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810049801731
-
2 # 綜改1
我首先宣告:持這種觀點看待中國農民的人,就不具備做人的基本要素!
請問,你知道什麼叫窮山惡水嗎?
請問,你知道什麼叫旱澇保收嗎?
請問,你知道什麼叫靠天吃飯嗎?
請問:你知道什麼叫臉朝黃土背朝天肩挑背扛嗎?
請問:你知道什麼叫種一葫蘆收一瓢嗎?
請問:你知道華西村南街村他們為什麼不包產到戶,分田單幹嗎?
中國的國情是:耕地不足二十億畝,旱澇保收的耕地不足八億畝,機械化耕地不足三億畝,要養活十四億人!
請提問者,認真回答以上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
3 # 使用者231891529656寒雪
古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的辛苦是早被利史肯定了的。農民的工作時間不是八小時工作制,他們起早貪黑,晚上還要加班,夏天一天最少工作15個小時。他們的吃飯時間也不是三八制,而是為了生產的需要設定為早飯10時左右,便於起早下地幹活。午飯下午2點前後,便於縮短下午的幹活時間。晚飯真正吃成了晚飯,一般晚上9時以後,因為下午幹活要到昏天地黑。
實行責任制後,農民幹農業活的時間少了,但常年在外打工。農民工的工作時間不管冬夏每天早6時幹到工地,中午12時下班。下午1點上班,7點下班,晚上還要加班2—3小時。每天至少工作12到15個小時。而且每年除去春節5天回家走親戚外,他們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交法定假日對他們也不起作用。
他們才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人。
-
4 # 遠方
各有各的崗位,在不同的崗位上做著不同的事,這不很正常嗎?
雖然農活只有那麼幾個月,但其餘時間,農民也並沒有歇息不幹活啊。
很多人,都會出去找些事情來做,賺錢。
你是農村出來的嗎?
農村什麼情況,你不知道啊!
你這問題問地,搞的好像農民很懶似的。各行各業不都是農村勞動力去打工的。
-
5 # 夾竹桃神
這個說法是對頭的,瞅準了農民與農業的軟肋!也是工業及其雷同行業擊敗農業的重點…農業暗藏失業?和其季節性…這才有了農民工這個零時工也叫季節工。其實還有一個問題也是軟肋——露天作業的殘酷性!工作條件太差,幾乎沒有勞動保護和任何福利保障!!第三就是他們的產品和收成,不要說統一標準與質量一致性,老天爺一個不高興~收成為零,顆粒無收???這也是其他行業(除了賭博和股市)沒法比的__所以農民特別羨慕拿月工資的工人,尤其是環衛工(現在很多地方都是農民)……
集合了這幾大優點的農業和農民總結的經驗是:勞動的權力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這個權力才會導致你退休、養老的權利。你才是一個真實的公民,社會勞動者。所以憲法要把這些寫進去哦?否則你只是個集體主義者,只能算作居民(居住者)
-
6 # zwhyxdh50502
如今是老人種地,“懶種田”這話不錯,否則老人也種不了地。“三個月種田,兩個月過年,七個月外出掙錢”這話也是事實。但說農民“最懶”就不符合事實了,因為他們種地以後,並未閒在家中,而是外出打工掙錢去。農民工乾的活都是又髒又累的體力話,,天不亮就起床,摸黑才收工回家,比起城市絕大多數人,農民還是辛苦的啦?
-
7 # 毒舌問世
首先宣告我不是農民,但今天要為農民兄弟說句公道話。靠天吃飯的農業收入極其不穩定,加上國家為保證城市收支平衡調控糧價菜價,限制了價格的調升,農民兄弟辛苦一年,收入大部分還是微薄的,甚至有的地方難以餬口。懟天懟地懟空氣,都不能懟我們農民兄弟。可以這麼說,全國最髒最累最不掙錢的活全是農民兄弟乾的,在這裡道一聲,兄弟您們辛苦了!
-
8 # 老徐2430
不懂就別胡說。農民休息時間比你的週末、假期少的多,他們隨隨便便做點活都比你上班辛苦。看著你的可笑,我忽然想起一個笑話,非洲鬧糧災,富家孩子說,沒糧食為啥不吃肉?
