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 木心
-
62 # 我的pingAn保險之路
我會告訴孩子:16歲以前爸爸媽媽必須管你,因為你還沒有能力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等到你成人後如果遇到任何困難我們會給你一定的意見與建議供你參考,我們會尊重孩子自己的決定。
-
63 # 一道一品
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就說明了孩子有情緒了,這時候就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需求是什麼?父母不可以居高臨下,那樣會更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可以傾聽孩子的訴求是什麼?有時候孩子說的話並不是真實的感受,也就是說孩子內心並不是不想你管他,而是對你的語言和行為不接納,或者是你的語言和行為影響了孩子的真實訴求!我們可以順著他的話傾聽下去。比如可以問:我的的行為讓你感覺到不舒服了是嗎?孩子如果心情緩和了,可以繼續傾聽!千萬別在管和不管之間糾結,那樣矛盾會越來越深!也不要用你是我的孩子,我不管你誰管你的話來教育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把孩子的真實需求瞭解到,然後再找出解決的辦法!可以和孩子說,我的行為讓你感覺到我在管你是嗎?然後把你看到的真實的情況告訴他,問他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然後一起商量一個辦法就可以了!
-
64 # 默默的期待
後來,孩子的學習成績依然沒有多少起色。我著急上火,孩子依然我行我素。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孩子高一,中間還發生了厭學等問題,直至休學。然後孩子乾脆提出不上高中了,要上職高。為了穩住孩子,第二年,以孩子初中畢業的身份給孩子報了一所中職學校。但問題卻越來越糟糕。職高管理鬆懈,再加上學生基本都是不愛學習的孩子,什麼抽菸喝酒都成了常態。孩子再在這種學校裡呆下去,不廢了才怪呢。
我必須做出改變,必須改變孩子對學習的認識和態度,必須要引導孩子樹立目標意識。
我立刻付諸行動。首先,我說服孩子參加體育訓練班。職校時間充裕,我說服孩子利用空餘時間參加體育訓練,一來鍛鍊身體,二來告訴孩子,你體育這麼好,又喜歡,為什麼不試一試,也許你可以走體育特長生呢。孩子答應試一試。通過體育訓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孩子找到了體育訓練的成就感,還受到了與他一同訓練的孩子啟發文化課的重要性,知道了要想通過體育特長考上好的體育大學,文化課不行,你練了半天也沒用。這種收穫是我們父母說一千道一萬也起不到的作用。
我以此為契機,建議兒子不如返回高中,認認真真的跟著班級走。從此,孩子開始了一邊在高中就讀,一邊補習的日子。因為孩子基礎知識納下太多,必須要依靠補習老師的幫助,這樣他才能跟得上班級的進度。孩子很努力,成績也在一步步提升之中。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作為孩子媽媽的我,其實收穫挺多的。
讓我們一起見證孩子的成長吧。一起加油。 -
65 # 楊小菲
當孩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讓家長傷透了心!身邊時常聽說家長教育孩子,說到把自己說哭了!先不用著急的去迴應孩子的這個問題,首先該去想想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說出了這樣的話!
1、家長本身就是孩子的典範!比如家長自己整天玩手機,當孩子玩手機的時候,教育孩子不能玩手機!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會比較,為什麼大人玩手機,而孩子就不被允許玩手機!這樣的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那麼家長是否理虧?自己是不是該誠懇的和孩子道個歉,約定自己也不再整天玩手機,同時告誡孩子不要學習家長的這個壞習慣!以身作則,是一個家長的本分!孩子的內心世界也需要被公平對待!
2、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大部分情況是對家長不滿的一種外在表現!想要治病,先要找到病根!剛才說的第一種情況是最容易解決的,孩子只是對單一的某種情況表示不滿!難辦的是如果孩子對家長多方面不滿,已經厭惡家長對自己的束縛,對家長說的大多數話都是牴觸心理!這樣的情況就複雜的多,想解決起來也就相對複雜!家長必須深刻的反省,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教育出這樣一個孩子,問下最熟悉的親朋好友,左鄰右里,坦誠向他們請教自己對待孩子有哪些是他們看起來不對的地方!他們說的東西也許讓家長難受,但是請忍住脾氣,那些說你不是的人也是冒著很大的風險想來幫助你的!你更容易找到病因!當孩子的這句話是一種爆發,是一種宣洩,更是一種挑戰的時候,不解決這問題是不行的!把各種聲音彙集起來,審視下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的家長!也許別人很客道的和你提你小小的缺點!但是你心裡要清楚,既然和孩子的關係會發展到這程度,別人提的意見聽起來是很微小,那只是因為別人客道而已!勇敢的把別人的意見說法放大幾倍!那就是你在別人眼中真實的自己!
