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362242374205
-
2 # 陳默亦
最簡單的流蘇是將一把繩子彎曲,形成一把穗子,掛在一根懸著的繩子上面做成流蘇。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木質的流蘇頭,這個流蘇頭外面用布或其它飾品包裹起來,在頭的中心鑿一個洞,中間可以穿過一根繩子,連線頭和穗子,並可以將流蘇掛起來。當然,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流蘇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流蘇的每一個部分都可以採用不同的設計,製造出不同的工藝效果。 流蘇的作用,可以用來掛在窗簾上,鑰匙上,還可以用來做裝飾品,比如大家熟知的學士帽上面都有一個小流蘇。此外,大家也可以再各種服裝上看到流蘇的影子。 紫色代表浪漫,說明你喜歡的這個女網友是個充滿浪漫主義的女生啊。流蘇還有一種神秘感,古典美的那種人。
-
3 # 九農DX
農村葬禮上,披麻戴孝,這批麻是啥講究?有何出處?
農村老人百年之後,兒女們披麻戴孝,這是大部分地區的葬禮風俗。至於為什麼要披麻戴孝,相信大多數人不清楚。下面,筆者就來分享一下當地的說法:
源於一個傳說據說很早以前,一位老婦人有三個兒子,因為老婦人年事已高,已經到了商量著做棺材、辦後事的時候了,而每次三個兒子都是爭執不斷,甚至還大打出手。
老婦人聽了之後非常傷心。第二天就將三個兒子叫到自己床前,告訴他們自己死了不用棺材、不舉辦葬禮、也不用土葬,只需要用身下鋪的席捲住找個沒人的地方扔了就好。但是,需要答應她一個條件,就是從今天開始每天看看門前大樹上的烏鴉和貓頭鷹。三個兒子“喜出望外”,想著終於不用花錢了,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透過長期的觀察,他們發現:烏鴉很小的時候都是老烏鴉外出尋找食物,來了餵給小烏鴉吃;等小烏鴉長大了,老烏鴉老了不能再外出尋找食物的時候,就變成小烏鴉尋找食物來給老烏鴉喂。而隔壁樹上的貓頭鷹則不同,小的時候也是老貓頭鷹找食物餵給他們,但到了老貓頭鷹不能外出尋找食物的時候,小貓頭鷹不是去找食物餵給老貓頭鷹,而是吃掉了老烏鴉。
看到這裡,三個兒子算是明白了,痛哭流涕非常後悔,都說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好好孝順老母親。可說來也怪,等他們回去之後,老婦人已經走了,再也沒有留給他們盡孝的機會,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
所以,在為老婦人舉行葬禮的時候,他們選擇像烏鴉一樣身穿素色衣服;並在身上批麻,顏色看起來跟貓頭鷹一樣,目的是為了告訴已經百年的老母親——“老婦人要他們明白的道理,他們明白了、也記住了”。
之所以這個習俗流傳下來,一來是為了表達對逝去人們的思念、不捨和懷念;二來,也是為了提醒後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們、孝順他們。
披麻戴孝的出處《儀禮》。儀禮中規定喪服要使用麻衣,並且分為斬衰(cuī)、齊衰(齊zī)、大功、小功、緦麻(緦sī)五個等級,稱為五服。五服分別適用於與死者親疏遠近不等的各種親屬,每一種服制都有特定的居喪服飾、居喪時間和行為限制。
您那裡關於披麻戴孝,又有怎樣不同的說法呢?
-
4 # 文過詩飛V
披麻戴孝不光是在農村流傳,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覆蓋城市和農村。只是有繁有簡而已。披麻戴孝的“麻”字,指的是“桑麻”編織的粗糙麻片,然後經過縫製成孝服了,專門用於喪葬禮服,也就是“孝服"。它是五服之一,是承孝人的孝服,它和斬衰服、齊衰服只是輩分上有區別,但和大功服、小功服友較大的區別,因為大功服和小功服多用於女眷們披戴,
人們常常以觀五種孝服來判斷和死者的親疏關係,
不過,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只一般地白布孝服了,沒有那麼多講究了。至於披麻戴孝的出處,可以說只有一個,別的網友已經百度出來了,我就不再贅述了。
-
5 # 安說生死
披麻戴孝是生者出於對逝者(主要是晚輩對長輩)的尊敬而穿戴的葬禮服。中國的葬禮服叫孝服,都是白色,孫輩則再加上一點紅色以區別於子輩。白色象徵著純潔,但主要還是追求原色,不加印染,以達到一種我因悲傷而穿戴很素不再打扮的感覺。麻,是一種服裝材質,現在是很自然很高階的東西,但在化纖材質誕生之前只有麻、布、絲綢三種,麻最差,絲綢最高階,布普通。老百姓一般都穿布,所以也叫“布衣”,有錢人穿絲綢(叫綾羅綢緞),窮人穿麻衣。不知哪朝哪代出了一個算命的,很窮,穿麻衣,但算得很準,據說留下了一本書,叫《麻衣神相》,我是沒見過……言歸正傳,家裡親人去世,家屬們都很難過,平時無論是穿絲綢的還是穿布衣的,都要告訴大家我因為悲傷無心打扮,穿麻了,已經考慮不到審美了!而這種思維以及行為在我看來已經是“審醜”(怎麼醜怎麼來)了!這和西方人包括日本人的穿著莊重的黑色葬禮服,節制、隱忍完全不一樣。孔子說過人的所有的行為都應該有節制,理想境界是“哀而不怨,樂而不淫”,可惜中華民族從來就沒有按照孔子說的殯葬禮節去做,反而是西方人包括日本人做到了。當然日本的葬禮服也是明治維新時由白變黑的。中國正處在由農耕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轉型期,新舊交替,葬禮服也是黑白啥都有。將來我估計都會像日本人一樣學西方了。下面是江西農村披麻戴孝的農民。
