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61 # 姚哥文學生活故事

    也沒有那麼差吧。畢竟人老了,在鄉下,生活難以完全自理。如果到了城市,就儘量適應吧。總比老無所依要好。

    當然,是有一些無奈的。如果能自己在老家堅持,就堅持吧。孩子沒空回來,寂寞是難免的。寂寞也不怕,習慣了就好。

    總之兒女孝順就好,不孝順那就遭罪了。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時刻得看臉色,一不小心就被鄙視和嫌棄。自己的孩子還能容忍,如果是女婿或者兒媳,那關係肯定是比較微妙的。

    總之能在鄉下堅持是最好。

  • 62 # 花落春醉

    題主大概是個年輕人,問題有幾個關鍵詞:

    第一,普通老人,老人就老人吧,還帶個普通二字,什麼是普通老人?什麼是不普通老人?普通老人大概是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吧!

    以前有退休金的老人是香餑餑,子女爭相搶著養,現在60後都是獨生子女,當初響應國家號召只有一個孩子,如今都已經步入老年,那麼這些人如果沒有退休金去子女家養老不可以嗎?父母把子女養大,管你吃,管你喝,讓你上學,跟你要錢了嗎?現在你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了,又把半輩子的積蓄拿出來給你結婚、買房,你到大城市安家了,父母難道就是多餘的了?與沒有退休金的父母就沒有親情了?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這是天經地義!

    第二,投靠,老人投靠子女,這是什麼意思?感覺有些悲催。投靠的本意是投奔到別人處,依靠別人生活。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會去投奔他人。那麼去子女家是投奔他人嗎?人老了,不靠子女靠誰?難道靠陌生人養老?現在雖然沒有養兒防老一說了,可畢竟是自己的親人,從法律和義務上子女都不可以把老人拒之門外。

    第三,最無尊重。什麼叫最無尊重的人生?就是被人看不起,不被子女尊重。作為我本人來講,不管我有沒有退休金,我自己只要生活能自理,絕不去子女家,自己在老家過自己的生活,用不著看別人臉色,也不介入和干涉子女的生活。

    可是,當自己老得不能動的時候,已經沒有尊嚴,只能聽天由命,我相信這時絕大部分人還是要依靠子女的,尊重與不尊重都不重要了,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誰都逃不過衰老的命運,這是自然現象。

  • 63 # 老賈的漫時光

    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妥,很奇怪回答裡很多人還在應和這種說法。

    老人投靠子女是因為年老力弱後,靠近子女有個依靠,這種本來很正常,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現在因為傳統觀念的缺失,一部分年輕人把老人看做累贅,特別是做人女婿和兒媳婦的,對農村來的老人不尊重,才導致老人得不到尊重。

    但我認為這種畢竟是少數,那種本來自私自利,缺乏基本修養的年輕人應該不多;也有父母從小教育不到位的問題;或者兩代人溝通和認知差異過大的問題,但這絕不會是社會的主流。隨著人們學識修養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

    還有一個是生活觀念和習慣的不同容易導致矛盾,不關乎是否是老人,一起生活的夫妻也會存在,這個就要靠大家的磨合和理解寬容來解決,或者有條件可以分開住,買不起房子就租房住,這樣離得近一點相互可以照應。

    如果為了一粥一飯而過最無尊重的人生,我想老人即使窮困潦倒,也不會去投靠子女,在農村再怎麼說也有左鄰右舍和政府的幫助。

  • 64 # 小鷗聊生活

    我看聰明的老人別去投靠子女,自己一定要有個老宅,要攢點養老的錢,有老伴相互照應著,如果只剩一個人要學會堅強,守住老宅自己照顧好自己。

    千萬別去打擾子女,不是她們不孝,而是力不從心,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快,她們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有自己的工作,生活本來就不易,就別再給子女增添壓力。

    如果你投靠大城市的子女家,天長日久會和女婿產生矛盾,畢竟兩代人,想法,生活方式和習慣都不一樣,不能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別等反目多尷尬,那就是無尊嚴的人生。

    距離產生美,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子女孝敬就回來看看你,歡天喜地聚一聚多好,假如:你年紀太大生活自理有困難,就請一位護工幫助一下,完全可以的,別去打擾子女平靜的生活。

  • 65 # 聰明202249252

    尚有一絲空間,堅決不要做這樣的選擇。如果你有經濟能力,自己在城市裡買個房,和子女們分開住,還可以。要是和子女們住一起,那就有罪受了。

  • 66 # 金牌大叔1201

    這是社會現實,是老人無奈的選擇。養兒防老,積穀防饑,老人只能靠自己的子女度過晚年,才是最好的選擇。

  • 67 # 聽雨513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到一段時間裡知乎上曾經很火的一段話:

    “脫離現實談理想、脫離過程說結果,都是耍LM!”

