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紅旗渠誦讀

    中草藥,能不能治病,能不能都治病,能不能自己亂用。我覺得回答應該是聽醫生的,不能亂用。毛主席說“任何事物要一分為二看問題”。是的,凡事不要一概而論。說什麼好,就好得沒法兒。說中草藥能治病,就什麼中草藥都能治病。那豈不成了有些虛假廣告,總是極言其美,說得天花亂墜。在生活中好多人,把中草藥當成保健品來用,並且迷信一些所謂專家說道,一聽說能補養自己的身體,不經醫生診斷長期堅持服用,殊不知這是非常危險的。有醫學臨床表明長期應用某些中草藥會導致肝腎損傷的情況發生。

    眾所周知,中草藥是取自天然植物。經過無數次幾千年的驗證,很多中草藥療效是非常可靠的。這也是很多患者喜歡選用中草藥治療疾病的原因。今年中國突發冠狀病毒疫情,中草藥治療就顯示了很好療效,取得了非凡研究成果。

    然而,人們常說“是藥三分毒”,祖先對中草藥的一些不良反應早有一定認識。《神農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那些中草藥能用,那些根本不能用都做了說明。此外還有煎煮、泡製、環境以及用法用量等等,中草藥都會有不同的藥效。處理不當就會造成毒副作用。因此,得了什麼病用什麼中草藥,一定要遵從醫囑,絕對不能亂用。沒有什麼病,千萬不要為了補身子,聽信江湖騙子,硬是吃出毛病了。

    我不懂醫學,只是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這裡沒有詆譭中醫的意思。只是讓大家不能亂用中草藥。中醫學和中草藥不是一回事。中國中醫學博大精深,是國寶。我只是說了個吃藥的問題,還僅是個皮毛而已。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 22 # 包克圖

    我覺得這是在抹黑中醫,西醫不懂中醫的治療過程,中國中醫從古代發展到現在有多少年了,而西醫呢?咱們的本草綱目比他們的文明史都長,西醫就是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病理生理學,而我們中醫是以你身體五臟六腑經脈等之間的關係體系來平衡你的各個器官良好的執行工作,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按摩,某個部位代表某個功能,某種藥材的特性治療某種病,再加之各種藥材經過炮製相互搭配發揮他們的最大優點從而優化各個器官達到良好效果,中藥文化博大精深,豈是西藥可比擬的,中藥有病則治沒病則補,是藥三分毒,掌握好配比和配合它就是良藥,古有華佗,今有屠呦呦,這都是我們中藥的典型人物,這次新冠肺炎我們的中藥起了多大的作用想畢大家都感到自豪,連花清瘟膠囊聞名世界,這都是西藥不可比的,我哥們他爸腰間盤神經壓迫導致腿疼,經過醫院檢查說得做手術,而且費用也特別高,對於這樣的高風險手術都不敢去做,做不好可能就癱了,做好了後期怎麼樣都不知道,而且老人費用也承擔不起,最後選擇了中醫,找了一位老中醫配了中藥,藥方屬於保密,只知道有昆蟲,草本,服用了一個月見效了。所以說我們的中藥品種千千萬,發揚光大我們的中藥勢在必得,簡單點說中藥有補腎的藥,西藥有嗎?

  • 23 # 手術刀霖梵

    中醫藥是中國醫學的瑰寶,中草藥因為價格低廉,副作用少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但也有不少人走入了誤區,認為所有中草藥都是安全的,很多人不經過醫生的指導自己隨便亂用藥,造成很多藥物中毒等事故的發生。

    一、為什麼明知有些中草藥有毒還會入藥,是以毒攻毒麼?

    蠍子、蜈蚣等都可入藥,它們雖然有毒,但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通過炮製等手段可以減小毒性,另外,在合理條件下使用的合理用藥量,吃了不但沒事,還會有用藥效果。因此,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二、哪些是常見有毒中草藥:

    對心腦血管有毒性藥物:可引起煩躁不安、幻覺譫語及抽搐等神經系統症狀;也可引起心率增快或減慢、心律不齊、血壓下降等心血管症狀。

    (1)曼陀羅又名山茄子、大顛茄等。

    (2) 鉤吻。鉤吻又名斷腸草、胡蔓藤等。

    (3)烏頭。

    (4)天仙子

    對腎臟有毒性藥物:主要是馬兜鈴酸類藥物,可以導致間質性腎炎,腎小管壞死,急性腎損傷等。

    (1)天南星

    (2)馬錢子

    (3)草烏

    (4)木通

    當然還有很多有毒中草藥,比如大家熟知的砒霜、雷公藤、巴豆、夾竹桃、魚膽、蛇毒等,就不一一贅述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進行探討。

  • 24 # 農村巧紅姐

    感謝誠邀!