3、找到自身的問題!別第一出發點就是孩子怎麼這樣!孩子是家長教育出來的,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孩子沒教育好,是家長的問題!不是說孩子身上沒問題,只是反過來想,孩子的問題難道不是家長造成的嗎?客觀理性的說絕大多數是家長造成的!正視自己的問題,正面的和孩子溝通!而不是鎮壓!骨肉相連的孩子,也許在吵鬧之後,一句服軟的“剛才我態度不好,走,請你吃你愛吃的**,我們聊聊”就會冰釋前嫌!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敷衍當前的某個矛盾!有效的溝通是需要聊天聊出一個不會再讓當前矛盾產生的辦法,以及其他矛盾不再產生的解決方案!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家長能剋制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權威嗎?能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嗎?能夠多次嘗試嗎?加油!家長本身就是一個複雜,難度係數高,具有極大挑戰性的工作!家長難,但請加油!
-
66 # 飛馳浸入式英語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在《奇葩大會》裡分享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已經成年的女孩,和男友戀愛3年,媽媽卻不同意她倆在一起。
武志紅見了這位媽媽,問她為什麼不同意,媽媽說出了各種理由:
“我女兒長得很好看,她男朋友配不上。”
“我女兒學歷高,他學歷低。”
……
當這些理由被一一反駁後,最後媽媽大聲哭喊:“她之前說過,什麼事情都會告訴我!”
原來,真正讓媽媽反對這場戀愛的核心理由,是女兒的“背叛”。據瞭解,女兒瞞著父母偷偷談了半年的戀愛,被媽媽發現了。
後來,這個女孩迫於母親的壓力,選擇和她心愛的男朋友分手,但隨後她便遠走高飛,離開了她的媽媽。
這個女孩的做法可能也有些偏激,但正如武志紅所言,造成這種結果的核心源頭,來源於母親。在這個事件裡,母親所關注的點,並不是女兒是否幸福,而是女兒是否聽自己的話。
在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發現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愛,看似是為了孩子好,但更多的是一種控制。
過度付出的父母,總會要求孩子做一個聽話的順從者,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逃離”的症狀,便會不自覺的加強控制力度,這樣便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當愛支配一切,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支配一切時,愛就消失了。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
所以,為人父母,不要過度決定孩子的人生,也不能淪為孩子的“奴僕”,要給孩子提供寬鬆而舒適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人格。
-
67 # 假假個大正經
只有瞭解了孩子說這句話的心理,才能更好的迴應。“你憑什麼管我”反應孩子對家長溝通方式的不滿。
心理學裡有種“超限效應”——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的非常好,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是沒見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氛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兩元錢。而這種由於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尺度”,很多情況下“點到為止”留空間和時間讓孩子自己思考,不要什麼話都說滿,說到位,更不要反反覆覆的說。“絮絮叨叨”別說青春期的孩子受不了,就算是成年人恐怕也沒有幾個人受得了“唐僧”式的表述吧!所以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採用引導,商量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自己,同時與孩子商量有分歧的事,讓孩子知道自己有爭取自己想法的權利。而不是“我是你爹”式的暴力壓制。
當孩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表明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且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已經處於對立的邊緣了。在生活相處的過程中也應該多考慮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尊重孩子的想法。對於孩子不喜歡的“興趣班”“補習班”不要暴力壓制,要多瞭解孩子為什麼不喜歡的原因,尊重孩子的選擇,對於孩子積極向上的愛好也應當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援,不要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剝奪孩子的興趣。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當孩子說出“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時,最好的迴應就是什麼話也別說。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時間,也給自己思考的時間。然後一起去改變在教育上,溝通上的分歧。 -
68 # 童心閃耀
能說出這句話,一定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也一定是不和諧的親子關係間發生的!
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增強,認為什麼事自己都完全可以擺平,不需要父母過多的管束,甚至對父母過多的關心照顧出現厭煩,哪怕父母多說一句,也會暴跳如雷!
父母壓制式的口氣,家長式的作風,總把你是不是翅膀硬了?掛在嘴邊,讓孩子產生更加強烈的敵對情緒,自然的說出那句:你憑什麼管我?也就不在意料之外了!
其實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講求方法:
1.改變家長式的作風,與孩子朋友般相處,尊重他的想法!想一想平時是怎麼跟朋友說話的?跟孩子也要做到這樣,讓孩子感覺到與大人之間是平等的,被重視的感覺很爽!