    我二姐和二姐夫都在一家大型國企工作,退休後到異地大城市工作的兒子身邊,現在生活得非常好!

    二姐退休後,恰逢她的三妯娌車禍去世,留下剛上高一的侄子和上班忙碌的小叔子。

    不久,喪偶的小叔子又娶了新婦,二姐和二姐夫一起將侄子接到家裡,做飯、洗衣、開家長會,直到侄子上了大學。

    這個期間,二姐的兒子璐大學畢業,考進了當地的一家國有銀行工作,找了來自二姐夫家鄉、同樣是獨生子女的真做女朋友,真也在隨後考上了公務員。

    二姐夫妻付了首付、給兒子買了房子,兩個年輕人結婚了。

    兩年後,二姐夫退了休,老倆口去了孩子們工作的城市,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

    在國有銀行工作的璐和公務員的真,上班都很忙碌。

    今年退休的我和丈夫,來到兒子、兒媳工作的城市,最近更是深切感受到孩子們的忙碌,心疼孩子們的疲憊,也對二姐、二姐夫的做法深有體會。

    剛到兒子工作的城市,二姐老倆口每天吃過早餐、小倆口上班後就出去參加老年人合唱隊,唱唱歌、跳跳廣場舞,結束後買些菜就回家準備中午飯。

    等兒子、兒媳下午上班,午休後的二姐、二姐夫就收拾屋子、散步遛彎逛街,回家準備晚飯。

    兩個孩子上班精力充沛、晚飯過後不加班的日子就學習、考證、考職稱,年年都有新進步。

    一年後,真生了女兒小米粒,二姐老倆口合唱隊也不去了,成天圍著孫女小米粒的成長而開心無比,雖然二姐夫妻身體也累,但心情很好!

    昨天,我跟二姐打了影片電話,午睡醒來的二姐依舊很開心,我們姊妹倆聊了很久。

    老倆口現在每天的作息就是,早起做早餐,吃完後送孫女上幼兒園,到公園鍛鍊,買菜回家準備中午飯。

    午飯午睡,下午四點半開始收拾出門去接小孫女,等回到家,一人管孩子一人去做飯。

    晚飯後,兒子三口走熱鬧地方溜達,二姐老倆口走安靜地方散步,開始晚飯後的悠閒時光。

    今年,在這個小區裡不遠的地方,孩子們又首付了一套面積60多平米的房子,等新房裝修好,二姐和二姐夫就打算搬到新房子里居住,每天接送孫女、做飯,吃過晚飯的兒子一家三口、二姐老倆口依舊行走自己的路線,只是兒子他們回自己小家去了。

    與在西北生活了半輩子的環境不同,現在二姐他們在兒子工作的城市生活,那裡一年繁花燦燦、濤聲依舊,祖孫三代、享天倫之樂。

    工作時一直血壓很高、身體哪哪都不舒適的老倆口,在零海拔的生活環境裡,天天忙忙碌碌、開開心心、身體不適的時候越來越少......

    從二姐倆口子身上,我看到了老人退休後來到孩子們的身邊生活,對孩子、對老人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 68 # 夜的夜

    普通老人特別是農村老人投靠在大城市的子女,往往過得並不體面甚至沒有尊嚴。

    老家鄰居的兒子從小學習就好,長大後不負眾望順利考到了上海,碩士研究生也是在上海上的,畢業後在上海找了工作併成家立業。

    婚後有了孩子後,老太太去看孫子,老頭留在老家。兒媳婦兒是本地人,對老太太的很多習慣看不上,對老太太愛搭不理的,到樓下和別人溝通不暢,加上看孩子做飯又累,老太太過得很糾結。但為了兒子,老太太忍氣吞聲,看了兩年半直到孫子上了幼兒園才回老家。

    不多久老頭患癌病故,留下老太太孤身一人。眼看老太太身體越來越差,兒子想把她接到上海一塊生活,老太太死活不去。她說在上海就如坐牢一般,天天待在鴿籠一樣的家裡,沒門可串,也沒人聊天。到了樓下人生地不熟,還擔心走丟了給兒子惹麻煩。

    城市生活節奏快,小孩忙著上學,大人忙著工作,往往忽視了老人,特別是農村老人,在農村呆了大半輩子,很難融入城裡生活。

    其實人老了,只有呆在自己的“老窩”才能過尊嚴而體面的生活!

