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子生活隨影
-
2 # 王老師42071631
孩子是為了基因傳承的使命,才能世世代代相傳 ,可不止是生來就為了給父母養老。
而終其一生只為了你兩口子送終,你們也不能幹吶!
-
3 # 老行laoxing
傳宗接代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不然這個世界上輪不上有你,使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是你結婚的唯一目的,孩子就是你生命的延續,這就是用途。
-
4 # 蘭zhl
孩子的工作和家庭你怎麼協調,讓他撇家舍業的伺候你。不要再提孝字,國家應該加強養老制度保障的完善,讓老人有尊嚴的養老。
-
5 # 喜歡藍天白雲的冰
如果當初結婚生子就是為了給你養老,我覺得你這樣未免太自私了。孩子是你們夫妻愛情的結晶,他來到這個世界應該有他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給你養老的;如果你愛你的孩子,你怎麼捨得讓他給你端屎端尿,沒有自己的生活;如果孩子孝順,你生病了,我想他會帶你看醫生;如果你願意去養老院,他可以送你去。反正你不應該想,養了孩子就屬於你自己的,是給你養老的。
-
6 # 竹坡芳塵8760
很多年前,我還年輕的時候問過一位師兄,生命的意義何在?他說——生命的意義於奔跑!生命的歸屬於延續!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依然是最美的答案!
-
7 # 愛隔
是證明自己會不會當媽媽,合格不合格。孩子是否能肉體與精神健康的融入社會。沒別的要求。至於養老不擔心,順其自然,多方打算,儘量不麻煩孩子。他有他的日子要過。父母生我們,也沒希望我們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指望自己孩子什麼呢?
-
8 # 臥連童子
本來孩子就不是用來養老的。孩子你生命的延續。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們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拼命的傾我所有,培養自己的孩子,指望孩子優秀,指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指望孩子鯉魚躍龍門。當你在傾盡所有培養孩子的同時,你有多少時間,多少精力來孝順父母?孩子優秀,必須得努力,才能保持一直優秀。然後他/她再培養優秀的孩子。是不是都這樣想,這樣做?如果是,那他/她拿什麼精力來回敬父母,是成績,還是啥都不管不顧在你的膝下成歡?
-
9 # 網路裡予犭句
到老了,不能動彈了,就要子女給你擦身,端尿?然後上班也不要上,就為了伺候老人?要知道子女也是有孩子的,孩子就不用照顧?進養老院有什麼不好,有人照顧,子女隔三差五的來看看你,人老了,就不要拖累子女嘛
-
10 # 直得去愛
孩子是生命馳繼!不是別什麼,也可以說是生命的蓮接,如果斷了,就斷了。別人的生命再多再好也與自己無半毛錢的關係,自己的孩子們,就是自己的生命得與繼續下去。
-
11 # 晴方好383
養兒防老,是一種傳統的觀念,當父母衰老到失去勞動能力之後,成年的子女要在生活上經濟上照顧衰老的父母。
生養孩子,在我們的初衷裡,是不求回報的,當然在撫養過程中我們也享受到了為人父母的快樂。我們無條件地把自己最好的都給了他,只希望他能幸福。但是在中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不僅僅是把孩子,撫養成人,還得幫他成家立業,甚至幫他撫養孩子……不帶孫子的老人,有幾個?
幫孩子成家,幾乎花掉了老人的全部積蓄,再撫養孫子,再用掉老人所剩無多的精力和財力……
所以不能一味地指責老人養兒防老目的性太強,中國的情況本來就和歐美國家不同。歐美的老人家們在喝咖啡享受老年時光的時候,我們的老人都在貼錢帶孫子。所以我們的養老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服務,並駕齊驅。
作為老人,不要為自己的付出過於計較,也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都補貼給兒女。生養,教育孩子都是作為父母應盡的責任,但是其他的事情要量力而行。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很大,不可能不上班專門在家伺候父母。老人有老伴的,相互照顧,沒老伴的也要儘量照顧好自己,如果有條件請專職保姆更好。能夠自理的老人,儘量不要和子女一起生活,不說寄人籬下吧,總之也會不自在。
隨著社會的發展,養老機構的條件肯定會越來越好。到我老了,我就找一家自己能夠付得起條件好一些的養老院,我的孩子十天半月有時間去看看我就好。
-
12 # 張薔薇啊
看到題主這問題,原諒我一個忍不住,不厚道地笑出了聲。
我只想很認真地問題主一聲——當初,你為什麼要孩子?現代這社會,有幾個人結婚,是奔著要個孩子——好有人為自己養老而去的呢?
1、絕大部分人,不都是因為在荷爾蒙的作用下,兩情相悅,一不小心的結果嗎?
2、或者是人家都有娃,我也想要有個娃的結果嗎?
