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沉思育兒說
-
22 # 航媽的世界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句話:教育是要表達情緒,而不是情緒化的表達。(後邊有具體解決問題五部曲哦)
“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透露出孩子無限的憤怒,眼裡已沒有對父母的尊重。這時,無論你說的是對是錯,孩子都不會接受,他的情緒讓他無法接受你的任何言行。
2016年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家長在孩子教育上,最缺乏的就是“科學和愛”。科學,很多家長還能接受。愛,就讓很多人困惑了,我們不愛孩子嗎?我們最愛孩子了。
可我們理解什麼是“愛”嗎?美國心理學大師科胡特曾用詩意的橘子表達了類似的含義—— “如何深愛你?用不含誘惑的深情;如何拒絕你?用沒有敵意的堅決。”
所以,不含情緒化的表達,才是最好的回答,才是最能為孩子接受的回答。
一、面對孩子的憤怒,我們可以說:“孩子,我能感到你現在很憤怒,我說什麼你也可能聽不進去。我們先緩緩,都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好嘛?”
二、每個孩子都是上帝賜予父母最好的禮物,但我知道,你長大了,不僅是父母的孩子,更重要的,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把你看成我的孩子、朋友,想給你最好的一切。如果我的言行讓你感覺我是在橫加干涉你,我可以向你道歉,我應該以身作則管理你,而不是僅僅言語說教。
三、(這時孩子情緒應該也冷靜了)孩子,真心想讓你過得更好,對你付出不需要回報的,恐怕只有父母和老師了。我們一個是你的監護人,一個是你的引路人。一個教你成人,一個教你成才,我們都有資格,也都有義務來幫助你提高。
四、如果以後我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問題,請及時給爸媽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子不教,父之過”,看看,我們的老祖宗都把你沒有學好的責任都推在我身上了,你還說“你憑什麼管我”?你覺得合適嗎?
五、來,孩子,我們擁抱一下吧,讓不愉快都過去,我們一起努力,打造最和諧親子關係,建立最溫馨家庭。我首先從我做起,你也要不落後的跟上,可以嗎?
不知道我的“五部曲”能否有效,如果感覺有借鑑之處。一起加油吧
-
23 # 拼命紅燭
“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家長該如何迴應能讓孩子接受?
題主所言,不是個案。現在,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長面前牛的很,很多家長基本處於無可奈何的境地!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的言辭會很激烈,心理承受能力弱又聽不進批評聲音的家長,還是別往下看了!
父母管孩子,天經地義,憑什麼管,就憑生了你,養了你!我經常和學生講,父母親給了我們生命,這是最大的恩情,不要總想著從父母那裡索取,你還是先想想怎麼報恩吧!我個人認為,家庭教育中第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學會尊重父母,讓孩子對父母有敬畏之心。但很可悲的是,很多為人父母者,基本上是忽略了這一點,本想養條龍,結果養條狼!
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歸根結底兩個字:慣的!說具體點,就是拿孩子太當回事了,對孩子的教育基本處於失控狀態。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孩子可以和家長這麼說話,他會以怎樣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老師,自己身邊的人?假使他與外人相處的一團和氣,我想也只能稱之為假象。
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是因從小沒有樹立對父母的敬畏之心!敬畏,拆開來解:一是敬,孝敬父母,簡單點說,不讓父母生氣就是敬;二是畏,害怕父母,簡單點說,孩子不敢和父母頂撞就是畏。有人不贊同這種親子關係,雖然封建家長式的教育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但總比孩子在父母面前放肆要強的多得多。
所以, 如果遇到題主所言這種情況的家長,應該多多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對父母能夠說出這種話,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訊號,一是說明家庭教育不力的惡果已經對孩子毒害很深了,二是證明,孩子已經開始違背最基本的人倫道德。
所以,這時候不應該考慮教育方式能否讓孩子接受的問題,而是應該刮骨療毒,對孩子進行一個義正言辭的思想教育,實在不會講道理,先削一頓再說吧。(個人不主張打孩子,但不否認打也是一種教育)
總結一下:
孩子身上,有明顯的家庭教育的烙印,這烙印伴隨其一生。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剛出生都是好的,但後天教育的千差萬別導致孩子的千差萬別。孩子出現了問題,家長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別拿孩子太當回事,別總把他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教育孩子別總想著自己,先學會關注自己身邊的人。總想著自己,太自私,會關注他人的感受才是高情商!
