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西漢的這些開國功臣們都是靠“學習”成長起來的,並不是生而天才。
拋開經歷談成就,這是對一個人的極大不尊重,如果當著樊噲、曹參等人的面說他們就是命中註定的王侯將相,是天生的人才,那麼他們肯定會嗤之以鼻,因為在秦末亂世,他們也是被陳勝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鼓舞起來的。
這也是為什麼西漢建立後,陳勝還被劉邦追封為“隱王”並且年年祭祀,因為陳勝,就是一代梟雄們的“精神榜樣”。
陳勝就是沛縣眾人精神的代表,是他們內心的寫照:
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未來想做不平凡的人。
而沛縣誰的“逆襲”最經典?
必然是漢高祖劉邦,其實結合史料看劉邦,那麼就會明白劉邦這個人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
漢朝的《史記》對劉邦的記載是絲毫沒有“忌諱”的成分,司馬遷對於劉邦的“黑料”那是一個不漏,可能後世的史書,會把皇帝吹得仙神下凡似的,但司馬遷對劉邦的描述,就是非常接地氣,劉邦是怎麼樣,那便是怎麼樣,沒有掩飾缺點的意思。
劉邦也曾覺得自己是平凡人,當年劉邦在咸陽服徭役的時候,遠遠看到過秦始皇的車隊,一個是被無數守衛擁簇的九五至尊,一個是在太陽底下辛苦勞動的丁役,這種社會最底層和社會最高層的地位反差,怎麼可能不讓劉邦生出感嘆,劉邦說: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
這就是劉邦,真實,不做作,反觀另一位“自命不凡”的梟雄項羽,人家一看到秦始皇的反應跟劉邦就截然不同,項羽都還沒造反,就覺得自己能夠取代秦始皇了: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也真實,但項羽的心很大,他本身就是貴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揹負著自己家族的命運,所以他註定前途就無量。
若是同時問劉邦和項羽,他們覺得未來自己會是什麼人,劉邦或許會回答,他想成為大官,但這話多多少少是帶點吹噓成分的,因為他心裡也不自信,能當一個小亭長,他已經很知足了。
可項羽肯定會說,他是天生的王,他就要成為王,霸王的自信是有著強大的實力支撐的,霸王確實是生而天才之人,而劉邦不是。
但一開始不是,不代表以後不是,劉邦需要的,是成長。
沛縣這個地方,說有什麼奇妙之處,其實還真的沒有,劉邦能在這裡當一個亭長,很大可能是靠祖上那點“士大夫臉面”和自己這張很能說的嘴爭取來的,所以嚴格來說,在沛縣的時候,沒什麼上層階級的人物看得上劉邦,比如蕭何,他曾經就有些鄙夷劉邦。
也不怪人家看輕,看看劉邦做的這些事,完全符合如今一個個“混子”的特徵,比如第一樣,劉邦喝酒賴賬:
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
劉邦不僅吃狗肉不花錢,他喝酒也是“免費”的,因為他去賒賬,而且喝醉了還當場呼呼大睡,誰家酒館攤上這麼個酒賴子呢?
沛縣的“王媼”、“武負”都是這個冤大頭。
不過人家劉邦後來當皇帝了,這兩人肯定也有劉邦的回報,於是經常和別人說劉邦每次睡著時,頭頂上都有龍在顯現,這話純粹就是“神化”劉邦了,其中的漂亮話成分自然不用多說,我們就說客觀事實,劉邦確實賒酒錢了。
除了賒酒以外,劉邦吃狗肉也不給錢,就賴著樊噲欺負,樊噲也可能是嘴笨,被劉邦說得反駁不上,更可能是對劉邦這種“豪氣”的性格有所欣賞,因此不追究了,但不管怎麼樣,都不能掩飾劉邦就是個賴子性格,誰家天天賴賬長大後能有出息還能當上皇帝的?
除了劉邦,哪個賴子敢說這個話?
當時的劉邦都不敢說這個話。
除了喜歡“賴錢”以外,劉邦還很喜歡“吹牛”,最離譜的是,他的吹牛場景都用在了別人家的宴席上,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參加宴席要給錢吧,但人家劉邦高呼“我出一萬”,大大方方進門後,把兜露出來,比臉還乾淨。
“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看看,司馬遷的誠實,就讓劉邦真實,人家蕭何當年可是指名道姓地說過了,這個劉邦喜歡說大話,而做成的事情很少,這也就是劉邦當皇帝,說得委婉了,如果是換成日常生活中一個“誇誇其談”而且還一事無成的人,我們又會怎麼形容?