3、再或者,不就是為了體驗完整的人生,做回父母的結果嗎?
再問題主一聲——你原本想要孩子做何用?哦對了,題主說了“老了,要麼夫妻相伴要麼請保姆要麼養老院”。
那麼題主原本生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有人日夜相伴或者有人照顧或者有人養老。
如果只為實現這幾個作用,題主還真不必要生孩子,這幾個作用,找個全職保姆全部都能搞定了呀。
當然,非要說孩子的用處,孩子還真有用。1、讓夫妻關係更加穩定,為了你倆老年時還能夫妻相伴——起個紐帶作用啊。
2、等你老到沒錢或者沒精力或者沒能力的時候,幫你請保姆啊!
3、送你去養老院啊!在養老院的一系列單子上簽字畫押啊!
4、其他的作用肯定還有很多吧……
個人拙見,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我是張薔薇,一位從醫嘮叨主婦。
-
13 # 潮千躍
孩子有什麼用?
用處大著呢:
一、孩子是你最容易無條件去愛的人,是體驗愛別人的最好物件。
上天把孩子給我們,就是讓我們感受這個情感的。有了父母,你會知道何謂被愛。有了孩子你會知道何謂愛人。
二、有利於夫妻之間的和睦相處和保障家庭穩固。
孩子就是夫妻倆的共同牽掛和永遠的話題。沒孩子之前,夫妻因愛而在一起,有孩子之後,還加上了血緣紐帶。而且兩人做事都會以有利於孩子為前提。
有孩子了,首先是學會無怨無悔的付出。然後還有很多知識要掌握,孩子的每個成長期要注意什麼,都會知道。還有就是當父母了,總要要求自己提高,否則以後怎麼教孩子?
媳婦本來就是別人的女兒,與婆婆沒有血緣關係,很難親近。但照顧媳婦懷孕和照顧出生的小孩,會迅速拉進兩人的關係,並在長期相處中,成為真正的親人關係。
隨著小孩的長大,每個時期都會帶來新的希望。就如同種下一顆種子,你看他生根發芽出苗散葉開花結果,每個過程都充滿了喜悅。
人始終是需要希望支撐著,才可以勇敢面對生活的。孩子就是這個希望。
孩子總是要長大,要去面對生活的。 我以後哪怕在養老院也沒關係,起碼在約定的時間,我知道孩子會來看我,這不也是很好嗎?
還有,我是很感激老天給了一個健康的孩子給我。餘生有他,總有念處,身縱孤單,心無孤寂。
-
14 # 悅然花開
我們的生命過程,就像是一棵樹,從種子到嫩芽,到長大,到開花到結果實,到果實離開枝頭,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段歷程。
孩子對於我們來說,就像是鮮花和果實對於一棵樹。
我們年輕的時候,和心愛的人結婚,兩個人相守在一起,雖然幸福快樂,但是隻有兩個人的孩子呱呱墜地,才會讓我們的愛有了傳承。
因此,最初,孩子是愛的結晶,也是基因的傳承,更是血脈的延續。老祖宗之所以非常看重子嗣,就是在於這一點。
沒有孩子的家庭叫丁克,但是丁克的家庭並不多,為什麼生孩子養孩子 這麼辛苦,大家還要生孩子呢?
因為人類是感情的動物,孩子是我們感情的結晶,也是夫妻感情的紐帶,更是彼此感情的寄託。
孩子還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未來,有孩子,我們才有動力和拼勁。
孩子對於 我們來說,並不是到老了來照顧我們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都要對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負責。
孩子的生命是我們給與的,但是孩子生活卻是自己的。
-
15 # 菁菁1956
有孩子就比沒孩子強,雖說倆老人還能自理,不用孩子們總往家跑,但倆老人其中一人生病,不論是兒還是女他們會快速回家幫老人去醫院看病的,有的人說現在生兒女養大也靠不住了,極少數還是有一些自私的兒女,對父母不管不顧,這也跟家庭教育有關,他們兒時父母給的寵愛太多,他們即使成家也是長不大的孩子,所以這種孩子生不生無所謂,有他們也是啃老一族,但我遇見了一個好兒子,今年己36歲了,他們婚後單住,工作是程式設計師很忙,兒媳是幼教老師也是擔責任的,不過他們工作穩定,對我們老人十分關心,我們哪個不舒服都是兒子帶到醫院去檢查交費,沒事時天天微信,聊上幾句,問我們藥吃沒吃,哪有不舒服他開車接去醫院,每週他都會找時間來看我們,有時親戚朋友們會問我怎麼教育的這孩子,我雖不說嘛?但尤衷的感到幸福,有這樣的好兒子還擔心晚年的生活嗎?不,生下了兒子他做的再好,老人心裡要有一杆稱,自己還需保重自己,自己相互能自理千別擔務孩子的前途,現工作壓力這麼大,孩子不掙錢圍著老人轉,那他家能生活的好嗎?所以人老了,不能依老賣老,也要自強自立,真有一天一個走了另一個不能自理了咱只要有意識就讓兒子送養老院去了解終生。但我這一生一世也不後悔要下了兒子,不管怎樣,無論結果怎樣?我還有個兒子在支撐著我。
-
16 # 宇麗盛感悟人生
人這一輩子做事情不一定都只為結果,有時候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
養孩子不單單是為了老了的時候能用得上,而是為了在懷孕、產子、養育、長大的一系列過程中,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三十而已》中顧佳的父親,堅持要去養老院,而顧佳是非常希望他能過去一起生活的,當鄰居問他為什麼不去顧佳家一起生活時,他意味深長的說:“子女不易,自己老了能力有限,不能幫上孩子的忙就已經夠愧疚的了,再去給孩子添麻煩,就更不能原諒自己了……”
有人生兒育女就一心希望兒女能夠健康快樂的長大,工作順利,婚姻幸福!只要兒女過的好自己就是幸福的!我想這就是父愛和母愛的偉大之處!