  • 69 # 箜玥

    老人投靠子女,其實也是理所應當。子女照顧老人,也是天經地義。只是時代不一樣,人和人之間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不少老人用她老一輩的觀念來看待事情,以至於家庭矛盾不斷。

    例如婆媳不和,丈母孃和女婿不和,有的甚至有著血緣的也是矛盾多。如果老人換個角度,孩子家裡的事不問不管,不插手任何事,我想大部分子女不會嫌棄老人的,畢竟都有老的那一天。但問題就出在這,對於同一件事,都是各執己見,其實也是所謂的代溝。如果老人這種唯我是對的思想能夠根除,投靠子女不會造成家庭矛盾,沒有哪個子女會嫌棄,再說一碗飯的事,大家都不缺。

    人老了就得放鬆心情,別事事計較,適當放棄一些老觀念,這樣才能避免子女討厭自己,才能做到真正的老有所依。

  • 70 # 率真櫛風沐雨

    如果老人生活尚能自理,還有自己的住房,就沒必要去大城市投靠子女,因為離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老人就會有諸多不習慣。不如呆在老家,有熟悉的鄉鄰為伴,他們會感到更加舒服自由一些。如果父母兩個都健在,相依為命,互相扶持,更沒必要去大城市投靠子女。

    我們村的一戶人家有一男三女四個孩子,只有老大兒子一路讀書到工作,現定居省城,兩口子都在同一所高校當老師,三個女兒幾乎沒讀什麼書,幾年前他們父親在世的時候,老兩口去過省城兒子的家呆過一段時間,可能因為生活上諸多不便,媳婦也不怎麼待見農村來的公婆,兒子也夾在中間很為難,也就不勉強父母了,從那以後,老兩口再也沒有去過兒子的家。

    因為大女兒嫁得近,就經常去看望父母,時不時去洗洗涮涮,送些吃的用的生活用品。前幾年他們的父親因病去世,撇下九十歲高齡的老母親一個人,獨守著那個久未翻修的老院子。每年春節,都是兒子一個人回來陪老母親過年,暑假也抽空回來在家呆幾天,平時都是三個女兒隔三差五來照顧,大多數時間還是老人一個人生活。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人寧願一個人生活也不去省城兒子家享福的原因。

    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非要有人伺候,這就另當別論!你們說呢?

  • 71 # 麥田守望1819

    也不盡然,世事各不相同。

    小姑還沒老呢,能吃會做,還住在自己的房子裡幫兒子帶孩子,可為什麼也過得壓抑、苦悶,茫然無措,感受到了無尊重呢?

    據她說,有一次,週末幼兒園放假,枕頭被子得拿回家曬、洗。

    剛用不久,本就不髒,只要把它們放在小洗衣機過下水就可以。

    那天,她手洗完一家人的內衣,襪子,就把被套等丟進洗衣機自動洗,就去上班了。

    是小姑父曬的,最後也是小姑父收進去的。

    待兒媳回來後,她就用訓斥的語氣對她說,這枕頭怎麼沒洗乾淨?

    她說她也不知道,可能是老爺子掉在地上或是沒擦晾衣繩吧。

    兒媳婦厭惡的說,洗一個枕頭也洗不乾淨,待幼兒園老師看見了,還不知這家人有多懶,家裡怎麼髒亂,不愛乾淨呢。

    就這件事,一家人都被她連帶上了。

    這兒媳說了一遍,見她家婆好像沒當回事似的,又重三倒四站在那兒絮絮叨叨,洗也洗不乾淨,什麼都做不好,還能做啥?

    有一種她不認錯就不罷嘴的氣勢。

    被全盤否定了,殺人也不過頭點地吧。

    小姑實在忍不住,就頂了一句,嫌我洗不乾淨,你又不洗?

    兒媳婦強勢訓斥說,你洗不乾淨,就要我來做,你還能做啥?你還有什麼用?

    不單在訓斥她,還在否定她。

    氣的小姑一時無頭緒,胡亂開言,我不能做啥,我這麼多年不也走過來了,要你教訓啊?

    兒媳一下子就朝著她老公房間叫一聲,某某某,明年買房,如果不買,先離婚,我自己去買。

    小姑相信兒媳婦能買,兒媳婦父母一直緊緊地攥著她們給兒媳婦的彩禮錢呢。

    小姑氣得走開了,不再跟兒媳婦理論。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小姑想不明白,自己累死累活,為他們洗衣做飯帶小孩,活脫脫就是一貼錢保姆。可一有差錯,就被訓斥。

    自己還能幹,就過著無尊重的人生。那以後不能幹呢,還怎麼活命?