-
6 # 情感小釋

源於一個傳說
據說很早以前,一位老婦人有三個兒子,因為老婦人年事已高,已經到了商量著做棺材、辦後事的時候了,而每次三個兒子都是爭執不斷,甚至還大打出手。
老婦人聽了之後非常傷心。第二天就將三個兒子叫到自己床前,告訴他們自己死了不用棺材、不舉辦葬禮、也不用土葬,只需要用身下鋪的席捲住找個沒人的地方扔了就好。但是,需要答應她一個條件,就是從今天開始每天看看門前大樹上的烏鴉和貓頭鷹。三個兒子“喜出望外”,想著終於不用花錢了,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透過長期的觀察,他們發現:烏鴉很小的時候都是老烏鴉外出尋找食物,來了餵給小烏鴉吃;等小烏鴉長大了,老烏鴉老了不能再外出尋找食物的時候,就變成小烏鴉尋找食物來給老烏鴉喂。而隔壁樹上的貓頭鷹則不同,小的時候也是老貓頭鷹找食物餵給他們,但到了老貓頭鷹不能外出尋找食物的時候,小貓頭鷹不是去找食物餵給老貓頭鷹,而是吃掉了老烏鴉。
看到這裡,三個兒子算是明白了,痛哭流涕非常後悔,都說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好好孝順老母親。可說來也怪,等他們回去之後,老婦人已經走了,再也沒有留給他們盡孝的機會,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
所以,在為老婦人舉行葬禮的時候,他們選擇像烏鴉一樣身穿素色衣服;並在身上批麻,顏色看起來跟貓頭鷹一樣,目的是為了告訴已經百年的老母親——“老婦人要他們明白的道理,他們明白了、也記住了”。
之所以這個習俗流傳下來,一來是為了表達對逝去人們的思念、不捨和懷念;二來,也是為了提醒後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們、孝順他們。

披麻戴孝的出處
《儀禮》。儀禮中規定喪服要使用麻衣,並且分為斬衰(cuī)、齊衰(齊zī)、大功、小功、緦麻(緦sī)五個等級,稱為五服。五服分別適用於與死者親疏遠近不等的各種親屬,每一種服制都有特定的居喪服飾、居喪時間和行為限制。
-
7 # 齊東晏子
披麻戴孝是中國傳統葬禮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生有養、死有葬是中國孝道文化的重要基石,“養老送終”,已經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骨髓。《中庸》記載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也就是說,體現地給去世的雙親安排後事,是孝道的最高表現。所以,自周朝開始,中國已經有了明確的喪禮,而後經過孔孟的“復禮”及後來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孝道文化越來越受重視。所謂“慎終追遠”,就是仔細謹慎的辦好父母的喪葬禮儀,並在日後辦好父母死後的祭祀事項。
中國的喪葬禮儀中,孝子孝女披麻戴孝是基本的講究,其他還有,孝大孝女必須腰間捆著麻繩,孝子必須手柱孝杖,孝女孝婦必須有人攙扶,孝子的鞋不能完全穿上,必須汲拉著鞋,就是不能把鞋完全提上,要踩著鞋的後綁。那麼以,這些規矩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以個意思呢?
其實,傳統文化的形成,大都不是一個人立下的規矩,是在長期的發展傳承甚至演變中而形成的,但人們習慣把每一種事情都找一個源頭,而這些源頭,往往被安排到大人物身上,因為只有大人物才有號召力。
民間關於“披麻戴孝”的來歷有好幾個版本,有的說來自原始社會。那時候人的尾巴還沒有完全退化掉,人到老了快要死的時候,尾巴就會發黃無力,這時候其子女知道其大限已到,便要將其吃掉。這種規矩相沿很久,隨著人們的大腦越來越發達,有一個老人快去世時,感受到這種悲哀,感覺這是人類的奇恥大辱,因此離家出走。其子女拿著麻袋到處找他,又當席子又當被,在山上找了他幾天,找到他時,他已經死在一個山洞裡,身體已經發臭。子女用麻袋蓋著頭捂著鼻子嘴,放聲大哭。其實,這個傳說經不起推敲,因為人還沒有脫去尾巴的時候,還沒有文明到發明麻袋。
還有一個傳說,說是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兒子,但老太太漸漸老去的時候,兩個兒子都不孝,老人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說自己死後不要厚葬,找個席筒卷出去即可,但要求三個兒子在他死前,每日都要看看門前樹上的烏鴉和貓頭鷹。這樣,老人死前的這一兩年,三個兒子發現小烏鴉會反哺老烏鴉,而小貓頭鷹會吃掉老貓頭鷹,這樣一輩一輩傳下去,烏鴉老了都有很好的歸宿,而貓頭鷹都要被子女吃掉。終於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為了記住烏鴉與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在母親死後,他們他們模仿烏鴉羽毛的顏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貓頭鷹毛色,披一件麻衣,並下跪拜路。後來,人們便世代相傳,在親人去世後穿素色衣服,披麻戴孝。