家裡無論大事小情都要跟孩子商量,購買一個大件也要問一問她的想法,意見不重要,重要的是被尊重的感覺!家裡有事情,讓孩子也一起分擔,感覺他自己長大了,有責任了,照顧這個家!之後你常說有你這樣的兒子,真好!
不要嘮叨個不停,有話最好說一遍,晚飯後夫妻倆出去走走,給孩子獨處的空間!讓孩子感覺到家庭氛圍的輕鬆與和諧!
2.瞭解孩子叛逆的原因,跟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共同改變,共同成長!
成長中的孩子也會面臨種種的問題,同伴交往的問題,異性交往的處理,學習的問題等等,出現問題時,他感覺自己很強大可以解決,但往往事與願違就會情緒波及別人,不愛跟最親近的人講一句話!
孩子情緒不好,陪孩子坐下來,問有什麼可以幫你到你,我可以做什麼?一起分析,一起找到原因!多以賞識的目光看孩子,常常拿孩子身上的優點說事,但不要毫無原則的誇獎,不要誇孩子聰明,要誇孩子做事的具體方法,比如你認真思考了這個題,就輕鬆解決,你善於觀察,所以發現了問題,你這是在誇孩子的品質!
假若孩子實在情緒激動,你可以說,你任何時候需要我的時候,我都會站在你身邊,爸爸媽媽永遠愛你的!
常常利用散步、運動、大吃一頓、看電視劇的機會,跟孩子一起探討問題,孩子會輕鬆接受!不會與你強烈敵對!也不會輕易說出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
祝您跟孩子一起快樂,生活快樂成長!
-
69 # 天天陪伴
“你憑什麼管我?”
“我不是管你,我是善意的提醒,是關心你,可能表達方式上讓你覺得自己被控制了。如果你真的很反感,讓我不管你就是了。”
在良性的溝通狀態下,所有的提醒也好,約束也好,表達不滿也好,才有效,否則就是命令和控制,孩子小時候會聽你的,因為暫時力量不夠,自我意識還沒有突現,等到大一點,就會引發叛逆。
所以,當孩子問這句話時,家長要心平氣靜地表達自己愛的初衷,如果這樣的愛的方式讓你(孩子)感受到了傷害,那麼放手是我們的溫柔,也是推進親子關係的一劑良藥。
隨著孩子長大,我們要學會適時放手,畢竟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我們無權干涉,能夠做的就是給到需要的指引和無條件的愛。
-
70 # 逆襲英語小課堂
我們都認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效果可能會更好。
首先講是“情”。
你是爸媽的心頭肉,當然心疼你了,正是因為擔心你會犯錯,所以才會管你。誰會沒事去管跟自己不相干的人呢?
再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中國家長的願望,如果現在你沒打好基礎,將來怎麼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呢?所以該管的時候一定要換,免得你以後放悔不當初,抱怨我們當時為什麼沒有好好管你。
最後是講“理”。
在你這個年齡段,有這個想法是很正常的,逐步有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人生髮展的必經階段,人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
但是你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平時我們教育的也不是很到位,或者用詞甚至是說話的語氣都存在問題,我們也要反思,同樣的我們也希望自己也能做到這樣,一個人敢於面對自己的問題,並想辦法加以改正是成熟的標誌。爸媽也並不會因為你這一句似乎很冒失的話而責怪於你,但是希望你能正視這個問題。這樣你才會逐步活出你想要的樣子。
-
71 # 清歌竹笛
我覺得孩子能說出這句話,家長的教育已經出了問題,懂事的孩子,不會說這句話,她和父母的關係也不會是這樣。
這樣的孩子已經產生了叛逆心理,他覺得誰管他都是錯,即使是父母都不應該管他,他整天我行我素,根本沒有自我約束能力,時間久了,誰的話也不會聽。
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從自身找原因,難道我說錯了嗎?我管他還有毛病了嗎?方法不對頭,往往適得其反,還會使你們的關係一團糟,孩子不像孩子,大人不像大人,大人在孩子面前沒有威懾力,孩子在大人面前好像是老子,這是家長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父子關係或母子關係呢?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愛,無論是什麼事情?都不要一味的指責,不要動不動就指手畫腳,你是我的孩子,就應該聽我的,這是父母不應該有的心態,要在孩子對的時候誇獎他們,錯的時候也不要一味的批評,要耐心的幫他們指出錯誤,讓孩子在內心能夠真正的接受,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孩子不是天生想犯錯誤,有時候惡作劇可能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因為家長並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心,比如孩子得了一等獎,或者考試得了100分,父母沒有給孩子及時的鼓勵和讚賞,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認為這個家有我無我都一樣,父母並不關心我,索性破罐子破摔,也許我變成壞孩子,你就會注意到我,而他真正變壞時,家長卻出手了,但這個時候孩子已經不再聽你的管束了,就會說出那句“你憑什麼管我?