    我本人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身邊的一些草藥還是很瞭解的,並且也收購了幾年藥材,所以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對於中醫是屬於博大精深的,是古人經過幾千年的驗證,才會讓後人坐享其成!但在這個傳承過程中,有些人傳錯了意,就讓很多人對其產生誤解!

    每一種中草藥都有毒性,但只要是把毒性用好了,就可以治病!

    是藥三分毒,每一種草藥都有些它不同的用途,中草藥治病是相輔相成,是需要相互搭配的,有治病有制約的,不是單拿出某一種藥材就可以治好病。

    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有些西醫解決不了的,反覆發作的,在用了一段中藥之後,就有了明顯的效果,所以只要是把中藥用的恰到好處,還是很治病的!

    但在近些年,有些人卻把中醫傳錯了意,一次的沒有對症下藥,便被說成如何的不好,什麼藥什麼病,都要對症下藥的,就是西藥也不是包治百病的!

    所以對於中草藥,大家還是要正確看待,毒性都有,但只要用對了,同其它草藥相互制約,還是很治病的!

  • 25 # 明月當我頭

    隨著現代科學的諸多研究顯示,有些中草藥不僅不能治病,甚至還會致病,你如何正確對待?

    我認為輕症慢性病選中醫為上,急病重病選西醫。

    歷來都是中醫治本,西醫治標。如果中西醫結合,那就是標本兼治。如今的各大醫院,都會實施中西醫結合。這就說明中西醫各有長處,各有短處。只有中西醫結合,才能取長補短,達到治病救人的最佳目的。

    下面分別談中西醫和中西藥的優缺點。

    中西醫的優缺點。

    中醫診斷靠的是望聞問切,根據脈搏的脈象來判斷病症和病情。這就要看中醫生的職業水平,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誤診。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必須對症下藥,如果誤診會延誤病情死人的。

    我認為有病只看中醫,容易誤診。因為中醫藥博大精深,所以少見神醫。藥到病除,只是神醫能做到。

    中醫藥致死人的那都是庸醫或者是二五眼(半吊子)中醫,或者是學藝不精濫竽充數者。

    所以人們習慣看中醫時,找年齡最大的,鬍子越長醫術越高明。

    我崇拜中醫,只是鄙視假中醫。

    而西醫則不同,西醫的原始診斷工具是聽診器,還不如中醫的切脈相面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從簡單的X光到B超、CT、核磁共振等一些高科技儀器的問世,再根據影像學,確診準確率甩過中醫幾條街。

    十八反: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芨……甘草反甘遂、海藻……藜蘆反丹蔘、沙蔘、芍藥……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甘烏畏犀角,官桂畏赤石脂,人蔘畏五靈脂……

    如果中藥用反了,無論是什麼靈丹仙草都毒過砒霜。

    中藥的缺點是藥效慢,不是藥的錯,是因為中醫“藥食同源”。除了疔瘡癰癤外用,其於的全是口服。經過食道腸胃九曲十八拐,才被十二指腸吸收,這需要24小時。

    這是中醫自己都承認的,如“病來如山倒,去病如抽絲。”可見病不待醫,時不我待。如果是重病急病靠吃藥,胃腸消化吸收,恐怕會一命嗚呼。比如闌尾炎,胃穿孔。如果用西藥,闌尾炎還能保守治療呢!