更流傳更廣的傳說,便是來自於克己復禮的孔子。說是孔子母親快要去世時,孔子正在陳國講學,聞報後抓了塊白麻布當頭巾,穿了件白袍當外套,拿起一條捆書簡的麻繩束在腰間,未及穿好鞋就往家裡奔。等到送葬的時候,孔子已經哭得腰疼腿軟,只好拄著一根柳木棍。要知道,古代的學士們,頭上都要戴頭巾的,所謂“羽扇綸巾”,是學士們的基本打扮。而孔子所在的時候,已經有了絲織品和麻布,孔子設館講學時,並未受到統治階級重視,所以那時候不是上大夫,戴個麻布頭巾完全正常。而當時,棉花織出來的麻布本來就是白色的,如果需要其他顏色要人為地染上去,所以白色代表素淨和純真,孔夫子披麻戴孝,就是表示他對母親的純真孝心。而他柱的柳木棍後來演變為孝杖(我們這兒是用幾根高粱秸子紮在一起當孝杖),表示父母死後自己失去依靠,只得拄杖而行。而踩著鞋綁,就是說明父母喪事是天下最要緊的事,急得連鞋都顧不上提上。
應該說,把披麻戴孝的來歷演變到孔子身上,是人們對於孔子的尊敬。而事實上,喪禮的形成不會來源於某一個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孔子之前,周禮已經有了"五服制度”,根據人們和去世之人的血緣遠近,規定了不同的 5 種喪服,血緣關係越親、服制越重 ;血緣關係越疏、服制越輕。而披麻戴孝,便是血緣最近的人,也就是子女的服飾,稱為“上孝”。後來,這種五服制度,演變為人們論家族親人間血緣遠近的一種稱呼,通常指五服以內為近親,不可通婚。
綜上,披麻戴孝是中國傳統葬禮中的一部分,是表達對親人的終極哀思和尊重,來源於誰並不重要,只是表達了人們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承。當然,隨著社會進步,人們逐步改變觀念,改薄養厚葬為厚養薄葬,老人生前盡孝,那是最為重要的。死後哭得再厲害,禮道再全,老人也啥都不知道了。
-
8 # 匠人工坊小助手
農村葬禮,講究披麻戴孝。送葬的人大都穿罩用一隻麻袋弄成披風樣式,從頭頂披戴到腰間,有的則是用麻繩捆住頭髮拖至其腰間,亦或用麻掄成線在其腰上捆住孝衣直到將過世老人送到墓地入土為安為止。而這種風俗與歷史上著名人物泰伯息息相關。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古公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古公見小兒子季歷有一個聰明異常的兒子姬昌,有意要將天下傳位給他。但按當時氏族的傳統,王位只能傳給嫡長子繼承,後為成全父親的心願,曾三次推拒王位,後來甚至逃到荊蠻即後來所說的吳國並斷髮紋身。在當時紋身被看做是一種刑罰或是奴隸身上的印記,因此泰伯就不能當中原的王了。
泰伯這段經歷對孔子觸動很大,在讀到這段動人的歷史時他十分感動並拍案驚呼:“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認為泰伯真的是品德至高之人。
泰伯到荊蠻地區,帶來了北方的文明技術。他在新的環境中不畏艱辛,勇於開拓,促進了吳地經濟和文明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吳地人民的生活,為後世強大的吳國打下了基礎。
泰伯去世後,吳人悲痛欲絕,哭聲震天,百姓爭相向他的遺體敬獻鮮花,在他的葬禮那天滿山遍野的鮮花被採摘無存。但許多後來者對其敬仰非常,認為不應空手奔喪,就商議太伯生前最喜種麻,於是大家各採一束麻束腰間,以表達對泰伯的敬仰懷念和哀悼。這件事被孔子極度讚譽,並逐步傳遍中華大地成為中華民族為去世的長輩披麻帶孝的喪葬習俗。
-
9 # 兜兜裡有花花
老人家看到這個情況,很傷心。於是,有一天她把三個兒子都叫來,告訴兒子說,她死了之後不需要給她準備棺木,也不需要準備靈堂紙錢,只需要用一個草蓆把她的失身裹了扔到郊野之外。
於是兒子就照辦了,每天去看烏鴉和老鷹。他們發現,烏鴉小的時候,老烏鴉到處找食物餵養小烏鴉。等到老烏鴉老了,小烏鴉就反過來找食物餵養老烏鴉。
而老鷹小時候的情況和烏鴉相同,但是老鷹老了之後,小鷹卻沒有像小烏鴉一樣出去找食物,而且是把老鷹給吃掉了。
看到這樣的情形,三個兒子非常難過,覺得自己對不起老母親,於是趕緊回家找自己的母親。但是,當他們回到家的時候,發現母親已經不在了,他們再沒有機會孝順自己的母親了。
所以,後來給母親舉行葬禮的時候,為了紀念老母親的教導,也為了讓母親知道自己錯了,所以就選擇了跟烏鴉一樣顏色的衣服,並且在身上披上了一層麻衣,因為麻衣的顏色跟烏鴉相似。
就這樣,這個習俗慢慢就流傳下來了,用來表示對死者的一種孝順和懷念。
-
10 # 沁書悅讀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喪禮習俗上,一般家屬都需要披麻戴孝。而這穿的衣服,通常是灰色和白色兩種,其材質一律採用麻衣,那這披麻習俗究竟有何講究呢?