-
24 # 心爾
從小我就告訴孩子,如果她一輩子不長大,不需要到社會上,不需要面對他人,我寧願寵著她。但是你要長大,你要接觸社會,為了你和人相處,必須要知道規則,所以我必須管你。我不能將來讓別人管你,也不能讓別人說:有娘養,無娘教。我生了你,養了你就必須管教你。你要是不用我管,你就什麼也不用我。所有一切自己負責。你想不用我管,趕快好好學習,等將來經濟獨立了,媽媽就不管你了!
孩子的習慣需要從小養成,不要覺得他沒長大,孩子的許多能力,在你想不到的時候,就已經發展起來了,必須從小就把大體規矩定好。
小女兒小的時候,她不聽我話,我就假裝不聽她的話。然後問她:你覺得這樣好嗎?
她說:不好。我告訴她:咱倆你聽我話,我聽你話,好不好?
家裡人之間,也要互相聽對方的話。不要你懟我,我懟你。
孩子她爸喜歡玩小遊戲。吃飯時叫也不動彈。我發現孩子也有不聽話的跡象。我就告訴他:咱們是為了管教孩子,你說話我聽,我說話你也要聽。以後叫你吃飯,必須馬上就到。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必須在該做到的地方做到,孩子才知道應該怎樣做事。自己在對待老人方面,也不能挑三揀四,否則,孩子會說:你都怎樣怎樣,還說我呢!
我對孩子的要求是懂事,能夠愛國,明辨是非,知道體諒父母,能夠上進。其他的,不要面面俱到,把孩子管得密不透風。孩子缺少了自我發展的通道,能不難受嗎?
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和時間,讓他發展自我,成長自我。
-
25 # 燕之夢
對孩子笑一下,對孩子說:“過來,媽媽抱一下。”
孩子一般都不肯過來,媽媽接著說:“你長大了,媽媽抱一下都不行了,我都好久沒抱過你了,現在想抱你一下。”
孩子這樣說,內心是對家長不滿,是沒辦法的一種憤怒。
家長這時就不要與孩子硬碰硬了。家長先軟下來,不要孩子生氣,家長比孩子還生氣。這樣只會事與願違,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僵,你和孩子的感情也會隨著這樣的對吵次數越多而越來越淡。
家長也要反省一下平時是不是管孩子太多太嚴了。讓孩子不滿,產生反感反抗情緒。
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是家長,自己就是權威,孩子要絕對的服從家長。有的家長對孩子不夠尊重,打罵侮辱孩子的都有。有的家長對孩子抱有太多期望。
抱孩子是對孩子的愛的一種體現。也藉此緩和了緊張對立的局面。
孩子這樣說完,心裡也會有一些後悔,擔心自己這樣說,家長以後真的不管他了。
-
26 # 小P孩成長記
你好。要理解這句話,就必須要換位思考。
“你”是誰?指此人的家長或另一些沒有關係的人。
“憑”表示理由,道理,或者錢,或者衣食住行。
“什麼”表示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提供的好處,有人會說,你吃老子的,穿老子的,不知道感恩。
但是你要明白,孩子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更需要的是心靈和情感上的滿足,不是小動物,有吃有喝就行。
“管”是一種通過強制手段進行的約束和限制。家長為什麼要限制孩子,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孩子打遊戲嗎?回憶一下,是不是家長很長時間不管孩子,造成孩子開始在遊戲世界中逃避現實?