    我不否認中藥藥效神奇,應該承認要通過現代科學加工提取淬鍊,同西藥一樣直接靜脈、肌肉注射或者直接介入病灶。其療效,中藥會甩西藥幾條街。

    西藥的優點也不能否認,西藥在對某些疾病藥效超過中藥。比如癌症、肺結核……

    曾經中藥對肺癆無能為力,自從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黴素問世,結核病人才獲得新生。

    西藥藥效猛見效快,但是副作用大大超過中藥,這是不爭的事情。

    總結:西醫給藥途徑便捷,方法簡單粗暴。西醫治標不治本,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中醫辨證施治,看上去是標本兼治。可是給藥途徑走彎路,單憑中藥,脆弱的生命耗不起。只有中西醫結合,加上西醫的外科手術,配合西藥治療中藥調理,頑疾重症才能有痊癒的希望。

    我佩服西醫之處,是藥物直接介入和動刀手術。拿眼病舉例。

    本人的老母親在80年代患青光眼,當時求中醫治療,卻越治越嚴重。

    中醫診斷為氣滯血瘀,肝火上升,於是給保肝治肝的藥,目的是清心明目。結果苦水沒少喝,錢沒少花,雙眼疼痛難以入眠,更可怕的是近乎失明。

    後來求西醫治療,醫生往白眼球上打針,消炎降眼壓。緊接著就是手術治療,手術時間不到40分鐘,就恢復光明。有幸的是老母親在有生之年,眼病沒有再復發。

    提到打針,我最佩服中醫的鍼灸——幹扎。鍼灸上升到中醫的經絡學,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本人曾經患過咽喉腫痛,耳鳴,用了許多西藥都不見療效。已經變成了頑疾,病程達到兩三年之久。

    後來死馬當活馬醫求助中醫,老中醫只給我紮了三針(銀針),左右虎口各一針,後脖頸子一針。手到病除,至今沒有復發。

    以上這兩個病例,讓我見證了什麼叫妙手回春

    最後用《扁鵲見蔡桓公》的一句話來結尾:君有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人應該看開想開,得了該死病,病入膏肓時,神仙也無奈。

    事實上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有把人治死的,藥物致病的。那是誤診,或用藥不當。

    比如醫生為了治療某種疾病,由於用藥不當或者急於求成,卻把人治到肝壞死或腎衰竭。最後肝移植,或者血液透析。

    我不是專業人士,不能細細描述藥性藥理,但是有一句大實話:切記是藥三分毒,物極必反。

    人還要有運氣相隨,比如同樣一種病,在不同的人身上發生,用同樣的一種藥,結果也不盡全部相同。這就是自身調節功能不同而至,需要醫患之間的包容和理解。

  • 26 # 徐懷逵主任醫師

    所謂“現代科學的諸多研究”本身就值得商榷!用西醫理論模式來研究中醫藥合理、合適嗎?對某種個別中藥研究得出所謂結論,能符合幾千種中藥所有藥效規律的分析嗎?其原始研究設計方向和方法就一定正確嗎?再說中醫配方中,中藥在使用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要複方使用,所以就牽涉到一個相互配伍的問題。相互配伍有很多良性的互動,也有一些相互的禁忌。祖國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現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像相須和相使就是一種良性的互動。而相惡和相反往往就是一種禁忌的互動,比如說是相惡,就是說兩種藥物合用以後,能夠互相牽制,而使它的作用降低或消失,也就說這兩種藥物各自的效果不錯,但是如果在一起使用的話,反而彼此的作用會降低或消失。同樣有些毒性大的單味中藥,通過配伍後,毒性就明顯減少,適合於治療。簡言之,研究中醫藥,是個龐大複雜的生物工程,按目前的科學技術恐怕很難解決問題,在這現實面前就對中藥揮動大棒,是不合適的。

  • 27 # 飛翔小魚

    中醫的中草藥能不能治病?是藥它就有治病的作用,只是作用強弱問題。作用再好的藥,單獨一味,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能治病,還是致病?不是藥物本身的問題,最終還是人的問題。你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的輿論導向性!如果是那些中醫黑看到,來回答問題,又該抓住你提的這個問題,背祖忘宗地把中醫黑的一無是處了。不管是中草藥,還是西醫西藥,是藥三分毒,用好就是良藥,用不好,它就是致病毒藥。

    確實,通過現代發達的科技,能發現很多能致病的藥物成分,不光是中草藥。很多人常吃的野菜,比如紅鳳菜又名紫背菜,景天三七又名費菜,千里光等植物,據有關報道里面就含有一種生物鹼成份,長時間大量食用,就會引起人體肝臟損害,導致肝小靜脈狹窄,甚至閉塞。

