是一個途徑。拜師也主要是占卜。
自學,需要一定的悟性,閱讀古文古籍的能力。當然機緣也在裡面。
-
11 # 北溟晫信
易經怎麼學?
《易經》是一部哲學經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這是學《易經》的基本認識基礎,否則,是無法學通《易經》精髓的。
既然是哲學,就包含了世界觀和方法論。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卦詞和彖辭,揭示萬物發展所遵循從無到有、從弱到盛、盛極而衰的過程和規律,周而復始!“萬物資始,乃統天”,這已屬於唯物世界觀,古人智慧讓人驚歎!
用九,即運用好乾卦之“道”,群龍“首”“尾”相接,便無首無尾,運用自如,就是“吉”!——典型辯證方法論啊!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用現在的話理解就是:遵循規律的前提下,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勤學、修德、明辨、篤行”,正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所以,馮友蘭教授在《孔丘、孔子、如何研究孔子》一文中,寫道:“周易哲學可以稱為宇宙代數學,代數學是算學中的一個部門,但是其中沒有數目字,它只是一些公式。”
說的直接一些,就是方程式。
《易傳·繫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每一卦都蘊含了事物執行發展的道理。不同的因素對應不同的卦,就是不同的變數,組合一起就是不同的方程,得到不同的解,也就是“卦術”,其實就是列方程、解方程。
這樣看,《易經》其實是唯物的,易理是事物的客觀自在性,所用之人就跟解數學應用題一樣,要把“方程”列對,就必須熟練掌握易理,正確運用易術,才能正確的反映客觀實際,合理推衍,才能依理循根。
一些江湖術士就是利用此理“算卦”,不乏騙術,再加上易經難讀、易理難懂,更讓人覺得“玄乎”。
但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是客觀規律。因果聯絡也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之一。
所以,“易”學是一門科學,而且中國社會科學院把已經把“易學預測學”納入博士生招生計劃。
所以,首先應以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學習觀,才能真正學好《易經》。
-
12 # 碧山雲開疏文迷史
《易經》是華夏文化的瑰寶,所以值得好好讀它。
●先學會看懂《易經》
一 弄清楚《易經》的結構1.《易經》其實是古代的看圖作文。對一個圖,怎麼去寫一些簡短文字說明。《周易》就是周文王對六十四幅圖的描述。不過周文王的內容用的是周朝時候的措辭造句習慣。
3.剛開始接觸《易經》的時候,先要弄明白周文王的看圖作文。所以可以簡化處理。蓋住《象》和《彖》兩部分。就剩下卦圖和周文王對圖的解釋,只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就能輕鬆讀懂了。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這就是周文王的《易經》。
a.第一個括號裡是總的說明,一般是卦畫總體的情況。
b.第二個括號是對六層卦圖從下至上的分別說明,每一層對應一種狀態的說明。
不過言辭比較晦澀難懂,查查文言文字典,結合白話翻譯一起看,不難弄懂其中的含義。
4.然後在去看孔子註釋的《象》和《彖》,就會事半功倍。別小看孔子的註釋,正是因為這些註釋,《易經》才會如此偉大。
需要弄清楚一些概念一些古人習以為常的概念,今人不熟悉,所以成了很多人閱讀《易經》的障礙。有幾個基本的概念必須要理清。
1.卦圖(六層)是由原始的八個卦(三層)上下組合而成。八乘八為六十四,所以只有六十四幅圖。
八個卦分別是乾(天),兌(澤),離(火),震(雷),巽(風),坎(水),艮(山),坤(地),這三畫卦,括號裡是對應的八種天象。可以兩兩上下疊加成為六畫卦,所以你會碰見“水雷屯”這樣描述:水上雷下,指坎在上震在下。
3.《易經》裡,用六和九來表示爻的陰陽。
如果是一橫陽前面用“九”表示,二層叫九二,三層叫九三。另外第一層叫初九,第六層叫上九,也可以說成九一,九六。
如果是二橫陰前面用“六”表示。用法同陽爻,二層叫六二,三層叫六三,第一層叫初六,地六層叫上六。
一共有六十四幅卦畫圖,每一爻都有解釋,叫爻辭。共384爻,所以有384爻辭。
乾卦和坤卦各有一個用九和用六,這是獨有的。
古人學習《易經》的四種類型“辭”,以《易經》的卦和變化,闡述哲學道理。這是孔子幾千年前就在做的事,歷代也有很多易學大家,從治國治家為人處世的道理出發,結合易經所啟發的規律,闡述自己的感悟。平時你看到的文章,大多數屬於這一類,與生活息息相關。
“象”,就是卦可以表示世界萬物,世界萬物可以融入卦圖裡。另外還有古人的“佔”,這是古人的習慣。還有重視“數”的,把圖轉化為數來闡述易理。