為什麼要“管”,好好溝通不行嗎?要檢討一下,平時有沒有花足與孩子溝通的時間。
“我”,這是孩子的本我,是孩子的本體,說明孩子已經逐漸有了自我認知,如果父母再暴力干涉,只會出問題。
綜上所述,我真誠的建議父母,與孩子靜下來,慢慢的談心,不談對錯,只聊需要改善的地方和事情。真正的滿足雙方的需求。
-
27 # 菲媽說教育
首先,孩子從出生以後,逐漸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個體,自我是和周圍世界相分離的。除了經濟上需要依賴於父母,他們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覺得自己完全獨立了,所以說出“你憑什麼管我?”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場景。孩子看動畫片正起勁。家長:“別看電視了,趕緊去寫作業”。孩子通常不會聽。如果家長這時強行關掉電視。孩子:“我不要你管,你憑什麼管我?”。 孩子甚至還會做一個讓家長很寒心的舉動,頭一揚,然後砰的一聲把門關上,摔門出去了。家長會被氣得無語。
其次,我覺得問題的本質不在於家長如何迴應孩子“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而是在於家長要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好好吃飯、睡覺、寫作業?
最後,我給家長提幾個建議:
(1) 培養“與孩子做朋友”的心態。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現在由他來做主了,所以需要他自己來安排自己的每日活動。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幾點寫作業、幾點玩耍。這些都寫下來,照章執行。
(2)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適當變通一些方法。家長對孩子錯誤的批評,不要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指出孩子的錯誤,可以換個角度,換種說法。父母如果能從孩子的心理出發,找出孩子“不準時吃飯”、“不準時寫作業”等生活習慣的背後原因,和孩子開誠佈公談論自己的真實想法,並且一起認真探討如何作出改正,包括父母不再反覆嘮叨,孩子養成不再拖沓、主動完成作業等良好學習習慣。
(3)培養孩子的自律:讓孩子從小參與制定規則,提升自我約束能力,慢慢培養自律,孩子也會更自主、自立。
-
28 # 冒頭芽兒
TA再也不是那個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小屁孩了,這需要慶祝一下!
“你憑什麼管我!?”
憑我是你老爸(老媽)!小兔崽子,長翅膀了,我管不了你了?!你吃我喝我用我的,還不能管你了?氣死我了……你再說一句試試......砰砰砰砰砰砰......“我不說了!”
那是不可能的,種子已經發芽,狂風暴雨也無法阻止孩子成長的內心。
2.按下暫停鍵!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句子,“你”、“憑什麼”、“管”、“我”!?
1)“你”與“我”是兩個平等的人稱代詞,孩子能夠說出這句話,說明了TA內心在之前無限的壓抑,沒有正常、冷靜、友好的溝通。大量的命令,指責,不信任感……負能量滿滿的積壓,終於到了暴發點,這時候想要用滅火器平熄,可能嗎?
堵不如疏!還是得向大禹哥好好學習一下。
2)“憑什麼”—法外有情。
天天跟我講法,講道理,講道德,我是一個人哎!一個有感情,有溫度的人!
你所有的一切都是真的為我好嗎?你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理,都是對的嗎?你瞭解我的世界嗎?你知道我需要什麼嗎?......
衝突使我們與孩子都失去了平靜的內心,丟失了原本共同的目標......
有效對話,共同建立目標,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或許就不會出現“憑什麼”。
3.“管”,上下級關係?老子關係?
孩子的內心對於“管”並不是很理解,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怎麼“管”好孩子呢?
如果孩子的內心並不認同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怎麼可能跟我們“同流”?
引導孩子的正確思想,開啟心靈之窗,樹立長遠的目標,每天花半小時與孩子交流玩耍,一起學習,小樹自然會直。
孩子是人,未成年人,操碎了心那是自己的事情。好像很難喲!
-
29 # 田園愛水晶
我女兒五歲半的時候出現過一段這樣的情況!