    但很多用來治病,具有特殊良效的藥物,它本身就有毒性,而且還是劇毒。象砒霜、川烏、草烏、半夏、馬錢子等等,你如果正確掌握了每樣藥物的性味、歸經、藥理毒副作用、化學成份、炮製方法、用法用量、藥物配伍的相互作用和禁忌、對病症的辨症準確,用藥恰當,它就能發揮它的特殊治病良效。如果你不通過科學正確瞭解和掌握這些,胡亂使用它,只能外用的,你也給他內服,要經過特殊炮製的,你沒有十足的經驗,就給他生用,或超過安全劑量大量使用,那麼它就不僅不能治病,反而致病。中醫講究通過望聞問切確診,八綱辯證論治,辯證準確,用藥加減配伍精當,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

    就拿大家熟知的人蔘來說:

    人蔘無毒,人人都知道它是一味大補之藥,多用於元氣虛損,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很多方面。但你如果用法不當,實證,熱證,感冒病人,內邪還未出完,你就給他用人蔘去大補,邪閉於裡,不能外出,不但不能減輕,反而會加重拖延病情痊癒。幼兒你也給他用人蔘,是不是會引起消化系統不好。生晒參都具有清補功能,正常人,你也經常去吃人蔘,它也會給你帶來一些副作用。水喝的不恰當,它都能塞牙。

    不光是中草藥,就拿西藥來說,哪樣西藥對人體沒有毒性和副作用。人們感冒普遍使用的商品藥名撲熱息痛,化學名稱對乙醯氨基酚,屬於非處方用藥,多用於感冒發熱和各種疼痛疾病。很多複方製劑感冒藥裡面都含有它的成份。你如果不按說明書正確使用,一遇感冒或各種疼痛,就超過劑量或長期大量使用,它同樣會給你的肝腎造成嚴重損害而致病,粒細胞減少,甚至會引起造血功能出現障礙。再拿西藥裡面的維生素來說,人體不可缺少維生素,通過平時合理的膳食,就可補充,但是很多人認為隨時多補充一些維生素,沒有害處。身體不需要,你也隨意多吃,維C你吃多了,它同樣可以致病,造成敗血症。維生素B大量或長期服用,有雜誌報道,可能還會造成癌症的高發。

    中醫學是華夏祖先通過幾千年不斷實踐、摸索、總結出來的一套獨立於西醫學的中華文化魁寶!裡面的知識浩如煙海,在某些中醫黑的眼裡,一文不值。但是現在,日本、南韓,新加坡都在重視我們祖先留下來的這些好東西,都在大力開發研究,通過現代科學方法,開發出自己的新藥,通過專利申請,高價投放市場,中國人反而要花高價從他們手裡購買!同樣是炎黃子孫,那些中醫黑有什麼好噴自己祖先傳承下來的東西。

    談了中西藥方面的一兩個簡單的例子,目的就是想說明,中醫有中醫的精華,西醫有西醫的先進。能不能治病,還是致病,只是人為的沒能正確掌握和使用,不光是中草藥,西藥同樣如此。

    在這裡順帶說下父親在世,幾十年的中西醫結合治病的一兩個病例,其中一個帶狀皰疹,俗名纏腰癬,這個病,他的經驗就不用西醫裡的抗皰疹病毒藥物,只用中醫裡面一兩味藥物,既經濟,又簡單,見效快,還無副作用和任何後遺症。通過西藥抗病毒治療,很多會留下頑固的後遺神經痛。

    第二個就是婦科,月子裡容易得的一種病,農村常叫月子癆,這個病,你用最好的西藥抗菌消炎,它就沒多大效果,父親的一個方子只是兩三味中草藥,用上三副藥就能藥到病除。現在隨著他的離去,這些良方也將失去了發揮它巨大價值的地方。

    中醫有中醫的一套獨立理論,象中醫的鍼灸經絡學說,脈學,八綱辯證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理論,西醫這麼先進,它同樣不能理解和解釋,它反而就象那些噴子一樣認為不存在,但是你懂鍼灸治病,它是不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現在最難學的就是中醫,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中醫,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較高的悟性和記憶力,通過不斷學習,多年臨床實踐,才能達到古人那種水平。中醫要想發揚光大,不能照搬近兩百年西醫的發展管理體系。中醫能夠通過幾千年傳承下來,自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國家應該還要大力投入資金,培養愛好中醫的人才,通過現代科技,去發掘中醫寶庫裡的巨大價值。最終發展,只有通過中西醫相互結合,才是王道,去其糟白,留其精華,才能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 28 # 理性科普者