-
9 # 碧野28
一看你就是個白痴,連糧食作物需要多長時間都不知道,能有資格在這裡發問題嗎?還是多瞭解一下再說為好。
水稻的全育期最少是一百天以上,最長的達一百四十多天以上。就是高粱、玉米、小麥、小米等,時間也不是你所說的三個月那麼短。不知你是根據什麼理由來統計為三個月的,不要說為作物的前期準備工作,單獨就它們的生長日期,你這種武斷就是一個空中樓閣者,沒有什麼權力來說三道四的。
俗話對農業的概述說是:半年辛苦半年閒,這只是過去舊社會種植一季的說法。現在有很多的地方都是雙季,而且旱地還是三熟季。請問:你覺得需要多少的時候呢?這種情況不用明說了吧!
希望不要信口開河不負責任,要實事求是的調查清楚後再發表言論。如果不是農村出身,說這種話更沒有資格了。如果出身農村還說這樣的話,那麼你就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或者確切的說你是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了。
-
10 # 前世擦肩今生緣
大宗商品都是國家控價,電力,通訊,石油,假如國家把糧食全部高價回收,在稍稍加價分配給城市裡,你相信城裡人還會這麼扯高氣揚,說三道四?那個農民不勤快,種地雖然加起來時間短,可是離不開人,現在種地都是家裡老弱病殘之人,你看那還有青壯年種地了,出的題目就是挑撥離間,動機不純
-
11 # 陳土詩
大季作物是春種夏管秋收如玉米,水稻生長期較長的作物,從開始種植到收穫,致少六個月吧,從種植結構看,二月初種玉米,三月種水稻,四月種考煙,套種玉米地裡紅苕,水田除草。五月玉米考煙追施肥科。六月開始烤煙葉,晚上白天要人值守,七月賣菸葉,收玉米,八月收水稻,九,十月收套種作物,然後種油菜,小麥,土豆。過完年又是春耕,周而復始。
是所以,古前輩的文人墨客們,寫下了不少關於農事活動的詩文,這些都是有文化的人們一致的認識,最典型的連武則天一個女人都非常重視農業,解放後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就不說了,不僅解決了十多億人口的溫飽,還過上了好日子。
今天,有人提出了與眾不同的看法,各行各業都比農民勤勞,農民一年就幹三個月農活。你們有什麼異議?我就有異議了,首先是各行各業包括農民都是勤勞的勞動者,農民一年幹三個月農活這樣的話就不要再說了,我如果這樣說話,就成了全國勞動人民指責的白痴了。
-
12 # 坐觀垂釣者A
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晒雨淋,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每天早晚摸黑地在田間勞作,用無盡的汗水澆灌田地,換得無數人才有的盤中之歺;
用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和壓彎背膀的雙肩養活著一家老少,不少人省吃儉用,培養子女成人成才。可誰知,卻有那少數成了白眼狼,成了因從小嬌慣的不孝之子,書是讀上去了,人卻廢啦,不認祖宗啦!怨恨父母啦!
歸根結底,這一部分人根本就沒有成人!再加上近三十年教育的畸形發展,助長了這一幫東西根本就不是人!還堂而皇之地冠於什麼經濟學家,教授,我說這些人配嗎??是誰給?
搞學術最起碼的要求,是要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虛假;可令人氣憤的是,我們有些所謂的磚家信口開河,盲人摸象,胡說一通,純屬屁話。
中國地大物博,農村的天地廣闊,由於地理環境和惡劣的天氣因素,農民誰閒得住呀!廣大的農民除了農忙的流血流汗外,上下年都紛紛出去搞點副業,弄點活錢貼補家用,如果你是一個有良心的中中國人,去鄉下到處看看,有很多事情會感動得你掉眼淚。
當然,隨著政革開放,腐敗份子無孔不入,很多地方的國家三農政策不得到位,造成了不少地方年輕人異農(因為他們要活命啊),以至於出現大量的民工潮。
但是,我們只要冷靜地去了解一下,三十年前,農村寸土出黃金,到處是鶯歌燕舞!連續十幾年的大豐收,國庫糧食裝滿啦!全國城鄉各族人民真正吃上了飽飯,隨之也喂大了那些忘記了自己祖宗的磚家、教畜們。
民以食為天,我們切不可逆天行道!希望那些不憑良心,或心靈有嚴重缺陷的所謂學者們,認真反思,別做逆子,否則會天譴的!