披麻戴孝這種習俗,最早出現於周朝,《尚書·周書》記載,周康王在祭祀先王時,曾“反喪服(回去穿喪服)”。這種喪服,便是以麻為材質製成。
儒家九經之一的《禮儀·喪服》記載:喪服,斬衰裳,苴絰杖,絞帶,冠繩纓,菅屨者。
這段話翻譯出來的意思便是:把粗麻布斬裁做成上衰下裳,用粗麻做成麻帶,用黑色竹子做成孝杖,用黑麻編成絞帶。用六升布做喪冠,用枲麻做冠帶,用菅草編成草鞋。
透過這段描述,我們不難發現,在周人心目中,麻制的服飾在喪葬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古人為何要披麻戴孝,這就不得不談三點傳統文化中的概念差了:
1、今天白色被看作聖潔的象徵,可在古人眼裡白色代表著凶煞之色;
2、古人認為靈魂是存在的;
3、麻是最廉價、大眾化的衣服材質。
接下來,我們一點一點的講。
一、白色象徵著凶煞古代天子有五時衣的說法,分別是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其中秋白象徵著肅殺之意。
這種觀念的形成,和古人認為秋冬相接時,萬物凋零,大地都失去了生機之感。
二、古人眼中的靈魂古人相信來世、靈魂的存在,而靈魂一般是白色的。
在祭祀先祖時,如果穿的是其它顏色的衣服,容易被鬼魂注意到,唯有白色的喪服具有隱蔽性。喪服就如同作戰服裡的迷彩服一樣是起隱蔽作用的,不過雙方針對的物件不同。
三、麻的廉價易獲取保證了民間也能使用任何一種東西流行,都離不開它要符合大眾化的要求,麻便是這樣一種產品。
古人絕大多數都靠田地吃飯,家家戶戶基本都要靠種麻來獲取衣服,這就決定了麻這種植物是古人最容易獲取的衣服材質。
所以,使用麻作為喪服材質,也是有成本上的考慮。
大家好,我是沁書君,一個專注傳播傳統文化的人。
-
11 # 無法超越的足跡
披麻戴孝的意思是家裡面長輩去世,後背子孫要身穿麻布衣,頭戴白布表示盡最後的孝道,屬於對死者的一種深切哀悼,其他親人都是手臂或者腰間綁一條白布,有的地方是黑色的布,所謂的披麻其實就是粗布麻衣,表達的就是對死者的哀悼,這種在民間屬於比較統一的民族風俗,屬於喪葬文化中的一種環節。
要說到這個習俗的出處,其實要講到中國傳統裡面的血脈和家族形式,也就是大家認知的五服觀念,什麼是五服呢,其實估計有很多人不清楚五服到底是什麼,五服其實就是一個家族裡面親屬之間關係遠近的一個範圍,五服是以父系封建社會的產物,也就是圍繞男性血緣關係來認定關係遠近的一種形式。
五服是屬於圍繞自己為中心的上四代和下四代之間形成的血緣家族關係網,也就是說把自己放到中間的位置就形成了所謂的九代九族,五服關係就是跟喪事穿戴有直接關係的,一般對於喪事的五服都是根據死者為中心向後背,這裡以死者為長輩為基礎,後背裡面的穿戴來區分關係遠近,披麻戴孝是區分五服最直接的方式,從喪事上穿著的衣服來區分主次。
而麻衣就成為了喪葬中直系親屬必須要穿戴的,五服麻衣根據麻布的種類來區分, 其實這個最早初衷《儀禮》,裡面講述了辦喪事必須要身穿麻衣頭戴孝冒,五服戴孝之說也出自《儀禮》,當然在古代民間還有一個民間故事流傳了披麻戴孝的來歷,但是這個故事跟《儀禮》沒有任何關係,只是一個民間傳說。
話說古時候有一個農村老婦人,辛辛苦苦把兩個兒子養大成人,當兒子長大後各自成家,併發家致富變得有錢,雖然有錢了但是兩個兒子並不孝,老婦人作為母親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兒子不孝而記恨,而是還在自己有生之年想透過自己的行為來給孩子進行最後一次教導,老太太用自己最後的時光來引導自己的孩子痛改前非。
老太太在晚年身體不好,有一天叫上兩個兒子到床前,對兩個兒子說,自己估計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讓兩個孩子不用給自己花錢辦理後事,只要用席子和被子捲起來丟到山溝裡面就可以了,兩個兒子聽到母親這樣說,不用自己花錢,內心高興及了,但是老太太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兩個兒子每天房前樹下觀察一會烏鴉的生活方式就可以。
在兩個兒子每天觀察烏鴉的生活方式很久一段時間,看到了烏鴉每天餵養小烏鴉的場景,而小烏鴉在一天天長大學得了生存技能,這個時候曾經哺育小烏鴉的老烏鴉漸漸老去,而小烏鴉反過來餵養老烏鴉,兩個兒子看到這一幕後豁然驚醒,這是母親在教導自己不要做不忠不孝忘恩負義之人,於是他們回到家中想對自己母親道歉,只是家中留下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屍體,兩個剛剛驚醒的兒子沒有來得及盡孝道,非常悲痛,於是厚葬了自己母親,自己在辦理葬禮開始就身穿麻衣,表示悲痛之情,因為自己的母親一生都是身穿麻衣養育自己,自己沒有盡到孝道,自己沒有資格去穿更好的衣服,這個故事後來流傳開來成為了喪葬穿戴的標準。
當然這個只是一個故事,民間流傳的故事,真正的身穿麻衣盡孝的還是《儀禮》裡面記載的,秦朝以前的統治者規定下來的規矩,凡是王族有人去世,臣子必須身穿麻布,不得在辦喪期間身穿華麗衣服,這個規矩也慢慢的流傳到民間,成為了民間家族關係遠近重要程度的一種方式和代表,當然現在和以前改變了很多,絕大多數地方已經不實行五服戴孝的做法了,而是直系子女披麻戴孝而已,簡化了很多。
-
12 # 夕陽紅41566
華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各地的葬禮也不盡相同。僅就我們這裡而言,同一村子,就不一樣。都是火化,有的用骨灰盒,有的用棺材。有的大破孝,有的小破孝。大破孝就是孝子穿上孝衣,腰間繫上一條麻皮兒,這大概就是披麻帶孝吧,也不過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習俗而已。