總是會很有情緒的說:“你們為什麼總管我,你們能不能不管我”等等這樣的話。
每次也都是很有情緒的哭著喊著說,剛開始我並沒有太過在意,以為她只是有些小情緒,後來接二連三的頻繁發生,大概持續了有四五天,這時我就意識到這件事必須要給孩子好好談談。
接著,我就問她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她回答說: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你們總是管我這兒管我那兒?很煩!特別不喜歡我爸爸管我。通過她說的話我就找到了原因。
然後,我又反問了她幾個問題:1.如果你真的覺得你長大了,不用爸爸媽媽管你了那當然很好,這樣我們以後外出就不用帶著你了?2.你討厭爸爸管你,那好!以後你的衣服你自己掏錢買,你每月幼兒園的學費1000元你自己掏錢交,還有你的玩具和你喜歡的零食這些都需要你自己付錢?3.其實媽媽最不喜歡管你,因為我每天要給你整理衣服,做飯,送你上下學,還要督促你學習,每天我還要工作真的很累。如果我不用管你了,那我可以省出很多時間好好休息學習,那多好啊!
當時她一聽立馬不願意反駁自己沒錢,我說你可以掙啊像爸爸一樣。她說:不行!我是小孩兒!我抓住機會就說:你承認你是小孩兒了,既然你是小孩兒你就要尊重長輩,爸爸媽媽管你是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這個責任有兩種一種是:管你健康成長所需要花的錢。第二種就是:你既然花這我們的錢那你必須接受我們的規矩。如果你即想讓我和爸爸幫助你,然後又不想守規矩,那不可能。當然你要清楚的知道,我和爸爸無微不至的幫助你是因為你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愛你。但是,爸爸媽媽對你愛有兩種,一種是:幫助你的愛,一種是:管著你的愛,我覺得你需要好好想想,如果你想到了什麼,你可以告訴我。
從那次聊天以後,我女兒再也沒有說過那樣的話,有時我批評我小兒子的時候,兒子會有情緒,這時我女兒我會對我四歲的兒子說:媽媽因為愛我們,所以才要管我們,媽媽很辛苦,姐姐幫你別哭了!
-
30 # 李子木0115
孩子如果媽媽不管你就沒人能管你了知道嗎?
媽媽要把你教育成對社會有用的人知道嗎?
媽媽管你也是對你的愛知道嗎?
-
31 # 志在育兒
我女兒快六歲,如果我對她說,“我不管你了!”她會很著急,“不要不要,媽媽,你不要不管我,我會乖乖的。”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有自由。
●不要老以愛孩子,孩子還小,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的理由去支配孩子。
●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作為家長,你的責任是陪伴,是引導,而不是控制,強硬幹涉。
●搞清楚孩子想要什麼,做出正確的引導,尊重不是放任,你的尊重同樣會贏得孩子的尊重與信任。
“我對你有信心,你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做好作業),你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②肯定孩子,讓孩子自己做主。平時多讚揚孩子,從三歲開始就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肯定孩子的能力。
③尊重孩子,允許孩子表達或者發洩自己的情緒。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哭鬧父母就板著臉,大聲地訓斥,不要再哭了,短暫的時間段內,孩子會因為害怕壓抑自己,同時卻在內心埋下一顆暴躁的種子,等他長大了就會爆發。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因為及時安慰,允許孩子發洩情緒並引導孩子自己排解情緒。你的尊重,就能獲得孩子的尊重。
④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不要習慣性地認為小孩什麼都不懂,與孩子平視,你會發現孩子的世界也是很多東西值得大人學習與思考。
-
32 # 花兒育羽