    中草藥不能治病,還能致病。這句話既有道理,又無道理。因為中醫的精華是辨證治病。本人對中醫略有了解。陰陽平衡,生剋制化是其中心思想。只有陰陽平衡才能治病,否則,就有可能致病。

    許多中藥是有毒的,不是"以毒攻毒",都是要用剋制的方法以減弱其毒性,如加入甘草。人蔘大補元氣,非一般人都可以食用,過量有生命危險,適量並配以輔藥,就可以"扶正固元"。溫性體質,不能使用溫補性藥物,否則,就會致病。應輔以滋陰藥物以降低其溫性。同理,寒性體質,要以溫補為主,輔以滋陰。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平衡"、"和諧"的中醫藥文化。不遵循其規則,就要致病,如同一個人喜歡吃某種食物,十天半個月都離不開它一樣,不生病也怪。因為日常的食物或者蔬菜幾乎一半都是"中藥"。

    中藥的氣和味有區別的。氣指寒、熱、溫、涼。味是辛、甘、酸、苦、鹹。又有聯絡,例如苦味基本上是屬於涼性。在氣味之間,也體現了"辨證法"。寒涼與溫熱相對,風寒與風熱相對。古人云"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所以,辨證用藥,不能把藥性、藥味、藥類孤立起來,否則,不僅不能治病,還可能致病,甚至帶來危險。

    人體是一個陰陽平衡的生命體,這在中醫經絡理論詳述得很清楚。人體的內外、表裡、上下、左右就是通過經絡中元氣流動而達到平衡的。如果這個平衡被破壞,就會影響到內臟器官的執行,使人致病。中藥的作用可以調節十二經絡中氣的運暢情況,達到陰陽平衡。如果用藥不當,使氣滯、氣失而失去陰陽平衡,人體就會生病,已經生病的,會加重病情。這在中醫上叫用藥須歸經,如貝母歸肺經。能瀉不補,補而不瀉。

    總之,中醫文化博大精深,中藥承載著中醫文化的精髓。我們不能全盤否定中醫和中藥,也不能過份依賴中醫和中藥。對於中藥,我們應該是"揚棄",去其不利,吸其精華。辨證論治才是根本!

  • 29 # 古城心橋

    這個問題提的有問題,帶有導向性,我不贊同。

    我談幾點:

    中醫走過了漫長的時間,發展到今天,有其必然性,不容羅置疑,中醫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和中華文化國學組成一體。有一度個別中醫醫生被過度誇張,神醫,奇效,顯然是很不嚴謹的,反而讓人生疑,其實老祖宗這點早有說法,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中醫經歷了誇大迷信時期,經歷了中醫經不起西醫理論支撐無用論時期,其實這都是錯誤的。

    學醫難,學中醫更難,我們近幾十年在中醫的重視和研究的不夠,對中醫醫生培養過於功利,中醫培養應該結合中華傳統文化,潛心研學,慢慢打磨。

    至於說中醫毒副作用更是站不住,中醫早就提出是藥三公毒的道理,況且水過量了也有毒。

    中醫需要我們認認真真的好好研究,目前我們可能這方面走在了日本、新加坡、南韓等亞洲國家的後面,甚至產生了懷疑,中醫是我們傳統醫學遺產,更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組成。

    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是認真研究,充分發掘,廣泛利用,造福群眾。

    最後說一點,連動物都知道專門去吃某種草解決身體的問題,比如貓,就好理解中醫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了。

    中醫是個寶庫,需要我們潛心去研究發掘和發揚。如青蒿素的成果

  • 30 # 為人為竹

    中國有句老話:“是藥三分毒”,再好的藥有治病的功能,也就是益處部分;也有它的不能治病的成分,也就是壞處的部分。金無足赤,這句成語已經把世界萬物利弊同存解釋在完美不過了,金子再好也有它們不足,也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我們世界的存在就是一個矛盾統一結合體。現代科學諸多研究,我個人覺得也只是證明和闡述了具有科學價值的一方面,不可能把所有的人對世界的認知和思想緯度全部開啟,若果那樣我們的世界將是超人的世界。我也想請試問下,我們的先人們在古代,科技並不發達,對世界的認知還沒有像今天的廣度。他們的尋醫問藥,也只能停留在比較原始狀態下進行。但是,他們懂得向大自然學習,不斷總結經驗。編寫出:《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還有《本草綱目》。這些鉅著,難道不是我們古人偉大的智慧嗎?對我們後人的影響是多麼的深遠!在那時,不知道我們的聖人救活多少人的性命。所以現代的科學研究也是個“偽命題”,當然,如今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與古代不能同日而語,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今天的科學成就也是也是建立在我們先人們的理論思想上建立起來的。我只想闡述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若果科學研究證明:中草藥不能治病,我想說的是,吃飯也沒有營養,是不是不要天天吃飯,因為藥食同源。我們,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貴才富給丟了。外中國人,都在研究我們中國文化,而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嫌棄甚至是在拋棄。不要被西方文化毒害我們每個人甚至下一代,防止文化侵略。我們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就如同沒有了靈魂!!!!!