直到這時,家長才會覺得管孩子怎麼這麼難?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不聽話?細想一下,你就會找到原因了,此時彌補還不晚,學會及時和孩子溝通,知道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讓孩子走出痛苦的漩渦。
-
72 # 最是花香
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想說兩句,因為剛剛有個孩子也是這樣說的。
兩天前的傍晚,一個電話猛地響起來,是一個家長打來的,她顯然有些激動,有些生氣。她檢查孩子的作業,發現孩子存在欺騙的成分,兩個人就吵了起來,孩子就說出了這樣的話——你憑什麼管我?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想可以這樣說:
第一,我管你是出於愛。你是我懷胎十月辛辛苦苦得來的,期間我遇到了很多問題,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還有生活上的,為了你的健康出生和生長,我都克服了。看著你一天天長大,一天天發生的變化,我覺得你更加可愛,覺得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愛你,不計得失,不計任何報酬,我只在意你是否健康快樂成長。
第二,我管你是因為責任。我是你的監護人,在你未成年之前,我有義務教育你,保護你。每次學校簽字,簽在紙上的是我的名字,簽在我心裡的卻是一份又一份責任,我不怕麻煩,不怕籤多少自己的名字,我只怕自己簽了卻做不到或做的不夠好。
第三,你說出這樣的話,我是傷心的,但是我知道你這樣說源自於你的感受,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我肯定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讓你難受了,我坦誠地想對你說,我那些做法你不能接受,我今後怎麼做。
到了第三步,雙方的情緒應該會趨於平穩,漸漸平靜下來,然後坐下來互相開誠佈公。不過,雙方做好的約定記得一定要遵守,要做到!
-
73 # 學也無涯
“你憑什麼管我?”家長應該如何迴應讓孩子接受?
“你憑什麼管我?”這句話滿滿的反抗意識,也表明了孩子認為家長沒有資格管他。
這時,家長千萬不能激動、憤怒,應先平復心情,平和地與孩子談談“為什麼你認為我沒資格管你”,讓孩子說出心裡的真想法、對家長的意見。
如果孩子對家長有誤會,就冷靜地解釋一下(家長必須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冷靜平和地應對孩子安撫孩子,引導他冷靜下來),爭取孩子的理解。
如果確實是當家長的做得不好,家長就要認真反省自己,承認自己做得不好並和孩子探討怎樣做更好。
接著,家長必須告訴孩子:因為關心你,因為關注你是否健康成長,因為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斷進步越來越優秀,所以管你;做為你的法定監護人,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你,儘量幫助你少走彎路、不走歪路。
同時家長必須讓孩子知道,你聽到他的這句話很傷心,你的好心善意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促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父母或別的長輩要尊敬,說話要用尊敬的語氣,即使長輩有錯誤,說話語氣也要委婉一點,可以提意見但不可以對抗。
最後回到家長要管的事,共同探討應該怎樣做才正確才合適,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幫助孩子改變錯誤的認識,找到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
家長情緒過於激動會引發孩子更激烈地反抗,而且家長過激的言行也在處理問題時給孩子做了壞榜樣,不但不利於對解決這件事,更不利於孩子在為人處世上的健康成長。
孩子說錯做錯,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說錯做錯的思想原因,解開心理上的疙瘩,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真正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尊重孩子,才能教會孩子尊重你、尊重他人。
-
74 # 檸檬愛西柚
孩子的一句“你憑什麼管我”往往讓很多做家長的束手無措。
“孩子,你剛問我憑什麼管你,今天就好好跟你談談這個話題。
我之所以可以管教你,並不是僅僅因為我是你的爸爸(媽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比你經歷的要多的多,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有多複雜,它並沒有你們所認知的那麼美好,有時候也充滿著邪惡與不友善。因此它往往不允許我們出錯,因為一旦出錯你就會因此付出承重的代價。
看似我們是在管教你,實則我們是在把我們經歷過的東西告訴你們,是在保護你們,在你們徘徊在陷阱的邊緣的時候,我們可以及時的去拉你們一把,讓你們少走一些彎路。
這些話,也許你現在並不能理解,也不知道我們口中說的世界的邪惡與不友善到底指的是什麼,但是你一定要明白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源於一顆愛你的心。我們只想你未來的人生路走起來能夠少點荊棘,能夠幸福快樂的去生活。”
我是“檸檬愛上西柚”,育兒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讓我們共同成長吧!