-
13 # 蝸牛拖我走
對於你提出的問題很是無語,
首先你無論你是否是種過地,你都不能說農民不勤勞。
我來給你講講農民種田的哪些事。
1 播種
開春八九,九九的時候開始種小麥,到了4月中旬5月份的時候趟過冬水的可以直接播種,沒趟水的等趟過水,晒個三四天,就可以播種了。難道以為直接把種子撒在田裡嘛,找測評土地的車把田掛平整,再找璇田機鬆土壤,再找播種機下種子,還要撒肥料。
2 刨田
等玉米長得有10-15釐米高的時候,用鋤頭開始刨,鬆土,夏日烈日炎炎,翻黃土,要翻兩遍。
3 二次施肥。
用小三輪車推肥料,又是夏日烈日炎炎,每一顆玉米都要施肥。
4 趟水
總共趟5次水,每一次都要去田埂上看守,防止過多或者過少,或者渠口倒。
5 剝玉米
玉米勾很窄。人要進去。很熱啊!
6 砍玉米杆
鐵鍬或者鐮刀一棵一棵的砍,得好幾天吧。
7 梨花梨田
8 再罐冬水
怎麼能說農民不勤勞,只幹三個月,怎麼可能,農民的辛苦誰能體會。沒親身體驗就沒有發言權。
天下最勤勞的小蜜蜂是農民,最辛苦的人是農民,我家也有地,我家也種田,向農民致敬。沒有農民種地幾十億人吃什麼?
沒有情緒,只是事實如此,希望正確看待農民。
-
14 # w在工廠
說農民一年只幹三月的活,這個是指從種子播種前的耕地,然後播種、施肥、除草、最後就是收穫。雖然這些工序是比較多,但前後加起來,農民去田地花的時間,也就是三個月,其他時間,農民是不用去農田勞作的。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我們不能這麼算的。
雖然花在田間的時間,全部加起來,是可能需要三個月左右,但能不能把農作物,從播種、除草、施肥收穫等,這些工序都在三個月內完成?明顯是不行的!農作物的生長,是有它們的週期的,不像你製作一件東西,從模具開始,到最後的成品,你可以每天都去做,直到這件東西完成為至。
農民不可能今天除了點草,留一點明天再除,明天再留一點,後天再去,這不但是沒事找事,並且雜草不及時清理,也影響作物生長。
從上述來講,作物的整個生長週期,農民是不能離家太久的
這也意味著農民們在不用施肥、除草的時候,他們也不能走開去外省打工,要不然地裡的草,就會長的比作物還要高。農民在不用下地幹活的時候,他們不見得就一直是閒著,他們也想找雜活去幹,但農村可是很少會有臨時的工作給你幹,在這期間他們就是想做勞力賺錢,都找不到門路。
-
15 # 木木冰清
還是教授嗎?那他有沒有學過春播,夏長,秋收,冬藏?
我們大部分人都在農村待過幹過農活。只有親身經歷過的才知道農村是多麼的繁忙。
春播的時候是最繁忙的。可能這就是這位教授所看到的農民繁忙的三個月吧。
在春播秧苗的時候要到處去放水泡田。然後還要把田翻整,築田埂。然後,才是把育好的苗移栽到田裡面。
春耕播下去了,然後就是管理。需要繼續放水施肥,拔草,打農藥,幾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莊稼開花抽穗,每個時間都需要不同的管理。到了秋天收穫的時候又是一陣搶收,糧食並不是搶收回去就完了,還需要把糧食晒乾收整,還要經過很多道去皮去雜物得繁瑣工序,然後,才能夠收進倉內。
而且在農村待過的人都知道一年四季都有種和收。很多東西就像四季豆一樣,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種生長。
就比如春豆子,秋豆子。還有春紅暑秋紅薯,春洋芋秋洋芋……哪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不是一年四季都在地裡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嘞?