    小姑常為這事煩悶著。

    大姑則相反,她剛被小兒子從鄉下接到城裡幫他們帶小孩時,就已經六十來歲,沒有退休金,一個標準的鄉下老太太。

    可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農村老太,和兒媳婦相處了十多年,她們之間卻從沒紅過臉,也從沒吵過嘴,兩人都互相感恩著。

    兒媳在家一口一個媽親親熱熱地叫著。家婆則在外一口一個我某某某的說著,神態親如母女。

    婆婆當面、背後都說兒媳婦懂事、孝順,體貼,在她身上舍得花錢。兒媳婦人前、人後也在誇讚家婆,說她這麼大年齡了,還在為她們這個家做牛做馬、辛辛苦苦地忙碌著。

    不光如此,大姑以前幫她大兒媳帶小孩時,她大兒媳也和小兒媳一樣說大姑好,感恩於大姑。

    讓我們對大姑充滿了敬意和好奇。

    這天,小姑異常煩悶,就來大姑這兒訴說心裡的苦楚,剛好我也在那兒。

    就聽大姑對小姑說,老妹呀,我們是長輩,可不能意氣用事啊,也不能情緒化。即便她們有情緒,我們也要言語化解開來。

    她們年輕不懂事,難道我們要和她斤斤計較嗎?我們可不能跟她一樣有情緒呢,要加以引導,讓她往好的方向轉變啊。

    她們年輕人在上班,我們可不能懶呀,即使想出去玩,也要先把家收拾得乾淨整潔才好,讓他們小倆口走進家門,能感到舒心愉悅、願意回家呢。

    小姑煩惱地說,兒媳婦經常為一點小事就像訓斥小孩子一般訓斥她,一點也不尊重她,讓她毫無尊嚴,她和兒媳婦一個多月來彼此都不說話,她苦悶極了。

    大姑說,老妹,有事你就心平氣和地跟某某溝通一下,是你的錯,你就誠心誠意向某某道個歉。決不能在這當口跟某某一樣情緒化,有理不在聲高,你只要語氣平和的說出了緣由,某某也會理解,她在心裡會認可你。

    誰人能十全十美,永遠不犯錯呢。

    自己做得不對,就道個謙,態度好一點兒,嘴巴不要那麼逞強,誰還會上綱上線,不依不饒啊。

    小姑靜靜地聽著,默不作聲。

    想來也是,往往她兒媳婦一冒火,她的氣就被勾上來了,她自己的確不夠冷靜。且常常被理解為她過於老實嘴笨,容易遭到欺負。

    小姑對大姑說,姐姐,好吧,我回去改變下試試……

    大姑和小姑性格不同,一個狡猾調皮,一個忠厚老實。她們各自處理婆媳關係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很多時候,有沒有尊嚴,還要靠自己怎麼為人處事。

    無論怎樣,人到老來,心態就要放好,比起病痛嚴相摧,其它的都是小事,沒病沒痛最是幸福,對吧。

  • 72 # 稻草人大徐

    不完全贊同這個觀點,很多時候是無奈的人生吧!

    試想:如果老人身邊有人贍養,他有何必出遠門,去城裡過那個不習慣的生活呢?

    不由想到我的三哥夫妻倆。本來老夫妻倆在農村都有一個大房子、有田有地,又很勤勞、愛整潔、愛養花,房子前面總是擺滿鮮花,屋內一塵不染,生活非常愜意。但因為兩個孩子分別在合肥和杭州蕭山定居、工作,為了帶孫子,老兩口只能默默鎖上大門,分赴兩地帶孫子。一方面是生活的不習慣、不順心,另一方面對家裡、對老伴兒的牽掛和思念,在我出差合肥,順道去看望他們時,發現短短几年,已經老了好多!不由心內一聲嘆息。

    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呢?

    有的人很享受這樣的生活,更多的老人未必願意這樣投靠大城市的子女吧!

    每個人都會老。所以我們也經常告誡親朋友好:年輕為年老考慮、健康為生病考慮,未雨綢繆,早做規劃,儘量過一個健康、有尊嚴的老年生活,儘量做一個手心向下(自己抓錢)而非手心向上(向子女要錢)的老人,否則,這才是真的不受尊重啊!勞累一輩子,晚年享受,才是人生贏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為什麼職稱評定中幾乎不佔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