我家裡有兩個小孩,大的男孩子,今年十一歲,從來沒有這樣說話,當然這並不代表什麼。也許很多的父母都體會不到聽到這句話時的感受,如果是養父養母,後爸後媽,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是很難過,不強勢的會覺得自己確實沒有資格管你。
再說看到這幾個字的第一反應就是,小孩並沒有尊重大人,情緒很是在激動當中。
就像夫妻間一樣,當一方出軌時,無論另一方說什麼都聽不進,覺得你沒有資格管我,在這中間一定是沒有愛,才會脫口而出這樣的話。小孩能講出這樣的話,同樣也是如此,他沒有感受到你對他的愛,沒有感受到善意,他就會叛逆著。能造成這種結果肯定也是長期在缺愛中倒致情緒激動,並不是一天兩就會有這樣的情緒。
所以,1.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讓孩孑在充滿正能量的氛圍環境中,內心充滿Sunny。2.家裡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讓小孩參與進來,讓他學會感恩3.父母給小孩適當的關心,讓他感受到愛。知道父母有時候是在幫你做正確的選擇。4.尊重小孩自己的想法,讓他承擔自己做決定後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這樣他可以敢於承擔。5.也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戶外的活動,都說運動多的小孩,他性格會更開朗,更懂的尊重人
教育孩子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更何況要去修正一個孩子,這需要父母的相互配合,父母的智慧,家庭的氛圍。
孩子是一張白紙,需要我們父母恰當的指引,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用的父母,希望可以幫助到你,祝你幸福
-
33 # 愛折騰的寶媽
★首先,我們要告訴孩子,作為父母、作孩子、作為社會人,不同身份的我們的義務和權利。告訴他,每個階段的人扮演著每個階段人的角色,而這個角色需要我們去做什麼?每個人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有讀書的權利。成年後我們需要上班、結婚、生子,這時候我們不僅需要贍養老人,還需要養育孩子,這是我們的義務。當我們老了,這時候我們也需要你的贍養。人就是這樣從權利到義務的轉變過程。
作為父母,不管你,我是不合格的,而且會說我沒有盡到我應盡的義務。我們彼此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人,如果連最親密的人都不管你,那還有誰會真心的對你好呢?從生活的點滴中特別的事提醒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你是他的父母,因為你是他的父母,你才會愛他,就是因為愛才會管他。
平時做好榜樣,學會關心孩子的點滴,不僅愛他,還要多親近他的好朋友。從朋友中瞭解孩子,從而瞭解到你孩子讓看不到的心理。試著融入他們的新時代新思想,增加你們的共同話題。
-
34 # 自由心天地1314
1.孩子沒有了內心的自由,感覺被完全剝奪了人身自由,完全被強制打壓或控制的感覺。
2.孩子表達出了非常憤怒不滿的語氣,不願意接受家長的要求,或者認為家長的要求嚴重限制自己的人身自由,不符合自身的意願與感覺。
3.也許孩子被要求或是不滿足意願的事實已經存在很久了,孩子再也不願意忍受了,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抗情緒,所以開始質問家長。
不管孩子當前是什麼行為讓家長產生了極力想控制的態度,但作為家長首先得明白:
一。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無論他的思想或是行為多麼幼稚或者糟糕,但我們必須首先接受孩子的感受,或者說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他自身主宰自己的大腦,而大腦由此而產生的一切想法或是行為,我們得理解接納,然後才能說如何去辨別分析或是指導或是阻止。