答案不言而喻吧。
可就是這麼一個看似“頑劣不堪”的劉邦,都還是能進步,能成長。
秦二世元年的秋天,陳勝因為下雨耽誤了兵役的到達時間,因此爆發了被大秦壓抑已久的情緒,當時秦始皇已經駕崩了,壓在每個人心頭上的那條“龍”已經沒了,於是陳勝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名言便開闢了一個新時代。
大澤鄉起義爆發,立即席捲天下,而沛縣距離大澤鄉很近,沛縣縣令很慌,因為他必須要做出選擇,到底是跟著一起造反,還是堅決忠誠於大秦,這決定了整個沛縣的命運和他們的前途。
一番商討下,眾人決定造反,可造反肯定不能用自己的名號,不然以後沒有回頭路可走,那麼該選誰呢?
沛縣領導班子中忽然有人說了一句:
“要不我們找劉季吧”。
此時被沛縣人盯上的劉季,還在芒碭山“避難”,說起來也很巧,劉邦避難的理由和陳勝差不多,因為劉邦在押送一批犯人的時候,喝醉了酒,於是便讓犯人跑掉了,在大秦,這可是死罪,因此劉邦連工作都保不住了,丟下老婆孩子跑到山裡避難,天天飲酒消愁,連飯,都還要呂雉來送。
不得不說,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人家陳勝失期被逼反,劉邦失責就躲藏,可即便如此,也阻礙不了劉邦被時代推動著起飛。
當蕭何等人找到了劉邦之後,說明來意,讓劉邦“搏一把”,劉邦眼看人生無望,自然應允,可誰知道當劉邦被眾人擁護著回到沛縣後,沛縣縣令居然出爾反爾,要把蕭何等人當叛賊處死,於是劉邦的“第一戰”,就成為了攻打沛縣縣令,而劉邦的第一批武裝暴力軍隊出現了,人數有上百人:
劉季之眾已數十百人矣。於是樊噲從劉季來。沛令後悔,恐其有變,乃閉城城守,欲誅蕭、曹。蕭、曹恐,逾城保劉季。劉季乃書帛射城上,謂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
沛縣縣令似乎就是為了給劉邦當“梯子”而存在的,而沛縣縣令此舉徹底把蕭何等人逼反,蕭何和曹參迫於形勢,肯定只能以劉邦馬首是瞻,而劉邦能取得初步成功,最核心的是兩樣東西:
一、民心。
二、沒有退路的人生。
劉邦喊出那句“天下苦秦久矣”,這就是民心,蕭何和曹參可能沒這種感覺,因為他們是沛縣官僚,是剝削者,但沛縣肯定是被剝削的百姓最多,誰對大秦沒怨恨,說沒有那是假的,因此劉邦帶頭反,就拉攏了民心,而沒有退路的人生,就是劉邦只能在這條路上走到黑了。
這也是為什麼蕭何、曹參屈於劉邦之下的原因,司馬遷也坦白寫了,不是蕭、曹能力不行,而是人家只是“風險投資”,以後劉邦失敗了,他們還可以回頭的:
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
所以說蕭何和曹參,都不看好劉邦,但這無所謂,站在時代的風口前,劉邦會飛得越來越高。
劉邦很聰明,他知道沛縣隊伍裡有像蕭何、曹參這樣的官僚存在,他們有文化,有心計,所以劉邦做了一個決定,這是一個影響未來整個漢朝命運的決定:他決定把身邊的人都培養起來。
樊噲,一個沛縣原來的屠狗戶,劉邦任命為“舍人”。
盧綰,劉邦的發小好友,天天跟著劉邦白吃白喝的,成為了劉邦的門客、將領。
除了這兩個最親近的人以外,劉邦像模像樣地把身邊的“底層力量”發動了起來,現在他們可能比不過蕭何、曹參,但未來不一定,最重要的是,讓樊噲、盧綰讀書來不及,做將軍總來得及吧,穿上盔甲拿起武器上幾次戰場,那麼什麼都會熟悉了。
要知道,造反要的就是“軍功”,軍功越高,話語權越高,所以隨著劉邦的征戰越多,樊噲和盧綰等沛縣底層越來越嫻熟,其實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劉邦的“朋友”戰死了,所以後來的歷史記載就只有這麼幾個。
但是不管怎麼學習、怎麼進步,要承認的是,樊噲、盧綰,他們比不上天下頂尖的將領,曹參、蕭何,他們也比不上天下頂尖的文士。
劉邦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那該怎麼辦?