-
13 # 煮酒辯春秋
看到這個問題心情比較沉重,因為“披麻戴孝”太有畫面感。農村喪葬的禮節習俗大致可分為:喪禮、葬禮和祭禮。喪禮指下葬前的服喪守孝哀悼;葬禮是指葬式、葬法、墓葬規格以及陪葬等;祭禮是指對死者的祭奠和供奉。按照上面的說法,“披麻戴孝”應該屬於喪禮範疇,而不是葬禮。下面就說一下“披麻戴孝”的講究和來歷。
一、“披麻戴孝”的講究“披麻戴孝”有哪些講究呢?根據《儀禮·喪服》記載,孝服有以下五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喪服等級不同服喪期限的長短、喪服質地的粗細及其製作均有不同。按規定,血緣關係越親、服制越重 ;血緣關係越疏、服制越輕。直到現在,也還有很多農村地區依“出五服”、“未出五服”等來描述血緣關係的親疏,只是大家多不知“服”是來源於古代喪服制度了。
其中上面講到的斬衰,是五服裡面最重的孝服,以粗劣的生麻布製作,不緝邊。以兩條麻布帶,一條束腰,一條束髮冠,稱作“苴絰”。用竹製而不加修理的哭喪棒,稱作“苴杖”。穿菅草編的粗草鞋,稱作“菅屨”。後世也有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斬衰,叫做“披麻戴孝”。 孝服的顏色分白、黑、藍和綠。兒子、媳婦、女兒的關係最親密,要穿棉製的白色衣褲。戴孝則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則戴在左袖,女的則在右袖。
二、“披麻戴孝”的來歷關於“披麻戴孝”的來歷民間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與泰伯有關。據史料記載,泰伯生於殷高宗武丁十四年四月初四日,卒於武乙丙寅年壽九十一歲。相傳,泰伯去世後,吳人悲痛欲絕,哭聲震天,他們爭相向他的遺體敬獻鮮花,以至於葬禮那天滿山遍野的鮮花被摘沒了。由於泰伯生前最喜種麻,於是大家各採一束麻束腰間,以表達對泰伯的敬仰懷念和哀悼。後來,孔子給與泰伯極高的評價:“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有了孔子的讚譽,更提高了泰伯的影響力,所以腰間束麻就逐步傳遍華夏大地,演變成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的喪葬習俗。
《中庸》有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 也”。意思是說,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現存者一樣尊敬,這是孝的最高表現。中華民族以“孝”著稱,“披麻戴孝”作為一種對逝者的尊重,更是孝文化淵源流長的一種表現。
-
14 # 提神0357
披麻戴孝不僅在農村流傳和盛行,就是在城市也有它的身影。披麻戴孝是行孝的最高禮節,也是對逝者最沉重悼念的表達方式。
只是披麻和戴孝不可分開,要說“披麻”的講究,不得不從“披麻戴孝”說起:
披麻戴孝的講究披麻戴孝的“麻”字,指的是桑麻編織的粗糙麻片,或是指麻子桔杆剝皮的麻絲。有的是用麻片經過縫製成衣服的形狀,謂之“孝服”;有的是用白棉布縫成衣服,稱“孝衫”,類似於袍子,然後將絲麻束於腰間(我們當地就是這樣)。
各地風俗有差異,其穿戴要求也不盡相同。在我們當地只有這幾類人才披麻戴孝:
兒子和女兒。他們是重孝之人,也稱孝子、孝女。不僅要披麻戴孝,手柱孝棒(柳木梗纏上白紙)還要穿著白鞋,踏倒鞋後幫(腳不能完全放入鞋中)。同樣也適合於乾兒(女)。
“五服”之內的侄子(女)、侄孫(女)。“五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上四代和下四代之間形成的血緣家族關係網,也就是說,置自己於中間位置而形成的,即九代九族。而披麻戴孝與“五服”有直接的關係。凡“五服”之內的,孝服都是各自家庭縫製,與事主無關。當地人把這叫“生分孝”。將來誰家有喪事,也會如法遵守。
外甥(女):外甥是至親,他們穿孝衣也只能在喪禮之日,隨過了份子錢,管事的才給你孝衣和麻絲。如果為了“戲耍”外甥,主要是嫌份子錢少,太小氣。故意不給。當二次補隨之後才給你。當庭廣眾之下,外甥都會乖乖的“就範”,才能“披麻戴孝”。
準女婿。這個才是亮點。民間有句“羊叫喚,穿孝衫”。也就是說,女婿只有牽來了一隻綿羊當“祭品”,才會給你孝衫穿。這個都是約定俗成的,女婿多了,路途遠了,不想牽羊,也行。隨上與羊價錢對等的份子錢,才會給你孝衫。這個當祭品的羊,也不是當天宰殺吃用。而是由事主家餵養,三週年祭日才食用。不過在當時,是祭品,會頗受禮待的。
披麻戴孝,一來可以判斷與逝者親疏關係,二來表達對逝者的思念、不捨和懷念;三來也提醒後代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們,孝順他們。
關於披麻戴孝出處有三。不過,還是傾向於這個:孔子母親快要去世了,孔子正在陳國講學,聞訊後拿了塊白麻布當頭巾,穿了件白袍當外套,又用一根捆書的麻繩紮在腰間,沒來得及穿好鞋子只奔家中。等到送葬之時,孔子已經哭得連腰腿都發軟,只好柱上了一根柳木棍。
孔子所在的年代,已經有了絲織品和麻布;孔子又不是上大夫,戴個麻布也屬正常,且當時的麻布,剛織出時是白色,以後才著色縫衣等;孔子是“聖人”,是個大人物。想必只有這一種說法靠譜些。
披麻(戴孝)的出處並不重要,它只是中國傳統喪禮的一部分。只是表達了人們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承。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變化,這一習俗想必也會有改變的。大家覺得呢?