  • 31 # 農人花千谷

    謝邀請!不知道你是從哪裡捕風捉影得出這個謬論:有些中草藥不僅不能治病,甚至還會致病。祖國中醫學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浩潝的歷史上中發揮著治病救人的作用。春秋時代的扁鵲就發明望聞問切的治病精髓,現在醫學界依舊在廣泛運用。明朝的藥王李時珍,嚐遍百草,寫出了一部醫學鉅著《本草綱目》。李時珍這部醫藥學寶典,不知拯救了多少患者的生命,同時也無形中推動了祖國醫藥學的發展。

    中醫學上講是藥三分毒,在給病人施藥時,應把握好一個度,藥量過多或過少都不利疾病的治療。而且還要對症下藥,不能盲目用藥,否則的話,不但病沒醫好,反倒使病情加重了,或者導致新的疾病產生。所以我們要遵聽醫囑,因為他更專業。所以說任何一種中草藥都能治療相關的疾病,只是我們在施藥時沒有把好一種度。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醫治本,西醫治標。只有中西醫相結合,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頑疾治癒。農人我對此是深有感觸!那年我讀初中的時候,已經是30年前的事了,我的腳踝處生了膿包瘡,發生腐爛,去診所採用西醫治療幾個月都沒治療好,而且越來越嚴重,有股濃濃的腐臭味,都快爛得見著骨頭了。後來經一位懂草藥的好心的大爺指點。第二年春天的時候,我父親在田間,採了幾株開紅花的植物,外形有點像蒲公英,具體什麼名我也不知道。我一看到就能認出它。

    其實任何一種中草藥都能治病,只是你不瞭解而已。而且很多蔬菜、水果也能發揮中藥的作用,用於治療方方面面的疾病。藥食同源的植物遍而自然界,我們只有充分了解它們的習性,避免相剋情況的產生,才能把它們的功效發揮到極至。

    任何一樣東西都有正面和反面,有利也有鄙,我們要區別對待,才能使所有的蔬菜、水果、中草藥等發揮出應有的功效!請不要懷疑祖國中醫學、中草藥學!相信她依然會在以後的醫學界大放光彩。

  • 32 # 春風雨1007326392703

    中醫藥我過去一直非常迷信,一是相信中藥沒有副作用,二是家人得益於中藥,一次是痢疾,很厲害,居然喝兩碗艾水好了。一次是咳嗽,醫生說要打針,可隔醫院遠,不方便,醫生便開了一張中藥方子,裡邊有黨蔘,麻黃絨,萊服子,灸半夏,桑葉,陳皮,生薑,兔絲子等等十多味,真的治好了。由是,我迷信上了中藥。

    可是同樣的事又教訓了我,一是一熟人肺結核,西藥治療一個多月,症狀基本消失,沒有堅持西藥治療,轉而到陝西一傢什麼結核病研宄所服用中藥,結果把命搭上了。再就是我自已,胃不舒服,消化不良,面色蒼白,中藥兩個多月,人都站不穩了。後來到同濟,做個胃鏡,掛王天才教授專家號,給開點雷貝拉唑,西沙必利,很快便好了。還有一次便祕,醫生建議用麻仁丸,說沒副作用,用久了能斷根,可用幾天大便是通了,人卻一點精神也沒有了,藥一停復歸原樣。從那以後,我便審慎了許多。