孔子註釋的《周易》,揭示了宇宙社會運轉的規律,值得好好讀一讀。
易學是國學的重點,有興趣瞭解它,就是了解先人所思所想。所以先要知道《易經》到底在講什麼。
-
13 # 玄風子
易者,日月相交,陰陽相替,是易,非易,看易,實不易。
術之源,數之基,概執行之理,造化之機要,為之道。
術重於道,悟到亦無道。
須知,術,不明者可誑,唯道不可輕得,不可妄求,由解。
術者,大眾可究,非昧非愚者皆可修,致不同者,唯好惡之別。
術,不出二之左右。
一術為入,諸般皆奇,難拒其興,與上之距,望之不得。
中術為清,其者遂導,迷用其識斧正異己,表顯高藝,確為無道濡養之輕薄。
三者殿堂,能知其來龍去蹤,曉天地循轉。立宗門,可透生非生,可悟死非死,若圖久遠必借術問道,反之,窮其一生可盡術而與道無緣。
道者得之,感悟乃化境之根,心境變化為伍奇,意境、玄境、妙境,天道謂之極。
易道之究,首重天資。入低而升,由淺累之,常士可循。常者適修其術,難得頓悟。
綜合上述(家傳《心法》摘錄),研讀《易經》發生越看越糊塗的困惑是很正常的,也是意料之中,正如同任何一個行業的從業者不可能全部優秀一樣。如果是人都能理解,易經就是街邊文化了,也就沒有其特殊價值了。
若想研究《易經》,必須具備三個前提:
1、人生經歷豐富,閱歷深厚:
若無此,何談哲學?
何為哲學?簡言之就是讓人折服與面前,身彎於口下,何人可以如此之利?必是萬般道理皆匯聚其心者。《易經》是以不變化萬變之著作,非豐富之閱歷、經歷者自然不明世態炎涼,因果利害;適者經常思悟,立身天地笑看風雲,化萬般繁雜歸於本質,此者《易經》可讀、可明。
2、天資聰慧:
說《易經》難懂,恰如常談古文晦澀難懂之輩。多數人被所接觸之歷史記載所誤導,認為古代文化框人思維,束人思想,孰料正因此種大論反致常人皆立足人云亦云之流,不動心思,妄加評說。
古代文著看起來所書文體大同小異,不立前輩側前就無法通讀。其實這正是古人心明世人之智不可一概而論,每個人的領悟能力因諸多因素形成良莠不齊之態,故版本如一,而收穫皆因個人之能所見不同,責不在師,優咎自取。正應“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之理。
3、簡單的世界觀:
為什麼說要有這一點呢?常人為何常言《易經》難懂?皆因世事淬鍊,為防不利而常懷諸事三思之心,卻不知簡明之事思多成慮,往往一葉障目,正如1+1的數學題,問小學生1+1就等於二,而問數學家1+1就成了一個問題公式,複雜異常!!!
《易經》複雜不在於所載內容而在於個人之心,個人看待內容的立場和角度。一個不能深明世事之人,自然不懂天下道理一通百通。不能化繁為簡,常致不明簡單,《易經》對其來說,自然複雜難懂。
《易經》難懂,僅僅是因為常人易被表象所困惑,常把自己所不懂的寄託與未知,謂之超乎想象。豈不知,若人人都是哲學家,世上何來聖人與俗人之分別?
故而《易經》不存在怎麼學!重點在於是否適合,雖然其被稱為玄學源流,但卻非入門之首選,如果你是自學,就先熟悉瞭解易經所必備的基礎(類似書籍眾多,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讀本),若不清楚基礎元素,《易經》自然越看越糊塗。
-
14 # 於雁鳴的哲學與易經
易經被尊為中華經典文化的瑰寶,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雖然如此,但迄今為止人們並沒有搞清楚它的真實涵義,甚至有人給它冠以迷信和算命的頭銜,以至於到現在易經都不能登上電視、課本等文化的大雅之堂,這真是一個可悲又可笑的現象。
想學習易經是好事,但事實證明,想靠自學搞懂易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學習中會遇到字數少、生僻字又多,前後不連貫等等常規的困難,想克服這些困難是很困難的,除了上述的困難,還有在流傳中發生了一些錯誤,這些錯誤暗含在流傳本中,就使搞不清楚的內容更加搞不清楚了。說靠自學搞懂易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最好的證明,就是雖然聖人和其弟子撰寫了詮釋易經的易傳,但其內容到現在也沒有被人們完全接受,對易經的詮釋至今仍然是各說各話,任何人都可以解釋易經,又任何人都沒有解釋清楚。
本人在詮釋易經之前,先花八年時間撰寫了《辯證唯物主義新論》一書,共計45萬字,揭示了“事物運動週期”、“階段運動理論”等新的規律,建立了“位置論”、“多時空”等新的哲學思想,構建起新的理論體系。然後將這些規律與理論應用於對易經的詮釋,建立了易經的理論基礎、邏輯基礎與哲學基礎,然後又將二進位制與卦象相結合,建立起易經的數學基礎,之後才在這些基礎上對易經進行詮釋,所以得到的是與眾不同的結果,得到了許多突破性的結論。
-
15 # 雍州張三
熟讀乾卦,反覆琢磨,借別的書意引證,用自己經歷辨識。以次漸進,至末濟卦後,迴圈顛倒可通暢。以先通熟、後通達,再通明。便覺亨通。
-
16 # 土金順流
視訊-書-開群免費算命-拍視訊收粉-做老師收費收徒-出書作報告會-拉幫結派入會-一代宗師!!!