二。我們作為家長得理解,孩子在某個年齡階段上可能產生哪些行為或是想法,可能在我們成人來說是愚蠢,可能產生錯誤,但我們要明白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在犯錯長大的過程,允許孩子犯錯,並且在錯誤中體驗、分析、辨別、總結經驗教訓,這樣的成長才是完滿的。如果成長階段不讓孩子犯錯,難道把錯誤留給他成人時候再犯嗎?那個時候只怕就要用後果或是重大的代價來償還了。只要不是影響生命、重大安全事故的事情,允許孩子犯錯,沒什麼不好。
當孩子在講“憑什麼管我”之時,孩子的內心是極其反感挫敗的,感覺到自尊嚴重受傷害,首先我們要理解他此時的感受,接納他的想法與態度,不要以家長權威來壓制他,而是平等與溫和的態度與之溝通,比如可以這樣說,“孩子,媽媽理解你想。。。媽媽阻止你做。。。讓你生氣了,你感覺自己內心非常壓抑,感覺媽媽沒有尊重你,媽媽的態度可能讓你有點受傷,首先,媽媽為自己的態度道歉。。。”等孩子心情稍微平靜一下,然後再來分析媽媽為何要阻止或是要求你。。。然後,分析完後,告訴孩子,你是未成年,你的一切行為媽媽在法律上都要負責,不僅如此,因為你是媽媽的孩子,媽媽還得為你的未來考慮,不希望你以後。。。
然後,遵循這樣的順序:接受感受、理解他的心情並表達理解、併為自己的態度道歉、平靜、分析問題、表達自己對此時的看法與態度、說明自己從家庭與法律所承擔的責任,最後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並且告誡孩子自己選擇就得自己承擔責任!這樣的做法也是在為孩子樹立榜樣
-
35 # 玥玥媽愛美食
大家仔細觀察一下,說這句話的孩子大多是三歲以前沒有跟在父母身邊的,如果父母在孩子三歲以前父母沒有長時間的照顧孩子,跟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就沒法獲得在青春期管教孩子的資本。
末代皇帝溥儀,他從小是奶孃帶大的。後來他曾對人說過,他長大以後情緒失控時會做一些虐待太監之類的錯事,誰勸他也不會聽,連他的老師也不行,這時候只有奶孃來了,他才會馬上停止。
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到3歲之前有恩於他,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從家長那裡得到足夠的關愛和安全感,才會對世界不感到恐慌和害怕,才會有探索世界的勇氣和決心。
孩子接收到來自父母的關懷,家長得到孩子的反饋,孩子才會對父母心存感激和依賴,這時候孩子會抓住父母的脾氣,逐漸會向調皮的方向發展,這是父母就要向立規矩的方向轉化了。3-6歲就是建立規矩的時期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所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這句“你憑什麼管我?”是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情感缺失留下的隱患。我女兒小時候爸爸經常出差,我要上班,白天是姥姥姥爺帶大的,晚上我自己帶,現在青春期明顯更親近姥姥姥爺,兩天不見就要去看看,而且我訓她她會聽 ,她爸訓她她就會從心裡不認同,哪怕我倆說的是同樣的話。兒子是我全職帶大的,對姥姥姥爺就沒有女兒親,而且兒子出生後,爸爸也沒有出差了,現在明顯兒子更聽爸爸的話。
所以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無論多難,一定要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哪怕只是晚上下班回來,不要為了一時省事懶惰,給後半生帶來隱患。
-
36 # 阿彩老師
成長是美麗的痛
一、分析孩子。孩子對父母說出“你憑什麼管我?”這樣的話,我們首先要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已經處在青春期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衝動,獨立意識在增強,自己認為自己已經長大,自己認為自己能管理的好自己,極想早點擺脫父母的“束縛”。不過,對於孩子對父母說話的態度和語氣,我不能苟同。孩子已經是大孩子了,如果對待父母沒有禮節,那也是缺乏尊敬和孝順的。這是需要反思家庭教育是否出問題了?