    中藥不是沒效,可副作用不是沒有,而且很大,只是不明白而已。特別是中成藥,現在五花八門,千人一方,並不合乎中藥辯證施治,對症用藥原則。

    中藥野生資源枯竭,人工種植,化肥農藥,中藥的藥效沒有影響呢?如果刻意誇大中藥的功能,隱瞞它副作用,結果會害了中藥。

  • 33 # 神燈鬼醫

    中藥被日韓重新包裝後便可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這是民族歧視。

    是藥三分毒,凡能給你帶來好處,就是藥;如果他們他不僅不能帶給你好處,還能給你帶來其他的疾病,那就是毒品;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大多數藥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研究發現,中藥可能會致病,但是這種研究都是國外研究者得到的結論,我們國家並沒有現在沒有期刊文獻明確表述正確使用中藥的前提下中藥致病。

    想想為什麼?中藥在我們中華民族沉澱幾千年,擁有著幾千年的經驗,對於疾病機制尚未明確的時候,就使用自然界的物質攻克疾病,想想這種事情是多麼的偉大。中藥在國際社會沒有得到認可,但是日本人、南韓人拿著中藥改個名兒就能得到西方國家認可,為什麼?大家心裡都明白,那麼請大家不要崇洋媚外了好吧!

    在食物鏈中,自然界中比較小的生物和大多數的植物處於食物鏈的最底端,現在人們認為人類是屬於食物鏈的頂端,因為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人生活在自己創造的人類社會中,將不受到其他生物的侵害。人體裡面也有很多物質是可以治病的。可以當作藥品使用。

    舉幾個重要的例子吧,比如說砒霜,對幾乎所有人來說都是毒品,但是有人用砒霜治牙疼。比如說嗎啡是屬於違禁毒品,也曾頻繁用作麻藥使用。還有人們常吃的主食成分糖,對糖尿病病人來說,這也是毒品!

    那接下來我們說說西藥吧!人們最熟悉不過的就是一個抗生素,對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一個好東西,醫生可以用它來治病,患者因為她而減少病痛。但它也能帶來疾病,比如說我們在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的過程中不恰當使用,容易導致細菌耐藥,最後無藥可治,或者說併發其他細菌感染。再比如說激素,大多數病人對這個藥可能會有點恐懼,治療久了會帶來滿月臉,水牛背和骨質疏鬆、發育停滯等疾病。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所以我們不要過於崇洋媚外,對待外來的東西,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自己老祖宗傳下來的有理論經驗依據的好東西,我們要有文化自信,才能將自己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 34 # 黃耀巖

    我不是大夫,不懂醫理,不敢過深的枉評。但我想凡事都要有個度,也就是上限或下限。

    講個故事給大家:以前有人得了一個怪病,吃的很多, 肚子很大,天天見瘦。找了很多大夫,吃很多藥,怎麼治也治不好。

    忽一日,有遊方郎中路過說包治百病,此人聽後便前去求治。郎中看了看面相,又把了脈條,隨手取出藥來,說:此藥必須當面服下,分毫不能剩餘。患者之妻在側說:待回家後,我們用熱水服之,依您所說分毫不剩就是。郎中看誠心隨應允。那知第二日郎中被班頭捉去。

    縣爺審案問郎中,好個騙人遊醫,競用砒霜充藥治病騙錢。郎中隨問道:縣爺怎知是砒霜。縣爺指著患者妻說,是她拿著剩下的砒霜來報的案。還有很多證人也在場。當場證人說:即食,分毫不剩之類證詞。

    郎中隨嘆曰,殺人者正是患者之妻也。此藥是砒霜不假,此砒霜我讓他當面就吃,分亳不剩,這正是毒死腹內蟲子的劑量。誰知她求我回家用熱水服之,依囑分毫不剩。見表態堅決我才允之,哪知剩了這多,我囑他分毫不剩,他競剩了,吃下的量不至於立既毒死腹內蟲子,而蟲子吃砒霜後毒不死必上下亂穿,是他體弱,經不起腹內的大起大落,故而身亡。若能切腹,想腹內蟲子還能遊走,望縣爺明查。

    通過這一事列,對症下藥和藥量的關聯非常密切。醫是神,藥是劍,量是法。中醫、仗劍、施法、除病魔。

  • 35 # 草根銳評

    若要論致病之力,中藥對西藥只能望其項背,甘拜下風!西醫太厲害了,發明了上萬種經過雙盲實驗的特效藥,結果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因副作用太大及抗藥性而被淘汰了90%,而所謂的特效藥就如同降壓藥,降糖藥一樣,的確能降壓降糖,但卻要讓病人吃一輩子,並不斷地出現因吃藥出現的藥源性疾病,往往久病未祛,新病又生。哈哈哈,到底是治病的特效藥,還是致病的特效藥呀!