有人生兒育女就希望得到兒女的回報,為兒女做一點事情就會說“你看我對你多好,我老了可要對我好,要不然就沒良心……”,好像就是一種交換!為兒女做的一切事情就是為了自己老了有人伺候!
墨菲定律說“越害怕的事情,越是會來到你的身邊!”那些一心一意為兒女著想,不求回報的父母們老了以後,往往是兒女繞膝,盡享天倫之樂!
而那些養兒育女就純粹是為了“防老”,一心只想著老了兒女必須伺候自己的,就害怕老了沒人伺候的!往往得不到兒女發自內心的愛,晚年相對比較悽慘!
-
17 # 隨性詩人蘇癲子
到底要兒子有什麼用呢?是用來作為老了的依靠,還是希望有一個養老送終的人?我的答案很簡單,只是一種傳承,對於兒女,把父母放不放在心中,且隨他去吧!
傳統的觀念是養兒防老,但是現實生活中養兒不一定能防的到老。能處處為父母著想的孩子畢竟少,能為父母著想還能有所好的行動,這種孩子是少之又少。
所以我們不用想養孩子有什麼用?我們乾脆想我們老了以後應該怎樣讓自己快樂。
聽說過很多有關孝心的故事,也看見過很多不孝的案例。我們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的心態,終究會被自己的胡思亂想所左右。
年紀慢慢的大了,有兒女在身邊的陪伴,這是一種幸事。但是兒女如果有自己的工作,為自己的家庭努力而奔波,我們又何苦去強求什麼呢?
有時想一想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思想的自由和行動的自由,雖然渴望有滿堂兒孫的快樂,但我們應該主動不去為他們增添麻煩。
他們有自己的小家庭,也許還在為了小家庭的生計而奔波,我們何苦要求的太多呢,只是偶爾能抽出一個時間來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滿足。
至於說養兒子有什麼用?從主觀上來說,就好像是一種投資一樣,生下了自己的兒子,等到的就是回報。那這樣的感情豈不是成了一種交易?
一個有良心和孝心的孩子,他始終會知道報恩,會進你的陪伴自己的父母和維護父母的身體。如果一個孩子連爹孃都不認,你就算採取任何的辦法,他還是一個不孝子孫。
所以我們儘量保持自己的快樂,創造條件讓自己快樂和健康。不要問要兒子有什麼用這樣的話,一切都順其自然,簡簡單單。
能有兩個人相依為伴的時候,我們就兩個人共度夕陽。當只有一個人孤獨相思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辦法去決定自己的老年生活,至於孩子們說的請保姆也好,送養老院也罷,就隨他們去吧。
-
18 # 言月果果
生孩子不是為了養老防老的。現在不是一百年前,還四代同堂。
老了以後,身體健康就是兩個老人自己相伴到老,身體不太好,就請個保姆。
去養老院也行,不過費用很高。
我們的傳統思想老了以後的天倫之樂,大概說的是兒孫滿堂都陪伴在身邊吧。
現在這種生活環境和生活節奏很難,非常難得一家人在一起。
太多留守老人,即使生了半桌兒女,老了之後,也只是兩個老人一起生活。
說兒女不孝順嗎?不是。幾個兒女都想把他們接到外面來,他們以前都會過來小住一段時間。始終不習慣,要回老家。現在七十多歲了,再也不願意出遠門了,他們兩個老人就留在了老家。
他們不會應該兒女不陪在身邊而覺得生兒女沒用吧。我們這些晚輩的經常給他們打電話,任何節日都問候一下。經常跟他們說一說我們的事情和變化,他們會很開心。
他們總有操不完的心,總想為自己的孩子做更多的事情。他們現在也年過五十了,還要想著孩子買房,結婚生子的事
-
19 # 三更擷萃
這一代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對養護老人已無能為力。
現在步入老齡行列的老人,大多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獨生子女家庭。
如果一對夫妻既要管護4位、甚至6位、8位老人,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入職上班,看看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所以人老了,要麼夫妻相伴要麼請保姆要麼養老院養老,也是明智的選擇,更是為子女減輕負擔最科學的方法。