沒關係,漢高祖陛下他開始“請外援”,並且廣招人才。
因此,張良來了,韓信也來了,和別的諸侯王相比,劉邦就這麼一個優勢,啥都不懂,但最懂人心,啥都不大,但年齡可能最大,只要你是個人才,到了劉邦這裡肯定就能一起坐著聊天,讓你有人才該有的尊嚴。
事實上,劉邦真的是這樣做的,他的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但其實內心裡做事極有分寸,有錯就改,有不懂的東西就立即請教,知道知識無價,道理重要。
比如和“酈食其”的相遇,劉邦就被酈食其“上了一課”。
酈食其知道劉邦鄙視儒生,而且劉邦對儒生做的事情,那可謂是“不堪入目”,比如劉邦往儒生的帽子裡尿尿,然後還破口大罵,這哪裡有一點點諸侯的樣子,簡直就是個得勢的流氓:
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史記·列傳第三十七》
可酈食其卻表示沒關係,他會教沛公怎麼做人。
於是酈食其去“拜見”劉邦了,果不其然,劉邦見酈食其的時候,正把兩隻腿叉開,讓侍女給他洗腳,在儒生的眼裡,這種舉動是十分不尊重人的,因為秦代的時候,常規的褲子都是“開襠褲”,不禮貌的地方在哪裡不言而喻:
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
酈食其當然很在意,但他也要看看劉邦這個人有沒有道理可以講,一個人可以出身卑微,因此懂的東西不多,畢竟人生而無知,不怪他,可如果教了他都還是無知的話,那麼這就是性格卑劣,遲早有一天會栽跟頭,於是酈食其便和劉邦說,你若想獲得天下儒生的支援,那麼你得先學會“禮貌”:
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
酈食其告訴劉邦,你這就是赤裸裸的“造反”,打的是“天下苦秦久矣”的旗號,所以你要收攏民心、拉攏人,想要做到這一點,儒生很重要,雖然不排除司馬遷有刻意在《史記》中抬高儒生身份的可能,但是道理卻是一樣的,劉邦最需要的,就是人口,而能把人給組織起來的,確實只有這些文人。
於是劉邦開始正襟危坐,開始重視起了酈食其,對於酈食其的“點醒”十分感謝,酈食其看到劉邦這幅虛心受教的模樣,自然很是開心,比起自負有才華的項羽,其實文人士大夫更喜歡劉邦這樣的君主,項羽就是另一個秦始皇,而劉邦則是另一種可能。
除了酈食其的“點醒”以外,蕭何和張良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自己懂的東西教給劉邦,比如蕭何就以韓信為引,教會了劉邦不要輕視每一個人:
“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史記·列傳第三十二》
所以劉邦聽話把韓信拜為大將,韓信便以“還定三秦之計”回報。
比如張良、陳平也拿韓信以功邀封“齊王”為引,教會了劉邦有脾氣不要立馬就發,也不要當面發:
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徵其兵擊楚。
看看司馬遷對劉邦的記載是多麼地樸素,他用“悟”一字說明了劉邦原先是不懂這些事的,可是被張良和陳平一“踩腳”,然後再耳語兩句,劉邦就領悟了,並且非常上道,一改憤怒的態度,把韓信封為正兒八經的齊王,而不是什麼代理齊王。
結合劉邦帝路上的種種表現來看,他是有痕跡在成長的。
被沛縣人冠以“沛公”是一次成長,他開始培養自己的核心人才。
和天下諸侯會師又是一次成長,他開始吸收外來人才。
打入關中是一次成長,在他沉迷奢華的宮殿之時,大家教會他不要貪圖眼前的利益。
鴻門宴又是一次成長,劉邦已經可以擺脫項羽的陰影了。
同樣的,劉邦在成長,他的妹夫樊噲,好友曹參、蕭何等人,無時不刻都在成長,特別是蕭何這種本就是文人士子的身份,他有底子有文化,於是他承擔了大漢開國的律法、國策奠定的工作,而假如讓樊噲、曹參去做蕭何的工作,那他們能做好嗎?