-
75 # 莎莎嘉嘉站起來
孩子當面問父母這句話,明顯的帶著不服氣,說明父母對於孩子的管教定位是不清晰的。
為人父母,非常需要準備好回答這句話,然後理直氣壯地告知孩子:
身為父母,對孩子天生就有管教的義務。
反過來說孩子就是有接受父母管教的義務,否則,父母不管教,就只有靠社會,靠公安機關靠執法機構來管教了。請問一下孩子,願意怎麼選擇呢?
李玫瑾教授說了,6歲之前是給孩子立規矩的最佳時期,所以6歲前就該讓孩子知道:在原則問題上從小就不應該養成商量的習慣。也就是說,原則問題沒有商量的餘地。
否則,一旦父母在這個認知問題上不清楚,沒有原則性,那麼孩子就會無止境和父母在雞毛蒜皮的問題上和扯皮,耗費父母無窮的能量和耐心,最後以父母的生氣發怒、爆發收場。
如果6歲沒有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或者養成這個習慣,那麼10歲前逐漸養成也行,否則,10歲過後,孩子還動輒和父母講價錢。父母的管教就會非常被動。
1、涉及法制倫理道德的問題,比如,懂得自我保護,不傷害他人;遵守集體規則;做到長幼有序,尊老愛幼。不能做的事和不能說的話,就是得有一個底線意識。無論幼兒期,青春期。
2、遵守家規儘自己的義務,孩子雖小,仍然有自己的價值和位置,小的時候獨立完成生活自理就是自己的義務,自己獨立吃飯,穿衣,自己的事自己做就是基本原則;上學後,努力完成學業任務也是自己的義務,這些沒有商量的餘地。不需要過多解釋。任何拿吃飯穿衣和學習和父母做交換的想法都不允許成立。不允許在外留宿,外出遊玩一定時間必須回家,這些就是原則問題,父母一定要記住原則問題不容商量。
3、劃分好權利和義務,每週的娛樂時間,電子產品怎麼個使用法,家務承擔等,雙方協商一致。最後落實到書面。
非原則問題比如自己根據天氣選擇不同顏色款式的衣物。選擇吃餐桌上的不同食物,看自己喜歡的健康書籍和娛樂節目。自己的房間怎麼佈置等等。休閒時刻和朋友出遊這些可以自己做主。
當然,為人父母責任重大,自己要管教孩子,首先就得做好表率,這樣給孩子定規矩,才有說服力,定好規矩就嚴格執行,這樣孩子經過幾個回合才能摸清楚界限。順利的遵守執行。也不會動輒和父母扯皮狡辯,最後不歡而散。
-
76 # 看娃老爹
這個我有發言權。
當孩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父母的要求或者管理觸及到了孩子的痛處,讓孩子感覺到了不自由、不自在,一般來說無非就是學習的事、玩遊戲的事、行為習慣的事,而這恰恰證明了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這是一件好事,是孩子思想意識進步的一種體現。
我的孩子今年10歲,在9歲的時候就說過這句話,我當時一點都不驚訝,我沒有說什麼:我生你養你啊、你的吃穿全是由我負責的呀、因為你是我兒子我是你爸爸呀,之類的話,這些話對於孩子的這種自我意識沒有任何積極性的關聯。
當時我是這麼回答的:我憑什麼管你?因為你生活在我家,這個家是我的,只要你住在這個家裡,那你就要聽我的,就要遵守我的要求。如果你不願意遵守我的要求,可以啊,什麼時候你可以獨立的生活了,可以自主的生活了,那麼你就可以離開這個家,可以去過你理想的生活,可以去過你自由的生活。如果你想獨立、自主、自由,那你就更應該好好學習,只有好好學習你才能有一技之長,你才能夠去謀生,才能找到工作,才能養活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獨立,做自己喜歡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不用去看任何人的臉色,包括我在內的任何人。
-
77 # 九慕望舒
兒子也曾經問過我這樣的問題,你憑什麼管我?“管”就是關心!因為我是你媽,我懷胎十月生下你,是你在未滿18歲之前的監護人,供你一日三餐,為你遮風擋雨,養你好身體,供你讀書。我是你世界上最親的人,我管你是因為關心你,愛你,疼你!