一是夫妻相伴親情濃。鄰居章先生是一位退休老教師,今年已經80多歲,與太太一起住在小鎮上,上街兩一起,一人拐一柺杖,互相照應。
章老先生說,與孩子住一起不方便,他們得接送學生上學,有時候急急忙忙隨便弄點吃,根本顧不上管護老人。
自己吃清淡的飯菜,自己做,就能掌控著油鹽調料的用量。
孩子們雙休日回來看一看,熱鬧一番,增強生活的氛圍。
章老先生說,得天獨厚的條件是門口正好是社群衛生室,有一點不舒服就能及時治療,給自己提供不少的方便。
二是保姆養老保障強。苟老先生的太太身體不太好,生活不能自理,他們從鄉下找來一位懂醫術的保姆。
兩位老人身體不舒服了,保姆就開上電動三輪到醫院裡治療。
保姆平時在家裡為兩位老人做保健。
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每星期選擇一早上,早餐喝羊肉湯,也由保姆開著電動三輪,去那家優質羊肉湯館去吃。
雙休日女兒女婿回來,讓保姆回家休假,孩子們拉著兩位老去景點玩一玩,其樂融融。
年愈50歲的保姆,細緻認真的照護,使兩位老人感到十分滿意、開心、快樂、幸福。
苟老先生在支付保姆工資時,由原來的2500元,漲到3000元,保姆也越幹越有勁。
三是理想養老敬老院。隨著國家養老政策的不斷完善,醫養結合政策的日益推進。
為此,敬老院、醫養結合養護中心成為老年人養老的好去處,逐漸被更多的老年人所選擇。
-
20 # 雪花飄揚833
鄰居有一對老年夫妻,他們的狀況也是很多有老人的家面庭面臨的。
這老兩口都快80歲了,老爺子行動不便且已經糊塗了,老太太的腰不好,時常彎著腰,平時家裡只有老兩口。兩個女兒都在外地,原來大女兒退休後把他們照顧的比較好,現在大女兒又有了外孫,所以去外地照顧自己孫子去了。
老人有個兒子住的比較近,但來的次數少。去年冬天,老太太推著輪椅去買菜,我正好碰到,幫她推回來。老太太向我哭訴,說是打電話讓兒子來買菜,兒子說在上班,沒有時間過來。老太太氣憤地數落兒子:眼裡哪還有我們這老兩口呀,不孝之子。
老兩口曾經去過兩次養老院,不習慣,又都回來了。
其實老兩口都是事業單位退休的,子女經濟上也沒有困難,完全可以請保姆,可是老人執意不肯請保姆。聽老太太說不習慣有個外人住在家裡,管吃管住,還得一個月四千多塊錢的工資。
這都是思維習慣不同,角度不同。
作為子女,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確實面臨很多困難。但不管怎樣,我們在安排好自己家庭的同時,也要多想想父母,他們很多方面已經是力不從心了。同時多做父母思想工作,做好合理的安排。
作為老年人,也要多替子女想想,他們有自己的小家庭和工作,並非時刻都有時間,一呼就到。不要一提到養老院和請保姆就認為子女不孝,有時候也要多聽聽子女的意見。
藉助外力的幫助安度晚年並不意味著子女不孝。
回覆列表
人一旦結了婚生了小孩,然後到:養孩子長大,讀書,再到孩子工作,結婚!這個過程你享受到了人一生中擁有的快樂!酸甜苦辣都在其中。 這就是生活!
想一下,當你的孩子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第一次學會走路!上學,第一次回來拿到好的成績和獎狀!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刻!作為父母,你是何等的開心和快樂, (儘管過程也付出了好多艱辛!)反正,這樣的快樂,我都經歷過,其中的快樂的滋味!用言語是無法表達的!這樣的心情是我兒子給我帶來的!想必天下養孩子的父母們都和我一樣。這就是養孩子的樂趣!養孩子使你的人生更加完美!
說老了要麼夫妻相伴,要麼進養老院!我想這是必然的,像我們這一代人,大部分都是一個小孩!,還要照顧雙方的老人,根本辦不到。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等我們老了住養老院,最起碼節假日他們會帶著孩子來養老院看看吧,我們也享受到天倫之樂,這就是養小孩的好處!你不養小孩試試到老了挺孤獨的。
總之大家還是懷著Sunny的心態開心的生活吧!只要你努力了!就會有回報的!生活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