肯定是弄得一團糟,所以為什麼後來曹參擔任宰相後,弄出來個“蕭規曹隨”,人家不懂就是不懂,曹參從沛縣的基層公務員一步步爬到這個位置,做什麼事情需要什麼才能他再清楚不過了,跟隨劉邦多年,他學會了揚長避短,這就是頂級政治家的智慧。
劉邦何曾不是揚長避短呢,打仗、詩詞歌賦,劉邦都只是中人之資,可劉邦政治能力就是頂尖,他能夠知人善用,找到弱點打擊弱點就算他一開始什麼都不懂,還是能去管這些人,這就是劉邦,這也是沛縣人走出了沛縣之後,集體都明白的道理。
而劉邦在稱帝后,有意在開國功臣的行列裡放進大量“自己人”,所謂自己人,正是沛縣故人嘛,畢竟劉邦就是沛縣布衣出身,他這樣做是非常合理的,後來明朝的朱元璋不也正是組成了“淮西勳貴”嗎,只不過朱元璋的心更狠罷了。
所以,《史記》的本紀、世家、列傳都很清晰地展現了西漢開國功臣的人生軌跡,特別是列傳篇,太多的小人物因為亂世崛起,他們根本就不是生而天才、尊貴者,可後來一步步走到時代的前臺,靠的就是一次次的改變和進步。
不進步,何以成才?
沛縣的牛人本不多,只是時代成就了他們,戰國時期的《孟子·告子》中就很清楚地寫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這種“痛苦”,正詮釋了成長,大任者最缺少的不是什麼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後天經歷的磨難,只是很少人真的懂得這句話的真諦罷了。
而看著過去故事連連感慨的我們也是一樣的,在望不到頭的生活和重複的節奏中,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平凡人了,其實感到這種情緒並不悲哀,這是正常的,但不管如何,請不要忘卻那顆追求不平凡的心。
我們都是平凡人,嚮往成為不平凡的人。
因為西漢的這些開國功臣們都是靠“學習”成長起來的,並不是生而天才。
拋開經歷談成就,這是對一個人的極大不尊重,如果當著樊噲、曹參等人的面說他們就是命中註定的王侯將相,是天生的人才,那麼他們肯定會嗤之以鼻,因為在秦末亂世,他們也是被陳勝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鼓舞起來的。
這也是為什麼西漢建立後,陳勝還被劉邦追封為“隱王”並且年年祭祀,因為陳勝,就是一代梟雄們的“精神榜樣”。
陳勝就是沛縣眾人精神的代表,是他們內心的寫照:
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未來想做不平凡的人。
而沛縣誰的“逆襲”最經典?
必然是漢高祖劉邦,其實結合史料看劉邦,那麼就會明白劉邦這個人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
漢朝的《史記》對劉邦的記載是絲毫沒有“忌諱”的成分,司馬遷對於劉邦的“黑料”那是一個不漏,可能後世的史書,會把皇帝吹得仙神下凡似的,但司馬遷對劉邦的描述,就是非常接地氣,劉邦是怎麼樣,那便是怎麼樣,沒有掩飾缺點的意思。
劉邦也曾覺得自己是平凡人,當年劉邦在咸陽服徭役的時候,遠遠看到過秦始皇的車隊,一個是被無數守衛擁簇的九五至尊,一個是在太陽底下辛苦勞動的丁役,這種社會最底層和社會最高層的地位反差,怎麼可能不讓劉邦生出感嘆,劉邦說: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
這就是劉邦,真實,不做作,反觀另一位“自命不凡”的梟雄項羽,人家一看到秦始皇的反應跟劉邦就截然不同,項羽都還沒造反,就覺得自己能夠取代秦始皇了: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也真實,但項羽的心很大,他本身就是貴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揹負著自己家族的命運,所以他註定前途就無量。
若是同時問劉邦和項羽,他們覺得未來自己會是什麼人,劉邦或許會回答,他想成為大官,但這話多多少少是帶點吹噓成分的,因為他心裡也不自信,能當一個小亭長,他已經很知足了。
可項羽肯定會說,他是天生的王,他就要成為王,霸王的自信是有著強大的實力支撐的,霸王確實是生而天才之人,而劉邦不是。
但一開始不是,不代表以後不是,劉邦需要的,是成長。
沛縣這個地方,說有什麼奇妙之處,其實還真的沒有,劉邦能在這裡當一個亭長,很大可能是靠祖上那點“士大夫臉面”和自己這張很能說的嘴爭取來的,所以嚴格來說,在沛縣的時候,沒什麼上層階級的人物看得上劉邦,比如蕭何,他曾經就有些鄙夷劉邦。
也不怪人家看輕,看看劉邦做的這些事,完全符合如今一個個“混子”的特徵,比如第一樣,劉邦喝酒賴賬:
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
劉邦不僅吃狗肉不花錢,他喝酒也是“免費”的,因為他去賒賬,而且喝醉了還當場呼呼大睡,誰家酒館攤上這麼個酒賴子呢?