古時候有詩人做了《憫農》一詩。那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描出了農人的滄桑辛勞。
古人的智慧尚且看得見農人的辛苦。而當今的知識人群,諸如教授之類的,居然眼睛被良心矇蔽了。請問他吃的糧食、蔬菜和水果。真的與農民沒有多大關係嗎?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到工人的廠裡面去找糧食,找蔬菜,找水果吃吧。
-
16 # 小胖創業vlog
這樣的問題確實不應該拿出來討論。雖然說現在是不明說的“”金錢“”社會,好多拜金主義者也大有人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好多沒有經歷過農民辛苦的人,可能無法身體力行體會農民那種勤勞與勞累。身為農民的孩子,從小經歷了每天老牛拉著車早起晚歸的生活。小時候家裡種菜,為了趕早批發市場,每天早晨4天起來跟著爸媽去摘菜,滿筐,媽媽騎著腳蹬三輪拉著400斤菜走山坡過泥濘道路........有的人會問,為什麼不提前一天摘?就為了“”新鮮”,好賣,也為了其他行業的人們能吃上新鮮的蔬菜!但是這些年來農產品價格一直沒有多高價。經常聽到其他行業的爆發戶,但是我們聽到的農民爆戶少之又少。
凡是幹過農活的沒有不晒黑,好多人可能會說那是“”健康色”,但是好多愛美的媽媽女人誰願意自己晒那麼黑呢......
一年就幹三個月農活可能比較片面。冬天大超還有新鮮蔬菜,水果。單獨拿我們這邊舉例,春天開春就開始耕種西瓜,西瓜完了種玉米,玉米完了種小麥。冬天菜棚裡的蔬菜忙一冬天,再開始新的一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
雖然各行各業都沒有“容易”二字,在這裡,也呼籲大家請重視農民的勞作,農業國之根本,承載著全中國人民的吃喝。
-
17 # 萱草的香氣
這樣發問題的你,估計沒有在農村待過,不知道勞動人民的疾苦。
不需要什麼語言來表達我的心情, 就讓你在中午的太陽下,密不透風的玉米地裡去鋤一下草,你就知道“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滋味兒了。
玉米葉子劃破了胳膊,傷口被汗水浸的生疼,又渴又累 估計你一輩子都不想再鋤一回地了,這時候你才會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了。
更慘的在後頭,你家的田地離村莊很遠,突然一個霹靂,豆大的雨點披頭蓋臉的砸向你,你無處躲藏,好涼啊,滿身的熱汗被雨水洗去,你一瞬間又冷透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雨嘩嘩的下著,你跑也是,不跑也不是,雨水模糊了眼睛,流進了嘴巴,前行不行,後退不行,站在雨裡又不行。淚水在眼底 淚水在心底,怎一個慘字了得?心中千萬遍不停呼喚爸,心中千萬變不停呼喚媽媽,心中千萬遍不停呼喚爺爺,心中千萬遍不停呼喚奶奶,怎奈他們一個都不來!
你說,農民伯伯好辛苦,一天我都堅持不下來!
-
18 # 不忘初心ZCJ
我們的民族是勤勞勇敢智慧的偉大民族。各行各業,大家都在辛勤勞動,無論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不分階層、不分等級,每個人每天都奮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勞作,為國家的進步和富強默默地做著奉獻,只是工作性質不同,崗位不同,社會分工不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不同,也就造成勞動時效、勞動成果不同,這是理所當然的客觀實際。勞動最光榮!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但絕不能以勞動量大小和成果大小來判定勤勞與否!
科學家搞科研,發明創造,有時一個專案搞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出成果,有時可能半年或幾個月就出成果,那麼你能說他搞得時間長就算勤勞,時間短就不勤勞了嗎?同理,農民現在由於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真正的農活幹不了幾個月,這就能說農民朋友不勤勞了嗎?
"各行各業都比農民勤勞(一年就幹三個月農活)″。說這種話的人根本就不瞭解農村,更不瞭解現在的農民。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對農民親之切,愛之切。農民兄弟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汗流浹背,真正是一個汗珠摔八瓣,到頭來卻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依舊辛勤耕耘,產出的糧食先交足國家公糧,再留足集體的,最後才分到微薄的一點兒自己的口糧。那時他們勤勞艱苦;自從改革開放,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機械化越來越先進,解放了大批勞動力,使得大量的農民進城打工(為尊重農民,據說以後要換掉農民工的說法),他們不但為我們的糧食生產做出貢獻,還為城市建設、城鎮一體化建設做著巨大的貢獻,這時,你能說他們不勤勞嗎?