【@為生活而提神】
-
15 # 無人車來也
農村葬禮上,兒女們披麻戴孝,這是大部分地區的葬禮風俗。至於為什麼要披麻戴孝,這披麻是啥講究?有何出處?這裡面有很多文章!一、披麻戴孝是中國傳統葬禮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生有養、死有葬是中國孝道文化的重要基石,“養老送終”,已經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骨髓。
《中庸》記載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也就是說,體面地給去世的親人安排後事,是孝道的最高表現。所以,自周朝開始,中國已經有了明確的喪禮,而後經過孔孟的“復禮”及後來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孝道文化越來越受重視。
披麻戴孝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覆蓋城市和農村,只是繁簡不同而已。
披麻戴孝的“麻”字,指的是“桑麻”編織的粗糙麻片,然後經過縫製成孝服了,專門用於喪葬禮服,也就是“孝服"。
二、披麻戴孝有何講究《儀禮·喪服》所規定的喪服,由重至輕,有斬衰(cuī)、齊衰(齊zī)、大功、小功、緦麻(緦sī)五個等級,稱為五服。
五服分別適用於與死者親疏遠近不等的各種親屬,每一種服制都有特定的居喪服飾、居喪時間和行為限制。
持斬衰之服的男子全套喪服是:斬衰裳,苴絰(jū dié)、杖、絞帶、冠繩纓、菅屨。衰亦作縗,是麻質喪服上衣,裳為下衣。斬是不加縫緝的意思。
齊衰三年的全套喪服是:疏衰裳、齊,牡麻絰,冠布纓、削杖、布帶、疏屨。疏衰裳是用每幅四至六升的粗麻布製作的,齊謂衣邊經縫緝而顯齊整。牡麻絰是用不結子的雄麻的纖維織成的粗麻布帶子,也包括首絰、腰絰兩種。
大功喪期為九個月,喪服為布衰裳,牡麻絰,冠布纓,布帶,繩屨。這裡的布是指稍經鍛治的熟麻布,較齊衰用的生麻布細密。婦女不梳髽,布總亦用熟麻布。
小功喪期為五個月,其服飾是布衰裳,澡麻帶,絰、冠布纓,吉屨無絢(qú)。小功所用的麻布較大功更細。
緦麻喪期僅為三個月。當時用來製作朝服的最細的麻布每幅十五升,如抽去一半麻縷,就成為緦。因為其細如絲,正適宜用作最輕一等的喪服。
三、披麻戴孝來歷的三中傳說1.傳說來自孔子
孔子母親快要去世時,孔子正在陳國講學,聞報後抓了塊白麻布當頭巾,穿了件白袍當外套,拿起一條捆書簡的麻繩束在腰間,未及穿好鞋就往家裡奔。
等到送葬的時候,孔子已經哭得腰疼腿軟,只好拄著一根柳木棍。要知道,古代的學士們,頭上都要戴頭巾的,所謂“羽扇綸巾”,是學士們的基本打扮。孔子設館講學的時候,並不是大夫,戴個麻布頭巾完全正常。而當時,麻布本來就是白色的,如果需要其他顏色要人為地染上去,所以白色代表素淨和純真,孔夫子披麻戴孝,就是表示他對母親的純真孝心。而他柱的柳木棍後來演變為孝杖,表示父母死後自己失去依靠,只得拄杖而行。而踩著鞋綁,就是說明父母喪事是天下最要緊的事,急得連鞋都顧不上提上。
2.傳說來自泰伯
據史料記載,泰伯生於殷高宗武丁十四年四月初四日,卒於武乙丙寅年壽九十一歲。相傳,泰伯去世後,吳人悲痛欲絕,哭聲震天,他們爭相向他的遺體敬獻鮮花,以至於葬禮那天滿山遍野的鮮花被摘沒了。由於泰伯生前最喜種麻,於是大家各採一束麻束腰間,以表達對泰伯的敬仰懷念和哀悼。
後來,孔子給與泰伯極高的評價:“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有了孔子的讚譽,更提高了泰伯的影響力,所以腰間束麻就逐步傳遍華夏大地,演變成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的喪葬習俗。
3.傳說來自一個老太太
傳說有一位老太太知道自己時間不長了,就開始準備自己的後事。但是家裡的三個兒子天天為老人家的後事吵鬧,誰也不願意多處一分錢。
老太太看到這個情況,很傷心。於是,有一天她把三個兒子都叫來,告訴兒子們說,她死了之後不需要給她準備棺木,也不需要準備靈堂紙錢,只需要用一個草蓆把她的失身裹了扔到郊野之外。
於是兒子就照辦了,每天去看烏鴉和老鷹。他們發現,烏鴉小的時候,老烏鴉到處找食物餵養小烏鴉。等到老烏鴉老了,小烏鴉就反過來找食物餵養老烏鴉。
而老鷹小時候的情況和烏鴉相同,但是老鷹老了之後,小鷹卻沒有像小烏鴉一樣出去找食物,而且是把老烏鴉給吃掉了。
看到這樣的情形,三個兒子非常難過,覺得自己對不起老母親,於是趕緊回家找自己的母親。但是,當他們回到家的時候,發現母親已經不在了,他們再沒有機會孝順自己的母親了。
所以,後來給母親舉行葬禮的時候,為了紀念老母親的教導,也為了讓母親知道自己錯了,所以就選擇了跟烏鴉一樣顏色的衣服,並且在身上披上了一層麻衣,因為麻衣的顏色跟烏鴉相似。
就這樣,這個習俗慢慢就流傳下來了,用來表示對死者的一種孝順和懷念。
小結任何一種東西流行,都離不開它要符合大眾化的要求,麻便是這樣一種產品。麻的廉價易獲取保證了民間也能使用。各種傳說為披麻戴孝賦予了深厚的孝道文化,讓這種行為更有價值和意義。
披麻戴孝還給喪葬帶來了儀式感、莊重感,能夠讓人們銘記心中。
-
16 # 四小天鵝影視
在中國的葬禮上,講究披麻戴孝,並且規定越是直系親屬,則要穿著白色衣服,帶上白色頭巾,而西方則相反,以黑色衣服為主。
其實在1495年前西方也是穿著白色服裝參與葬禮,但是在查理八世的妻子,王后布列塔尼安娜在舉辦查理八世的葬禮時規定所有人員穿著黑色服裝,在往布列塔尼安娜逝世時,其第2任丈夫也穿著深色衣服參與葬禮,所以這一傳統習俗也就延續至今。
在中國,白色被人作是一種不吉利的顏色,所以白色被用作葬禮上,直系親屬要穿著白色衣服褲子,頭戴白色頭巾,來弔喪的賓客也要穿著白色服裝,像如今的電影電視劇中女鬼等都是穿著白紗服裝,也是延續這一傳統文化的重要依據。