沛縣的“王媼”、“武負”都是這個冤大頭。
不過人家劉邦後來當皇帝了,這兩人肯定也有劉邦的回報,於是經常和別人說劉邦每次睡著時,頭頂上都有龍在顯現,這話純粹就是“神化”劉邦了,其中的漂亮話成分自然不用多說,我們就說客觀事實,劉邦確實賒酒錢了。
除了賒酒以外,劉邦吃狗肉也不給錢,就賴著樊噲欺負,樊噲也可能是嘴笨,被劉邦說得反駁不上,更可能是對劉邦這種“豪氣”的性格有所欣賞,因此不追究了,但不管怎麼樣,都不能掩飾劉邦就是個賴子性格,誰家天天賴賬長大後能有出息還能當上皇帝的?
除了劉邦,哪個賴子敢說這個話?
當時的劉邦都不敢說這個話。
除了喜歡“賴錢”以外,劉邦還很喜歡“吹牛”,最離譜的是,他的吹牛場景都用在了別人家的宴席上,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參加宴席要給錢吧,但人家劉邦高呼“我出一萬”,大大方方進門後,把兜露出來,比臉還乾淨。
“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看看,司馬遷的誠實,就讓劉邦真實,人家蕭何當年可是指名道姓地說過了,這個劉邦喜歡說大話,而做成的事情很少,這也就是劉邦當皇帝,說得委婉了,如果是換成日常生活中一個“誇誇其談”而且還一事無成的人,我們又會怎麼形容?
答案不言而喻吧。
可就是這麼一個看似“頑劣不堪”的劉邦,都還是能進步,能成長。
秦二世元年的秋天,陳勝因為下雨耽誤了兵役的到達時間,因此爆發了被大秦壓抑已久的情緒,當時秦始皇已經駕崩了,壓在每個人心頭上的那條“龍”已經沒了,於是陳勝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名言便開闢了一個新時代。
大澤鄉起義爆發,立即席捲天下,而沛縣距離大澤鄉很近,沛縣縣令很慌,因為他必須要做出選擇,到底是跟著一起造反,還是堅決忠誠於大秦,這決定了整個沛縣的命運和他們的前途。
一番商討下,眾人決定造反,可造反肯定不能用自己的名號,不然以後沒有回頭路可走,那麼該選誰呢?