好運!!
-
17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在周易之前有一個更強大和健全的商代。
商朝更重視占卜。周易是簡化的商歸藏占卜的體系。
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周易明顯的與社會脫節。無法解決紛爭的事情。更多的是應用到風水這些資訊較少的層面上。
歸藏易是健全體系的占卜體系。
認清十天干就可以占卜預測。而且準確度較高。
-
18 # 泉石心語
其實嘛,想學易經,這個願望是好的,易學是中國文化的根源,但是易經語言比較堅深,想學可能第一關文字就比較枯燥,建議找身邊喜歡易學的人一起學習,相互激勵,我學易十年,也是一點一點慢慢磨的,易學愛好者,歡迎你一起來交流。
-
19 # 周易幻方家
首先明確一個問題:這裡說的易經是包括命理、預測、相術、風水、擇吉、姓名等廣義的易經,還是指周易六十四卦卦象符號及卦爻辭,當然易傳不在其中,因為易傳是解釋易經的。
廣義的易經就不說了,只談一下週易六十四卦到底怎麼入門。
周易有兩大系統,一個是符號系統,一個是文字系統。
周易的最大特色就在於天書一樣的符號系統。一陰一陽兩個符號,奇妙、有序、嚴謹地建構了六畫卦六十四卦卦象既獨立又廣大的符號體系,要清楚,這個系統是無限的。
單是今本卦序,古往今來的專家學者,幾千年來,也沒有搞出個所以然來,以至於見仁見智,很難自圓其說。
假如我們從簡單的符號入手學易,定有收穫。
至於卦爻辭文字,各位很有新論,可參考之。
-
20 # 久月天
《易經》,傳說中起源於“河圖”、“洛書”,黃河龍馬背圖,洛水靈龜背字,聖人伏羲受啟畫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囚禁在羑里,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再演算出後天八卦。到春秋時期,孔子作了卦辭和爻辭,《易經》一書才算完成。
歷史上傳說的《易經》有三種,一易是神農時代的《連山易》,以“艮卦”為首,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二易是黃帝時代的《歸藏易》,以“坤卦”為首,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三易是周文王所作的《周易》。而《連山易》和《歸藏易》早已失傳,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周易》而已。(三易的傳說各有不同,在此不必論述)
《易經》本義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四象”即東西南北也,“八卦”即東西南北和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也。
在《易經》中,東方為(震卦),東南為(巽卦),南方為(離卦),西南為(坤卦),西方為(兌卦),西北為(乾卦),北方為(坎卦),東北為(艮卦)。[每卦由六爻組成]
在八個方位卦中,每個卦通過變爻又可產生出八個新卦,因此(8×8=64卦),這就是64卦的由來了。
那每卦又是怎麼演變出來新卦的呢,以(乾卦)為例,初爻變是(天風后卦),二爻變是(天火同人卦),三爻變是(天澤履卦),四爻變是(風天小畜卦),五爻變是(火天大有卦),上爻變是(澤天夬卦)。如此類推,就可以變成六十四卦了。
再用心記下卦辭,學《易經》的基本功夫就練好了,進了這道門,裡面就是海洋,任你暢遊了。
回覆列表
只要有點古文基礎,自學易經並不難。
關鍵是,分清《易經》與《易傳》,別把《易傳》當作《易經》念。
《易經》,指的是儒家四書五經之一《周易》,因是經典,才加“經”字為《易經》。
《周易》是是後世的稱謂,《史記》稱“易”,既無“經”也無“周”字。據《史記》的說法,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礎上作六十四卦。伏羲易,周文王易,還有不見留傳的,歸藏易,連山易,都是易,為區分,周文王易才有《周易》之稱。
通行的《周易》,周文王的《易經》與孔子的《易傳》合為一書。《易經》與《易傳》合為一書在西漢之後,誤導後世,《易傳》當作《易經》念,唸了兩千年還在繼續念。
《易經》只有六十四卦卦符,卦辭,爻辭。卦辭爻辭盡是筮佔吉凶之辭,別無其它。
什麼“乾為天”、“坤為地”、“太極”、“陰陽”,,不是《易經》之辭,而是《易傳》之辭。
分清《易傳》與《易經》,別把《易傳》當《易經》念,學《易經》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