二、分析家長。家長平時對孩子是否有疏於關心或過度嘮叨關心。疏於關心或管教,導致孩子缺愛,性格變得冷漠,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你憑什麼管我?”家長對孩子又缺乏瞭解,不懂得孩子內心的想法;或者有的家長過度關心,一天到晚不放心,嘮嘮叨叨。孩子聽得很厭煩,也會把孩子逼急說出這樣的話——“你憑什麼管我?”,家長又覺得自己盡心盡力地照顧孩子,勞而無功,很是傷心。
媽媽的嘮叨好煩人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雖然很生氣,但也要冷靜自己的情緒,不能以極端的手段去激怒孩子,讓孩子更加的反感你的說教。我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要講究策略,“鬥智鬥勇”哈。所以我們可以試試以下幾種做法。
1.反例教育法。孩子在衝動的時候,你講大道理她是聽不進的。必須要用事實來說話,用事實來感染孩子。我記得我家孩子也說過:“您不要把我什麼事情都管得牢牢的,有些事情我自己可以處理的。”我聽後也有些難過。我就耐下心來對孩子說:“孩子,你看到過生活中那些流浪的孩子,他們很自由,沒人來管理他們的生活,但他們幸福嗎?”孩子說不幸福。我說:“是的,不幸福。他們沒有親人來管,同時也沒有親人來愛他們。他們甚至想有媽媽來罵幾聲,都是奢望。所以,你現在有父母來管你,你至少是幸福的。”
媽咪是我們的好朋友
2.正面引導法。在孩子冷靜時,告訴他,“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故事道理。這是小學時就學過的淺顯易懂的道理,人一貫的聽表揚會滋長驕傲的心理,必須要有一定的批評來平衡。而在孩子眼裡,父母的管束往往就是批評,不太容易接受,但這是他成長道路上最好的良藥。自家的父母通常是直言不諱的提出孩子的不對之處,所以孩子要懂得理解和珍惜。別人家的叔叔阿姨多數會對你將客套話,比較好聽,但那是顧全禮數。
3.與子交友法。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時,儘量注意方式方法。雖然不能一味的遷就,家風要嚴,但是,也要放下家長的架子,與孩子交朋友,經常與孩子真正意義上的談心,多讓孩子釋放內心的不快情緒和想法,並及時能在孩子困難時給予幫助,特別是心理上精神上的幫助,讓孩子相信父母始終是跟他在一起。這時,你去管他,他也會欣然接受,而不是強制性家長式教育。
我們有和諧的家庭氛圍
-
37 # 明媚的陽光2010
“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說出來的那一時刻,孩子的內心其實很難受,但是父母又不理解,在我看來,其實還是不能離開我一直關注的一個重要點,您沒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有我猜測您是不是沒有長期有效的陪伴過孩子,孩子覺得您平常都沒有參與過孩子的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到現在我遇到了困難,或者做錯事了,你在旁邊指手畫腳,你根本不懂我現在的心情,當遇到問題後應該先認可孩子的感受,後面在跟孩子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玫瑰]
-
38 # 荀荀勸學
從孩子語言表達上來看:對於管教是抗拒的
從孩子行為上反應:對管教的抗拒,恰恰是管教的缺失
從家長行為上反應:家長並沒有對孩子的心理訴求迴應,而是希望完成觀點的傳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並稱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經是中國文化的優勢資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結果。在轉型期的當代中國,成年人的價值觀發生鉅變,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過去以道德為核心的價值觀遭到破壞,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趨向,造成的嚴重問題亟待引起重視。導致家長教育缺失或者失位。
在這個問題上從家長的角度來說需要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建議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關注孩子的需求
孩子其實都是有成長階段性的需求,但在家庭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無法完全的表達自己的需求,真是需求也得不到好的建議與滿足,家長制的家庭關係中內心其實是比較壓抑的,當家長能在照顧好孩子飲食起居,在意孩子學習考試時更多的對孩子需求冰山深層次的內容進行探索,能更好的和孩子建立一個更親近的相互關係。
保持有效的溝通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家長越是迫切希望孩子改變,難免就會出現負面的溝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糾正、讚美、肯定、才是基本的家庭教育模式。有效的溝通能促進互信,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的交流才能讓彼此更容易接受。
行為的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這句話說出了父母對孩子的示範作用。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孩子的很多行為模式都是學習父母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這句話道出了孩子身上反映出的父母對其的影響烙印。孩子在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雖然有各自不同的天性,但是在父母的影響下,身上也或多或少的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影響力較為深遠。所以,為人父母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每個人不是生來就會做父母的,都需要學習,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多學習科學育兒的方法,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