    中藥中有極少數有毒藥材,然而這些藥材用了上千年的時間,中醫對此類藥材的運用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始終非常謹慎的使用,並通過炮製、配伍、煎煮與用量控制儘量降低了可能產生的毒副作用。這些有毒藥材,中醫一直秉承著相當謹慎的態度進行運用,使用的機率很少。反觀西藥,有毒的藥卻不在少數,用得也比較頻繁,在給人治病的同時又不斷的致病,各種醫源性藥源性的疾病層出不窮,往往舊疾未祛,新病又生,給患者帶來更多痛苦與經濟負擔,西醫不懂反省,反而以科學自居,有不少西醫還掄著“科學”的大棒,對中醫進行肆無忌憚的詆譭打壓,完全喪失了作為醫者的寬容仁慈之心,可悲可嘆可恥可惡!

  • 36 # 彥的vlog

    嗨,大家好。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發展,很多中草藥被發現不僅不能治病,還會致病。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呢?

    其實很多中藥本身就具有毒性,早在古代醫學文獻《神農本草經》就已經明確指出:是藥三分毒,中藥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由於中草藥來源於大自然,一般認為其毒副作用較小,往往容易被忽視。其實,它與西藥一樣,既能治病也能致病。但是中醫用藥講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講究一藥可殺另一藥之毒,一藥又可促進另一藥的作用。相輔相成,相反相助,最大限度的發揮了療效,也最大限度的減低了毒性。

    所以當我們在生病時,一定要找靠譜的醫生。不要不懂中醫或僅有一知半解就使用中藥,避免由於用藥不當引起的不良反應。

  • 37 # 西蜀小郎中

    古代藥本叫做毒,意思是帶有偏性的東西。而傳統中醫也就是用藥的偏性來糾正身體的偏性,以達到調平身體陰陽,養生治病的目的。

    所以中藥也是把雙刃劍,其對人之利弊全在使用者的手上,全靠處方者拿捏分寸。

    至於說到中藥就說有毒,說到中藥就認為安全無毒的兩種極端說法都是不對的。

    藥物本無善惡高下,用者水平有高低。

  • 38 # 趙小姐的成長記

    對於個人覺得中醫的博大精深,任何草藥都是可以入藥的,而且每一位草藥其實都是有它的一個作用和一個副作用,還有就是一句話,叫做是藥三分毒,所以說任何東西都不可以過多的食用,比如說就像咱日常生活吃的東西也是一樣的,西瓜吃多了了,會拉肚子是一樣的道理。

    舅舅是現在很多廣告宣傳的,有點誇張,比如說除溼茶,他可能是日常所見的中草藥,只說其中的主要成分,而不會說其他的,但是在消費者這塊來說的話,首先要看自己是什麼情況?有時候溼氣是怎麼得來的?怎麼判斷自己得了溼氣?所以咱們不是一個醫生,不能給自己診斷,但是有時候說的症狀,所有的消費者就喜歡對號入座,這樣的話就會導致消費者亂服藥,亂服中草藥,然後反而就會起反作用。

  • 39 # 隨變與時俱進

    中醫藥是祖國的瑰寶,幾千年的歷史,西醫藥傳到中國也就是百多年。中藥也好,西藥也罷,是藥三分毒。就看怎麼用,什麼病用什麼藥,什麼人用多少的量,這是不可亂用,瞎用的。舉例來說,一個脾胃虛寒的人,咽喉腫痛,如果還是用涼寒的藥,不但無效還起反作用,咽喉腫痛好不了,還導至胃疼拉肚子,這不是要命嗎?這就需要對症下藥,才能治病。中藥性子慢,一天二天的好不了,得慢慢來,但它是標本兼治的。而且副作用是很小的,

  • 40 # 琪琳珠

    這個結論讓我想到兩個字:放屁!!中國中藥醫學博大精深,多少漢方被其它國家強取豪奪,當作他們的民族傳承,西藥有效成分幾乎都需要載體,難道那些附加的載體沒毒?自然界很多事物是相生相剋,所以對症下藥顯得尤為重要,只能說一些副作用是否身體能承受或者說治好了這個病同時會不會產生其它疾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大神推薦一下15萬裸車預算買什麼suv好(省油省心的)?