管就是關心憑什麼管我?孩子在問出這樣的問題時,已經和我們產生對立的情緒。如果我們把管換成關心,孩子就不會如此理直氣壯。化對立為緩和!
這時我們不能一味地依靠管教孩子,來樹立自己家長的權威,教育孩子那隻能是適得其反,會恨上父母。我們家長要恩威並施。
恩威並施在踐行中,恩威這個度也很難把握。恩就是愛,如果對孩子好得不得了,孩就是變相的縱容,也不服從大人管教,所以現在會有這麼多的熊孩子。假如只有威,對孩子都是很凶,孩子跟我們就會有距離感。
孩子有缺點有錯誤的時候,家長的態度一定要堅定,告訴他什麼是對錯,不改正不罷休。你就告訴他:情緒絕對不可能達到你的目的,今天你再怎麼哭都沒有用。兒子過了13歲,我沒打過。
我們家長也要以理服人孩子雖小也渴望被尊重、被平等的對待,不要“聽風就是雨”,給自己的孩子貼上過多的負面標籤,不要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就給孩子“定罪”。
在孩子與家長產生對立情緒時,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要與孩子進行口舌之爭。傾聽孩子的訴求,合理的要求我們應該滿足。讓孩子認為的“管”成為關心!
祝天下所有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78 # 媽媽這活666
家長聽到這句話,真是又氣憤又傷心,還很失望!
不過,當家長的真要反思自己的行為了!當孩子問出這樣的話時候,我猜測親子關係真的需要好好處理下了,可能孩子處於一個初高中這樣叛逆期的時期,心平氣和溝通下吧!
這個根據個人家庭情況以及親子關係和父母及孩子性格來分析處理比較好!畢竟,沒有千篇一律的孩子和家長,如果是我遇到自家孩子問我這樣一句話,按照我的性格我會這樣來處理這個問題(當然,我家孩子沒有這樣的問過我,也沒有這樣懟過我,估計也知道懟 不過我吧?)
第一:好吧,我可以不管你,但是你需要跟我約法三章,你只要做到,我可以不管你。你以為我愛管你呢,我更懶的管,我自己一個人清閒會不好嗎?我一個人花錢不爽嗎?為什麼要給你錢花,還要操心你的這個那個,何苦呢?你只要把協議寫好,簽字蓋章就行了!
第二:如果你不滿18歲,對不起我還的管你,因為法律規定的,我有監護責任。否則你犯錯了,我還的去承擔。所以,18歲前,你逃脫不了我管你,當然我只管你大原則不犯法就好了,其他你好自為之。不管你,我會犯法,所以你先忍忍幾年,你自己管好自己更好。
第三:如果你18歲了,已經獨立承擔民事刑事責任了,跟我沒有毛關係了。我可以不管你。但是你既然不需要我管,那麼請你獨立的徹底點。不搬出去住,麻煩你給我交房租;生活起居要麼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洗衣服做飯,咱們可以合租。需要我來服務,那麼對不起,請你付工資給我,我又不是免費勞動力!
前提條件,就是你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明白他內心真正的怨氣在哪裡?要拿捏好尺寸才可以。
還有,作為家長有時候真的不能管太多,特別是初高中孩子,我的原則就是大原則不出錯就行了,其他方面真的不能事無鉅細,孩子會煩死的,如果是我被這樣管著,我也煩死了!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家長,真是把孩子管的死死的,那種控制慾,太恐怖了!我看著都難受!
所以,當父母的要檢討自己!什麼時候要管,什麼時候不管;管與不管都是一門藝術,日後有空我會深刻剖析這個問題!其實看似“不管”比“管”還要難做到,很多父母做不到,我很有心得和感受!
-
79 # CK極物
憑什麼?就憑現在你所擁有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壞都是我給的!如果你不需要我管,麻煩你把我給你的一切都還給我!不要用的上的時候我是你爸媽,用不上的時候我連你孫子都不如了?說白了就是欠收拾
回覆列表
不要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家長也不是熟練工種,孩子也是第一次成長,家長能給孩子的是經驗,遇事處理的經驗,學習過程的想法或者幫助糾正錯誤,這些也都是既往的經驗。那麼孩子要和家長交流什麼,是在他們的角度,在他們當下時間所發生的事情。家長們的經驗不一定都對,因為時過境遷。
那這個問題是不是有經驗的人在引導缺乏經驗的人呢?只是引導,不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