隨著改革開發的發展,先進參與葬禮沒有那麼明確的規定了,只需要賓客穿著深色衣服參與,黑色衣服較佳。
披麻戴孝的由來:
在中國實行火葬以前,許多地方的老人去世後,安葬的時候總要最親的人(如兒子)拜路,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送葬的人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隻麻袋弄成披風樣式,從頭頂披戴到腰間。據民間說,這種特別的打扮還有來歷呢。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老婆婆有兩個兒子,他們成家以後都不孝敬老孃,還總是在娘面前誇口:“等娘過了,要好好熱鬧一番,讓娘睡楠木棺材,要穿紅戴綠,為娘唱七七四十九天道場……”老婆婆知道他們說的是假話,想教訓他們一頓,盡到做孃的責任。老婆婆一夜沒閤眼,終於想出個辦法。
第二天,老婆婆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說:“我死了也不要你們花一文錢,用破草蓆把我一卷扔在陰水洞裡就行了。不過你們要從今日開始,天天看著屋後面槐樹上的烏鴉和山樹林裡的貓頭鷹是怎樣過日子的——一直到我閉了眼為止。”不花一文錢,這正中了兩個不孝之子的心意,他們馬上答應了。
兄弟倆本來無心看什麼烏鴉與貓頭鷹過日子,但經老孃一提醒,出工收工時便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來。原來,烏鴉與貓頭鷹都是細心地餵養自己的孩子的,這些小傢伙不管媽媽飛來飛去銜吃的有多快,還是張大嘴巴,嗷嗷待哺。
可是,小傢伙長大以後又怎樣對待生養自己的媽媽呢?小烏鴉還不錯,媽媽老了飛不動,覓不到食,就讓她待在家,銜來吃的填在她嘴裡,等到小烏鴉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餵養她。這樣反哺之情,代代相傳。而小貓頭鷹卻截然相反,媽媽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媽媽吃掉。令人傷心的是,小貓頭鷹後來也被自己的孩子吃掉。這樣反咬一口,一代吃一代。
兄弟倆越看越看不下去,如今這樣對待老孃,將來孩子也這樣對待我們怎麼辦?他們不敢往下想,漸漸地改變了對老孃的態度。可是,天不作美,兄弟倆剛剛開始孝敬贍養老孃,她老人家卻偏偏過世了,兄弟倆後悔莫及。為了表示孝心,安葬那天,他們不是穿紅戴綠,而是模仿烏鴉羽毛的顏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貓頭鷹毛色,披一件麻衣,並下跪拜路。
打那以後,這個風俗就逐漸流傳開來。有的地方百姓比較窮,穿一身黑衣服買不起黑布,於是就裁一條黑布戴在胳膊上。都是為了表示要永遠記取烏鴉與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
-
17 # Gnius 知識頻道
披麻戴孝的意思是家裡面長輩去世,後背子孫要身穿麻布衣,頭戴白布表示盡最後的孝道,屬於對死者的一種深切哀悼,其他親人都是手臂或者腰間綁一條白布,有的地方是黑色的布,所謂的披麻其實就是粗布麻衣,表達的就是對死者的哀悼,這種在民間屬於比較統一的民族風俗,屬於喪葬文化中的一種環節。
要說到這個習俗的出處,其實要講到中國傳統裡面的血脈和家族形式,也就是大家認知的五服觀念,什麼是五服呢,其實估計有很多人不清楚五服到底是什麼,五服其實就是一個家族裡面親屬之間關係遠近的一個範圍,五服是以父系封建社會的產物,也就是圍繞男性血緣關係來認定關係遠近的一種形式。
五服是屬於圍繞自己為中心的上四代和下四代之間形成的血緣家族關係網,也就是說把自己放到中間的位置就形成了所謂的九代九族,五服關係就是跟喪事穿戴有直接關係的,一般對於喪事的五服都是根據死者為中心向後背,這裡以死者為長輩為基礎,後背裡面的穿戴來區分關係遠近,披麻戴孝是區分五服最直接的方式,從喪事上穿著的衣服來區分主次。
而麻衣就成為了喪葬中直系親屬必須要穿戴的,五服麻衣根據麻布的種類來區分, 其實這個最早初衷《儀禮》,裡面講述了辦喪事必須要身穿麻衣頭戴孝冒,五服戴孝之說也出自《儀禮》,當然在古代民間還有一個民間故事流傳了披麻戴孝的來歷,但是這個故事跟《儀禮》沒有任何關係,只是一個民間傳說。
-
18 # 星哥說農
人吃五穀雜糧,就有生老病死,雖屬自然法則,但是家中親人去世,難免心情悲痛,睹物思人,每每見到孝子賢孫披麻戴孝,跪在地上號啕大哭,心裡都不免傷感,今天咱們就聊聊披麻戴孝有啥講究,有何出處呢?披麻戴孝就是長輩去世後,子孫披著麻布服,戴著白巾,表示哀悼與盡孝,相傳披麻戴孝當初只是後人擔心死者會還魂附在身上,所以就披頭散髮,以泥塗面,破爛衣服亂穿,分不清本來面目,這樣就能躲過先人俯身,逐漸演變成披麻戴孝,其實,在古代披麻戴孝是分等級的,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衣服的等級不同,限期的長短以及製作也是完全不同的,一般血緣的關係越親,那麼衣服也就越重要。斬衰是血源最近的後人穿的,一般就是死者子女,用粗劣的生麻製作而成,沒有邊幅,一般就是兩條麻布,然後再加上一條束腰麻繩再加上發冠。然後再用木頭纏白紙打造成哭喪棒,穿上白鞋就行了,衣服的顏色有白、黑、藍、綠四色,血源最近穿白色的,稍遠的依次排序穿戴,帶孝就是胳膊上帶孝布,死的是男性戴左胳膊,死的是女性戴右胳膊。關於披麻戴孝出處很多,民間流傳的是說古時候有個德高望重的的去世了,人們爭相祭奠鮮花,以致葬禮那天山上的花都被採光了,由於死者生前比較喜歡種麻,於是人們便採了一束麻掛在腰間,表達對他的懷念,後來孔子也高歌他的功績,使他更加有了影響力,後來慢慢傳遍中國,使披麻戴孝成為一種習俗。綜上,披麻戴孝是後人穿麻衣帶孝布,對先人的哀悼,同時由於血源關係,衣服制式與顏色也不相同,但都是對先人的追思與盡孝。