其實如果你到農村實地走一走,看一看,"農民一年就幹三個月農活″還算說多了(不包括山區,主要指平原地區),他們如今一年只幹十幾天、甚至幾天的農活。春種夏播秋收,完全機械化,就連噴灑農藥都用上了無人機。所以今天的農民是千百年來最潚灑、最輕閒的一代新型農民。農閒時有進城打工者,有自己當老闆做買賣或開工廠做企業者,他們種地只算作一種業餘活動了。尤其土地確權後,大部分人把土地包給了集約種植的承包人,這能說他們不勤勞,抑或說各行各業都比農民勤勞嗎?
這句話從語法上沒有什麼錯誤,但從邏輯思維上是講不通的。不管說這話的人是大學教授也好,是普通民眾也罷,他骨子裡絕對透著對農民的蔑視和對農村的不瞭解。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是農業的主體,正是他們的辛勤勞作,他們的汗水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糧食安全,國家安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飯碗一定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尊重農民,如果你看不起農民,不妨查一下你的祖宗八代,看你的根是不是農民!所以,尊重農民,保護農民,重視農業,才是我們的根本!
-
19 # 山區小陶
題主你好!各行各業確實很勤勞,但是除了農民外的大多數行業都有固定的工作(一年十二個月),也有固定的收入,還可以享受國家規定的節假日。而農民則不一樣;我家是雲南文山的,地處山區,我們家每年農曆十一月份就得開始為第二年的種植用手和鋤頭在地裡除去雜草,由於土地稀疏,用火也不能除去稀疏的雜草,一天也幹不了多少事情,這種活得要兩個月。這樣一直要到來年開春,春天有雨了就得開始種植。莊稼長出來還得除草,一季至少需要除兩次的草才能等到莊稼成熟,這樣幾個月又過去了。後面就是回收成熟的玉米或者水稻,這樣下來又到了八九月份!當然農民除了種植莊稼以外,也得養殖牲畜來滿足生活的各種需求,一年下來除了樓上那幾顆糧食和圈裡的那幾頭牛羊雞豬,基本就沒有了什麼收入,照樣的辛苦,一個月還不到幾百塊錢的收入!我們依然過著自己的生活。年輕的農民工會外出打工掙錢養家,留老人和孩子在老家,做一些他們可以勝任的農活,我們從來沒有對外界有怨言和異議;更多的是感謝祖國的關懷,對農民的極大幫扶!
-
20 # 我是心靈吶vlog
首先單看題主的問題“一年就幹三個月農活,你們有什麼異議”就知道題主一定不是農民,對於一個對立的或者說不了解一件事的情況下妄下結論未免有些草率和不負責。
從古至今歌頌農民的詩句,寓言,故事流傳至今的還少嗎?比如:白居易的《觀刈麥》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再比如:詩經《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農民雖說一年收成莊家兩到三次,但現在農村種植農作物多樣化,規模化,正規化。不僅僅只種植糧食,就比如我們這邊的種植的葡萄,過完年就開始翻土、澆水、除草葡萄發芽之後不停地修剪,開花時干預授粉,結果時梳果、套袋、抹藥、捉蟲等等。成熟了脫袋、剪果、售賣,後期的養護、修剪。葡萄從發芽到售賣經歷了三四個月,種植過葡萄的都知道就如同住進了葡萄園裡。
再比如種植其他果樹的,就算只種植糧食,天旱了澆水,有蟲了打藥,有草了除草,在莊家自然生長的時候在當地找活幹,蓋房子、裝修隊等等,農民也沒閒著。
對於題主我只想說不了解農民的話就去多讀書學習哦。
回覆列表
老農民農閒時還要出為務工,為國家無償修建各種基礎設施,終年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為祖國付出的最多。工人星期禮拜天就休閒了。瞧不起農民和貶低農民的人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