沛縣領導班子中忽然有人說了一句:
“要不我們找劉季吧”。
此時被沛縣人盯上的劉季,還在芒碭山“避難”,說起來也很巧,劉邦避難的理由和陳勝差不多,因為劉邦在押送一批犯人的時候,喝醉了酒,於是便讓犯人跑掉了,在大秦,這可是死罪,因此劉邦連工作都保不住了,丟下老婆孩子跑到山裡避難,天天飲酒消愁,連飯,都還要呂雉來送。
不得不說,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人家陳勝失期被逼反,劉邦失責就躲藏,可即便如此,也阻礙不了劉邦被時代推動著起飛。
當蕭何等人找到了劉邦之後,說明來意,讓劉邦“搏一把”,劉邦眼看人生無望,自然應允,可誰知道當劉邦被眾人擁護著回到沛縣後,沛縣縣令居然出爾反爾,要把蕭何等人當叛賊處死,於是劉邦的“第一戰”,就成為了攻打沛縣縣令,而劉邦的第一批武裝暴力軍隊出現了,人數有上百人:
劉季之眾已數十百人矣。於是樊噲從劉季來。沛令後悔,恐其有變,乃閉城城守,欲誅蕭、曹。蕭、曹恐,逾城保劉季。劉季乃書帛射城上,謂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
沛縣縣令似乎就是為了給劉邦當“梯子”而存在的,而沛縣縣令此舉徹底把蕭何等人逼反,蕭何和曹參迫於形勢,肯定只能以劉邦馬首是瞻,而劉邦能取得初步成功,最核心的是兩樣東西:
一、民心。
二、沒有退路的人生。
劉邦喊出那句“天下苦秦久矣”,這就是民心,蕭何和曹參可能沒這種感覺,因為他們是沛縣官僚,是剝削者,但沛縣肯定是被剝削的百姓最多,誰對大秦沒怨恨,說沒有那是假的,因此劉邦帶頭反,就拉攏了民心,而沒有退路的人生,就是劉邦只能在這條路上走到黑了。
這也是為什麼蕭何、曹參屈於劉邦之下的原因,司馬遷也坦白寫了,不是蕭、曹能力不行,而是人家只是“風險投資”,以後劉邦失敗了,他們還可以回頭的:
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
所以說蕭何和曹參,都不看好劉邦,但這無所謂,站在時代的風口前,劉邦會飛得越來越高。
劉邦很聰明,他知道沛縣隊伍裡有像蕭何、曹參這樣的官僚存在,他們有文化,有心計,所以劉邦做了一個決定,這是一個影響未來整個漢朝命運的決定:他決定把身邊的人都培養起來。
樊噲,一個沛縣原來的屠狗戶,劉邦任命為“舍人”。
盧綰,劉邦的發小好友,天天跟著劉邦白吃白喝的,成為了劉邦的門客、將領。
除了這兩個最親近的人以外,劉邦像模像樣地把身邊的“底層力量”發動了起來,現在他們可能比不過蕭何、曹參,但未來不一定,最重要的是,讓樊噲、盧綰讀書來不及,做將軍總來得及吧,穿上盔甲拿起武器上幾次戰場,那麼什麼都會熟悉了。
要知道,造反要的就是“軍功”,軍功越高,話語權越高,所以隨著劉邦的征戰越多,樊噲和盧綰等沛縣底層越來越嫻熟,其實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劉邦的“朋友”戰死了,所以後來的歷史記載就只有這麼幾個。
但是不管怎麼學習、怎麼進步,要承認的是,樊噲、盧綰,他們比不上天下頂尖的將領,曹參、蕭何,他們也比不上天下頂尖的文士。
劉邦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那該怎麼辦?
沒關係,漢高祖陛下他開始“請外援”,並且廣招人才。
因此,張良來了,韓信也來了,和別的諸侯王相比,劉邦就這麼一個優勢,啥都不懂,但最懂人心,啥都不大,但年齡可能最大,只要你是個人才,到了劉邦這裡肯定就能一起坐著聊天,讓你有人才該有的尊嚴。
事實上,劉邦真的是這樣做的,他的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但其實內心裡做事極有分寸,有錯就改,有不懂的東西就立即請教,知道知識無價,道理重要。
比如和“酈食其”的相遇,劉邦就被酈食其“上了一課”。
酈食其知道劉邦鄙視儒生,而且劉邦對儒生做的事情,那可謂是“不堪入目”,比如劉邦往儒生的帽子裡尿尿,然後還破口大罵,這哪裡有一點點諸侯的樣子,簡直就是個得勢的流氓:
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史記·列傳第三十七》
可酈食其卻表示沒關係,他會教沛公怎麼做人。
於是酈食其去“拜見”劉邦了,果不其然,劉邦見酈食其的時候,正把兩隻腿叉開,讓侍女給他洗腳,在儒生的眼裡,這種舉動是十分不尊重人的,因為秦代的時候,常規的褲子都是“開襠褲”,不禮貌的地方在哪裡不言而喻:
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
酈食其當然很在意,但他也要看看劉邦這個人有沒有道理可以講,一個人可以出身卑微,因此懂的東西不多,畢竟人生而無知,不怪他,可如果教了他都還是無知的話,那麼這就是性格卑劣,遲早有一天會栽跟頭,於是酈食其便和劉邦說,你若想獲得天下儒生的支援,那麼你得先學會“禮貌”:
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
酈食其告訴劉邦,你這就是赤裸裸的“造反”,打的是“天下苦秦久矣”的旗號,所以你要收攏民心、拉攏人,想要做到這一點,儒生很重要,雖然不排除司馬遷有刻意在《史記》中抬高儒生身份的可能,但是道理卻是一樣的,劉邦最需要的,就是人口,而能把人給組織起來的,確實只有這些文人。
於是劉邦開始正襟危坐,開始重視起了酈食其,對於酈食其的“點醒”十分感謝,酈食其看到劉邦這幅虛心受教的模樣,自然很是開心,比起自負有才華的項羽,其實文人士大夫更喜歡劉邦這樣的君主,項羽就是另一個秦始皇,而劉邦則是另一種可能。
除了酈食其的“點醒”以外,蕭何和張良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自己懂的東西教給劉邦,比如蕭何就以韓信為引,教會了劉邦不要輕視每一個人:
“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史記·列傳第三十二》
所以劉邦聽話把韓信拜為大將,韓信便以“還定三秦之計”回報。
比如張良、陳平也拿韓信以功邀封“齊王”為引,教會了劉邦有脾氣不要立馬就發,也不要當面發:
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徵其兵擊楚。
看看司馬遷對劉邦的記載是多麼地樸素,他用“悟”一字說明了劉邦原先是不懂這些事的,可是被張良和陳平一“踩腳”,然後再耳語兩句,劉邦就領悟了,並且非常上道,一改憤怒的態度,把韓信封為正兒八經的齊王,而不是什麼代理齊王。
結合劉邦帝路上的種種表現來看,他是有痕跡在成長的。
被沛縣人冠以“沛公”是一次成長,他開始培養自己的核心人才。
和天下諸侯會師又是一次成長,他開始吸收外來人才。
打入關中是一次成長,在他沉迷奢華的宮殿之時,大家教會他不要貪圖眼前的利益。
鴻門宴又是一次成長,劉邦已經可以擺脫項羽的陰影了。
同樣的,劉邦在成長,他的妹夫樊噲,好友曹參、蕭何等人,無時不刻都在成長,特別是蕭何這種本就是文人士子的身份,他有底子有文化,於是他承擔了大漢開國的律法、國策奠定的工作,而假如讓樊噲、曹參去做蕭何的工作,那他們能做好嗎?
肯定是弄得一團糟,所以為什麼後來曹參擔任宰相後,弄出來個“蕭規曹隨”,人家不懂就是不懂,曹參從沛縣的基層公務員一步步爬到這個位置,做什麼事情需要什麼才能他再清楚不過了,跟隨劉邦多年,他學會了揚長避短,這就是頂級政治家的智慧。
劉邦何曾不是揚長避短呢,打仗、詩詞歌賦,劉邦都只是中人之資,可劉邦政治能力就是頂尖,他能夠知人善用,找到弱點打擊弱點就算他一開始什麼都不懂,還是能去管這些人,這就是劉邦,這也是沛縣人走出了沛縣之後,集體都明白的道理。
而劉邦在稱帝后,有意在開國功臣的行列裡放進大量“自己人”,所謂自己人,正是沛縣故人嘛,畢竟劉邦就是沛縣布衣出身,他這樣做是非常合理的,後來明朝的朱元璋不也正是組成了“淮西勳貴”嗎,只不過朱元璋的心更狠罷了。
所以,《史記》的本紀、世家、列傳都很清晰地展現了西漢開國功臣的人生軌跡,特別是列傳篇,太多的小人物因為亂世崛起,他們根本就不是生而天才、尊貴者,可後來一步步走到時代的前臺,靠的就是一次次的改變和進步。
不進步,何以成才?
沛縣的牛人本不多,只是時代成就了他們,戰國時期的《孟子·告子》中就很清楚地寫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這種“痛苦”,正詮釋了成長,大任者最缺少的不是什麼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後天經歷的磨難,只是很少人真的懂得這句話的真諦罷了。
而看著過去故事連連感慨的我們也是一樣的,在望不到頭的生活和重複的節奏中,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平凡人了,其實感到這種情緒並不悲哀,這是正常的,但不管如何,請不要忘卻那顆追求不平凡的心。
我們都是平凡人,嚮往成為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