-
19 # 文化渣子
過去,福州誰家有喪事,只要看他們親屬的穿戴,就知道他們是死者的什麼人了。這種穿戴的總稱叫“披麻戴孝”。披什麼戴什麼,舊的喪葬習俗中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現略述如下:
首先說孝男。孝男身穿麻衣,頭戴麻帽,腳穿草履,腰扎草繩。如果這孝男已送給別人做繼子,則不戴麻帽扎頭白,腰扎白帶加一條紅帶以示區別,如果有孝子外出不在家,應將這一套放在竹籮中,以示親臨。
孝孫穿黃麻衣,戴黃帽,腰扎白帶;侄孫也是黃衣不戴帽;曾孫穿綠衣、戴綠帽;侄孫也是綠衣,不戴帽;玄孫一輩因很少有,就不大講究了。女婿奔喪,早先岳家要為他剪制一件白袍。閩劇小方卿唱道里唱道:“儂丈夫身體又高又大,白袍要有七尺剪。”現在簡化得多了,每人剪一塊六尺白布掛在身上就算是白袍了。
白布拿回去還可作為別用。其他如外甥、內侄輩,視喪家能力,可剪可不剪。男人中長輩不能為小輩帶孝,只有妻子死了,丈夫可為他掏長杖。這長杖長度齊眉,所以又叫齊眉杖。女人能得到丈夫拿長杖送終的,要有一定資格:已為公婆送終,子女都已成家立業,兒孫無缺,本人已上壽。說明是福壽雙全,可顯耀於鄰里了。 男人帶孝的時間:孝男三年(實足兩年),孝孫一年,曾孫五月;女人帶孝的時間:孝媳與孝男同,孝女一年,妻為夫帶孝三年(兩年足),其他如孫女、侄女、侄媳等沒有那麼嚴格,一般都在週年除服(俗謂之“脫孝”)。
女人方面,要分為出嫁女子和未出嫁女子,未出嫁女子在家為父母帶孝,只是穿白衫,扎藍帶,頭戴黃花;已出嫁的為父母戴孝,穿白衫扎白帶,頭戴黃花;為翁姑帶孝,要隨丈夫穿白衫加罩麻衣,腰扎白帶,戴白花;為丈夫帶孝要全身縞素(即全白)。孫女、曾孫女只需戴花,孫女綠花,曾孫女白花、白帶。已出嫁的一律白帶,未出嫁的全用藍帶,以示區別。侄女、侄媳、孫媳、曾孫媳等除穿白衫之外,還要參照同輩戴黃花、綠花等。
怎樣孝敬父母,孔夫子說過三句話,對於父母“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實際上對父母生前應以禮事之,死後按禮俗給予安葬,忌辰家祭紀念就可以了。上述的傳統的喪葬穿戴習俗,現在福州市內也簡化多了。簡化改革實在好,但讓後人瞭解舊俗,並從傳統的喪葬穿戴文化去理解倒也不是一件壞事。
-
20 # 薩爾又又
披麻戴孝是喪葬中常見的習俗,長輩去世,子孫則需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以表示哀悼。
農村常見的大多兒孫披麻戴孝,親人蓋頭巾為死者送葬,死後第七天叫墓引魂回家。這種喪葬儀式成為一種風俗後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依然有人在沿用。
關於披麻戴孝的出處人類的祖先還有一條尾巴的時候,老人尾巴漸漸變黃落掉死掉之前,兒孫就要把老人殺了,全家圍著烹食以盡孝。
一個老人不甘心被吃掉就逃到了深山裡,等被找到的時候已經離世了。因為死狀恐怖兒孫傷心地用麻袋蓋著頭、捂著鼻。
從此以後,吃掉老人的陋習慢慢就消失了,但兒孫依然用披麻戴孝的方式表達心裡的難受。
關於披麻戴孝的發展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後隨著文化的發展,喪服制度也得以發展和改進,而根據血緣親疏遠近的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喪服。
血緣關係越親、服制越重;血緣關係越疏、服制越輕。兒子、媳婦、女兒的關係最親密,就要穿棉製的白色衣褲。
取意“白為素,素為淨,淨為純,純為真”,所以用麻布代表孝子的純心。
戴孝在一部分地區也演變成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則戴在左袖,女的則在右袖。
披麻戴孝到了今天,披麻戴孝給死者送行成為一種孝敬死者、尊敬死者體現,因為父母一生把自己的心血全灌輸在孩子們的身上。因此,喪禮上以披麻來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而大多數農村依然頭戴白布來象徵長白的頭髮,意思是不忘自己的父母,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感恩懷念,同時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們以後也應該這樣子來感恩父母。
所以披麻戴孝很多闡述的是親情之間的感恩,雖然人們已經不太瞭解其中的含義,但這種文化行為卻依然在延續,只是慢慢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簡化而已。
回覆列表
1、學士帽為方型黑色,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平線平衡。
2、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簷自然下垂。
3、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的右前側中部。
4、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長、院長、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簷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5、校長、院長、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及已獲得學位者,流蘇均垂在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