最後,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有時候讓孩子把情緒發洩一下未嘗不可,家長制的管理,即時迴應因為情緒往往容易產生更大的衝突,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更好接受,可以嘗試寫信給孩子,書信文字能讓家長也沉下心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遞資訊,和孩子重新建立更為平等溝通,改變相互關係,促進之後積極有效的當面溝通。
-
39 # 笑哈哈KX
從心理層面來分析,孩子回“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是極具叛逆性的,反應了孩子不認可家長目前的做法,不想再聽家長的建議,也反應出家長對自己孩子長期沒有深入理解和接納的結果,所以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他便會叛逆,不聽勸。
一般情況下,只要滿足了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孩子就不會出現叛逆情況。此時家長需要進行反思,你的孩子為什麼不讓你管他?你真的瞭解你的孩子嗎?你知道自己孩子的需求嗎?其實當你給了孩子什麼,孩子便會回饋你什麼。有因必有果,因是什麼,家長首先要進行反思尋找成因。
前面講到,家長對自己孩子長期沒有深入理解和接納造成孩子叛逆、不聽勸要怎麼辦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議家長嘗試放下做父母的威嚴跟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瞭解孩子的真實需求。在不破壞大人原則的情況下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重建牢固的親子關係。可以多問孩子一些意見,比如可以問,孩子我想聽聽你的想法?你最想爸爸媽媽為你改變哪些方面?爸爸媽媽有沒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是你不喜歡的呢?今天我們都可以談談,爸爸媽媽保證不生氣,通過這樣真誠的交談來獲取孩子的真實需求。有效的溝通是解決問題前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
40 # 是多多媽媽
你憑什麼管我?我兒子也說過,當時我很惱火,但靜下來反思一下,覺得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對,做為父母不能總是高高在上,要學會尊重孩子,站在孩子這邊,理解他的心情,包容他的錯誤,引導他的思想,無論他什麼樣都無怨無悔的愛他,才能走進孩子的心。
回覆列表
恭喜,孩子長大了。獨立意識開始萌芽了。一句“你憑什麼管我?”問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裡的疑惑。也說明孩子有了成長型思維。其實我小時候有時也會想:“父母憑什麼事事管著我。我覺得那時我什麼都明白,為什麼要聽他們的。更何況我覺得他們讓我做的事總是很LOW。我應該自己做主才對。”如今長大了才明白自己的想法在當時是多麼幼稚天真,可笑。如今我的孩子也這樣向我發難。下面是我給我孩子的一段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孩子你是獨立的個體,你有權問出這句話。對不起孩子,媽媽真的不想管你太多。但是你先看看這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規定:“十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10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指除16週歲以上不滿18週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外,10週歲以上18週歲以下的公民。”
孩子很遺憾你還未滿18歲,你是個被限制民事能力的人。如果你這裡有什麼不明白的我們可以一起坐下來研究一下這本《明法通則》。作為你的法律上的監護人我對你負責是我應盡的責任。你每天在我身邊的日子也就18年的光景。我珍惜與你在一起的每一天,因為我愛你。我就像那個武俠劇裡隱在你背後的人,你需要時我能及時出現在你身邊,能在你出現錯誤行為時及時提點你,在你取得進步時繼續鼓勵你。明裡暗裡幫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真的不求任何回報。
孩子我真的不想管你,但我又怕你不好好學習將來走上社會沒有那把能開啟自己夢想的“鑰匙”,沒有那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敲門磚。”
作為你的監護人,作為你的母親,我又不得不管你。一為責任和義務,二為不想你長大質問我“為什麼沒有管你。”更不想看見你悔不當初的淚水。那樣會刺痛我的心,但那時我已無力管你。
這個世界上除了你的老師和父母,沒有人會這樣管你。你有沒有發現管你的力度隨著你年齡的增長管的越來越鬆。你有沒有發現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凡事開始徵求你的意見?當媽媽開始聽你的意見時,證明你已經快長大了,有了自己擔當,也會有自己的翅膀,媽媽就真的可以放手了。
孩子你一直都是個獨立的個體,你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為了離別,那就是父母的愛。作為父母我們真的不想管你太多,你希望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只有你真的明白了自己的責任所在,盡到了為人子女的義務,做到了作為一個學生應有的擔當,媽媽才能真的相信你長大了。
媽媽不是想管你,只是想在你還沒找到正確的路時拉著你的手把你送到夢想之路的路口,看著你的背影一點點消失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